书城亲子家教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3753000000035

第35章 我不再愉怕任何困难——逆境心理学(2)

人之所以有酸葡萄心理,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了挫折感。为了解除内心不安,就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心理防卫功能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然而沉溺其间对心理对生活却有明显的副作用。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总是寻找理由为其受到的侮辱或遇到的不公待遇开脱,这就活得太窝囊,可悲可叹了。

成长加油站130:提高你的逆商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学者、白宫知名商业顾问保罗·史托兹教授最早提出了“顺境需要EQ(情商),逆境需AQ(逆境智商,简称逆商)”,逆商就是指人们面对逆境和挫折时产生的不同反应以及由此带来的应对逆境的智力和能力。

逆商理论将所有人分为三种:攀登者、露营者和懦夫。攀登者指那些愿意迎接挑战、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拥有较高逆商的人。通常指企业家、销售人员以及高风险行业的从业者。史托兹教授说:“无论做什么,无论他们是谁,无论工作的对象是谁,攀登者永远都拒绝做‘不重要的人’”。也就是说,攀登者总希望被人们重视、做有意义的事情。

而露营者则愿意停留在他们认为舒适的领域里面,哪怕薪水再高,也不愿意走出他们的舒适范围,这类人占了80%。

懦夫指那些不愿承担风险,遇到挑战就撒腿逃跑的人。他们总盼着有人来教他们、帮助他们。

无论是露营者还是懦夫都可以经过训练和自身的努力而成为攀登者。为此,逆商理论提供了一些建议:

(1)集中精力、增强自信心,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施展才华,争取将错误和退步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化。

(2)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意志力,强化做事情的驱动力以及“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的这种弹性。在遇到困难与挑战的时候应表现得坚强有力,愈挫愈勇,使得自己在压力下更加成功。

(3)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合作,学习和了解别人是怎样克服困难、接受挑战的。

高逆商者对人生充满了希望,对成功表现出狂热的兴趣。遭遇逆境时,自然就能够经受苦难奋勇向前;而低逆商者对事物则不感兴趣,缺乏生活激情,极容易知难而退。我们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尽早要培养感知逆境发生的能力。当逆境发生时,尽快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挑战,发挥自身优势,挑战自身劣势。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在纽约市一所中学任教的保罗博士曾给他的学生上过一堂难忘的课。这个班多数学生为过去的成绩感到不安。他们总是在交完考卷后充满了忧虑,担心自己不能及格,以致影响下阶段的学习。

一天,保罗在实验室里讲课,他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上,沉默不语。学生们不明白这瓶牛奶和所学的课程有什么关系,只是静静地坐着,望着老师。保罗突然站起来,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中,同时大喊了一句:“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然后,保罗叫学生们围到水槽前仔细观看,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流光了,不论你怎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取回一滴。你们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预防,那瓶牛奶还可以保住,可是现在晚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记,然后注意下一件事。”

牛奶已经漏光了。无论你怎么着急,如何抱怨,也不能救回一滴了。我们接下来能做到的就是,吸取这次的教训,去做好下一件事情。

遭遇挫折和失败,一时的伤心是难免的,但要学会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尽快让自己快乐起来,让自己真正活得有价值。

要让自己避免陷入对以往不幸的无休止的伤心,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1)学会庆幸人要善于看到事情幸运的一面,而将不够幸运的一面忽略不计,这种思维能帮助我们经历不幸也能找到快乐。正如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的:“手指扎了一根刺,你应该高兴地喊一声:‘啊,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

有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中失盗,被偷去了很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回了一封信给他的朋友,表示感谢,并说:“我现在很平安,也很快乐:因为第一,小偷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小偷偷去的只是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当小偷的是他,而不是我。”

(2)防止负面思想恶性膨胀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妇因为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她想,如果这个鸡蛋没有打破该有多好呀,鸡蛋可以孵出小鸡,小鸡若是母鸡,长大以后又可以下蛋,蛋又可以孵出小鸡……如此下去,就可以发展成一个养鸡场。所以,打破了一个鸡蛋,就等于毁灭了一个养鸡场,损失多惨呀。这样想了以后,这个农妇感到痛不欲生,最后竟然服毒自杀了。这个农妇的悲剧源于负面思想的恶性膨胀,她把想象的结果当做现实的东西,结果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渊。

成长加油站131:让自己免受愧疚的困扰(1)告诉自己:过去的事情一般来说是无法改变的,愧疚再重也不可能改变过去,不能使你成为完美的人。

(2)严格区分愧疚与吸取教训的区别。认真地吸取教训是完全必要的,愧疚再深也只是情绪的波动,而吸取教训则能够升华为理性的认识。

(3)将自己愧疚的时间、原因、因谁而产生等情况记录下来。这样,能够使你对自己愧疚的心理状态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4)要清楚,当你愧疚不已的时候,实际上是借着愧疚来逃避现实中的某个问题,明白了这一点,对你消除愧疚,面对现实是有益的。

(5)你可以接受自己选择的而别人不赞成的事。别人的称赞虽然可喜但不一定必要,一旦你不再需要他人的称赞,那么对于得不到称赞的行为就不会产生愧疚。

(6)重新考虑你的处事原则,下决心按照自己的原则去生活,而不是按照别人的规矩办事。

(7)判断你行为的真正后果,看一看你做的事对你有无帮助。

(8)不要让他人利用你的负疚心理,包括你的老师、同学、朋友。

告诉他们,你完全可以摆脱他们对你的影响。

(9)勇敢地为所做过的一切承担应负的责任,并努力从中学到富有价值的经验。

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心理活动制约着人的其他活动,甚至能影响人的生命。

《一片绿叶的故事》讲的是:有一个病人住在医院里,他的病床靠近窗边,他天天看着窗外的一棵树。秋天,树叶枯黄了,一片一片地落下来了,他心里想:“等树叶全部落了,我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剩下最后一片树叶却怎么也没有落下来。他想:“我还有一线生的希望,这片树叶告诉我,我没有结束。”从此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心情开朗了,人也有信心了,最后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等到康复出院后才知道,这片树叶是画的,不是真的。他的朋友为了点燃他生的希望,设计了这么一个方法挽救了他的生命。

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一个濒临死亡的人获得了新生。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困难,甚至是厄运,但只要能积极地暗示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就会有顽强的生命力。

自我暗示对人的心理作用很大,有时甚至会创造奇迹。例如参加中考、高考的学生,如果持续保持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达到目标,这种积极的心态,会克服考试带来的焦虑和紧张。

有一位博士这样讲述他当年考研时的故事:“本科的时候,我的外语是俄语,成绩一向不错。可当我决定考研的时候,却发现我所报考的专业要求的是英语成绩,要知道,在英语方面,我完全是一片空白!”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反而决心接受这个挑战。“那个时候,我经常激励自己:我的英语是零基础,相当于一个婴儿,但我掌握的是成人的学习方法,只要我学到一点,我就能多考一分。”抱着这样轻松的心态,他从头学起了英语。两年后,他如愿考取了研究生。

其实,他成功的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或者说是内心对一个好的结果的希望,这就是“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经常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和恐惧,快乐学习、生活。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遭遇很多次的挫折和失意,积极的自我暗示能使自己产生勇气,产生自信,并且获得想要的结果。

动作也可进行自我积极暗示,如考试紧张时,做个祈祷或别的动作,使自己达到一种特别的心理流畅状态。还可以用优势比较法,去想象那些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的人,将自己的失控情绪逐步转化为平心静气。

成长加油站132:每天都要对自己说的话(1)“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会关注生活中积极的事情。”

(2)“担心一件事情并不能改变这件事情,这只会浪费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3)“担心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是毫无意义的。”

(4)“我越担心,感觉就越差,因此,我会马上停止担心的。”

(5)“无论发生什么,我知道我能够处理好它的。”

(6)“我最好在吃饭之前完成这项任务,但没有完成也不会是世界末日的。”

(三)习得性无助:任何时候都不要绝望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管经受多少挫折,都不要绝望,在逆境中要永远怀有希望。

小狗和大象的遭遇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实验对象是一只饥饿的小狗,实验地点是安装有两块木板的实验室。第一天,木板被设置成按A板可得到肉骨头,按B板会被电击。小狗很偶然地按动了A板,结果得到了一个肉骨头;又很偶然地按动了B板,结果被电击了一下。多次尝试之后,小狗终于知道了只有按A板才可以得到吃的。

第二天,A和B两块按板的功能被调换了。小狗刚开始当然是不断地按A板,可是每次都得到了电击,它于是尝试按一下B板,咦!居然得到了肉骨头,多次尝试之后,它终于懂得了只有按B板才可以得到吃的。

第三天的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无论按A板还是B板,都会被电击,不再有肉骨头。小狗在很努力地尝试了若干次后,终于学“乖”了,趴在地上不肯按任何一块木板。第四天,两块木板的功能又被调整过了,随便按哪一块板都能得到吃的。但当饥饿的小狗再次进入实验室后,实验者等了又等,学“乖”了的小狗却不再作任何尝试了,它只能饿得嗷嗷叫,却没有任何改变这种状况的举动。

实验中这只小狗的表现叫做“习得性无助”。“无助”指的是小狗什么都不愿意尝试的状态,但这种无助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实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像第三天那样,对小狗所做的任何尝试均报以电击而没有任何肉骨头的话,小狗就不知道什么才是被鼓励的行为,因而变得无所适从,并从根本上失去自信。

同样是一个现象,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习得无助的可怕:马戏团里的小象被用一根细绳拴着,它使劲地挣扎、尝试,却始终摆脱不了束缚,日复一日……终于有一天,它明白了:自己不可能摆脱这根绳子。于是,它放弃,不再尝试。当这头小象长成大象之后,人们会很惊奇地发现,拴它的依然是那根细绳,只需它轻轻一拽就能摆脱的绳子,可是这头大象就这样乖乖地待在那里,任由绳子束缚着自己……马戏团的人正是利用了习得无助现象管理着这头大象。

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原因就在于一个人经历的失败太多,体验到的成功太少,或者根本就没有体验过成功。习得性无助使得个体表现出绝望、沮丧、害怕、退缩、被动、抑郁、神经过敏,不再积极努力避开逆境,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毫无用处的徒劳挣扎,他们认输了,等待命运的安排。因此,我们要注意,不要让抱负水平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差距太多,以免经常性地受到挫折,从而引发习得性无助。

了解了习得无助的原理及影响,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一定要认识到自己是不是处于这种状态,不要让自己像那只小狗和可怜的大象一样。其实,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如死灰。

成长加油站133:参加“吃苦”锻炼利用假期,参加一次“吃苦”锻炼。如支农、远足、野营、登山、自炊、拉练、军训等社会实践活动。

主动“自讨苦吃”,自我锤炼。

破除自我设限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习得性无助”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从生到死,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着种种艰难险阻,会遭遇到各种不同的失败与挫折,甚至是不幸。如先天性疾病、上学时学习成绩下降、升学考试失败、失恋的打击、夫妻感情破裂、工作失误或下岗失业、不良人际关系、晚年孤独、体弱多病甚至身患不治之症,等等。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就破罐子破摔了”、“我没有希望了”、“我听天由命吧”……这就是当人处在无能为力的情形表现出来的“习得性无助”状态。他们也曾经满腔热情,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再用曾经的热情去追求成功,而是自觉降低成功的标准。这就像上面实验中的小狗一样,被“击”怕了,不敢再去尝试成功。

要克服这种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出现,首先必须破除自我设限的习惯。事实上,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和条件的不断改变,原来的种种限制可能会变成一扇虚掩的门。这时我们唯一需要突破的,就是观念,也就是自我设限的心理障碍。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姆·海因斯撞线后,指示灯立刻显示出9.95秒的字样,全场轰动,海因斯也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这一情景通过电视向全世界转播,可是由于当时他身边没有话筒,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说了句什么。

直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个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回放墨西哥奥运会的资料片,再次看到海因斯自言自语的镜头时,他想,这是人类第一次在百米赛道上突破10秒大关,海因斯在看到记录的那一瞬间,一定说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这一新闻点,竟被上千名记者给漏掉了,实在是一大遗憾。于是他决定去采访海因斯,问他到底说了句什么话。

当记者提起16年前的事时,海因斯想了想,说:“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的!’”

谜底揭开后,海因斯又继续说:“自欧文斯1936年创下10.3秒的百米赛记录后,医学界的权威们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大家相信这一说法,但我想,即使无法突破10秒,我也应该跑出10.01秒的成绩。于是,我每天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成绩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的这个门不是紧锁着的,它是虚掩的。”

是的,门是虚掩的。更大的价值总是被少数人发现并占领,这源于他们转换思路,善于去发现并敢于把握。

生活中,很多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为曾经在人生路上经历过某些挫折,便在再遇到同样的困难时习惯性地选择回避,丧失了挑战困难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