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站在巨人肩上
3757200000035

第35章 机会篇——生命充满了意外(3)

当《忧郁者之歌》这首曲子演奏那天,听众如潮水般涌进戏院。演奏的时候,听众都被深深感动了,甚至流下眼泪。无疑,这次音乐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掌声喝彩声始终不断。《忧郁者之歌》不但替美国音乐界划出一个新时代,更使杰斯文的大名震惊了全世界。

阅读点睛:读完故事,让我们钦佩的是,杰斯文在成名后还不断地努力,并且每星期上课三小时。乔治?杰斯文说过一句话:成功非常简单,只要知道自己的需要,然后照这个“需要”努力下去,就能达到目的。这种好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同样,他扑捉时代脉搏的能力也值得我们学习。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之所以敬仰音乐奇才杰斯文,因为戴尔?卡耐基从他的成功中悟出了奋斗和机会对人生的意义。

著名制片人邹文怀“拾漏”

吴家凡

邹文怀,著名制片人。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者。

一手创造了嘉禾影业辉煌历史的邹文怀,是香港乃至世界电影圈的大腕。在电影圈内,他的知名度甚至比邵逸夫还要高。

1958年,邹文怀出任邵氏的宣传部主任。之前邹文怀已经在香港的报业拼搏多年,深谙营销宣传之道。邵逸夫对邹文怀也是言听计从,邵氏上世纪60年代在海外的一系列大动作,包括携《杨贵妃》参加戛纳电影节,都是邹文怀一手促成的。

随着邵逸夫决意削弱电影投资,加大电视城建设,以及后来成为邵逸夫夫人的方逸华权位的上升,矛盾一触即发。邹文怀遂带着何冠昌、蔡永昌等部下自组了嘉禾影业。

邹文怀的突然离去给邵逸夫的打击是沉重的。可邵逸夫不愧是一个大企业家,很有谋略,他借邹文怀开拍《独臂刀大战盲侠》来起诉嘉禾公司侵权,因为武侠名片《独臂刀》一片的版权始终归邵氏所有,邹文怀无权借题发挥。

邹文怀的理由是他和主演王羽当年都参与《独臂刀》的制作,所以也享有著作权,两家公司遂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诉讼。一审判嘉禾公司胜诉。

可邵逸夫微笑着告诉律师团还准备上诉,其实邵逸夫根本就不在乎什么《独臂刀》版权,他是想借漫长的诉讼官司拖垮嘉禾公司,巨额的律师费用也的确让初次创业的邹文怀有些力不从心了。也就在这时,邵逸夫的失误让邹文怀捡了个“大漏”。嘉禾也从此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

李小龙是靠自己的实力打入打莱坞的为数不多的华裔演员之一,而且只用了几年的功夫,这在香港娱乐界简直是一个神话。他一到香港就受到热烈欢迎。

这时,由于李小龙主演的电影《盲探神犬》的播出,香港开始出现“李小龙热”。很多制片商都希望他来香港拍片,片约像雪片一样飞往洛杉矶。

可他并不想在香港从影。在他看来,虽然香港有东方影都之称,拍出来的功夫片却很“烂”,根本不入流。但回美国之后,好莱坞依然对他既不轻视,也不重用。他很失望,感到前途茫然。

李小龙只得考虑回香港发展自己的事业。消息传开,多家香港电影公司对李小龙发出邀请,但当他提出影片投资不得低于六十万以保证制作水准的前提条件时,却又令不少小公司望而止步。

当时,真正有意与他合作的只有邵氏和嘉禾两家。李小龙也知道“邵氏”是香港影业界的老大,因此,他也准备为“邵氏”效力,打造出一个真正中国硬汉的形象。

李小龙托薛家燕的母亲,把自己的资料转交给“邵氏”的导演许国,并向“邵氏”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当时李小龙的“条件”既简单又苛刻:一是每部片酬一万美元,拍摄的时间不得超过60天;二是一定要有他满意的剧本,否则不干。

这个条件,让财大气粗的邵逸夫也不能接受。他哈哈大笑,说:“这个李小龙一定是疯了,这是什么条件,简直是漫天要价。给这个李小龙写封信,告诉他我们的片酬是每部3000到9000之间,拍摄的时间不能由他限制,他应该知道他仅仅只是一名演员。至于剧本的好坏,也不能由他一人说了算。他有兴趣就面谈,没有兴趣就拉倒。”

尽管邵逸夫开出的条件并不优厚(不但每部片酬仅有2000美金,还要签长期合约,与邵氏旗下的那些明星艺员并无区别),但李小龙着眼于未来大局,仍旧表示只要邵氏寄来剧本及相关资料,合作事宜尽可再作商量。

邵逸夫这时耍起了小聪明,他认为李小龙在好莱坞发展并不得意,没资格跟自己谈条件,当下显出大老板的派头:“李小龙必须先行回港,才能安排一切。”

邵逸夫的怠慢让李小龙火冒三丈,他立即强硬表态,非要邵氏派人到美国和他谈不可,较劲之下,合作之事只能作罢。

听说李小龙无意去“邵氏”了,邹文怀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知道李小龙的“软肋”,既想在香港发展,又放不下“好莱坞明星”的架子。若能投其所好,上门去“三顾茅庐”,也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他当即做出决定:指派罗维的太太刘亮华,找到李小龙,力争把这件事“搞惦”。

面对越洋伸过来的橄榄枝,李小龙很受感动。加之嘉禾给他的片酬是每部7500元美金,并尽量满足他提出的其他要求,李小龙终于口头答应为嘉禾开拍两部电影。

得到李小龙的加盟,邹文怀如获至宝。据说,当年邹文怀为保住李小龙不被挖角,不惜亲自贴身保护,连李小龙上厕所也要跟随。

李小龙没让他失望。他主演的首部港产片《唐山大兄》,三周创下350万元的票房纪录,不但李小龙声名鹊起,嘉禾也犹如掘到金矿,其后的《精武门》、《猛龙过江》,也一样引来世人瞩目,影片票房最终达到惊人的530万。

1973年7月20日,正值壮年的李小龙在女明星丁佩家中离奇猝死,没了李小龙的嘉禾影业似乎前途暗淡,可事实恰恰相反,李小龙逝世仅一年,嘉禾便再次风生水起。原因吗,居然还是邵逸夫又一次的失误,又一次把另一位“票房巨星”许冠文这个“大漏”,拱手让给邹文怀!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让嘉禾公司得以在逆境中不断发展壮大,成功地打造出电影史上的一个传奇。嘉禾电影有限公司的英文名字为GoldenHarvest,这也是当时亚洲影展最高荣誉的英文。其制作的影片也标上“嘉禾出品,最佳影片”的标签,可见,从成立最初邹文怀就具有以邵逸夫一争天下的野心。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阅读点睛:成功很少是偶然的。邹文怀能一次次捡到“大漏”,不仅是靠机会,而是靠他的远见与气度。他总肯舍去一部分利益,同意那些台柱级的明星和导演参与票房分成,这几乎比邵氏的片酬提高数倍。

转弯加转弯,等于成功

梁阁亭

黄渤,祖籍甘肃临洮,出生于青岛。影视明星,曾凭借《疯狂的石头》获得2007年度第七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配。

年少时,黄渤无限迷恋音乐,梦想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个红遍全国的歌星。为实现梦想,他不分白天黑夜,苦苦练歌,然后去参加各种形式的歌手大赛。

初中毕业,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成为第一批在歌厅驻唱的歌手。

一开始家里不同意,黄妈妈说,什么工作非要晚上出去,白天干嘛不唱?!黄渤就偷偷唱,赚了钱都交给家里,时间长了,看也没什么危险,家里就默许了。

黄渤从一开始就是边跳边唱,那时候没有碟,电视里播《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介绍小虎队啊、草蜢啊,只演一遍,黄渤就拼命地记。如果有机会从别人那里弄一点录像带,像迈克尔?杰克逊的,自己就再学一些。隔一天唱一次,一晚上15块钱,那时候黄妈妈才挣多少钱?黄渤可比黄妈妈挣得多多了。每回下了体育课,黄渤就请全班所有男生一人一个一毛钱的冰糕,那会基本就是个小大款。

在青岛唱歌久了,黄渤开始心花起来:“那个时候老想去广州,因为唱流行的几乎全部南下了。”后来,他如愿去了广州,在一家叫太平洋的唱片公司唱歌。黄渤觉得自己“总是进不了圈子”,再后来,又漂到了北京。那个时候是一九九四、一九九五年前后,在北京歌厅驻唱的歌手成堆成堆的,凭借自己一副擅长流行歌的好嗓子和又能主持又能编舞的才艺,他渐渐站稳了脚跟,日后成名的诸如周迅、满文军、满江、零点乐队、胡东、沙宝亮等歌手都曾跟他一起在各个酒吧间跑场子。

对当年初到北京“卖唱”的生活,黄渤记忆犹新:“住在郊区的农民房子里,大冬天的每天蹬两个钟头自行车去酒吧唱歌跑场,那个时候一块儿唱的后来都火了。”

他也尝试自己写歌,送小样去各种各样的唱片公司,但命运之神始终没有眷顾黄渤,他没火。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北漂的日子其实很彷徨:“生活上没有什么困难,我唱一场也能挣2000多,没有什么积蓄,能过日子,但不想老是这么耗着。”“耗着”,就是当时黄渤的状态,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和他一样,在京城里这样“耗着”,北京的机会很多,但等待机会的人更多。

其实黄渤最初到北京的时候心里很矛盾,在外地参加商演走穴能够赚不少钱,但是在北京熬一熬就可能进入影视圈:“那时候我每天早上起来就在床上呆坐半小时,想想我接下去该干嘛?”

他开玩笑地说:“现在演戏之后很久没唱歌了,特别是喝上酒就不行了,喝了酒就是我的个人演唱会了,我唱了别人就都不用唱了,都恶心倒了!”

北漂的日子很彷徨,“耗着”,这两个字是当时他的人生状态。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和他一样,在京城里这样“耗着”,北京的机会很多,但等待机会的人更多。

但黄渤毕竟不是别人,他觉得这样耗着,心里憋得慌。1996年,他回到家乡青岛,摇身一变,突然成了一个小工厂的老板。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形象:“天天挟个公文包,人也胖了,十足一个农企厂长。”但他发现,这不是自己寻找的道路,单独物质上的舒适不是他骨子里想要的东西,迷茫的他再次回到唱歌的舞台。

2000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没演过戏的黄渤被一位朋友推荐去演电影,在一部名叫《上车,走吧》的电影里出演男二号——售票员高明。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自己能演好吗?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只有12天的拍摄,这部电影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百花奖和金鸡奖第一次设立的“最佳电视电影奖”,也让他坐在了金鸡奖颁奖典礼的嘉宾席上,身边是无数曾经只能在电视和画报上见到的明星大腕,他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快乐收获。他苦苦思考:这是上帝为自己打开的梦想之门吗?难道电影才是自己生命中真正的方向?他下定决心,从歌手转型为演员。为了增强专业素养,他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配音专业,专心学习,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2006年,黄渤成功饰演了电影《疯狂的石头》中的小笨贼黑皮,凭借在这部让人笑得前仰后翻的贺岁喜剧片中的出色表演,他荣获2007年第七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最佳男配角奖”和2007年度福布斯 “最具潜力名人奖”等奖项。他的片约不断、片酬大涨,但他在挑选时特别慎重:“剧本很多很多,什么类型的本子都有,我只挑自己喜欢的来演。”宁缺毋滥的原则让他演一部、成一部、红一部。

黄渤主演的喜剧电影《疯狂的赛车》在各大影院上映,片中他扮演一个实力强劲,却因0.01秒之差而与金牌擦肩而过的自行车运动员耿浩。他亦诙亦谐、自成一家的表演让观众捧腹大笑。成功的表演,也让他成为继葛优、张涵予之后第三个创造主演影片票房过亿传奇的内地演员。此外,他还在贺岁影片《高兴》里的饰演了一位“雷人乞丐”,满口黑乎乎的蛀牙,一颗标志性的媒婆大黑痣,外加时不时抽两下的惯性抽脸动作。看过电影的人无不为他的造型和精彩演技拍手叫绝。

黄渤,一个内心快乐也带给别人快乐的演员。从唱歌到写歌,再由经商到电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感。

阅读点睛:人生道路上充满了机遇,转弯,转弯,再转弯,黄渤人生的赛车终于驶入成功的赛道,一路疾驰。让我们从他身上学会抉择的智慧,懂得有时让梦想转个弯,成功就会和你不期而遇、撞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