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急救100招
3765800000002

第2章 家庭急救技能(2)

4.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做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患者口中或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异物。若患者戴有假牙,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将假牙摘下。

5.进行人工呼吸时,救助人员的吹气量应为成年人深呼吸的正常量。

6.若患者的舌头出现后坠现象,应将患者的舌头拉出来,以防舌头堵住气管引起窒息。

7.为了防止传染疾病,救助人员在做人工呼吸之前,可用纸巾盖在患者的嘴上。

胸外心脏按压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肋骨骨折,其有可能造成内脏的损伤或引起内脏穿孔出血。尤其是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和胸廓弹性下降,更容易发生肋骨骨折。我们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合适的力度,平时还要认真地练习。7.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法最为便捷和有用。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而且,此种人工呼吸方法的气体交换量大,对成人和幼儿都很有效。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不适合颈椎有骨折现象的患者。

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法实施步骤:

1.让患者以仰卧位平躺于地面上。救助人员先将患者的呼吸道清理干净,将沙子、呕吐物或其他异物清除掉。

2.救助人员跪在患者头部的一侧,先自己深吸一口气,然后对着患者的嘴,将气全部吹入,迫使患者吸气(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在患者的嘴部盖上纸巾)。为了保证空气不泄露出去,救助人员和患者的嘴一定要对紧。同时,救助人员在吹气时还要捏住患者的鼻孔,等吹气结束时,再将手放开。

3.救助人员在吹气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廓,胸廓稍微隆起是最为合适的。

4.在进行人工呼吸时,救助人员可以在心中默念秒数,保持在每分钟12次的呼吸频率为宜。

5.若是在室外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要给患者盖上衣物或毛毯保暖。假如患者慢慢清醒,不能让其马上起身,可等专业医护人员到场后进行处理。

●俯卧压背法

此种方法可以使患者的舌头垂出口腔,不会造成呼吸道的堵塞。此种方法对于孕妇或胸背部有骨折的患者不适用。

俯卧压背法实施步骤:

1.使患者俯卧在地面上,头部偏向一侧,然后将患者的一只手臂枕在其头下,另一只手臂向外伸开。

2.救助人员面向患者的头部,两腿跪在患者大腿的两侧,两手平放在患者背部肩胛骨下角、脊柱骨附近,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剩余四指弯曲打开。

3.救助人员身体前倾,缓慢用力向下按压,使力方向为先向下,再向前。

4.这个动作可以将患者肺部的空气按压出来,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使外部空气进入患者的肺部,形成吸气。

5.有节律地进行该动作,每分钟做15次左右。

如果患者的牙关紧闭,呼吸道堵塞,或者是患者口服剧毒,这些情况下是不适合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可对患者进行俯卧压背等方法。8.常用的输氧方法有哪些?

患者出现呼吸艰难等危急状况时,就需要给其输氧。呼吸艰难的表现为:气急、气短、心悸、脉搏加快等。及时为患者输氧对抢救患者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常见的输氧方法:

1.鼻导管输氧法

用鼻导管来给患者输氧是最为普遍的方法。先用一根橡皮导管连接上氧气源,比如氧气瓶、氧气袋等。然后将橡皮管细小的另一端慢慢插入患者的鼻腔内,插入鼻腔里的深度要以患者的鼻翼到耳垂的距离为准。最后再用胶布将橡皮管固定好。

氧气的输送量要适当,量太小没有多大作用,量太大又会使患者感到不适。一般输氧量为每分钟5升到6升为适宜。氧气在给患者使用之前,要先流经一个贮水的小瓶,这样做可以使氧气湿润,更容易为患者所吸入,同时也利于观察氧气输送量。

2.口罩输氧法

所谓口罩输氧法就是将呼吸口罩罩于患者的口鼻处,为防止氧气泄露要将口罩系紧。呼吸口罩上有一个呼吸袋,呼吸袋连接着氧气源,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就可以给患者输氧了。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方法不适合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的患者。

在给患者输氧时,如果在室内要注意不能吸烟、点火,以防引起爆炸。如果患者需要喝水或吃东西,要先暂停供氧,等患者进食完毕后再继续给氧。

9.怎样进行骨折固定?

骨折后,受伤处会出现明显的肿胀、疼痛,以及其他功能障碍。应该先对骨折处进行适当的固定后,再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骨折固定的方法:

1.上臂肱骨骨折的固定方法

上臂肱骨骨折后,上臂会出现肿胀、疼痛、瘀血和活动障碍。如果症状不明显,不能判断是否骨折时,可以先将受伤的肢体伸直,然后将手腕也尽量伸直,轻按手掌根部,如果引起上臂肱骨的剧烈疼痛,即可判断为骨折。

肱骨骨折可以用木棍、木板、硬纸、书本等敷于上臂的内侧和外侧,然后用布袋、皮带等进行环绕绑扎,最后用绷带将受伤肢体悬吊并固定在躯干上。用硬物固定肱骨前,要先用柔软的毛巾等物进行衬垫,以防造成皮肤或软组织受损。

2.前臂骨折的固定方法

前臂由尺骨和桡骨两根长骨组成,假如是单根骨骨折,处理的方法较为简单,即直接用三角巾等物将受伤肢体悬吊固定。假如是尺骨和桡骨双重骨折的话,它的固定方法与上臂骨折的固定方法相同,除此之外,也可以用书本等物托在前臂的下面,再将其悬吊固定在肢体上。需要注意的是,肘部和腕部必须完全固定,否则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腕部和肘部任意一个关节的运动,都会带动骨折处的活动。

由于前臂的肌间隙较为狭小,骨折后容易出现严重的出血肿胀,容易造成动脉血管受压,致使肌肉因缺血而坏死。因此,在绑扎固定时要掌握好松紧度,同时也要及时调整好固定带的长度。

3.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

车祸或摔伤容易引起锁骨骨折,骨折后,肩部肿胀疼痛,有时会出现明显的畸形或隆起。锁骨骨折可用三角巾或衣服将受伤侧的上肢包扎好并悬吊,这样可以限制受伤肢体的活动。

4.大腿股骨骨折的固定方法

股骨粗大坚硬,骨折多为车祸、重物砸伤或高处坠落等情况造成的。股骨发生骨折多伴随有大出血或软组织严重损伤。就算是股骨闭合骨折也可以造成800毫升以上的出血量,如果是开放性骨折的话,出血会更严重。股骨骨折如果不及时固定,会加大出血量,严重的会使伤者休克。

股骨骨折后,大腿肿胀得非常严重,局部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伤者不能行走或移动。可以用长木板贴靠在受伤一侧的腋下一直到脚跟,再用一块木板贴靠在大腿根内侧到脚跟内侧,用布带分别在胸部、腰部、髋部、大腿、膝关节、小腿等处进行包扎固定,最后将踝关节固定。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关节突起的部位都要先用柔软物体衬垫,以免使皮肤受到磨损。

5.小腿胫骨骨折的固定方法

小腿的胫骨紧贴着皮肤,胫骨发生骨折后很容易穿透皮肤造成开放性骨折,这就需要尽快进行止血和固定。除此之外,小腿和前臂的情况较为相似,闭合骨折后容易造成动脉血管受压,致使肌肉因缺血而坏死。所以在固定时要注意绑带不能包扎得过紧,以防远端肢体供血不良。小腿骨折的固定方法与大腿差不多,可用木板、杂志书本等贴靠在小腿的内侧和外侧,然后再用布带进行包扎,最后将踝关节固定。固定物和皮肤之间仍然要垫上柔软的衣服、布料等物,以防皮肤或软组织磨损。需要注意的是,用来固定小腿的木板等物要超过膝关节和踝关节,这样才能对固定产生很好的效果。

6.盆骨骨折的固定方法

盆骨连接着躯干和下肢,是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如果盆骨发生骨折,就会破坏人体支撑结构的完整性。若盆骨骨折没有伤到盆腔内的脏器,其最大的危险就在于骨折后搬动时,造成端口互错引起大出血。若发生车祸或其他伤害,要先检查盆骨是否骨折,可以通过按压双髋是否疼痛来确定,如有疼痛感,则说明盆骨发生骨折,这时应尽快将盆骨进行固定。

救助人员可以用衣服、三角巾、毛毯等将伤者的整个臀部兜住,然后在髋关节的两侧打上结实的结,再让伤者躺在硬板上,双膝屈起,并用柔软物垫在膝下,这样可以减轻伤者的疼痛。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预防骨折的发生:

1.多吃含钙的食物,保证骨骼的健康。

2.进行适量的、有规律的运动,既可增加体力,改善身体平衡性,又可以使骨骼和肌肉得到锻炼,降低骨折的概率。

3.晒日光浴可加速骨骼对钙质的吸收,减少骨折的发生。10.如何正确搬运患者?

搬运患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科学。如果搬运不合理不但会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还有可能加重患者的伤势或病情。如此看来,掌握正确的搬运患者的知识就显得很重要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搬运患者的方法。

1.担架搬运法

用担架来搬运患者是最常用的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病情较重,路程较远的患者。担架的种类包括帆布担架、绳索担架、被服担架等很多种。在搬运时,先由2到4个人将患者抬上担架,使患者的头部置于前进方向,这样方便后面抬的人观察患者的情况。

2.徒手搬运法

如果患者的伤情较重,而身边又没有可使用的搬运工具,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搬运患者。徒手搬运主要分为单人徒手搬运和双人徒手搬运两种。

单人徒手搬运法:

(1)扶持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受伤较轻,不能独自行走的患者。救助人员站在患者的一侧,将患者的手臂放在救助人员的肩部。救助人员一手拉着患者的手腕,另一只手扶着患者的腰,与患者同行。

(2)抱持法:抱持患者时,救助人员蹲在患者的一侧,一只手托住患者的背部,另一只手托住患者的大腿,将患者慢慢抱起。

(3)背负法:救助人员蹲在患者的前方,背对患者,将患者背在背部。假如患者躺在地上不能起身,救助人员就需要躺在患者的一侧,然后用一只手抓住患者的肩部,另一只手抓住患者的大腿,用力将其背在背上,然后再站起来行走。

(4)拖拉法:救助人员站在患者的背后,将两手穿过其腋下伸到胸前,然后双手握住患者的手交叉在患者胸前,让患者的背部紧靠在救助人员的胸前,最后慢慢向后倒退着走到安全区域,再进行下一步抢救。

双人徒手搬运:

(1)椅托法:两名救助人员分列在患者的两侧,分别以左膝和右膝着地,然后将一只手伸入患者的大腿下面并相互握紧,另一只手扶住患者的背部,慢慢将患者抬走。

(2)平拖法:两名救助人员站在患者的一侧,一人抱住患者的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抱住患者的臀部,两人同步行走。

(3)车拉法:一名救助人员面向患者站在其头部旁边,将双手伸进其腋下直至胸前,另一名救助人员面向患者站在其脚旁,双手托住患者膝关节,两人慢慢将患者抬起来,同步行走。

搬运患者的注意事项:

1.假如患者的脊柱受伤,可用硬担架搬运,但要注意固定好头部、颈部、胸部、背部、臀部、膝盖部和踝关节,让它们与脊柱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2.假如患者的头部受伤,在搬运时要保持患者在半卧位或侧卧位。

3.如果患者的腹部受伤,可用木板或硬担架进行搬运,搬运时要让患者采取仰卧位,并将其下肢屈起来。

4.搬运失去意识的患者时,要让其平卧,并将头偏向一侧。11.怎样用酒精擦浴降温?

酒精是一种挥发性很强的液体,将它涂在皮肤后能迅速蒸发,同时能带走身体的大量热量,所以酒精是一种理想的降温材料。用酒精擦浴体温骤然升高的患者,对患者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用酒精擦浴降温的方法:

1.在给患者用酒精擦浴前,要先将室内的门窗关好,将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测量记录好,这样便于在擦浴后做比较。使用酒精擦浴降温时,要注意擦浴用的酒精不要太凉,酒精浓度最好在30%到50%之间。

2.用干净的纱布蘸取酒精后,从患者的肩部开始擦起,自上而下地沿着上臂外侧擦至手背处,然后再沿着手臂内侧擦至手心处。上肢擦完后,再返回到脖颈处开始擦,自上而下擦完后背,在擦背的同时可用手轻轻拍打后背来增加血液循环。然后再从腰部开始擦下肢,方法与擦上肢相同。

3.在擦拭腋下、掌心、腹股沟、足心等部位时可多停留一会儿,这样可以提高散热效果。

4.在用酒精擦浴时,可以同时在患者的头部用湿毛巾或冰袋进行冷敷,这样可以缓解头部的充血情况。

5.人体的胸部、腹部和后颈部对于刺激较为敏感,如果用酒精刺激胸部,可能引起心率减慢,刺激腹部有可能引起腹泻,在用酒精进行擦浴的时候,可将这几个部位避开。

6.在给患者擦浴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和脉搏的情况,还要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如果发现患者皮肤苍白,或呼吸、脉搏出现异常,要马上停止擦浴。

7.擦浴结束后,给患者喝少量开水,等过30分钟后,给患者测体温,如体温降到了38.5℃以下,就可以将头部敷的冰袋或湿毛巾取下来了。

8.小儿、体质虚弱者、患有风湿病的人和皮肤敏感的人,不能采用酒精擦浴。

在擦浴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保暖,身体外露的部位不宜过多,擦拭完的区域要用衣物或被子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