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世坤又下意识地伸手拨弄了一下放在办公桌上的那面小党旗。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他对这面小党旗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感情。这面有着微型底座和镀铬旗杆的小党旗是县委统一配发给县委常委们的,政府那边的几个非常委副县长们还不够级别。当初有几位副县长问过县委办公室郭主任,我们不也是党的干部吗?郭晋川来请示,牛世坤让他转告他们,你们行使的不是党的权力。可惜现在,他的这面象征权力的小党旗是放在清川的地界上,如果是在清州、省城乃至北京,那他的感觉肯定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看来,由于鞭长莫及,他需要请市里的朋友帮他这个忙了。
他第一个想到了林子藤。林子藤是牛世坤的平阳老乡、战友。部队复员以后,他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继而进入仕途,林子藤父亲是县经委主任、老八路,复员以后凭借父亲的关系网下海经商。清州撤地建市那一年,林子藤从省城一家公司分离了出来,回到清州办公司。那时候牛世坤正在清州下面一个县当副书记。他们的关系,从牛世坤这方面衡量,他们虽然不是一个道上的人,却没有根本的利害关系。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恰恰是君子之交。有战友来了,林子藤偶尔相邀大家聚一聚,一起吃个饭。牛世坤没有想到的是,短短几年时间,盛达公司迅速壮大,业务范围涉及建筑、房地产、酒店、商场、融资许多领域,资产上亿,林子藤一下子成了清州举足轻重的人物,据说与市领导的关系也非同一般。而这许多年来,牛世坤忙于仕途,权力有限,从没有给过这个老乡兼战友实质性的帮助,好像林子藤也没有求过他什么事。照此估计,县里的官员,他是不会太放在眼里的。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林子藤主动给他打电话,向他介绍何志先,有明显的主动。而且还有一次,林子藤手下的一个建筑公司,通过温家林找到牛世坤,牛世坤在清川县城给他协调了一个区区百万元的工程。谁知再见面,林子藤竟然提都没提这件事。想必县里的一个小工程,比起市里的城市建设,简直不值一提。回头一问温家林才知道,是他打着林子藤的旗号向牛世坤要的项目,原来他们早已经与林子藤打得火热。这更说明,林子藤是很看重他这个老乡加战友情谊的。否则,一个在社会上谈不上有什么道行的温家林怎么能够把两边的牌打得如此得心应手?
老关系加上新变化,牛世坤决定这一次自己主动,请林子藤帮他这个忙。他把电话拨了过去。
“喂,哪位?”
“子藤啊,是我,世坤。你怎么不早说与何志先的关系?如果你提前告诉我一声,我也用不着反感人家来查我使用警车开道了。还好,还好,志先中午吃过饭已经送走了……”
“我这两天忙,忘了提前给你打电话。他去之前我已经交代他了,他不会认真查你的。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叫上志先咱们聚一聚。”林子藤说。
“过几天吧,我回去的时候提前告诉你。另外,还有一件事,都是温家林这小子惹的麻烦,是这样——”用人不疑,他干脆把温家林给他惹的这个小小的麻烦婉转地告诉了林子藤,让他想办法找到那辆出租车,看车上有没有一个录音机之类的东西。
林子藤听完,知道对于一个官员,这件事非同小可,他说:“我马上安排。”
打完这个电话,牛世坤还是觉得不妥,这毕竟不是林子藤权力范围内的正规渠道,容易出岔子。而且,林子藤毕竟是商人,办这种事还缺少经验,名不正,言不顺。他拿起一块糖果放进嘴里,咯嘣嘣几下嚼碎了。突然,一个人的面孔渐渐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后悔不已,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想到他。这种时候,他需要的恰恰就是这种人!
县公安局副局长余长水在带领交警大队的几个队长检查交通岗亭执勤情况时接到牛世坤的电话。牛世坤已经很久没有直接给他打电话了,那种被遗忘的感觉常常会在许多重要的时刻不经意地向他袭来,使他感到隐隐的失落。
许多年前,余长水从部队复员,被分配到一个几乎不用上班也拿不到工资的国营土特产公司,他闲极无聊,整天和一帮狐朋狗友东串胡同西串巷,成了县城的一个街头混混。后来牛世坤来清川上任,他刚到清川不久的一个时期,喜欢一个人微服私访。有一次,因为一堆建筑垃圾挡道,被晚上出来散步私访的牛世坤发现了,牛世坤当即让他们叫工地领导来说事。包工头不知道来人是新到的县委书记,自以为在工地自己就是领导,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来,不但出言不逊,还暗中唆使民工围攻,动手动脚。牛世坤故意不亮明自己的身份,只守不攻,刚好这时候,余长水骑摩托车赶到。当然他也不认识牛世坤,而是他前一天晚上和几个哥们儿喝多了,骑摩托车回家时不小心在垃圾堆上栽了一个跟头,人仰马翻,啃了一嘴的灰土,脸上的纱布还没有取掉。于是,他赤膊上阵,拿出部队上擒拿格斗的本领,三下五除二把那包工头摁在了地上,并大喝一声:“你们垃圾占道还有理了,这位先生你走吧,这里有我呢!”说着,他掏出手机,问包工头:“你要不要让我把我的弟兄们叫来。”
刚才还不可一世的包工头一看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终于赔着笑脸说:“兄弟,好说好说,我这就给二位赔不是了。垃圾我们马上清除,马上清除。”
余长水这才一抬腿从包工头身上下来,一回头,见牛世坤还没走,就大大咧咧地走过去,拍着他的肩膀说:“老兄,如今你这样的人可不多了。这里没事了,你走吧。”
牛世坤这时候掏出两张名片,说:“一张你拿着,另一张给那包工头。”余长水拿着名片一看,差点惊叫起来。那时的牛世坤尽管还处于蓄势待发阶段,不曾在电视上公开露过面,但关于他的作风,人们却是早有耳闻。再看牛世坤,他已经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