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法自然
3766200000022

第22章 进取之道:以退为进,以静制动(3)

世上本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憾,完好无损、十全十美,只是一种虚幻的梦境。正如,春天因为没有果实才有花开,夏天因为少了凉爽才有了火一般的热情,秋天因为少了百花才有了硕果累累,冬天因为少了绿色才有了雪的洁白。如果学会用包容和欣赏的眼光去接受残缺,你就会发现,有残缺才真实,有遗憾才完美,缺憾也是一种美。

过分追求完美的人,总是不想让他人看到自己有任何瑕疵,他们看似开朗热情,其实活得很累。那么该如何调整呢?

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保持一颗平常心并知足常乐,才是完美的心境。换一种新的思路吧,尝试一下不完美。

其次,要改变释放的方式。用恰当的方式释放自己压抑的心情,如听音乐、做运动等,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升华。做事情要抱着一种欣赏、感受、体验快乐的心情,要争取每时每刻都能从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快乐。

再次,有强迫倾向的人要陶冶个性。不要过分在乎自我,譬如总是问自己“我做得好吗”、“这么做行不行”、“别人会怎么看我”之类的问题。如果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就成了舞台上的演员,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实内心。

最后,要学会顺其自然,不要和大环境对着干。对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为过分较劲的人,很容易患强迫症。强迫症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琢磨,他们活得不轻松,芝麻大的事情往往会想出天大的事来。因此,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接纳控制不了的局面,接纳自己所做的事,不要钻牛角尖。

道法自然

追求完美是人类正常的渴望,但过度追求完美,却会使人陷入一种生活的瘫痪状态,他只有到了觉得尽善尽美的时候才去执行,那样就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事物。

在嘲笑中前进

上士闻道,躬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德经》

有智慧的人听了大道以后,会躬身力行;普通人听了大道以后,好像有所理解,又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一样;庸俗的人听了大道以后,对其嗤之以鼻,大声嘲笑。如果不是被庸俗的人嘲笑,那它就不能称为“道”了。

漫漫人生路上,有太多不如意,能承受别人的嘲笑,是一种雅量,也是能忍的标志。如果你不能接受一次嘲笑,将会受到别人更多的挑剔和攻击,那么你的痛苦将是长久的。所以,要学会在嘲笑中前进。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嘲笑可以扼杀一个人的进取心,也可以更加促成一个人的进取心。成功者善于借助嘲笑的力量,走得更快更远。

怯懦者害怕嘲笑,因而当流言四起时,便偃旗息鼓了。但要知道,一个人步入社会,并不能一步登天,他都要在坎坷中爬行,慢慢地发达起来。如果没有受到别人攻击的经验,又怎么应付得了下次他人的攻击?

如果能将别人的嘲笑化为动力,将会前途无量;如果在嘲笑中逃避自我,必将一事无成。

从一位吉它制作女学徒到吉它弹奏手,再到被迈克尔·杰克逊聘请为世界巡演的主音吉它手,最终发行个人专辑并在美国引发“奥瑞安西吉它热”。

她,就是在业内被称为“迈克尔·杰克逊御用吉它手”的奥瑞安西。对于自己的音乐之路,奥瑞安西说:“我是在嘲笑声中成长起来的!”

奥瑞安西1985年出生在澳大利亚,她的父亲是一个吉它厂的工人。奥瑞安西小时候,经常跟父亲到工厂里去玩,有时候甚至会帮父亲干上一些活,就是在读了中学以后也是一样,因此大伙都亲昵地称她为“小学徒”。

小奥瑞安西对吉它的真正兴趣,其实并不是怎么制作吉它,而是吉它所能弹奏出来的音乐。渐渐地,她开始学习弹奏吉它并且梦想能成为一位吉它手。

但是,这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因为澳大利亚的民间观念并不主张女性上舞台“抛头露面”,更何况吉它是种几乎只属于男性的乐器。

“你的女儿简直是在白日做梦,一个女孩子怎么可能成为吉它手?”每当奥瑞安西在父亲的工厂里弹奏吉它,父亲的工友们就会用这样的话来嘲笑她甚至是她的父亲,就连她最要好的同学和老师也用嘲笑和怀疑的口吻在背后议论:“她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别人的嘲笑和父亲的反对没有改变奥瑞安西对吉它的热爱。“我一定会做出来给你们看的!”她在心里说。最终,奥瑞安西通过努力获得了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的赞赏,也得到了更多美国音乐人的赏识。

最后,凭着个人首张专辑《Believe》,她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奥瑞安西吉它风潮”。

奥瑞安西的经历告诉我们:当别人嘲笑你时,愤怒和消沉都无济于事,努力进取才是消除嘲笑的唯一办法。只有用自己的成功,才能让那些嘲笑声转变成赞扬声。

奥瑞安西是聪明的,面对别人的侮辱和嘲笑,她没有因此而自卑、无地自容,反而把嘲笑当作动力,从而发展出自己引以为傲的资本,令大家折服。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嘲笑都如此可恶,有时,那些很难听的话却恰恰激发了我们的斗志。

还有一个人,他从小就长得特别矮小,但他却非常喜爱篮球,几乎天天和同伴们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当时,他就梦想有一天能雄纠纠气昂昂地打进著名的NBA篮球队。

他每次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伴时,都会招来他们的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鄙夷和嘲讽。他们笑他不自量力,笑他异想天开。一个身高只有1.6米的矬子也想进NBA,简直是白日做梦。

但,就是这个从小爱做梦的少年,对于一切冷嘲热讽一概置之不理,不辩解也不怨艾,只凭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经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不但打进了NBA,而且成为NBA历史上最杰出的后卫之一。他就是NBA有史以来最矮的球员博格斯。

所以,永远不要怕别人嘲笑。因为有许多人,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主观意志来判断事物的价值,不问青红皂白就给以一通嘲笑与讥讽。但他们哪里知道,只要肯努力,不放弃,什么样的人间奇迹不可以创造呢?

人生的各种境遇,都是我们学习的机会。通过别人的嘲笑,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地改正。假如没有了别人的嘲笑,你不也同时失去了一个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吗?

道法自然

智慧不会淹没在嘲笑中,面对嘲笑,你应该这样对自己说:“投我以白眼,报之以正眼;投我以嘲笑,报之以微笑。”

抱着与人为善的想法做事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

自然规律不分亲疏,常常在帮助那些德善之人。

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老子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诠释了这句格言。人生在世,如果时时刻刻心怀善念,抱着与人为善的想法做事,就必然能得到上天的护佑。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任何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合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想方设法获得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只有你真诚地对待别人,对方才会与你真诚合作。因为,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在一个寒冷的冬季里,有一个推销东西的年轻人穿梭在大街小巷里,他衣衫褴褛,正在推销一种新型的按摩器。

一个商人开车经过这里,看到年轻人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00元钱丢到年轻人的怀中就走开了,但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年轻人那里取出一个按摩器,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拿了,希望他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上,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给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按摩器的乞丐,直到你跑来并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可见,商人简简单单的一句善语,竟使得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并通过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与人为善天地宽”,中国人的这句古训在这位商人身上绽放出了人性的光辉。

生活中常是这样: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也就是支持和帮助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同中国有句古语所说: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善待他人是人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我们只有先去善待别人,善意地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

道家的老子说得好:“上善如水。”是的,“水利万物而不争”,与人为善者像水一样能利益万事万物,化解人间恩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为善者能包容一切,气度恢宏,胸怀博大;“水质透明,清澈见底”,与人为善者白日为善,夜来省己,心如明镜……

《史记》中载有一个关于吴起的故事:

吴起爱兵如子,深得士兵们的爱戴。有一次,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兵在战争中负了伤,因战场上缺医少药,等到打完仗回到后方时,那位小兵的伤口已经化脓生疽。

吴起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立刻蹲下来,用嘴为那位士兵吸吮伤口、消炎疗伤。

那位小兵见大将军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其他士兵们看了,也深受感动。

而那位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后,却大哭起来。大家都以为她是感动而泣,可她却说:“我是在为我儿子的命运担心呀!你们有所不知,当年,吴将军也曾为他的父亲吸吮过伤口,结果他父亲感念吴将军的恩情,舍生忘死,英勇杀敌,最后战死在沙场上了。”

正因为吴起如此善待士兵,士兵们才个个英勇善战,为他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绩。

有的朋友会问:怎样才算与人为善呢?与人为善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包括相当广泛的内容,如:关心他人,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尊重他人,不去探究他人的稳私,不在背后议论他人;善于和别人沟通、交流,善于和那些与自己兴趣、性格不同的人交往;承认别人的价值,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总的来说,善待他人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遵从这个原则,你也将获得大家的尊重。

大千世界,你来我往,能够在茫茫人海中相识是一种缘分,要格外珍惜,只有善待他人才能更好地相识并相知。

道法自然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你想做个幸福的人吗?那就从与人为善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