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法自然
3766200000006

第6章 生活之道:顺其自然,知足常乐(6)

一个老母亲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性格温顺,不管对待什么事情都耐心细致;一个儿子脾气急躁,做事要么投机取巧,要么半途而废。母亲苦恼不已,决心要想办法改改儿子的坏毛病。

一年春季,母亲将三个孩子领到一片瓜地,将这片瓜地一分为三,分别由三个孩子照管。母亲告诉他们:谁种的瓜最甜,谁就能得到一份精美的礼物。

三个孩子都想得到那份礼物,每日来到田间照看,时而拔草,时而浇水,时而施肥,眼看着瓜苗破土而出,接着拖秧、开花、结果,孩子们欣喜不已。

瓜快要熟了,儿子一天比一天急躁。他为了早一天得到礼物,便将大量的肥料施在瓜的根部。

可是,瓜秧却被过多的肥料“烧”死,他只好摘下尚未完全成熟的瓜拿给母亲品尝。

这时,母亲把三个孩子都叫到跟前说:“其实,我要送给你们的礼物,便是你们每人收获的果实。”说完她便让儿子首先享用。儿子刚刚咬了一口便皱着眉头吐了出来。

“好苦啊……”他告诉母亲他的瓜是苦的。

母亲早有所料地说:“当然是苦的,瓜还没有长熟,就被你强扭下来了,怎么能不苦呢?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如同种瓜,若不能顺其自然,等待瓜熟蒂落,只能品尝到苦果。”

听完母亲的话,儿子似有所悟地点点头。

是啊,强扭的瓜不甜。凡事都应顺其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只能自食恶果。

我曾在杂志上看过一篇人与自然的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旅行团结队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旅游时发生的故事。

太平洋成年绿龟的体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旅行团到达岛上后,很快便发现了一只大龟巢。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踯躅不前时,一只鹰突然而至,用尖嘴啄到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这时,旅行团的团员们焦急地要求向导想想办法,救救那只小海龟。没想到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吧,这是自然界之道。”

团员们气愤不已,纷纷指责向导太冷漠。无奈之下,向导极不情愿地赶走老鹰,抱起小龟,把它放入大海。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大家后悔万分。原来,那只小龟是出来打探敌情的,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而现在它被向导放入大海,巢中的其他小龟便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很快引来众多食肉鸟。

大家连忙担起了赶鸟的任务,但是,仍有不少小龟被肉鸟叼走。

最后,大家悲叹:“如果不是由于我们插手,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这么大的危害啊。”

是啊,万事万物都有其生活的自然之道,即使是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不能自作聪明地去违抗。违反了自然规律,最终将会收到更坏的结果。

生活中,很多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常常采用一些极端的手段,企图改变自然,黑皮肤要漂白,胖了要变瘦,丑了要造美……

他们不明白,任何事情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人的黑白、美丑是生来俱有的,顺其自然就快活逍遥,刻意地去改变自己,轻者得到麻烦和痛苦,重者则是轻践生命。

顺其自然,可以使事情变得简单容易。人生,就需要顺其自然,花开的时候尽情绽放;没开的时候,则默默孕育。不急不躁,不恼不怒,这样就好。

一位建筑师设计了一片办公楼群,竣工后,园林管理部门的人问他人行道应该铺在哪里。建筑师回答:“把大楼之间的空地全种上草。”

夏天过后,人们在楼间的草地上踩出了一些小道,优雅自然,走的人多道就宽,走的人少道就窄。秋天到了,这位建筑师让工人沿着这些踩出来的痕迹铺设出人行道。

这是从未有过的优美设计,完全能够满足行人的需要,又与周围的环境自然和谐。

生活中,我们也要学学这位聪明的建筑师,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以自然和谐为本。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舒适。

道法自然

自然的壮观,生命的奇伟,世界的多彩,都蕴含着自然之道。作为自然成员的我们,必须遵循它们,即便有些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也须坦然地面对,在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更应该理智地遵循不可违背的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