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灵异伏魔录
37678100000007

第7章 遇故人

第七章遇故人

古代的中国被人们称之为是“礼仪之邦”,而这个说法的来历大体上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为在别人看来我华夏儿女待人接物确实是非常的谦谦有礼,其二是因为复杂到极致的封建礼制,礼仪的由来在我国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那个时期的人们已经形成了部落集群,不同的部落之间虽然经常有战事发生,但是大部分时候部落之间的贸易充斥着当时人们的生活,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部落之间的贸易基本上都是以物换物,就拿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来说,当时这两个部落是为数不多的大部落之一,两个大部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是十分的密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过不诚信的情况,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第一是因为两个部落对于族人的教育从小就抓的很紧,第二就是严格的族规让人不敢越雷池一步,对于当时的族规到底是什么样的没有人知道,可是不难想象当时的族规大体上应该是这样的,若族人犯下欺诈罪的话,很有可能会被赶出部落,要知道在当时一个人离开部落是很难生存下去的,而别的部落也不会接受一个被赶出部落的人,被赶出部落其实也就意味着死亡即将降临。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做法太不人道了,可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严格的礼仪制度,何来后世“礼仪之邦”的尊称呢?不过话说回来,繁琐复杂的封建礼制制度虽然有其优越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复杂的礼仪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礼制终将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我们只能从《周礼》中想象那种宏大雄壮的祭祀场面了。

说到封建礼制就不得不提到古代的各种祭祀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封建礼制的最终成型是建立在祭祀活动的基础上的,祭祀活动在我国的历史很悠久,在部落形成之前祭祀活动的雏形其实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候的祭祀活动只不过是某些早期的人类想要通过某种方法尝试跟神灵沟通罢了,部落形成之后,祭祀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祭司和巫师的出现更加推动了祭祀活动的发展,直到周朝,《周礼》一书的出现才算是彻底统一了各种礼仪制度,其中祭祀礼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说起祭祀活动就不得不提到“封禅”,封禅活动最早是由秦始皇发起的,在随后的的两千多年中历朝历代的帝王君主都争相效仿,虽然说封禅出现的比较晚,但是由于其规模和形制都是最高级别的,所以封禅在所有祭祀活动中的地位无形中也被提升到了金字塔的最顶端。

封禅听起来很是神秘,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场祭天活动,只不过封禅的地点是一定的都是在泰山之巅,之所以会选择泰山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在天下群山之中泰山是其中最高也是最为雄壮的一座,古代的人们认为海拔越高的地方就越是能靠近神灵居住的天界,这样很容易就能跟神灵进行沟通,也更容易让神灵接收到自己许下的愿望,当然了据我的了解,对于当时无比渴望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的秦始皇来说,他之所以会选择泰山应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古籍《山海经》中有记载,在东海之渊有三座仙人居住的岛屿,分别是蓬莱、瀛洲、方丈,传说如果能够找到这三座仙岛中的其中一座的话,就可以学到那长生不老之术,而秦始皇泰山封禅之时徐福的船队也是出发在即,秦始皇选择此时封禅泰山,我想除了他想向上天表明自己的千秋功绩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通过此次封禅为徐福一行人祈福,以望可以顺利找到长生不老药,当然了这一点只是我个人的猜测罢了,至于说秦始皇当时真正是怎么想的,估计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当然了根据某些民间传说我还听到了这么一个说法,说是本来秦始皇并没有打算在泰山封禅,可是就在秦始皇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在东海的海面上出现了海市蜃楼,而海市蜃楼中的场景正是一座仙山,山上甚至还能清晰的看到有人影仙鹤在其中,最奇怪的是根据传说这海市蜃楼竟然一连持续了数日方才消失,当然了当时的人们可不知道什么是海市蜃楼,在他们的眼里这就是仙人展现出的神迹,而这件事情传到秦始皇的耳朵里之后,秦始皇也终于是下定决心在泰山封禅,当然民间传说大部分都不可信,至于当时的情况具体是什么样的,正史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不过泰山封禅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每一个帝王都有资格封禅泰山的,只有千古一帝才有资格封禅泰山,而何谓千古一帝呢?就拿发起封禅活动的秦始皇来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了天下的统一,这样的功绩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而继秦始皇之后的汉武帝刘彻也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刘彻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是其功绩却是可以和秦始皇统一六国相提并论,在刘彻执政的几十年间平匈奴灭胡人使得天下真正结束了战乱纷争,汉朝的国力也达到了最繁盛的程度,这些功绩足以让刘彻获得封禅泰山的资格,而第三位封禅泰山的就是汉光武帝了,说实话从很多方面来说汉光武帝还不具备封禅泰山的资格,刘秀去封禅泰山从礼制上来说,实在是有些勉强。当然了后世还有很多位帝王去封禅泰山,当中能够真正被称得上是千古一帝的说实话是没有,而封禅泰山本就是向天下人传递君权天授的一个仪式,只不过在后世表现的更加直白了。

对于即将要到来的封禅仪式,玄疆的心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自从上次莫名其妙的昏迷苏醒了之后,他的修为也顺利突破了天仙境界,只不过天仙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心境修为迟迟无法突破的情况下,修为是不可能再有提升的,不过再次醒来后玄疆在不知不觉中也想通了很多事情,对于自己心中的心魔,玄疆也看轻了许多,虽然距离驱除心魔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是现在的玄疆心中已经不再像昏迷前那么悲痛复杂了,取而代之的是多了一丝清明,对于这次陪同自己的父皇母后还有太子来封禅泰山,玄疆的心里很平静,现在的他只希望能够在自己最后的时光中能够陪伴在自己的生母身边,尽自己多年以来未曾尽过的孝道。

心情好转了以后,玄疆独自一人来到泰山脚下漫步,看着眼前这座历经沧桑仍然屹立不倒的山峦,玄疆的心里也多了一丝震撼,和终南山不同,泰山给人的感觉非常的浩瀚,站在山脚下让人心生敬畏,就在玄疆看着眼前的山峦发呆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走出来一个样貌俊美的男子,看样子年纪应该也有而立之年了,从他出现以后就径直向玄疆所在的位置走了过来,但是他的步伐很是轻盈,如果蒙上眼睛的话,就算这个男子站在你的身边估计你都意识不到他的存在,而玄疆也是直到这个男子来到她身边站定后才意识到,当玄疆看清楚那张异常俊美的脸后,脸上的惊喜不言而喻,真是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还能遇到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