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安全教育知识读本
3785300000018

第18章 机械安全不容忽视

机械事故发生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人家的安全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中职生存实训过程中接触的机械作业非常多,所以必须学习有关的安全知识。

引起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使用机械过程中,缺乏安全意识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

1.擅自拆除安全装置

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

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马达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

2.不按规程操作

一些机械作业的危险性是很大的,但一些使用这些机械的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尤其是工作时间长了,把操作规程和要求抛在脑后,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某日上午,浙江一注塑厂职工江某正在进行废料粉碎、塑料粉碎机的入料口是非常危险的部位,按规定,在作业中必须使用木棒将原料塞入料口,严禁用手直接填塞原料。但江某在用了一会儿木棒后,嫌麻烦,就用手去塞料:以前他曾多次用手操作,也没出什么事,所以他觉得用不用木棒无所谓。但这次,厄运降临到他的头上,右手突然被卷入粉碎机的入料口,手指被削掉了?

3.麻痹大意,疲劳作业

在生产作业现场,我们都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警惕性,不论是在操作的时候,还是在休息的时候,都要牢记“安全第一”

某日下午,河北某机械厂职工李某正在对起重机进行检修,因为天气热,李某有点发困,他就靠在栏杆上休息 另一名检修人员开动起重机,李某没注意,身体失去平衡,掉下起重机结果造成身体严重摔伤。

4.作业空间狭小

在机械作业中,各种机械设备都有一定的安全作业空间。机械设备之问安置不能太过紧密,否则,存一台机械工作时,其危险的工件等物会对临近的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江苏省某机械加工厂,车工郑某和钻工张某两人在一个仅有9平米的车间内作业,两台机床的间距仅0.6米。当郑某在加工一件长度为1. 85米的六角钢棒时,因为该棒伸出车床长度较大,在高速旋转下,该钢棒被甩弯,打在了正在旁边作业的张某的头上,等郑某发现立即停车后,张某的头部已被连击数次,头骨碎裂,当场死亡。

5.不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

在生产工作场所,我们不能像在平时那样,穿自己喜欢穿的服装。尤其在旋转机械附近,我们身上的衣服等一定要收拾利索,如要扣紧袖口,不要戴围巾等。

上海某纺织厂一名挡车女工没有遵守厂里的规定,把头巾围到领子里上岗作业。当她接线时,纱巾的末端嵌入梳毛机轴承缝里,纱巾被绞,该女工的脖子被猛地勒在纺纱机上,虽立即停机,但该女工还是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实现机械安全的措施

1.保证机械本身安全

防护栅栏、拨手器、双手启动按钮、红外、光电自动保护等安全装置能在机械运行时,将人的手隔离在危险区域外。一旦操作者的手进入危险区域时,机械就会自动停止,因此,这些安全装置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千万不要把它们拆掉。

2.机械的操作者必须做到安全操作

安全操作一般包括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三个环节。操作前,要经过培训,熟知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操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后清扫整理工作环境。

3.安排适当的工作时问和休息时问

人不可能长时间连续作业,经过一定时问就会疲劳,作业效率就会下降,这时如不及时休息,就容易发生事故。因此,一定要杜绝疲劳作业。

4.作业场地要达到要求

作业场地不得过于狭小,工、卡、量具应按规定摆放,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应堆放整齐、平稳,防止坍塌或滑落。

5.科学使用劳保用品

根据接触危险能量的作业类别和可能出现的伤害,按规定正确选配,该用的一定要坚持佩戴,不该用的坚决不用。防护用品一定要达到保护功能的要求,并合乎使用条件的技术指标。使用中应注意有效使用期,及时检查报废,否则起不到应有的防御作用。

答疑解惑

问:在操作机械时,戴手套作业是不是更加安全?

答: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同工作场合有不同要求,比如在操作旋转机械时就不能戴手套,因为转轮容易绞住手套,造成伤害事故。

铸造混砂机造成的死亡事故

某工厂铸造车间配砂组老工人张某,经常早上提前上班检修混砂机内舱,以保证上班时间正常运行?某天早上七点半,张某来到车间打开混砂机舱门,没有在混砂机的电源开关处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便进入机内检修。他怕舱门开大了影响他人行走,便将舱门仅留有很窄的缝隙。

七点五十分左右,本组配砂工人李某上班后,没有预先检查一下机内是否有人工作,便随意将舱门推上,顺手开动混砂机试车。当听到机内有人喊叫时,大惊失色,立即停机,但滚轮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混砂机停稳后,李某与其他职工将张某救出,、张某头部流血不止,工厂卫生所医务人员闻讯立即赶到现场,对张某做了止血包扎,用车立即将张某送往医院救治,但由于头部受伤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专家点评】在进行机械操作时,.定要按相关规程严格操作,预先进行安全检查。切不可因一时疏忽,而悔恨不已。

机械伤害急救措施须知: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人员不要慌乱,应该保持冷静,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检查。首先察看神志、呼吸,接着摸脉搏,听心跳,然后查瞳孔,有条件者可测量血压。

2.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向医疗救护单位求援。

3.检查伤者呼吸道是否被舌头、分泌物或其他异物堵塞,如被堵塞,应设法清除。

4.如果呼吸已经停止,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

5.如果没有脉搏,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6.如果伤者出血,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

7.大多数伤员可以毫无顾忌地抬送医院,但对于颈部、背部严重受损者要慎重(具体做法见本书第六单元“伤员的搬运”一节),防止进一步受伤。

8.让患者平卧并保持安静。如有呕吐,同时无颈部骨折时,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防止噎塞。

9.动作轻缓地检查患者,必要时剪开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动增加患者痛苦。

10.不要给昏迷或半昏迷者喝水,以防液体进入呼吸道而导致窒息,也不要用拍击或摇动的方式试图唤醒昏迷者。

开动脑筋

1.某些同学在操作机械时怕麻烦,不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发生机械事故后能否给昏迷的伤员喝水?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