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先记住小便宜贪不得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皆因卖的有“底”,买的无“数”,故而买的没有卖的精。为了各自的利益,“卖的”与“买的”永远是一对矛盾体。众所周知,如今在利益的驱使下,消费市场早已不是一片净土,消费者一不小心,也许就会陷入商家精心设计好的陷阱。
尽管人人都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由于“馅饼心理”作祟,面对诱惑总是难以抵挡。一些厂商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不断推出免费品尝、咨询、试用等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待消费者免费消费过后,才知道所谓的“免费”其实是“宰你没商量”。年轻人的消费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常常上“免费”的当。
在一个免费为顾客电脑画像的摊位前,小谭看到可免费画像的宣传牌,就坐下尝试了一下,等电脑上出现了自己清晰的影像后,画像者问:“你要相片吗?”小谭随口答道:“要。”相片出来后,画像者便来收钱,小谭指着免费宣传牌质问为何要钱。画像者振振有词地说:“电脑画像的确是免费的,不要相片就不收钱,但你要了相片就得交钱。”
除了免费的陷阱外,还有优惠券的陷阱。现在买手机、家电等贵重物品的时候,都会有所谓的“优惠”赠券。如果你相信了,最后吃亏上当的肯定是你。
甲在一个手机专卖店买了一款手机,付钱时随赠优惠券一张。优惠券上说了好多优惠活动,比如赠送一张十寸的照片,一张水晶照片,免费做三个化妆造型,免费拍照20张,听起来很是诱人。于是,甲去了,结果呢?化妆免费,可是粉扑10元一个,假睫毛20元一对;造型免费,能选的衣服比路边小摊的还差,稍好一点的衣服穿一下5元;照片拍完后,先给你看洗成一寸的小照片,这些小照片你要买的话,每张2元钱。如果你只要送的,他们会告诉你,因为业务太忙,你得一个月以后来取。
贪小便宜吃大亏,下面我们就来列举一下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占“小便宜”反而吃亏的现象。
1.“全场几折起”的“便宜”
朋友们请注意,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起”字,这个“起”字可是给了商家很大的活动空间。某小姐在打着此招牌的商场里看中了一双品牌鞋,去埋单时,才发现品牌鞋并不打折。“那为什么要写‘全场六折起’呢?”“是为了造声势,这个也不懂。”收银员嘟哝着。据商场销售员偷偷透露,实际上真正打这个折扣的商品不足50%。再说那么多商品,利润各不相同,怎么能一刀切地定在六折呢?其实,各个商场的货都是差不多的,打折的幅度在同一时间段也不会有什么大变动,且很多大品牌是不参加商场的打折活动的,它们的促销活动都是全市连锁店统一行动。还有很多新品同样不参加活动,真正打六折的,往往都是那些过时过季的滞销货。
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顺口溜:“七八九折不算折,四五六折毛毛雨,一二三折不稀奇。”
“打折就是随意定价的结果,商家一开始就想好了用打折的办法‘钓鱼’、蒙人。”有“过来人”尖锐地说。建议朋友们在打折面前不要冲动,冷静一下,看看这个东西你是否真的需要。不需要,打再低的折也不应为其所动。
爱逛街的女士们都知道,现在商家打折的花样可谓五花八门,层层出新,没有细心研究过而不明真相的人,还真可能被迷惑,要么掏了冤枉钱,要么和商家展开一场无休止的战争。
2.××名牌打折的招数
冯小姐在一家商场看到一法国著名品牌服装打折,并且折扣还很低。冯小姐不禁大喜,认为好机会就在眼前。可是仔细一看,才发现都是库存两年以上的旧货,而且有些还是断码。幸亏她懂点这方面的知识,不然就干傻事了。要知道衣服也是有寿命的,虽然还没有人穿过,但它的寿命已经缩短了。再说存货和新品外表看起来毕竟不同,还是不买为妙。
3.买100送50,买100送80,送得越多,越要加倍小心,小心以下几种
其一,礼券的购买受到严格控制,也就是说,没有几个柜台参加这个活动,只要稍加留意就会看到“本柜台不参加买××送××的活动”的不在少数。
其二,到了秋装上市的季节,那些夏天的货品时日不多,赶紧处理。这就意味着你今年也没多少时日穿夏装了。
其三,连环送的形式送得有理。由于实际消费过程中一般不可能没有零头,这就无形中使得折扣更加缩小,商家最终受益。比如有的商家写着“买200返100”这样的标语,其实这不过是个高明的谎言。初一看,不禁大喜,这不就是打五折吗?
李小姐在某商场看上了一件样式和质量都很不错的羊绒大衣,标价1198元,心里暗自盘算,只要掏599元就可以买到这件心仪的大衣了。“就要这件吧!”她爽快地对营业员说。营业员开好了小票,她看也没看就朝收银台走去。刷完卡签字的时候,李小姐看到上面698元的金额不禁大吃一惊,便去找营业员理论。营业员告之,只有满200元才付100元,1198元中,1000元可只付500元,而零头198元不到200元则要实付,所以就是500元加198元,共计698元。李小姐这才明白过来,想一想卡都刷了,算了吧,下次注意就是了。
其四,要弄清楚送的到底是A券还是B券,A券可当现金使用,而B券则要和同等的现金一起使用。
4.买一赠一、买二赠一的诱惑
这里也大有名堂,一不小心你就会上当。
刘女士在一时装商场看到这样一则广告:“全部西装买一送一。”她最初以为买一套可以送一套,就花了888元买了一套西装,谁知商家却送给她一本小小的通讯录。后来,她发现相同的西装在别处才卖588元。还有超市里经常会看到捆绑销售的酸奶等,大瓶的和小瓶的捆在一起,还送个沙拉杯,价格却比单买大瓶的酸奶还便宜点。很多消费者蜂拥抢购,以为捡到了大便宜,实际上这些酸奶马上就要过保质期了。
当然小便宜也不止这些,需要我们擦亮眼睛看清楚。
§§§第二节 驰骋职场,是你钱包鼓起来的关键
职场是大多数人积累人生经验的地方。领固定工资的人总免不了和职场打交道,而你是否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决定了你钱包的厚度。很多人觉得职场不好“混”。其实要有份好工作也没那么困难。总结起来就是两点:一是如何“混进”职场,二是如何保住“饭碗”。
混进职场,最重要的是让别人看到你的长处,发挥你的长处。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他肯定会用一个有优势的人。
NBA每一支球队在每一场比赛中都要对球员进行定位,球员自己也会对自己定位,是打前卫还是后卫,抑或是中锋。如果是一个很好的中锋,让他做后卫,也许他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他是块做前卫的料,非要让他做后卫,其在球场上的作用也就会大减。定好了位,球员们就能够坚守职位。同样,在企业中,不同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才干和优势,包括如下方面:适应、分析、竞争、学习、责任、自信、包容、专注、沟通、审慎、思维等。就这些优势来说,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关键是能够使用得当。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长。
有时候把短处说成缺点并非完全确切,因为它是和某些长处相伴而生的,它是长处的一个侧面,用法得当,“短”亦即长。
唐朝大臣韩幌一次在家中接待一位前来求见的年轻人。此人在韩大人面前表现得不善言辞,不懂人情世故,介绍人在旁边非常尴尬,认为他肯定无录用希望。不料,韩幌却留下了这位年轻人。因为韩幌从这位年轻人不通人情世故的短处中看到了他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长处,于是任命他为“监库门”。年轻人上任之后,恪尽职守,库亏之事极少发生。
当你进入职场以后,第二步就是怎样保住自己的饭碗。有些人以为辛勤劳动多干活就可以博得领导的赞赏,其实这是一相情愿的付出。领导看的是业绩,不是你付出了多少汗水。
在公司工作与在部队打仗一样,都是结果导向的。“中国创新培训第一人”吴甘霖说:“在现在的工作中,你是否发现有这样的现象——领导安排同样性质的一件事情给两位员工去做。其中的一位每天提早上班,推迟下班,连星期六、星期天都不休息,弄得身心憔悴,愁眉苦脸。但是,由于他没有达到要求,领导对他总是很不满意,甚至对他还严加批评。另外一位员工,从不需加班加点,只是每天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每天报告给领导的都是好的进度与消息,领导对他总是笑脸相迎,经常表扬,最后将他提拔。”下面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格林与爱米丽在同一部门——销售部做销售助理。两个刚到新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跃跃欲试,工作都很积极卖力,但以后的事情则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一天,格林预约的一个客户按时来到公司,找到正在忙碌的格林。此时的格林正低头埋在一大堆客户资料中,焦头烂额地分类。看到已经到来的客户,才想起这宗早已预约好的签单业务。
格林满怀歉意地请客户来到洽谈室,这才发现应该复印的文件和资料以及产品的说明书都还没有准备好,不禁大惊失色,连声道歉,匆忙跑去复印。等一切准备就绪后,格林发现客户已经十分不耐烦了。
当格林满怀歉意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性能时,才发现慌乱中他把产品说明书复印错了。这次客户没有再等待,而是直接转身离去了。
爱米丽第二天也有一个签单业务,她按照预约的时间,笑容可掬地站在洽谈室门前等待客户的到来。客户没有迟到,但还是对爱米丽的等待多少有些意外。看得出来,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客户心里很满意。
接下来,爱米丽不慌不忙地打开文件夹,里面的产品资料、使用说明、文本合同一应俱全。她有条不紊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情况,并把近期公司举行的优惠活动详细地告诉了客户,站在客户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建议。
最后,爱米丽对客户说:“听说贵公司最近又要在西雅图开设一个分公司,我想,贵公司一定在短期内还要引进我们公司的设备。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在这次订货中一起购置所需设备。这样,不仅可以因数量多而有更多的优惠,而且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装运费用,您看怎么样?”客户显然是动心了,马上给总公司的负责人打了电话,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将最初的订单由100万美元增加到了200万美元。爱米丽由于一贯把每项工作都做得很圆满,因而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并得到了公司的嘉奖。
其实格林并没有偷懒,他和爱米丽一样卖力,但他因为取得糟糕的结果而受到了批评,爱米丽则因为拿出了让公司惊喜的业绩而受到了公司的器重。我们在企业工作,脑子里千万不能有这种思想:你安排我做这件事,我就做这件事,我只对事情的过程负责,不对结果负责。公司真正想要的绝不是做事的过程,要的是这件事的结果!从事同样的一份工作,结果才是考核优劣的重要标准。工作不仅要去做,更要做成、做好。人们不仅看苦劳,更看功劳。联想集团有句很有名的口号:“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经常反省“我究竟做到了什么”才是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苦劳固然使人感动,但只有具备“结果思维”,不断创造价值的人,才有更好的发展!
当我们保住了一个好饭碗,也就有希望积攒起自己的第一桶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