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悟道因缘录
38064500000011

第11章 如实知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中

时。有长者子名输屡那。日日游行。到耆阇崛山。诣尊者舍利弗。问讯起居已。却坐一面。语舍利弗言。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无常色.变易.不安隐色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故沙门.婆罗门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若沙门.婆罗门于无常.变易.不安隐受.想.行.识而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故沙门.婆罗门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

若沙门.婆罗门于无常色.不安隐色.变易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所计而不见真实。于无常.变易.不安隐受.想.行.识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所计而不见真实。

(舍利弗言)输屡那。于汝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输屡那。若无常。为是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输屡那。于意云何。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

答言。无常

若无常。是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识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识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舍利弗说是经已。长者子输屡那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长者子输屡那见法得法。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得无所畏。从坐起。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白舍利弗言。我今已度。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为优婆塞。我从今日已。尽寿命。清净归依三宝

时。长者子输屡那闻舍利弗所说。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注解:

1,输屡那,阿含经中第一位正面描写悟道经过的居士。从前几段的介绍,和他所提的问题,我们可以大致判断,他是一位老参,但还停留于名相上,有幸遇到舍利弗,终于漆桶底脱。

我们来看这个障碍是怎么跨越的:

输屡那所问,像绕口令一样,我们简化一下:我们明知无论是色,还是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无常、变异和不安隐的,但为什么有修士还会有我超过他、我和他差不多、我不如他的想法,且这种情形又被认为不是真实呢?

再简单一点,输屡那其实是在问:我也知道无常、无我,但为什么还有我慢之心,不能获得真实呢?

他这种情况其实和我们大家差不多,都知道佛陀说的无我理论,但现实中,这个“我”依然活跃得很,比如明知“我”不可得,但一碰到某位同参好友,还是难免要和他比较比较,看看谁更厉害。

这事对于凡夫来说,正常不过,但是,对于想悟道的学佛人来说,却是大事。因为佛陀曾说,轮回是有,但没有一个轮回的主体存在。的确,假如说“我在轮回”,这不变的主体,所谓补特伽罗一出,无我的理论就被破了。

无我的理论当然不会被破,因为缘起论如此坚挺。更重要的是,这是可检验的、如实观察的结果,并非单纯的逻辑推理或者纯粹的主观臆测:

我们说“我”,那请问,这个我在哪里?

比如禅宗的悟道,要参话头,常见的是“念佛是谁?”,好,谁在念佛呢?好像是嘴巴,再一想,不对,肯定还有大脑意识,没有大脑的支配作用,嘴巴怎么动?那好,难道有两个我?一个是身体肌肉和骨骼的我?一个是精神意识的我?不可能吧,于是开始不断禅修。

此中,悟道的危险逐渐出现:我们会很容易地放弃嘴巴的我,逐渐地认同“心我”。因为人会死啊,人死了,嘴巴就不动了,这个我肯定不是真我;但不是说人死了也还有轮回吗?那显然心或者人的精神不死嘛,于是立刻滑入主观唯心的沼泽,臆想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一个大我,忽视身心二元之间蝴蝶效应般的互为因果、相互依赖关系,其实等于脱离了缘起论。

据说,曾有人因悟道而疯狂。就现实而言,中国本土佛教的一大骄傲——禅宗,慢慢衰落了。因为没有悟道的前辈指点,你参这些话头难度太大。不能悟道,宗派没有大师,如何兴盛?

其实,结合本经来看,一共可分两部分:

一,说我胜、我等和我劣,这都是有“我”的体现,即你认为有个实在、真实的我存在,然后才会兴起与人比较的心思。这种情况,即因为认定“我”的存在而生起的实有感和自性见作怪。

那好,请把“我”找出来。亦即,“念佛是谁”?

二,怎么找?看来看去,这个“我”无外乎存在于三个地方。

第一个,所谓“见色是我”,亦即,念佛的是我的嘴巴,或者说身体是我;第二个,不是色蕴,是我的大脑和精神意识,也就是“受想行识是我”;还有第三个,不在我身心上,在我身心以外,又或者这个我和我的身心混在一起,亦即“异我”和“相在”。

前面两种情况,可称呼为“计蕴是我”,即揣度这个自性不灭的“我”就躲在我的五蕴中,或肉体,或精神;后面一种情况,虽然又包括两种情况,但都可称“离蕴是我”,即认为那个本我、神我、大我在我身心之外。

反正不外就这三种可能了,要么就在我身上,要么就在身外,不然一定是和我身心混在一起。站在外道的立场,不悟无我,那么出于无可避免的实有感和自性见,一定会是这样思考和推理。

稍加补充的是,这个“我”,比如我们常说的灵魂不灭,它具有三大特征,即主宰性、唯一性和永恒性。这个所谓主宰性,比如说,平常我们肯定自我,就会说,这个是我的身体,那么,我现在想要去北方,身体不会瞎搞自作主张,往南方走,这就是可主宰。唯一性和永恒性更好理解,唯一就是我是我,不是别人,就算双胞胎或者克隆人也有略微的区别;而永恒性就是永存不朽不灭了。

而如前说,所谓异我,就是“我”不在我身心五蕴里,在外面,这其实便是一因生的理论,推崇神我和上帝造人,咱们和万物都是大神所造;所谓相在,比如“我在色中或色在我中”,便是无因生或本体论,大道混元,或者小我大我混存这类理论。这些都是无法验证的臆测,逻辑上也不通,前文已有涉及,此不赘述。

那么剩下来,正观无我,我们便集中在自我身心这五蕴中来找“我”。色在我中,嘴巴念佛,比较容易破。然后看心法,所谓灵魂不灭这一套。本来,按照佛陀的想法,我的自性躲在色蕴中,其实比较迷惑人,比如泰山,比如月亮太阳等,你一出生它就在,你挂了它还在,说它们有“我”,符合三大性,还可以理解。但是人的精神,比如念头的跳动,那是秒秒钟地刹那刹那变换不停,怎会误认有“我”呢?但没办法,咱们没他老人家聪明,因为精神意识看不到啊,偏偏就认定这个地方有我了。

所以,观无常,观无我,于佛陀来说,常常拿色蕴举例,完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但咱们不行,一般就是在亦复如是这里出毛病。那么,说人家臆测、妄自揣度,我们自己是真正的真实,是可检测和验证,这个如实知,我们这里试着选择最好说明的“受”来稍加演示:

这个其实前文也多次说过了,比如正观去淫心等,现在再来。比如今天我坐地铁去上班,哇,忽然一个美女闪亮登场,我完全呆住了!

我们抛开一切主观因素来正观,这个惊艳的情况的出现是这样的:当时我傻傻地抓住地铁的抓手,脑袋里没什么想法,那个女子忽然出现在我视野里,她的衣服、脸蛋、身材,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我于是呆掉了,肌肉僵硬,心跳加速,热血上涌。。。。。。

所以,很明显,这个我,它是因缘际会了。按佛学来说,所谓六根触六尘,三和合,俱生受想思。所谓的我的心,神秘不可知的存在,乃至我的个性等,其实,首先是眼睛接触到她的影像,生出眼识。这个眼识本身是没有主观判断的东西,但是“识”,我们一般说第六意识,只要是生命体便全天候在上班,于是,眼识和意识结合,亦即三和合,与此同时地,齐刷刷生出感受、想象和意志心理。就感受来说,它的生出,就是源自于这种触,所谓触缘受。然后,受分三类,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你血气方刚,平时就爱看岛国片子,这下看到大美女,当然就属于乐受了。然后,受缘爱,爱缘取。你呆掉的同时,实际就是喜欢和爱慕上了,也把人家的影子深深刻进脑海里,这正是取、执著,或称着相。后果不用说了,参见前面的“取解脱”。

也所以,很显然,所谓的我,你的个性什么的,就是这么一个因缘际会之事。比如和你同车的另一个哥们,他正在打瞌睡,那他对这个女子便毫无印象,毫无反应。乃至假设地铁里能带宠物,看见这美女,不定还哼哼几句,觉得香气太浓,实在不爽。就你不同,陷入了不可自拔之中,甚至终生难忘的回忆。

这是受,顺带一说,想蕴,取相、想象,类似相机的抓拍与储存,比如你之所以印象久远,这其实就是四识住的体现,你的第六意识总是在抓取这个女子影像;行蕴,其实受和想都属于行,单独说行蕴,侧重思心所,现代语言课用意志等来理解,比如你内心对该女子蠢蠢欲动,意有所图等;识蕴,第六意识了,生命体独有,劳动模范,二十四小时上班执勤,如果不知道修四念住,它则牢牢锁定前面的色受想行四蕴。

所以,通过正观,我们客观地思维一番,受想行识,的确亦复如是,并没有什么“我”躲在你的大脑里,一切皆是缘起而有。

那么,假如没有这种正观的训练,对于自己的精神和心理层面加以认知,对“我”就不会有真实的判断,则又因为我们作为有智慧的生命体,从出生起乃至母腹中便是这样演绎着根尘触、俱生受想思,因此,俱生我执的存在便几乎以为是自然之事,于是坚固无比,最后,臆测甚至迷信活动就开始了。

总之,深入佛学,我们会发现佛陀更像一个实验家、一个大心理学家,假如不能好好学习他的智慧,只知道盲目跪拜,求保佑什么的,殊为可惜。

2,对于无我没有专精思维,那么,像输屡那这样,实有感和自性见便必定存在,难以消除,于是,在实有感与自性见的影响下,我慢就是必然了。因为有我,看见你和他,当然难免要比较比较异同了。

也因此,舍利弗和佛陀一样,对于这种情况,多是通过一步步的提问,逼迫你回归真实,乃至触动你悟道。

我慢温习一下:

“色为常,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输屡那。若无常。为是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输屡那。于意云何。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

答言。无常

若无常。是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识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识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至此,对于神秘的“我”,已经一步步被狙击,然后舍利弗因势利导,加以总结: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这输屡那没有办法,条件具足,只能悟道了。当然这是玩笑话,实际情况估计人家修炼和参悟绝不是一天两天了。

同时,也要看到,笔者的这个注解发挥甚多,是为了经文毕竟过于凝练,积累不够的话,便很难受益。比如本经舍利弗论证无我,单从字面来看,其逻辑就极为简洁:因为五蕴,都是无常,无常则必然是苦,既然这个你确认了,那么,由无常、苦,可知五蕴是变化运动的。如果你又确认这一点,那很明显,任何变动不居的东西,包括一切物质与精深现象,它绝不可能具有主宰性、唯一性和永恒性,亦即有我。

所以,顺便说一下,所谓参悟,或者思维修,我们还是要有积累和老师指导为好。不然,很容易误入歧途还不自知。比如,我们都知道六祖大师南归的故事:

他当时南归,被惠明和尚追得急了,大师于是指点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相信很多人都在这里感悟过,但估计不是言下大悟,而是言下大误。因为,六祖大师应该是从缘灭的角度,或者说以涅槃印进行启发,所谓万法本空,本自清净。但是,我们如果没有善知识指导和印可,就可能一直处于妄自揣度中,比如据说大道无情,不分善恶,不正是我的本来面目么?或者干脆把本来面目实有化,进入大我、本我等本体论的泥潭。

关于“不思善,不思恶”,我们知道,佛陀以二谛说法,因此,善也分两种,一种是世间善,虽然有漏有取,但是也是必须肯定的,此所谓人天善,即人道和天道的善,如孝敬父母、本分工作等。用太虚大师的话总结,就是“人成即佛成”,想成佛,先学会做人。

第二种善,就是出世的大善,涅槃了,这是无漏无取的,属于佛陀说法中的第一义谛。六祖大师的“不思善,不思恶”,正是这一类。缘灭了,条件变化甚至解体,当然无所谓缘起后的善恶概念了。

3,得法眼净。见法得法。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得无所畏。

输屡那因为明白了法性,便有了择法眼,知道了什么才是正法和正见。不学法的人,如前说,世上的宗教哲学,他们游离于无因、一因和多因之间,满腹狐疑与猜测,都是愚痴无闻凡夫,谈不上正法眼藏的。得了法眼净,那肯定证得须陀洹果了。

不由于他。也就是说,并不是舍利弗的灌顶加持,使用了什么秘术,使得输屡那悟道了,不是。是因为根据舍利弗的指引,输屡那自己开悟了,所以,这也叫不由他度。这是个很重要的观念,佛法是现证的,不是神话,不是死后风光。

得无所畏。也就是自此不再畏惧人间种种苦,尤其是生死大苦了。并不是说,真的没有痛苦了,是说无畏了。为什么?因为明了,打破无明了,道理都知道了。但是比如说欢欢喜喜悟道了,结果告别了师父下山时摔一跤,痛不痛?一样的,摔哪里就哪里痛,该住院还得住院,但是心里不会像凡夫境界时那么苦了。为什么?因为知道了缘起,就不会执著在苦受和非因计因上了。你自己走路不小心,或者路滑等,摔一跤,怪谁呢?摔了就赶紧找医生就行了,还在那纠结佛菩萨不保佑,那就有点愚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