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悟道因缘录
38064500000006

第6章 悟道要点之四念住

说戒定慧、闻思修就是悟道修行的纲要,站在初学的角度来看,他未必一下就能理解。比如学大乘,说一个字“空”、二个字“无住”或“放下”、三个字“不可得”,其实便足矣,但尽管简洁明晰,可几个人悟道了?

因此,说清楚下手处,说清楚悟道证道的路径顺序很重要。

那么,我们必须明白,持戒和修定,这是你获得无漏慧奔向解脱自在的基础与手段,或者说悟道修道的资粮与资本。而有了一点资本后,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一切,便是要实证佛陀所悟的道。

简言之,好比你在学校得到老师很多知识,现在你进入社会,通过自己的实践,最后“哦”了一声,“老师所说,果真没错,原来的确是这么回事,是这个道理。”

站在所谓小乘解脱道的角度,凡夫分两种,一种外凡,一种内凡。外凡就是不知佛法的人;内凡是字面上知道了一些且大致认同。

接下来,如果你能更进一步,比如开始修习安般念,已经能从“数”进“随”,摸到了心一境性的边上,便进入了七贤位的第一位。

如第一章所说,七贤之后是八圣,交接点正是悟道或者说见道位,一旦进入见道位,便获得了无漏慧,进入了圣者的行列,自此正式开始修道。

那么,无漏慧是属于无为的,而你想要从之前的有为忽然跳进无为,凭什么?哪来的力量足以让你此后必证涅槃?

这其实就是不断地领悟缘起法所致,或者说,缘起法的奥义具有和见道位同样的性质,它也是一个交接点、连接点,一边是有漏有取有为,一边却是无漏无取无为。七贤位的使命,就是干这个。

而紧接着五停心观之后,便需要通过修习四念住,或者说四念处来走进加行道,乃至从加行道进入见道位。

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这样一步步去悟道呢?未必,这是一个渐悟的过程,相对完整的次第。而我们也知道,还有少数人是可以顿悟的,另外学大乘的人路线也和小乘略有不同。甚至,有些原本是学外道的,他一旦接触佛法后,反而比佛门中人更快悟道。如前说,佛法并非释迦牟尼佛的发明,他只是发现,因为真理只能发现而不可能由谁发明出来。那么,领悟这个真理的机会,实则人人平等,真理面前,可不管你穿袈裟还是穿西装,只看你悟道的条件够了没有,够了,就悟道,不够,谁给你灌顶加持也没用。

因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四念住的修习,正是在训练和体验佛陀所悟的道。

四念住,是修行者把念头住在四个地方——身、受、心、法,然后起观、领悟四谛十六行相的法门。如果你不懂什么四谛十六行相,也没有关系,记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亦可。

这个四观,是出自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比较流行。佛陀对此也多有开示,比如,“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说修四念处。谛听。善思。云何修四念处。谓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忧悲。外身.内外身观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如是受.心.法。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真要切实去修,本章所说肯定不够,还需要自己去多查资料、多思考,这其实也是在训练闻慧和思慧。

而此处需要重点一说的是,如何观才是正确的?如实观,或者叫真实禅。很多人对这个如实观或许从未留心,实则它就是开发无漏慧的核心手段!

为什么?

如果我们用另一些流行的观,比如假想观来对照一下,很快就明白了。假想观,比如你观看上帝的雕像或者绘画,亦或者学日轮观、月轮观什么的,把这些人物或者景色记忆在心中,从模糊到清晰,最后乃至本尊成就什么的。此外,也包括入定后,在定中的那些画面和场景,都是假想观。

而如实观呢,并不是说你瞪大眼睛,或者张开天眼,把目标物观察到量子层面,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实,是真实,是实相。比如说,现在来“观受是苦”。此时,不是让你施展神通,比如内视什么的,看看受的运动情况,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比如你现在在上网,不想,有人居然发帖子骂你。挨了骂,当然心里不好受、难过、恼火了,此时起观,客观而冷静地(所以起观需要一点定力支撑,然如何冷静?而不是说在定境里怎么观光观影)观察。观察什么?观察导致你痛苦恼火的这种受的产生、运转情况,佛陀的话就是怎么集、怎么灭。

简单说,这种如实观,其实就是在引导你生起缘起正见。所谓的感受,乃至所谓的心和“我”,原来只是条件的组合。比如本来心情好好的来上网,结果和人家大吵一架,烦恼得要死,这个就是如实发现,乃至发现其实恼火的当下,恼火已经灭了,可是我通过想蕴的意念等功能,还在储存、放大,估计几个月后都忘不了,于是不得解脱,那当然要受苦了。

这就是学佛要点,是悟道之因,久久纯熟,由这些无常无我等现象中,霍然开悟明白无生。如果没有这种如实观,整天在妄念臆测中,或者沉迷在假想观中,就难了。学佛前,也听说佛教说要向内求,不要向外,理论都知道,但是从未落实,可你不落实,怎么得实相呢?

此外,四念住之所以重要,除了它能够让我们随时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每个当下悟道外,也是我们尽量处于正念之中,不断精进的重要助手。我们知道,之所以起心动念都是罪,随时都可能犯了菩萨戒,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处于妄念之中,所谓不在正念中、即在妄念中,你落入妄念了,那当然是过失。

与四念住相仿佛的还有个重要概念,四识住,两者恰好相反。四识住,站在五蕴的角度,识蕴住于色受想行四蕴上。这很重要,因为这就是情执、有取识,乃生死轮回之因。

生命体为什么会有轮回?因为它有内在的必然规律,它有相似相续的特性,所谓“本行所作、本所思愿。”本行所作,就是你的一切行为、所作的一切事情,这些行为和事情在造作之后,不是无缘无故就自动消散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怎么做也是白做,这不可能,有因有缘就必然有果,这是铁律;而本所思愿,是生命体特有的精神活动,所谓思愿,比如你不想死、想永生,那好,这也是一股巨大力量,结合本行所作,于是你就不断地死了再生地轮回。

你的精神意识住在身心内外,不断地相互攀援,如同风与火的关系,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构成了强大的生死轮回动力。但如果转识为智,即修行四念住,以如实观去洞察一切实相,这里面其实并没有一个什么永恒不死的身体与灵魂,一切皆是缘起而有,则终于有可能断除那些生死之缘而超脱出来,这便是学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