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的奥秘
3807100000010

第10章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1)

一个人想要逆取顺守,必须要有高度的悟性和毅力。董卓根本没有这样的素养,一心一意,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后代有逆取的,如果以董卓为戒,最好早日顺守,以免遭殃!

应该得到的东西,得到以后,还要守得住。若是守不住,得到还不是等于没有?刘备深明此理,所以三度谦让徐州。因此,仁义之名远播各地,实在收获颇大。

1关羽温酒斩华雄:真金不怕火炼

长沙太守孙坚,骁勇善战。又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大名将助阵,所向无敌。和董卓对阵时,华雄不待吕布出战,便自告奋勇,要斩众诸侯的首级,果然把祖茂一刀砍于马下,使孙坚吃了败仗。袁术部将俞涉、冀州牧韩馥的部将潘凤,也接连为华雄所斩。袁绍感叹颜良、文丑不在眼前,正愁没有人可以应战。关羽从刘备背后跳出来,大声说:“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袁绍不认识关羽,急问这是什么人?听说是刘备的马弓手,袁术立即表示反对。斥责马弓手凭什么乱说话,下令把他打出。曹操忍不住替关羽求情,关羽也当众立下重誓:“如不胜,请斩某头!”曹操赶快叫人端来热酒一杯,请关羽饮了再出战。关羽飞身上马,转眼间就提着华雄的首级返回帐内。曹操把酒捧给关羽时,发觉酒还是温的,因此关羽惊人的神勇从此流传开来。

这一段故事,和正史记载的有很大出入。依据史料,当孙坚讨伐董卓时,董卓派遣吕布和胡轸迎战。由于吕、胡两人意见不合,致使军中不战自乱。华雄原本是董卓大军的都督,也为孙坚所斩,和关羽并没有关系。

《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至少有下述三个用意。我们分别说明如下,以供参考:

首先,关羽和刘备、张飞三人,当年在董卓打败仗的时候,救了董卓一命。董卓问三人现居什么职位,听到都是没有官职的白身,便表现出十分轻视的态度。现在袁绍和董卓打仗,袁术听说关羽是刘备帐下的马弓手,也喝声斥责,要把关羽赶出去。可见董卓和袁绍、袁术,都是官僚气息十足,双方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两大阵营,口口声声是为国为民,实际上可以说都是为了私利。我们常说现代人势利眼,用金钱地位来分高低。实际上这种风气,自古就已经形成。张飞当年气得要杀董卓,如今趁关羽大胜回营,又高声大叫杀入关去,要活捉董卓,不过都是空口说白话,因为没有占到适当的位置,说了等于白说,不是被劝阻,便是受到一番责骂。

其次,曹操从来没有见过关羽,却听说刘、关、张三兄弟打败过黄巾军的事情。看见袁术大怒,赶快出面制止,说“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还是不放心,深怕派马弓手出战,为华雄所笑。曹操接着说:“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马弓手?”这才结束这一场纷争,由关羽出马。曹操爱惜人才,提供人才表现的机会,于此表露无遗。论气度,有时候曹操还是表现得不错的。可惜有很多地方,却又过分喜欢玩弄权谋,给大家造成非常不好的印象。

最后,关羽如果没有实力,贸然出战华雄,同样被华雄斩于马下,后面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关羽真正有实力,若是始终得不到表现的机会,也不过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用武的余地。让他在袁绍阵营危急的紧要关头,好好表现一下,用华雄的勇冠三军,来凸显关羽的实力,为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想起关羽,便觉得武艺高超,无人可比。所以后来关羽兵败被困,大家都不敢相信,怎么可能一下子可怜到那样的地步。

2孙坚为藏玉玺发重誓:成为众矢之的者难有善终

正史记载孙坚英勇无比,讨伐董卓时,自愿担任先锋。上将华雄,也是孙坚所斩。董卓以为孙坚也和吕布一样,有勇无谋。特派爱将李傕,前来提亲,希望能够动摇孙坚的斗志。李傕说:“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催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孙坚大怒,严厉加以拒绝。董卓为了避开孙坚,决定迁都长安。孙坚的战功,引起袁绍的不安,故意不发给军粮,使其难以顺利进军。孙坚飞奔洛阳时,遥望火焰冲天,赶快发兵救火,无意中获得玉玺。这玉玺方圆四寸,上面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袁绍得知,要他赶快交出来,免自生祸。孙坚对天发誓说:“吾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然后拔寨离洛阳而去。路过荆州,刺史刘表已得袁绍通知,引兵截住去路。要孙坚留下玉玺,才放他过去。孙坚再度发誓:“吾若有此物,死于刀箭之下!”

想不到不久之后,孙坚为了报刘表断路之仇,与袁术相约共击刘表,作战中竟然死于乱箭之中,只活了37岁。我们不迷信,但不认为可以胡乱发重誓,因为心想事成,所以发誓有时真的相当有效。孙坚可以否认,但是没必发这样的重誓。如果说为了取信于人,才发重誓,那更是自欺欺人。不用说袁绍不相信,刘表也不会相信。没有就是没有,信不信由他,何必发重誓来约束自己?万一成谶,岂不是祸害自己?幸好孙策年轻有志气,能继承孙坚的志业,并且善用玉玺,否则实在很不值得。

3王允巧使美人计:以至柔胜至刚

貂蝉这位《三国演义》中的绝色美女,并没有在正史上出现过。《三国志》的记载,只说过吕布和董卓的侍婢私通,害怕败露,心里非常不安。司徒王允和吕布是同乡,知道了这件事情,便趁机晓以大义,要他做内应,除掉董卓。吕布说:“怎奈我和他有了父子关系。”王允说:“君自姓吕,本来就不是骨肉,有什么关系!”

董卓的侍婢是不是叫做貂蝉?有没有这么出色?谁也不知道。我们只看到王允把他府中的歌伎貂蝉分别许嫁给吕布、上献于董卓,两人都是好色之徒,十分高兴。貂蝉不但长得美丽,而且聪明机警。王允交代她“于中取便,谋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她这个柔弱女子,果然“自有道理”,完成了重大的危险任务。

王允先把貂蝉许配给吕布,再设法奉献给董卓。充分利用吕布和董卓之间的既亲近又怀疑的矛盾,把时间安排得非常巧妙,可以说费尽心机,绞尽脑汁。

这个美人计,带给我们三大启示:

堂堂男子汉,一向自认为大丈夫的朝廷大臣,拿董卓一点办法也没有。到头来还需要借着一个弱女子的机智和冒险,来完成这么艰巨的大事。可见至强至弱,男人至刚至强,有时候反而最弱也最无力;而至柔至刚,女人平素十分柔弱,真正表现起来,有时候比男人还要刚强。貂蝉只身周旋在两个大男人之间,随时有被杀的危险,竟然能够来往自如,取得双方的信任与同情,恐怕不是单凭男子气概,口口声声大丈夫的人所能够做得到的。男女性质不同,却各有特质,不可不慎。特别是大男人,最容易败在小女子手上。许多成功的女强人,同样也败在小男人的手里。

国家大事,一向是男人的专利。不许女人参与,几乎已成惯例。如今满朝文武,不都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弄得毫无办法?董卓的专横,加上吕布的勇猛,便能够掌握全局,这是什么道理?就是因为忠义之士太少,大多占不到地盘。而占有地位的人,又由于既得利益不愿意放弃,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借口,表现得不忠不义。可见当国家大事还要委任给弱女子的时候,已经是积弊已久、忠良在野的凄惨局面了。

食色性也,道学先生都这样说,何况董卓、吕布这些修养不好、品德欠佳却又得到机会、占好地盘的男人?学贯中西的学者辜鸿铭主张男人像一把茶壶,要配四个茶杯,也就是娶四个女人。俗语也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现代社会,包二奶、养情妇,常用来衬托和炫耀男人的成功,哪怕是假的、不长久的,也乐此不疲。大概是“饱暖思淫欲”的生理需求,加上“逢场作戏”的心理,才使得自古已有的美人计,一直被沿用至今,始终是十分有效的计策。虽然大家都知道,迷恋女色、搞婚外情,结果无不十分凄惨。但是当局者迷,很不容易苏醒过来。董卓平日最听信李儒的话,遇到李儒劝他,为使吕布死心塌地把心交给董卓,干脆把貂蝉送给吕布,他就听不进去。他情愿为了貂蝉,送掉自己的性命,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皇帝的梦想。貂蝉功成身退,更显得落寞而无奈。

4董卓受禅台前被杀:逆取者未能顺守的报应

挟天子以令天下,董卓立陈留王为献帝,自立为相国,携剑上殿。虽然没有皇帝的名分,却每夜入宫,夜宿龙床,实际上拥有皇帝的权威。如果他明白逆取顺守的道理,从此改头换面,接受李儒的劝说,擢用名流,好好把朝政治理好,使朝廷安定下来,很可能逐渐改变大家的想法,未常不是当时作乱中的一件好事。

但是,以董卓的性格和为人,断断不可能如此。一个人想要逆取顺守,必须要有高度的悟性和毅力。董卓根本没有这样的素养,一心一意,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为了迁都避难,竟然捉拿洛阳富户达数千家,妄加反臣逆党污名,便杀人掠夺财产,放火焚烧宗庙宫府及百姓房屋,劫持天子后妃,到长安去建立新都。

王允看透董卓的为人和野心,一方面巧施美人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一方面密情李肃,向董卓报告王司徒已命人构筑受禅台,陪同董卓前往受禅。董卓信以为真,兴奋得连九十高龄老母亲的劝告也听不进去。一路上有很多警讯,都是不祥的预兆,但他也只听信李肃的报喜不报忧。到了受禅台,远远看见王允等人,手中各持宝剑立于殿前,这才惊恐地问:“为什么持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吕布一戟直刺咽喉,李肃接着割下首级。一场皇帝梦,醒来的时候已经尸首分离。结果是换来大众的欢呼,落得千古的骂名,果然是自作自受。

董卓的结局,使曹操终其一生不敢篡位。后代有逆取的,如果以董卓为戒,最好早日顺守,以免遭殃!

5李肃、王允有功也会被杀:功过不能互抵

我们所说的秩序,实际上就是宇宙赖以生存的自然秩序。往昔大多以上天、老天、神明来表示,后来老子定名为常道,而把显秩序称为非常道。中华民族最喜欢明道、求道和行道,对于得道高人,更是衷心敬佩。

李肃在当时的表现,依显秩序来看,当然有功。他劝降吕布,又折箭为盟,与王允同心杀董卓。但是从隐秩序来看,李肃劝人不忠不义,则是很大的罪恶。如果不是他以同乡的身份劝说,加上赤兔马的诱惑,吕布很可能不会杀丁原。董卓害怕吕布,也可能自我节制,不致如此横行霸道。所以李肃的罪行,可以说十分恶劣。

蔡邕本来罢官返回故里,李儒举荐他时,并不愿意再度任职。由于董卓威胁他,如果不服从命令,便要灭族。这才不得不受召入朝,拜为侍中。从显秩序看,伏在董卓尸体上大声痛哭,固然不应该。但依隐秩序而言,有感于知遇之恩,理应如此,何况他自知罪大,请大家原谅。王允并不答应,把他处死。又认为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大力帮助董卓,也必须受死,逼得他们和牛辅合力对抗吕布。因此王允罪大,必须受到报应。吕布有勇无谋,与牛辅作战时,令李肃先行抵挡。牛辅败下阵去,却趁李肃不备,前来劫寨。李肃败走三十余里,折军大半。吕布大怒之下,把他斩首,并悬其头颅于军门。李傕等人入城,向献帝控告王允谋杀董卓,一定要逮到王允才能退去。献帝不忍,王允却自己从宣平门楼上跳下来,为李傕、郭汜所杀。

就以上这几个人来看,董卓专横残暴,杀人无数,最后惨死于吕布的戟下;吕布勇猛而不讲忠义,亲手杀死前后两位义父,终于被曹操缢死;李肃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劝告吕布投奔董卓,为虎作伥,结果为吕布所斩;王允杀董卓,是出于一片爱国的热忱,但是杀蔡邕就非常不合理。一定要把同情董卓的人一网打尽,便是马日磾所说的:“王允其无后乎!”蔡邕哭董卓,固然是不识时务,而且也得不到大家的支持。然而王允因此而缢死蔡邕,未免也不近人情。又说大赦天下,就是不放过李傕、郭汜、张济和樊稠,同样是逼迫这些人造反。而王允自己,也被这些人所杀,并且连累王允宗族老幼,被尽行杀害。岂不是现世因果,一报还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