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3810700000015

第15章 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个别差异使人们的情绪表现不同

环境对人们影响深远

人与人之间有个别差异

人有共性,也有个性

有些人最擅长做的一件事,就是同时说两句很矛盾的话。比如一方面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另一方面又会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指人类共通的部分,共同的性质就叫共性;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人们的个别差异,就是个性。一个是共性,一个是个性,两个都存在。

人与人之间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比如饿了就要吃东西,疲倦了就要睡觉。有很多人说他睡得很少,其实不必介意。因为按照人们共同的生理需求,当一个人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他自然就睡着了;他还撑得住,就表示他根本不用睡这么多。所以,并不是说每个人的作息时间一天到晚都是相同的,要同一时间休息,同一时间睡觉等,因为有人睡八个小时才够,有人睡六个小时就行了。拿破仑只睡三个小时,但如果有人说自己学拿破仑,也睡三个小时,那他一定会死得很快,因为拿破仑睡三个小时,有一个辅助的条件,就是只要打个盹儿他就能消除疲劳,那当然可以了,但是一般人做不到这个样子,所以不要盲目地和别人保持一致。人有共同的部分,使得大家很容易彼此了解;但是人也有个别差异,这是让人很头疼的事情。一对同胞兄弟,父母是一样的,但是生下来就是不一样,因为一个人遗传了爸爸这部分,一个人遗传了妈妈另一部分,遗传的部分不一样,组成的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很多地方不一样。

个别差异使情绪反应表现得不相同

个别差异,是使得人们情绪反应会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所以大家必须尊重个别差异。有的人喜欢喝茶,有的人喜欢喝咖啡,喝茶的人就不要去批判喝咖啡的,大家各喝各的。钱穆教授在中国一定喝茶,可是到了西方,他一定喝咖啡。因为他说美国没有好茶,自己只好喝咖啡;回到中国有好茶,就不用喝咖啡了。

有人到美国,非要花很多时间去吃中国菜,他们不愿意去尝尝麦当劳;有人到美国,宁愿开车两三个小时,也要去吃一顿中国菜,没有中国菜他就不吃饭。如果人连这点弹性都没有,情绪怎么会稳定呢?其实,在美国很难吃到正宗的中国菜。

案例

有一次在美国中西部,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中国餐厅,我们几个人就进去了。进去以后,我看到一个中国人往里面一直跑,就觉得很奇怪,我问服务员刚才是不是有个中国人往里面跑。他说有,是老板,老板只要看到中国人就往里面跑。我就到里面找老板,我问他为什么看到中国人就往里面跑,他说不跑不行。因为他是来这里读书的,结果后来读不下去,又不敢回家,什么都不会,就开了个中国餐馆,可是自己又不会做菜,就买了个食谱,菜也是买的现成的,专门骗老外,如果中国人来吃饭就会发现这个秘密,所以他看到中国人就躲。

如果你一开始就骂别人和自己不一样是不对的,因为别人有别人的道理,只是你不了解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所以大家要彼此包容、彼此谅解,尊重各自的差异性,大家的情绪都会很稳定。

个别差异的主要来源

面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情绪反应不同

人们面对同样一件事情,经验不一样,立场不一样,喜好不一样。比如看电视,很多人喜欢看足球比赛,而且非看不可,晚上不睡觉也要看;但是有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什么节目都可以看,但是会配合自己的时间,他有时间、有精力才去看。为什么一定要说自己是标准的足球迷,一定要看足球赛,好像不谈一些足球,就赶不上时髦了一样呢?

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大家也不用彼此看不惯。

文化、家教、性别、个人特质不一样

面对同一件事情,人们的看法不一样、感受不一样,因为文化不同、家教不同、性别不同、个人的特质不同。比如美国小孩一到18岁就要离开家庭,如果他不离开家庭,就会觉得很丢脸。美国人抚养小孩到18岁,18岁以后小孩读大学,他就开始自己去贷款,将来毕业以后,再去还这部分钱。而在中国,孩子要读书,肯定是家长出钱,中国父母很辛苦。中国家庭是无限公司,美国家庭是有限公司。美国人宁可把他的财产捐给社会,也不会给自己的孩子的。中国人是再怎么样也要留给自己的孩子。文化不同,导致人们的看法不一样,没有谁对谁错,而是各有利弊。

在夏威夷,人们会发现,有的人一大早去游泳,游完之后,挖一个沙坑,把自己埋在坑里面,沙埋到脖子那里,晒一整天也不会头晕。但是有的人晒一个小时,就晕倒了,所以他们会躲在椰子树底下,或者会撑把伞。有时躲在椰子树下面的人被掉下来的椰子砸昏了,有人告诉他们去告夏威夷政府,一告得到几百块钱美金的赔偿,那有些人就有兴趣了,他们不但躲在那里,而且还摇椰子树,看看椰子会不会掉下来,结果搞得夏威夷政府把即将成熟的椰子都给摘掉,所以造成了夏威夷海边的“椰子不结果”的现状。谁对谁错?没有人对也没有人错,因为每个人想法不一样,这是个人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不同所造成的。

家教不同。每一个家庭都有独特的家风,这会造成自己的看法和别人不一样。

男女是平等的,但是性质不一样,同潜不同质。而且每一个人体质不一样、嗜好不一样、学习和成长的背景不一样,所以大家要彼此尊重。

深入了解有助于彼此更加包容

大家首先要明确一件事,即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些错误的观念。如果能时时刻刻想到这些,每个人都会使自己的修养变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先入为主,经常自以为是、以偏概全,非常自我而否定了别人,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这方面的缺点,而这个缺点,最后会让自己承受“不安”这个后果。所以大家要了解周围的人,了解他们的爱好、脾气,了解他们的观念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然后加以理解,互相包容,做到和谐相处。

情绪上所有不良的反应,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程度不一样,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只能靠自己去调整,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问题在哪里。比如说有的人一被别人讲到自己痛点的时候,他的反应就会非常激烈;有的人不会,他听到别人讲他的错误,他会很仔细去听,然后改正;而有的人会和别人争辩到底,死不承认。我见过一个人,别人在台上指名道姓地骂他,他在那里听,好像在听别人的事情一样,无所谓。有人就问他:那人在骂你,你知道吗?他说当然知道了,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骂过我,而且他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这样骂,我对他很习惯了,大家也知道他是乱骂的,那我有什么可气的呢?这个人的修养就是非常好的。

人们不全好也不全坏

人们不全好也不全坏,有些人一直希望自己全好,不可能;一直希望别人全好,也不可能;说这个人全坏,更不是事实。人的行为只代表自己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全部。比如有的人只是嘴巴坏而已,心很好,是“刀子嘴,豆腐心”。反之,有坏心眼的人,嘴巴却经常会很甜。

别人有缺点自己也有缺点,不用责怪自己,把自己贬得很低。一个人只要不断地把好的部分增强起来,把不满意的地方慢慢修改,让它减少就行了。

人们深受环境的影响

虽然大家不能接受环境决定论,但我们还是要承认环境对人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人毕竟是社会的一分子,在这个社会里面,人要生存,就不可能不被外力所吸引、所影响。比如塞车,我在世界各地旅游,经常能听到相同的话:哎呀,又塞车了。其实全世界的都市没有一个不塞车的,塞车是平常的事,到华盛顿地区,过一座桥可能要等四十分钟;在台北,看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可是半个小时也到不了,但是如果人下来走路很快就到了。

人的个性是人的社会个性,因为人的存在是依赖这个社会的,没有这个社会,人活不了。人一定要群居,也是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把事情包办全做了。人是独立的个体,但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所以人的反叛性不能太强。当所有人都靠右走的时候,你要勉强自己靠右走;当红灯亮的时候,你要勉强自己忍耐去等待。人们要接受社会的约束,接受文化的规范,不能太叛逆——一个人在社会中,就要接受团体的约束,因为他是团体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活生生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我,大家要自我约束,不要太过自我,一定要为别人着想。所以一个人前半夜要想自己,后半夜一定要想想别人,但是很多人说自己后半夜睡着了,如果去想别人的时候睡着了,就是这个人不关心人。

做任何事情,大家一定要记住,除了“我”以外,还有别人的存在,而且不要只局限在“我和你”,因为中国人还有个“他”,“他”比“我和你”更重要。因为你们两个人的对错,是他人在决定的。比如有两个人在这里争辩,都说自己对,但自己说是没有用的,要“大家”来评判。“大家”看你错你就是错,“大家”看你对你就是对。这个“大家”就是“他”。所以一定要尊重第三者的存在,要尊重他人共同的评判。

世界上的事情其实是“团团转”,而不是直线性的。但是现在很多人受西方思维的影响,直线思考,对就对到底,错就错到底。其实对会变错,错会变对,中国人的思维是转来转去的,这是阴阳文化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