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从小就学会做事要是非分明
二分法会产生非理性观念
三分法思维会使人们很快乐
摆脱是非分明的思维方式
人们在很多地方都大力宣传,要赶快摆脱二分法思维的束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人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要做到是非分明:什么事情都要分出对和错,分出好和坏。小学老师有标准的答案,其实这是不太正确的态度,但是他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所以他们不得不用二分法,因为小孩子懂的东西很少,很难在“是中有非、非中有是”的情况下去了解事情。所以,小学老师只能教给他们很单纯的“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这是不得已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慢慢成熟,就会逐渐摆脱二分法的思维。因为世界上的事情,“绝对”的几乎很少。比如哪个人是绝对的好人、哪个人是绝对的坏人,很难区分。好人偶尔也会做一两件大家感觉到不太对的事情;坏人有时候也会大发慈悲,做一些好事情。人们活在一个相对的宇宙空间,《周易》中讲过,一切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纯阴纯阳实在是很少。爱因斯坦也提出了“相对论”来说明这个事实。
二分法会产生非理性观念
非理性和理性的区别就在二分法,太过坚持二分法就会变成非理性。人们认为一个人理智,就是表现在“是非分明”。但是一般人的是非是相当感情用事的。比如有一杯茶,你说这茶好喝,你是感情用事,一点不客观;你说这茶不好喝,你还是很主观,感情用事,是非理性的。
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判断能力不足,经常选择错误,所以会经常后悔。当一个人把是非分得很清楚的时候,他就会整天闹情绪。现在的教育教小孩要是非分明,只会让他们一辈子痛苦不堪,因为他越长大越知道根本很难区分是非。小孩子很容易分是非,因为他懂得少,随着年龄的长大,他的价值观会改变,认知能力会不同。所以大家要随时去调整自己的观念,然后让自己的心情越来越愉快,使自己的情绪越来越合理。一个人如果还一直保留着以前的观念,还保留着以前的处世方式,那他就会长不大,就会很苦恼。
《周易》是三分法。有人觉得中国人总是摇摆不定、脚踏两只船,很坏,但实际上中国人的态度才是正确的。茶好不好喝,中国人不会马上回答,而是会说:“我喝喝看。”然后说:“好像还不错,你觉得呢?”很多中国人都是这种态度。凡是不假思索直接判断的都非常可怕,但是人们都很喜欢不假思索直接判断,认为这样做是“果断”,会显得很有能力,会显得一个人敢于承担责任。其实,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为“武断”,有时是主观片面的。
一定要成功
“一定要成功,要不然就完了”,这也是二分法的一个观念,人们总是把成功和不成功分开来。其实一个人在这方面没有成功,也许在那方面就成功了;这次不成功,下次可能就成功了。一个人成功,会花很多的精力,损失很大。有一得必有一失,有一失就有一得。
案例
有两个牙医,开的医院就在彼此隔壁。一个牙医姓刘,找他看牙齿的人很多,从早上到晚上,他要一直站在那里,不能坐下来,他感觉很痛苦;另一位牙医姓张,根本就没有人找他看牙,他在里面坐不住,经常跑到门口来,看看有没有人,他也很累、很辛苦。其实生意太好所得到的是钱,但是会很忙、很累;生意不好,所得到的是闲,但是会没有钱用。
大家一定要公平地对待你
“大家一定要公平地对待我,不然的话就应该下地狱。”为什么大家都要公平地对待你呢?你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事情,如果你把时间拉长一点,会发现自己半个月前到他家去闹事了,结果你忘记了而他却记住了,这次他好不容易看到你,会公平地对待你吗?往往得罪人的人把事情全忘记了,但是被得罪的人会记得牢牢的。所以,不要把时光“切断”,要把时间拉长一点,看看自己和别人的实际情况,再来判断公平不公平。
大家一定要让你快乐
你喜欢快乐,大家就要让你快乐。你有这么厉害吗?有钱大家都应该尊重你,为什么?尤其是今天的社会,隔行如隔山,你再著名,别人不认识你就是不认识你。
案例
有一次我和妻子坐飞机,是商务舱,里面没几个人。有两个小女孩坐在我旁边,我不认识她们,空中小姐请她们签名。我觉得让两个小女孩签名有什么用呢?后来我下飞机的时候,发现大厅里悬挂有横幅“欢迎×××”,我才知道她们是著名歌星,但是我根本就不认识她们。
隔行如隔山,所以你不能说别人一定要认识你,一定要喜欢你,让你快乐。有个词叫做“自寻烦恼”,同样,人也可以“自寻快乐”。
运用三分法思维会更加快乐
把二看成三
三分法会使人们很快乐。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把两个东西看成三个,这是在全世界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智慧。
如果去问外国人,明天要不要去开会,他要么说要,而且说要他就真的去了;要么说不要,而且说不要他就真的不去。他们是非分明、言行一致。如果问一个中国人,明天的会议要不要去参加,他会告诉你“到时候再看看”,他不会给你说得很死,而是凭空多了一个“到时候再看看”。因为一个人只要说“到时候再看看”,他自己就很有弹性,可以去也可以不去,而且讲出来不会得罪人。因为他说“不去”的时候,可能会得罪那些要去的人;他说“要去”的话,可能会得罪那些不想去的人。外国人的顾虑没有这么多,因为他们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一个人去不去对别人都没什么影响。但中国人不是,你不去他会想很多,你为什么不去?他会想办法让你去;你说你要去,他就使得你不能去,因为你去就变成他的阻碍。所以中国人会说“到时候再看看”,然后看看大家的脸色怎么样,可以判断哪些人是要去的,哪些人是不去的。
以二合一来代替二选一
中国人从哪里得来的这个“三”?西方人两个选一个,所以他的观念叫做二选一;中国人多了一个选择,是两个合起来的,所以叫做二合一。如果你要快乐和幸福,就要把是与非合起来想,不要分开来看;把好与坏合起来想,不要分开来看;把善与恶合起来想,不要分开来看。“这样不好了,不过没有关系了,再看看了。”中国人就是把好与坏合在一起。“我要去但是很可能不会去,不过我还是想去,可能到时候我才能决定”,这句话讲了和没有讲一样,但这就是“合”起来,把要去跟不要去合在一起想。
给外国人礼物,他要的话就会收下来或者当众打开,他不要的话就会把礼物通通还给别人;中国人则是先说不要,然后开始想该不该要,不要白不要,那就会把东西留下来了。站在不要的立场来要,他不会光要,不会要到去坐牢。假如问一个中国人对某件事有没有意见,他会先说没有意见,然后看看大家的意见都不如自己,才说自己突然间想到一个意见,他这方面的弹性是很大的。如果他先说自己有意见,那他一定要讲出来;如果不说,他就可以讲也可以不讲。站在没有意见的立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别人比较容易相信。
想到“一定”,立即想到“不一定”
很多人喝酒的时候,都要说自己不会喝,然后等大家喝得差不多时,他就开始喝,而且绝对不会醉。一开始就喝,喝到最后他会先醉了。中国人刚开始都是按兵不动的,中国人会把自己处置得很妥当、很安全,面面顾到,自己不会吃亏,也不会去害别人。中国人是二合一而不是二选一,中国人不走极端而是综合判断,想到“一定”马上就会想到“不一定”,想到“不一定”就会马上想到“一定”,这是高难度的,不容易学,但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只能合理不公平
如果用三分法来看,大家会发现公平就代表不公平,不公平才是真的公平,所谓的公平都是假的公平。如果每个人都发两千块钱,那不叫公平,因为有人做得多有人做得少,有人贡献大有人贡献小。可见“有多有少才叫公平”。公平不是大家都一样,公平是大家合理地不一样。比如别人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亲戚朋友,有自己的顾虑,他的公平和你的公平标准是不可能一致的,你不能用你的感觉来批判他。领导在主持会议,有一个人迟到15分钟,领导骂他,说这么重要的会议怎么能迟到15分钟;但是再过20分钟,有一个人迟到35分钟,这个领导只看看他,不理他也不骂他。你觉得这个领导偏心吗?他有他的理由:后面这个人每次开会都迟到半个小时以上,这次也不例外,所以自己不骂他。每个人都有标准,只是标准不同而已。
你喜欢快乐,他也喜欢快乐,但是如果你的快乐使得他不快乐,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他也不会让你快乐的。有人经常挖苦别人,其实你有什么权力挖苦别人呢?人只有权力挖苦自己,可是很多人喜欢当面给别人难堪,比如说:“你看看你这个样子,拿得出去吗?”其实人们去各地旅游看到各种各样的佛,有长得好看的,也有长得丑的,长得奇奇怪怪的,这种现象就是告诉大家,各式各样的人都可以成佛,不是只有一种人可以成佛,那才公平。
中国人是把公平与不公平合在一起想的,因为他知道人世间资源是不足的,机会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公平,公平是骗人的。大家能力都很强、贡献都很大,但是其实只有一个人能获得奖励,怎么能够公平呢?人们所得到的大部分都是不合理的公平,那叫做形式上的平等、假的平等,人们要的是真的平等。比如两个人比身高,如果一个人站在地上,一个人站在椅子上,那么这样比身高就是不平等的。只有两个人的立足点一样,最后才能真正比出谁高谁矮。
人们都活在相对的世界,只能够拥有相对的自由,只能够获得相对的平等。人世间也只有相对的光明,即与黑暗相对的光明。
快乐是要自己求的,不是别人给的。一个人只要摆脱二分法的思维,就会很快乐。好与坏是一样的,得与失是一样的,哪一天一个人真的能够做到生与死是一样的,那他还有什么不快乐呢?如果他认为活着就是活着,死了就是死了,那他对死就会有恐惧,他就会怕死,看到死就会伤心。
把二分法转换成三分法,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彻底释放,不再苦恼于日常生活中的“是非分明”,我们就可以使自己轻松、愉快地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