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诡道狂龙
3828700000049

第49章 传说(2)

斜阳来到东海,面对波涛,朗声大啸:“龙王,斜阳来此拜访。”言毕,正欲光神之剑劈开海水,忽见一朵祥云而至,云上一美丽少女,纤手托腮,见到斜阳如此俊朗,先是脸颊羞红,随即微启朱唇:“敢问少年尊姓大名?”斜阳愣了一下:“在下斜阳,有事救助于龙王。”那少女甚是活泼,从云中下来,跃到斜阳面前,正欲开口,忽觉翻江倒海般波浪涛天,过后,龙王出现于水面。斜阳忙拱手行礼道:“龙王,斜阳有事欲见日神,可否相让?”龙王并未答言,只是对那少女不住地打量。良久说道:“若这女子可为我妾,此事可议。”少女惊羞,正欲怒斥,斜阳拦在前面:“龙王,此女与我毫不干系,请不要累及她人。”“呵呵,那就对不起了。”说完,龙王一个冲天巨澜,将少女卷进大海,斜阳亦不敢怠慢,挥剑直取龙宫,与此同时,沧海神龙受到主人的召唤,自津海出水,一路风雪飞将东海……

虹脱去了她的红色衣裙,将霓彩战衣披在身上,她的心情格外紧张,身体燥热,狂汗不止。她知道斜阳在战斗,她要与他灵犀相通,用自己的爱助他全胜而归。她将霓彩战衣轻轻地从身上剥落,仰坐于床,双手紧捂胸口,竭力地控制着颤抖的身体,汗水被她的体热蒸发,形成浓浓的雾气团团围裹着她那如无暇宝玉般秀裸的身躯,雾汽所结成的水珠不断地滴落在她俊俏的脸上,滑落到胸前,又经过手指的缝隙流向平坦的小腹……那被水雾侵浸得光滑圆润的乳峰因紧张的呼吸而上下起伏着……

四 精卫

斜阳追至龙宫,将全身的劲道集于剑尖,疾射出去,沧龙亦一声长吟,冲至宫门。但见龙宫震动,海底飞沙,宫门大开。一队水兵持各种兵器鱼贯而出,列开阵势,那沧龙上下翻腾,卷起惊涛骇浪,水兵尚未交战,竟系数散败。斜阳趁势直入宫中……

再说那龙王挟少女入海,自知斜阳身后紧随,不敢怠慢。入得宫中,遣水兵一族试图抵挡,那知竟被沧龙击败,他恼羞成怒,将那少女锁于寝室,遂带龙珠出来应战。迎面正遇追赶上来的斜阳,二人不语,已战在一处。一时间,海底飞沙走石,龙宫火光冲天。光神之剑自斜阳手中,招式诡异且力道十足,龙王口中的龙珠也非等闲之物,你来我往两个时辰竟难分伯仲。到底是在水中,龙王的一招一式于娴熟中竟借助巨流,在化解斜阳进攻的同时,分身相克沧龙。斜阳开始焦急起来,他越是焦急就越是受巨流之阻,无奈只得静下身形,收回神剑,双目微闭,将心轻轻舒缓了一下,忽然他仿佛得到了一股不可抑制的灵气,这灵气自内心而来,汹涌澎湃,只抵周身,运行于周天后汇集丹田,小腹立时灼热得难以忍受,似骄阳将喷薄欲出。他于心间默念:“虹,请赐予我吧。”那灵气果真自丹田上行,贯于双臂。斜阳双手握紧光神之剑,奋力地掷向龙宫中土的擎海一柱。顷刻间,擎柱被拦腰截断,宫殿轰然倒塌。那龙王正与沧龙激战,眼看就要得胜,不料一声“轰”响,大殿摇坠,仰头观看,但见殿顶垮落,甚为惊骇,未及细想,便一跃冲出海面。斜阳见势直取龙王寝室,正遇逃出的那美丽少女,二人遂乘上沧龙之背,跃出海面,直奔山顶……

那龙王已先出海面,正视波浪之中,见沧龙出海,欲奔山顶,便尾随而来。及至,斜阳挥剑跳上战车,顿时战车烈焰四起,冲向龙王,龙王见势不妙,转头摆身并掀起飓风,直将那海浪卷起千余丈,身形随落入海,斜阳长舒了一口气,但闻沧龙轻吟,定睛看时,不禁暗自叫苦。原来就在龙王入水的刹那,竟又将少女掠去.

虹精疲力竭地倒在了床上,约几个时辰的坐息冲关,使她助斜阳全身而退,也让她伤尽了内灵.此刻,她喘息连连,许久不能入静.然她心中却爽到极至,因她知道,斜阳已无大碍,且经历了此次的炼狱,更让她从心到身完成了一种仙的升华--她已经完全融入了斜阳的身体,从心到身.

斜阳躺在了山颠之上,望着已遍体鳞伤的沧龙,不由心生爱惜,随即轻挥衣袖,那沧龙转身入云而去。他步履蹒跚地登上了太阳战车,那熊熊烈火立时升腾。他开始屏息凝气,调节经脉,他感到了心脏的强劲跳动,这跳动将周身的血气打通,直叫他精神倍增,灵气上涌。他知道要再一次投入到惊心动魄的战斗之中……

再说那龙王挟少女回宫,见宫殿已破烂不堪,迁怒于那少女,硬要少女与其入帏,少女据死抗争,怨气冲天,化作鸟儿破水而去。龙王恼羞成怒,追至海面,正遇斜阳驾战车前来,于是二人眼红,杀将起来。但见白浪滔天,烈焰冲腾,这五行相克的水火绞在一处,声若宏雷,直叫山摇海啸,惊天动地……

羿自轰雷中惊醒,一跃而起,回想刚才所发生的一切,顿感心肺俱裂,又见东方火光冲天,闻得浪涛轰鸣,知有异事发生,飞奔至贵云顶,扣拜女娲:神母,请赐予我力量吧,我欲升天助斜阳一臂,能携爱妻并回。冥冥中,那云中莺声连连:“羿,请把斜阳带回贵云顶,你即可乘战车直道月宫。”羿顿感身形轻盈,一朵祥云将其托起,直奔东海……

一只黑色鸟儿自蓬莱衔红色石子丢进东海,那龙王身形却也一顿,光神之剑立时杀到,那龙王惊汗悸悸,转身逃向深海,战车一路火焰紧迫不放。再说那鸟儿一次次地往海中丢那红色石子,叫龙王的身形越来越变得缓慢,斜阳已经战了上风,将龙王从深海拦回,拖打到了山峦。很明显,鸟儿衔来的红色石子给大海带来了灭顶之灾,至使龙王被牵。龙王躺要山峦之上,远视着那黑羽的鸟儿,悔之不迭。斜阳见龙王已伏,便欲驱车直入海底找寻囚禁日神的所在。忽见一朵祥云而至,羿在其上大声断喝:“斜阳,不要。我奉女娲之命带你回去顶。”斜阳正欲反抗,已觉战车烈焰渐息,不再勇猛。羿至,将其挟行。那鸟儿拦于归路,直向斜阳颌首,朦胧中聚气成人形,羿见之,立即跪倒。斜阳不解,鸟儿泪下:“我乃是帝女精卫,就是被龙王掠去的那个少女,今见英雄,与我父捎去音信,女儿誓平东海。”言毕转身飞云。

趋避凋华自古然,玉颜独肯问神仙。

孤身万里凌沧海,丝发双亲付碧天。

旷野有盟操不亵,深涛尤许力为填。

世间多少奇男子,争向枝头说杜鹃。

羿将斜阳带到贵云顶,跪拜女娲:“神母,我已将斜阳带回,请指点我寻回爱妻。”云中声来:“羿,你可驾战车直道月宫,嫦娥必在彼守候,去吧。”羿别道:“多谢神母!”遂驾战车离去。

女娲见羿已远去,对斜阳道:“斜阳,你可知我?”“似曾相识。”“嗯”女娲点点头。“斜阳,你可知手中之剑?”“光神之剑。”“何来?”“女仙赠予。”“你可知赠你的女仙何人?”“不知。”“羿妻嫦娥。”“啊——”这一次斜阳吃惊非可,他万万也不会想到,那个美若天仙的赠剑女子竟是嫦娥——后羿之妻。他张大了嘴巴:“神母怎知?”女娲笑了笑,“斜阳,有你在,我的世界就不会有冬天。”斜阳更是惊异莫名,那声音怎地如此熟悉?“斜阳,光神之剑不是用来冰封冬母的,一年四季日月轮回,无论谁也不能改变。去吧,我的太阳!”

虹从梦境中醒来,看见斜阳正侧卧于身旁,兴奋得她立刻将他抱进了怀里:“有你在,我的世界就不会有冬天。来吧,我的太阳……”

五 除虐

虹一早出了门,坐上了公车,直奔图书馆。不知为何,她忽然对上古的开天辟地有了独钟,她找到了一本《开天辟地演义》,办理了借阅手续,急着往回赶,总觉得身体有些不适。斜阳一早起来,便到公园练剑。这几日,他也觉得奇怪,每当舞起那把剑,就会有一股哀怨之气袭扰全身。究竟是为何呢?他无心再练,疲惫地回到了房间。见虹正伏在书桌前看着一本厚厚的书。虹自幼酷爱读书,斜阳是知道的,所以他并不在意。晚些时候,虹突然问他:“你知道精卫填海的故事吗?”斜阳不由一愣,冥冥中好像有人也曾经在问。“知道。”“给我讲讲好吗?”“好。”斜阳将虹抱上床,给她盖好了被子。“上古时候,中国有一个炎帝,炎帝有一个女儿……”虹在他的故事中慢慢睡了。

斜阳望着墙上那把剑,总觉得记忆中好像丢掉了什么,是什么呢?

他也记不清具体的日子,只知道那是某天的晚上,虹去了朋友家。他独自一人,感到困乏,便上床欲睡。但见那纱窗外红雾缭绕,一俊俏女子自雾中走出,双手送上一把宝剑。斜阳甚是惊诧,那女子说道:“好好照顾你的女人,不要让冬天走近她。”斜阳正欲上前,那女子已随红雾升空。似真还梦,但他手中确是多了一把奇异的剑。自此以后,斜阳忽然喜欢上了舞剑,虹也格外地欣赏。有时虹的心情不好,只要斜阳舞起剑来,她便欣喜若狂,所有烦恼皆抛。但虹知道,自己原本抵御寒冷的异能正在接受着考验,在其他人尚未感觉寒冷的时候,她却是冰肌玉骨了,为何?她茫然不知,只道这空觉之中,有一股刺骨的寒气直逼于她,让她不禁胆寒。

斜阳坐在了书桌前,拿起那本演义看了看,正扫到《精卫填海》一页。他顿了顿,“精卫……精卫……,就是那只鸟儿,口衔石子,誓平东海。突然,他恍悟道:“帝女精卫,托与要事,竟未果,难怪剑中怨气袭人。”她看了看熟睡中的虹,轻轻弯下腰,在她的唇上吻了吻。虹动了动唇,言语自心中传来:“我的太阳,你还有事未完,去做吧。”

斜阳摘下墙上的光神之剑,步出房门。是夜,雍城黑暗,半个时辰后,一朵红云自天而降,迅及飞空。雍城重见灯火。

黄河岸边,贵云顶峰。斜阳面向神母,女娲爱惜之音自云中传来:“精卫乃炎帝之女,遭遇横祸,实为大不幸,今你前去通信,万不可再若是非。”“是,神母。”斜阳点着头。忽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神母,可否让我见你真颜一面。”“为何?”“没有理由,只是想见。”“你不是天天再见吗?”女娲笑了笑。斜阳无奈地摇了摇头。“嗯,既然你真的想看,那就闭上你的眼睛,用心来看吧。”斜阳果真闭上了双目,心中立时浮现出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面:天之尽头,一秀裸女子正敞开双臂,飞天状地融于云海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皓齿内鲜,明眸善睐,如此美艳,倒叫斜阳觉得似曾相识……他猛然醒悟女娲刚才的言语,而虹近日身体出现的变化,他也悟到了根由。于是心中默念:虹,即使不停地奔波于时空,也要让你的前世今生永无冬天。

斜阳来到神农洞府,跪拜炎帝。炎帝不住地打量着他。“你是何人,为何要闯我神农洞府?”“炎帝休怪,只因斜阳奉帝女嘱托,特来此禀告。”炎帝一听,立即从石椅上跃起,跨步来到斜阳面前。“你说什么?”“受帝女之托,有要事禀告。”炎帝两眼直直地盯着斜阳,过了好一会才道:“讲。”于是斜阳将精卫溺水于东海之事告于炎帝。炎帝得知女儿已死,嚎淘恸哭,氏族人无不落泪。斜阳正觉无奈,忽有族人进洞,跪倒禀告,说夙沙氏又起祸端,暴虐生灵,族人请求炎帝兴兵,铲平夙沙氏。炎帝尚在悲痛之中,只是挥了挥手,没有言语。那人出了洞,斜阳随即追出,止住来人:“等等,我或许能助苍生一臂。”说完,将灵窍出体,直奔贵云峰顶,女娲早已知此来意,也是顺天行事,嘱斜阳可灭夙沙。斜阳灵窍归体,随同族人并行而去。神农氏族早已对夙沙氏义愤填膺,知斜阳来自炎帝,便群起响应,揭竿而战,与夙沙氏拼死相搏。斜阳原本已进化于现代,再加上光神之剑助阵,顷刻已率领神农族人占得上风,那夙沙氏见状欲逃,斜阳祭起宝剑,直贯其后心,族人纷纷拥上,将其首级砍下。

暴虐已除,斜阳再见炎帝,炎帝仍沉痛于失女之切,令斜阳带其一并东海。

茫茫东海,浪潮汹涌,巨涛拍岸。一只黑色的鸟儿振翅于波涛浪卷之中,那便是精卫。炎帝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悲愤,从胸前拿出盘古神牌高举过顶,口中默念不停,只一个时辰,天空灰暗,山水白茫,一阵阵的寒气自西伯而来……

冬母受盘古神牌之招,挟风雪之神席卷大地,东海霎时冰封,冰河三纪降临……

斜阳告别女娲,匆匆回抵雍城。

本还秋色宜人的雍城,明媚的阳光仍在眷顾着向往他的人们。虹却觉得冷气袭人,入骨三分。斜阳一直守在她的身旁,听着她急促而艰难的呼吸,抱着她灼热的身体,竟有些手足无措。他在心中一直默念着:“神母啊,你一定要坚强,用你的神灵驱走这冬魔。”虹的口中也一直在说:“抱紧我,抱紧我……”

其实斜阳心中明白,冰河三纪的寒冷正在浸蚀着女娲的热情,使得虹——女娲的转世之身才受此磨难。在告别神母之时,女娲曾对他说:“不管怎样,你都不要过来,我能行,因为有你在。”而现在,斜阳不得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女娲安然,虹才可以渡过难关。斜阳望着怀中的虹,焦急得不知如何,虹紧紧地抓着他,那纤细的手指仿佛要扣进他的骨胳。

六 战车

虹一天天的憔悴下去,斜阳心急如焚,终于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天深夜,斜阳抚摸着虹那滚烫的身子,轻轻地吻着她的额头。虹未开口便干咳几声,斜阳用食指轻按一下她的唇,示意她不要说话。她便起身俯在了斜阳的身上,斜阳感到了她的心跳……

虹微微开启双唇,亲吻着斜阳的身体,她知道他已经下了决心,只能在此刻让他感到自己浓浓的爱意:一路保重。

贵云峰顶,斜阳双目紧闭,用尽心力与女娲通神,他的须发之处已尽是寒霜。女娲强制着发颤的身躯,责备斜阳不该来此:“我不是告诉过你吗?不要再来。”“神母,我知你已无法挨过冰纪,此来不管如何,我一定要救你。”“你可知我绝不能离开此处。”“知道,此处乃天破之处。”“那你又如何救我?”“去找冬母。”“唉。”女娲一声长叹:“那冬母是受神牌之招才敢造次,若要结束冰纪,除非再见炎帝。”由于寒冷的侵袭,女娲本就秀裸的身体惨白无血,惹得斜阳爱怜交加,他知道她是他的虹。女娲还要再说什么,却已不见斜阳踪影。不由焦急起来……

神农洞府,炎帝与部落首领们正围着篝火团坐,不知说着什么,几个人嘻嘻哈哈。忽然族人来报,说有一异人来见炎帝。炎帝甚惑,吩咐族人带上。斜阳已等待不及,几个键步便已来到炎帝面前,炎帝见斜阳,惊喜万分,上前相拥,并命族人以肉款待。斜阳那有心思,拜过炎帝,便直言主题:“炎帝,今冬母受神牌之招,兴风会雪,已使人间进入冰河三纪,太多生灵不堪此难,望炎帝收回神牌,遣走冬母,还天地一个春暖花开。”炎帝一愣,继而怒道:“怎么?斜阳,你敢管神农之事?”“斜阳不敢,只是生灵涂炭,炎帝于心何忍?”“那我女儿呢?她被龙王相害,天地又于心何忍?”斜阳一步上前,丝毫没有畏惧:“炎帝,天是人间的天,地是人间的地,又怎能因一人难而累其他?”炎帝怒而不言,半晌,踱步于篝火旁,盘坐下来。其他首领见状,一起上前正欲发难于斜阳,忽又有族人报:“部落中已有300人因冰冻而亡。”炎帝仰头长啸,那啸声甚是惨烈,闯出洞府直达云霄。突然他面向斜阳:“好,就依你,我且收回神牌,但你要答应我一事。”“请炎帝讲。”“彻东海,斩龙王。”“好,为了天下苍生,我斜阳就一死相搏。”

冬母无奈,退回西伯,炎帝又祭起神牌,招红日出海。苍茫隐去,生机再起,天地间重又轮回冷暖。

再说那斜阳告别炎帝,一路向东海而去。其间,他忽然想起了太阳战车,对,若想战胜龙王,必须先行月宫,借战车一用。想罢,他取道贵云,欲求神母助他月宫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