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技检中心
3829100000023

第23章 (3)

杨晓东说:“在张中原案和以后的两起案件中,被害人的尸体上都未发现电击焦痕,也没有其他可疑伤痕,让我们感到非常奇怪。我看书了解到,在美国,死刑犯执行死刑有些地方使用的是电刑,为了不给犯人带来过多的痛苦,他们使用的是高压强电流,瞬间就能将犯人电击致死,但为了电击时不给犯人尸体留下焦痕,他们采用一种方法,就是用大块湿海绵作为连接电线和人体的介质,这样通电时就不会产生焦痕。我们查看监控录像发现,4月10日张中原出事的中午,正好下着雨,而张中原在路上没有携带雨具,全身湿透,他身上的衣服正好起到了湿海绵的作用,所以凶手电击他时他身上才没有留下焦痕。我们做了一次实验,确实是如此。”

张教科说:“电刑的事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你的意思是凶手通过张中原这个案子学会了怎么使用电击的方式却又不留下任何痕迹。”

杨晓东说:“我们想是这样,凶手得到了启发,制造了一种新型的电击器,在关怀祖案中他就使用了这种电击器,而且在马蒙奇案中,凶手应该是使用了两种不同的电击装置,一种是和以往类似的,瞬间将那位没有喝酒的被害人电死或者电晕,然后对那些已经酒醉的被害人使用一种改良的电击器,使得通过被害人身体的电流足以致命,但又不至于给其心脏等器官带来太大表面伤害,意图蒙混过关。而邓华雄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智商很高,又是学机电的,完全有这方面的理论基础。”

梁喜园说:“听你这么说,这几个案子确实是有内在的联系,凶手是一步步地在作案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案手段,慢慢成长起来。”

李光辉说:“除此以外,我们可以看出,凶手的行为是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一般来讲,凶手对现场进行伪造,或者采取其他反侦查手段,是为了趋利避害。从那四个案子的反侦查手段来看,其反侦查行为也是由潜在趋利避害向趋利避害,再向外化趋利避害发展的过程,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张教科说:“这几个案子中,凶手反侦查的能力确实很强,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怀疑是警察或者退伍军人作案,甚至是职业杀手作案的原因。”

梁喜园对李光辉说:“你详细说说这几个案子中凶手反侦查的特点。”

李光辉说:“在2?27杨国华案中,凶手对犯罪现场进行了清理破坏和伪装处理,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还是很容易被我们发现其中的猫腻,造成了一起典型的四不像案件。在张中原案中,凶手的手段更加高明,更善于利用各种条件,但还是露出了一些马脚。在关怀祖案和马蒙奇案中,凶手作案已经非常成熟,在掩盖作案时间、处理现场、案件因果关系方面都非常到位,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所以,凶手是在这些案件中不断得到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

张教科说:“看了这小子不简单啊。”

李光辉说:“经调查,邓华雄受过高等教育,人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平时喜欢阅读刑侦技术类的书和侦探推理的小说,有一定的作案理论基础,而他在小学、初中期间,一直都是无心读书,行为不检,经常与人打架斗殴。四起案件的被害人在遇害之前都与邓华雄有过矛盾,在2?27杨国华案、4 ?10张中原案中,邓华雄可能只是临时起意杀害了他们,他的反侦查行为也是消极型的,而5?17关怀祖案、10 ?28马蒙奇案,邓华雄则可能是经过事先设计将他们杀害,其反侦查行为也是积极型的。所以我们认为,邓华雄是这四起案件的凶手,并通过这四起案子成长为一个超级杀手。”

苏家华说:“是啊,我们经过多方侧面打听,在2月底,也就是杨国华被杀以后,邓华雄曾抱病在家将近一个月,据说是精神上受了刺激,失心疯,还专门请了第三人民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来给他看病。而4月中旬他也因为惊吓受了在家呆了一个星期,这也是张中原落水的时间。所以我们怀疑邓华雄在杀害杨国华时,是第一次杀人,而且可能也不是他的本意,所以时候精神压力很大,到了张中原案时,虽然也给他造成了影响,但已经没有那么严重,到其他两个案件时,他已经完全没有心理压力。这和我们的推测是非常吻合的”

赵局长看了看资料说:“说的有道理,但我总觉的有点问题,邓华雄和四起案件中的被害人,虽然是有矛盾,或者说是仇恨,但还不至于到要费尽心思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把他们都杀了吧。而且不是说他学校成绩很好的吗,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和全国重点大学,家庭条件又好,还打算创业,周围的人对他现在的评价很高,怎么会变成一个超级杀手呢?”

李光辉说:“这个我们也还搞不明白,只能认为他心理一直有问题,在遇到挫折或者挑衅之后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变态心理被激发出来,才会去杀人。从动机来讲,2?27杨国华案、4 ?10张中原案,邓华雄的杀人动机是为了复仇和宣泄,是一种简单的生存动机,而5?17关怀祖案、10 ?28马蒙奇案,他的动机已经发生了升级,变成了自我证明,甚至是挑战我们,是一种复杂的自我享受的动机,这也是完全符合系列案中凶手心理发展规律的。”

张教科说:“现在这一切,都只是我们的猜测,关键是怎么找到证据,不然说破天也没用。”

李光辉说:“是的,我们正在制定对他侦查方案。”

赵局长说:“动作要快,他要真是凶手的话,按你们的说法,估计他还可能会继续作案,一定要提高警惕。”

张教科问:“你们之前不是接触过他吗,怎么样?”

李光辉说:“他很会演戏,一直在装傻,差点就把我们给骗了,我发现他的反侦查已经由消极型向积极型发展,他应该通过某种途径对我们的案件调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非常难对付。”

张教科说:“既然他反侦查这么厉害,那我们反而可以利用这一点,作为我们侦查的一个突破口。”

梁喜园对李光辉说:“市局和支队对这个案子相当重视,你们一定要下定决心,精心策划,与嫌疑人斗志、斗勇,还要斗力,人手不够,从一大队的其他中队抽调骨干参加,一定要这个案子攻下来。”

李光辉赶紧站起来表态说:“一定克服一切困难,尽最大努力尽快破案。”

领导们走后,李光辉和同事们继续研究调查方案,决定让黎文、章天机和林国华分成三组对邓华雄实施全面跟踪监控,他和杨晓东负责对案件进行重新梳理,苏家华坐镇大本营。

晚上李光辉和杨晓东几个人,先来到杨国华出事的那间出租屋,对案件进行模拟重演。虽然凶杀案已经过去快一年了,但这间房一直没租出去,房东干脆拿来堆放杂物。站在房间门口,对着当时的照片,李光辉和大家开始讨论邓华雄可能的作案情节。

“如果我没猜错,刚开始邓华雄应该只是想教训一下杨国华,他利用送快递的机会,到这里踩过点,以他的智商,应该很容易就能明白,埋伏在杨国华住的出租屋内是最好的地方。”杨晓东指着房间的门锁说,“你看这个锁,跟之前的一样,只要用一张银行卡就能轻松地把门打开,房间里没有值钱的东西,杨国华也不在意这个,邓华雄这么聪明肯定能发现这点。”说完他用一张银行卡塞进门缝里一下就把门打开,进去以后他指着门边一个角落接着说,“你们看,晚上如果邓华雄躲在这个角落的话,杨国华开门根本看不见邓华雄,而杨国华一进屋,第一件事肯定是先去开灯,正好背对着邓华雄,而这个时候邓华雄去偷袭他是非常好的时机。”

李光辉看了看说:“说的有道理,但邓华雄为什么又杀死了杨国华呢?”

杨晓东说:“那时候邓华雄刚从学校毕业,杀人这种事我想他干不出来,杨国华这么高大,他又这么瘦弱,他想要教训杨国华,又不能让杨国华知道或者反抗,用电棒什么的电击是最好的办法。”

李光辉说:“你说的很对,跟我的想法一样,邓华雄是读机电的,制造电棒什么的应该难不倒他,我以前看新闻,有人就利用电蚊拍改装成电棒。”

杨晓东说:“是啊,而且现在网上也很多高压电棒卖,他要搞到这些东西很容易,我想他这是第一次使用电棒,对性能不熟悉,对杨国华电击时并没有起到他想要的效果,杨国华并没有立即晕倒,没有丧失反抗能力,认出了他或者是大声呼救,所以惊慌之中他拿起铁管击打杨国华的头部致其死亡。”

李光辉说:“对,我之前也觉得那根铁管有可能是杨国华屋里的,入室作案带铁管作凶器的很少见。”

杨晓东说:“其他的就跟我们之前推断的差不多,邓华雄见自己闯下大祸,应该是被吓得屁滚尿流,但他知道如果就这么样离开肯定不行,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整才下定决心清理现场,凭借着平时看侦探影片小说累积的经验,他把现场所有的痕迹都一一清除,所以花了很长时间。还有一个疑点现在我们也能解释清楚了。”

李光辉问:“什么?”

杨晓东说:“之前我一直奇怪凶手为什么要用衣物把尸体盖起来,现在想起来,杨国华的尸体之所以会被衣物和被单等掩盖着,主要原因是因为清理现场时需要开灯,邓华雄害怕看见杨国华的尸体,所以用屋内所有的东西把尸体掩盖住。其他的就跟我们之前的推断差不多。”

“你分析的很合理。” 李光辉高兴地说,心想杨晓东不愧是公安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看问题是细致全面,以后一定能成为队里的顶梁柱。

接着他们又来到马蒙奇案的那间出租屋,对邓华雄可能的作案过程进行模拟。为了进一步确认了邓华雄作案的可能性,李光辉按照大家的推断,亲自把整个过程重演了一遍。先从邓华雄家附近开摩托车在绕开所有的监控录像的情况下已最快的速度来到那间出租屋,然后先把开门的人电死,接着逐一把醉酒的人电死,伪造现场后再以最快的速度按原路返回。虽然有大家的帮助,而且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但他按照程序把案情重演完,居然需要一个多小时,这与大家推断的邓华雄半个多小时的作案时间相距甚远。

李光辉感慨地说:“如果邓华雄真的能在半个小时内把整个案子做下来,那他真该去做特工了。”

杨晓东说:“这也不奇怪,这是邓华雄干的第四起案子,他已经是身经百战了,而且这事对他来说是性命攸关的,他肯定是经过认真考虑,甚至是演练过的,所以他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也许他还有帮手,这一点我们要引起注意。” 李光辉看看手表已经快10点了,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赶紧说,“今天是光棍节,我都差点忘了,真对不起你,应该放你半天假,让你好好陪陪你女朋友。要不你现在赶紧走,去看个午夜场什么的。”

杨晓东叹了口气说:“不用了,谢谢您的关心,我和她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

李光辉吃惊地问:“怎么回事,你们在一起不是挺好的吗?”

杨晓东摇摇头说:“别提了,我配不上人家,这件事就算了吧。”

李光辉急的说:“你们分手了?”

杨晓东说:“也不是说分手,不过也差不多。”

李光辉扬手说:“没事,别这么消极,谈恋爱磕磕碰碰正常的很,姚诗琪人不错,你们俩就是天生一对,我回去找林曼问问,给你再撮合撮合。”

回到家,林曼已经躺着床上了,李光辉马上问起她杨晓东的事,她头也不抬地说:“你看看现在多少点了?”

李光辉一看已经快12点了,赶紧赔不是说:“哎呀,对不起,最近实在是太忙,你知道的,领导一天到晚盯着我,为了咱们的将来我只好给他们拼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