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技检中心
3829100000037

第37章 (2)

吴关震说:“炸弹的引爆方式会不会是触发式的?”

李光辉说:“那邓华雄打电话给何队干什么,他就是要确认包裹的准确位置。”

刘恒斌说:“我们从现场的清理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手机遥控引爆,触发式引爆精度要求很高,快递包裹经常被抛来摔去,采用触发式非常危险,邓华雄干这行的不可能不知道。”

梁喜园说:“那就奇怪了,他究竟是怎么引爆炸弹的?”

李光辉说:“这个问题很关键,我们会仔细调查研究。”

赵局长说:“说说现场的情况吧。”

技检中心的商主任说:“爆炸的时间大概是在28号下午16点,我们是28号下午17点23分赶到现场的。尼姑庵坐落在城西运河边,占地不到一百平米,周围都是鱼塘,离最近的民居也有200米。爆炸后尼姑庵建筑全部倒塌,基本上被夷为平地,砖瓦碎块抛散密集点分布在爆炸中心周围50米范围内。现场发现一个圆形锅底装炸坑,位于尼姑庵入门处3米远的地方,坑深15厘米,呈圆形下陷,坑周围水泥地面出现许多放射状裂纹,东西向82厘米,南北62厘米,坑底松软。”

赵局长说:“这次爆炸的威力很强啊。”

商主任说:“是啊,具初步测算,大概相对于三公斤梯恩梯的当量,而且由于炸弹是在离地面大概50厘米的半空中爆炸,破坏力就更强了。”

赵局长说:“这样看来,凶手很凶残啊,不计后果,不管是谁打开包裹,爆炸后都会尼姑庵周围的人杀了。”

商主任说:“我们对爆炸遗留物化验后发现其中包含硝酸铵、锯末、柴油和硫磺,还有少量黑火药成分从现场的情况来看,炸弹是由民间生产的硝铵类炸药制成,大概相对于3公斤的梯恩梯当量。现场提取到手机残片、手机主板残片、电池、电线和手电筒灯泡底座,所以我们怀疑这是个遥控炸弹,引爆方式应该是先制作一个黑火药的小型炸弹,然后用手机遥控接通电池电源,致使手电筒灯泡点火引爆小型黑火药炸弹,小型黑火药炸弹爆炸后产生的震动和冲击引爆整个炸弹。”

赵局长说:“是个土炸弹啊,像这种土炸弹一般来说制作挺容易的,但要弄成现在这个,威力大,装在快递包裹里面,还得是遥控的,难度不小,我们可以从炸弹着手调查。”

张教科说:“是啊,我之前还在想,这种土炸弹,稳定性不好,凶手敢把它放在快递里,一定是对自己做的炸弹很有信心把握,所以一定是很有经验的老手,这确实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梁喜园对李光辉说:“你们一直怀疑这案子与邓华雄有关,那你们调查他挺长时间了,发现他有制作炸弹的迹象吗,做这么大的炸弹动静肯定不小,应该很容易发现蛛丝马迹的。”

李光辉想了想,还真没发现邓华雄有这方面的端倪,又看了看队里其他人,他们也不置可否,只好说:“现在还不好说,我们再认真调查调查。”

赵局长示意了一下,商主任继续说:“在炸点周围布满被炸碎的包裹纸盒碎片和印有字迹的纸片,经我们复原,纸片上的内容是揭发尼姑庵住持欺诈敛财。”

吴关震说:“经我们初步调查,这个尼姑庵住持蒲金华,确实利用封建迷信捞取了不少财富,她在市区光房产就有五处,其中还包括市值过千万的豪华别墅,有人向我们反应,几个月前,曾经有人在尼姑庵里面和蒲金华发现冲突,原因就是蒲金华收了别人钱财帮人做法事,但许下的承诺没有灵验。”

赵局长说:“这怎么可能灵验呢,简直是乌烟瘴气,没想到这个年头了,还有这么多人相信这些不知所谓的迷信。”

郭副局长说:“不但有,还有很多,我看凶手作案动机很可能就是为了报复蒲金华,这种跟封建迷信有关的确实是非常疯狂,至于何红卫同志的牺牲,还有那个房地产老板,也许真的只是巧合”

李光辉听了,急的想说两句,但看见张教科和梁喜园都示意自己别出声,只好硬生生憋住。

赵局长说:“这个案子很棘手,而且牺牲咱们的一位同志,必须尽快侦破,给广大市民一个交代,也给咱们牺牲的同志一个交代。我看咱们两条腿走路,这个案子就由二大队负责,一大队继续跟邓华雄的案子,同时也调查一下他有没有可能涉及这个案子。”

李光辉再也忍不住,站起来说:“无论有多大困难,我们一大队上下就是不吃不喝,也要把凶手缉拿归案,为何队报仇。”

开完会回到办公室,李光辉又找了专案组的骨干讨论案情,分析邓华雄是爆炸案元凶的可能性。

杨晓东说:“依我看,邓华雄完全有可能是凶手,这种作案方式,是他一贯的手法,做这个炸弹,对他来说一点也不是问题,而且这符合他的作案心理。”

陈小华说:“我刚开始也觉得可能是邓华雄,我想他是因为拆迁的事要杀死潘明海,后来他不知怎么发现了何队是卧底,所以就设计了这次爆炸案。但我现在仔细想想,这也不太可能。”

李光辉皱着眉头说:“你说说看。”

陈小华说:“何队去那里卧底才多久,就算邓华雄一早就知道了,那这么短时间里,他怎么能这么快就制定出一个复杂的计划,怎么可能在我们严密监控下制作出这个炸弹。而且何队也是老侦察员了,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就被他骗了。”

李光辉说:“爆炸前邓华雄连续打了两个电话给何队,确认包裹是否到了,为什么何队就没有警觉呢?”

刘恒斌说:“这个不奇怪,邓华雄经常打电话给他们公司的快递员询问快递的投送情况,之前他也试过多次打过电话给何队。”

李光辉说:“看来他是处心积虑的,不过整个过程这么紧凑,邓华雄居然敢在我们严密监控下设计出这么复杂的案子,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杨晓东说:“我想他可能有同伙,或者那个炸弹是以前就做好的,他应变能力很强,经过以前几个案子的磨练,他已经是非常可怕了,什么我们意想不到的事都干得出来。”

刘恒斌说:“是啊,这个家伙厉害的很,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对他的监控一点用处都没有,我都怀疑他是不是接受过什么专门的间谍培训。”

陈小华说:“就算是这样,可那个老板每个月只在尼姑庵住一晚,邓华雄只能抓住这次机会,整个作案过程一环扣一环,他一点错都不能犯,而且是在我们严密的监控下进行,这样也太神奇了吧。”

杨晓东说:“他就喜欢这样,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邓华雄的犯罪动机已经不是为了报复泄愤,而是为了挑战我们。正因为这样,只有设计出这种看似无懈可击的作案计划,才能证明他自己。”

大家都陷入沉思之中,过了一会,李光辉说:“假定真是邓华雄干的,那他一定谋划很久了,潘海明到尼姑庵的日期他应该早就知道,他要在这一天作案,而且不留任何痕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炸弹的事咱们先不谈,先说说整个炸弹的运输过程,这可是非常复杂的,不能出一点纰漏。”

陈小华说:“那么大个炸弹,让人做好了从工作北京路那么繁华的地方寄过来,想想都可怕。”

杨晓东说:“我怀疑那个炸弹并不是由广州那边寄过来的,原本从工作寄过来的可能是普通快递,被邓华雄偷龙转凤了。”

陈小华问:“可那快递怎么就能这么巧在潘海明来那天寄过来呢?”

杨晓东说:“有可能就是他故意通过网购等方式在广州购买了东西,然后要求卖家把东西寄到尼姑庵去,他对物流行业很了解,知道我们追查起来很难。27号晚上邓华雄一直在公司里,他很可能借机把快递包裹掉包了。”

李光辉说:“有可能,可原本那个负责城西片区的快递员怎么这么巧就家里有事呢?”

黎文说:“这个我们查了,这个快递员家里真有事,他的父亲住院好几天,医院的病危通知书都出了好几张。”

杨晓东说:“那怎么早不走晚不走,偏偏等到28号才走,我看这也有可能是邓华雄刻意而为之的。”

李光辉问:“那你们说邓华雄是否早就知道何队是卧底,所以才设下这个圈套的?”

杨晓东摇摇头说:“这个不一定,有所怀疑是肯定的,不管怎么样,从邓华雄的角度来讲,让一个跟自己很少接触,没有任何感情,自己有所顾忌的,对快递行业还不太熟悉又听话的人去做替死鬼是最合适的。”

李光辉说:“邓华雄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控之下,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是怎么引爆炸弹的。”

陈小华说:“是啊,既然说炸弹是用电话引爆的,那这个电话是谁打的啊?”

刘恒斌说:“我们在现场没有找到手机的电话卡,就算找到了,在爆炸的高温高压下估计信息也被销毁了。”

黎文说:“会不会像电影《鸡毛信》里面的,在他家附近有人接应他,他发个信号出去就行了?”

李光辉说:“也有这个可能,你们再仔细查一查当时他家附近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举动。”

章天机说:“好的,我们到处都装了摄像头,他放个屁我们都知道,要是真有这事,很快就能查出来。”

杨晓东说:“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邓华雄制定这么周密的计划,在关键的引爆环节肯定会采用最稳妥的方式。”

李光辉点点头说:“说的也是。”

马福森说:“听你们这么说,我倒是发现一个情况,不知道会不会是我想的这样。”

李光辉说:“你说说看。”

马福森说:“28号下午四点前邓华雄在网上挺活跃的,我怀疑他可能通过网络执行了他的计划。”

李光辉听了马上来了精神,赶紧问:“怎么回事,你快具体说说。”

马福森说:“我发现邓华雄对信息技术还是很在行的,他有可能早就安排好了,利用网络电话遥控引爆炸弹。”

李光辉问:“什么意思?”

马福森说:“这个邓华雄对黑客技术也有研究,他有可能早就利用黑客软件在外面控制了一些电脑,给那些电脑安装了指令程序,然后在有需要的时候利用一些简单的指令就可以操控那些电脑工作,包括使用网络电话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工具等。”

李光辉说:“很有可能,你快去查一查。”

马福森说:“好的,不过如果真是这样,要找到确凿的证据恐怕也挺难,因为他可能早就把那些痕迹销毁了,我只能是尽力吧。”

“也只能是这样了。”李光辉叹口气说:“这个案子千头万绪。疑点很多,需要我们逐一的去排查,我们的工作量很大,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松懈,一定要排除万难,一定要把邓华雄的犯罪证据找出来。”

陈小华说:“既然这样,咱们就明摆着把他列为嫌疑人,先把他抓起来,用慢火炖炖他,如果真是他干的,我就不信找不出他的破绽。”

杨晓东想了想说:“也行啊,如果真是按我们想的那样,他就是想跟我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也没有必要再藏着掖着,是时候跟他当面交锋了。”

刘恒斌说:“根据我们在爆炸现场提取的爆炸物,我们推断炸弹是用民间制作土炸弹的方法制成的,这种方法上网很容易就能找到,昨天晚上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把铵肥、木粉、柴油、硫磺按照20:1:1:1的比例,先将铵肥加热融化后,再加入木粉,不断翻动搅拌,使其成为面粉状,冷却后加入柴油和硫磺拌匀,然后把装炸药的纸筒放进熔化了的蜡里面浸透,晾干后卷好纸筒,装入炸药,一个土炸弹就制成了。”

陈小华说:“这种土炸弹是很容易做的,我小时候就见过有人做过,拿来炸鱼,威力还是很大的。”

刘恒斌说:“而且这些原材料也很容易就弄到,我怀疑这个炸弹是邓华雄自己制作的。”

李光辉说:“有可能,但也可能是他买的半成品自己回来加工的,毕竟自己制作这么大的一个炸弹不是件容易事,也非常危险。”

杨晓东抢着说:“除非他以前曾经有过制作这种炸弹的经验。”

刘恒斌说:“至少引爆装置应该是邓华雄自己制作的,这点应该不会错。”

李光辉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从炸弹的来源入手好好查一查。”

苏佳华点点头说:“是啊,咱们也把他家里和公司仔仔细细搜查搜查,弄这么大一个炸弹,不可能一点痕迹也没有,给他翻个底儿朝天,看他还能藏多久。”

李光辉说:“好,我们兵分几路,陈小华你带人去把邓华雄抓来,仔仔细细审一审他,杨晓东你带人去他家和公司搜查,挖地三尺也要把证据翻出来,再仔细查一查我们刚才讨论到的各个疑点。马福森和刘恒斌你们俩把28号监控的情况再仔细过一遍,不能放过任何疑点。我带人从外围查一查炸弹的来源。”

正准备行动的时候,梁喜园来了,听了李光辉报告后,他决定先暂缓传唤邓华雄的计划,让大家做足充分的准备,明天再说。李光辉有些着急,但看见师父态度非常坚决,也只好作罢。

晚上李光辉上网发现群里不少人正在讨论尼姑庵爆炸案,不过这次他们对案情知之甚少,都在胡乱猜测。他仔细看了看群里的聊天记录,康美薇和邓华雄这两天都没有发言。李光辉心想以前的案情果然是从康美薇嘴里泄露出去的,正想在他才发现邓华雄居然在线。难道这家伙又想来网上打听消息,李光辉犹豫着是否应该找他聊聊,想了想还是给他发了条信息:“怎么不参加群里的讨论啊?”

“没什么兴趣,他们都是在胡说八道。”邓华雄很快回答。

“他们的水平有限,跟你比还是有很多差距,你怎么不去指导一下他们。”李光辉说。

“岂敢岂敢,有你在我哪敢妄自尊大。”邓华雄说。

“呵呵,你也别谦虚了,不过今天他们说的案件还是挺令人震惊的,只可惜关于这个案件的资料太少。”李光辉故意说。

“是啊。”邓华雄说。

“我倒是在外面听别人说了一些,都是说的非常神奇,好像凶手是007似的。”李光辉继续下套。

“呵呵,有那么厉害吗?”邓华雄说。

“不过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凶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听说一共炸死了好几个人,都是不相干的。”李光辉说。

“也许是为了省事吧。”邓华雄说。

李光辉一看有戏了,赶紧接着问:“可为了省事而乱杀无辜,那也太没人性了吧?”

“人性是什么?”邓华雄问。

李光辉感觉邓华雄开始上钩了,必须咬住他,急中生智说:“人之初性本善!”

“也许吧,人也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是善良的,等他们长大了,人性就没有了。”邓华雄说。

“你太悲观了,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大部分人都是好人。”李光辉说。

“是你太乐观了,或许是你身处的环境让你自我感觉良好,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人早就只是欲望的行尸走肉。”邓华雄说。

“你这个说法太偏激。”李光辉说。

“也许吧。”邓华雄说。

“就算这世界有丑恶的一面,可也不能以暴制暴吧?”李光辉说。

“我反倒觉得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邓华雄说。

“那可不行,如果人人都这样,还要法律和警察干什么?”李光辉说。

“只要我足够强大,游戏规则就由我来定。”邓华雄说。

李光辉感觉这些应该是邓华雄的真心话,正当他犹豫是否应该进一步挑明的时候,邓华雄说了句再见就下线了。他看着那些聊天记录,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