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风语
383000000088

第88章 风语(88)

“是吗?难怪我看你脸上像停了一只花喜鹊。”李政喜形于色。他想,真是巧啊,下午天上星还专门召他去见面,一是问他有没有陈家鹄的消息,二是布置他一个新任务(争取惠子)。现在两件事已经有一件落实,陈家鹄终于有消息了。“怎么样,他都好吧?”李政问惠子。

“嗯。”惠子点头,问,“他给你去信了吗?”

“他哪有时间给我写信哦,”李政笑声连连,妙趣横生,“他宁愿给你写十封也不愿给我写一封,虽然我早你二十几年认识他。因此说,这不仅仅是个时间问题,更主要是个心情的问题。”

“哪里,”惠子脸红红地说,“你是家鹄最好的朋友。”

“能好过你吗?自从有了你,惠子,我就是西山之落日,残阳啊,只剩薄薄的余晖。”幽默是为了让气氛更加轻松,以便自然而然地探知黑室地址。“有一种人就是这样,重色轻友啊。”李政似乎有点求胜心切,幽默有失分寸。惠子不是可以随便开玩笑的,她腼腆、害羞,玩笑开过头了反而会让局面尴尬。他意识到这点后,一时心乱,问了一句刚问过的话,“怎么样,他都好吧?”话音未落他想起才刚问过,又马上转换话题,“那个……在哪里呢他单位?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这终于算是切入正题了。

惠子摇头,“我也不知道。”

李政笑道:“你也不知道?那信是从天上飞来的。”

惠子解释,“真的,只有一个信箱。”

以李政的口才和心计,从惠子嘴里掏个“多少号信箱”易如反掌。李政知道了,老钱当然不会不知道。为什么老钱对“166信箱”那么敏感,原因就在这里。

再说,天上星还布置给李政的另一个任务是,希望他做做惠子的工作,让惠子去他们那儿供个职,这样便于他们将来跟陈家鹄作做一步的沟通。惠子在他们这儿工作,陈家鹄就是他们单位的家属了。

李政知道,这事归根到底决定权在两位老人身上,所以李政有意选择在饭桌上说:“嗳,惠子,家鹄不在家,要不你也去找个工作做做吧。”

果不其然,惠子不表态,抬头看着二老,“我听爸爸妈妈的。”

李政对二老说:“我看行,你们觉得呢?”

陈父说:“那要看什么工作,惠子合不合适。”

陈母说:“能去你那儿工作我看是可以的,反正惠子待在家里也没事。”

李政说:“我那边都是现役军人,不合适的,昨天我碰到一个八路军办事处的老朋友,听说他们正想找一个懂日语的人做翻译工作,我倒觉得惠子去挺合适的,上班也不远,坐电车就两站路。”

“这不合适。”陈父当即反对,口气坚决,“这像什么话,家鹄在国民党这边供职,惠子去共产党那边,明摆的给人说闲话。”

李政笑道:“这有什么嘛,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

陈父摇头,“有些事你不能光看表面,国共两家总的说是一对冤家,别看今天说的比唱的好听,可哪天说不定又闹腾上了。”老人家这天心情不错,话多,像站在了讲台上,“李政,棋盘上你是我的处长,离开棋盘你只能做我的学生。中国的事情复杂着哪,尤其是政治上,光凭两只眼睛是看不到东西的,要有第三只眼。李政,你的见识太短了,我看也就是这筷子这么长。什么叫见多识广?到了我这年龄就见多识广了,你现在还嫩。”

陈母有些不解地望着李政,“小李子,你怎么有共产党那边的朋友呢?”

李政哈哈一笑,接着老爷子的话说:“伯父,会不会是因为我缺少一只眼交错了朋友呢?”不等回音又径自说,“不过我这个位置啊,就是要跟什么人都打交道。不管怎么样,现在国共两党以兄弟相称,我那个朋友,老朋友了,以前两党掐架时我们也没什么来往,现在好了我们的来往也多了。”

“我看还是少往来的好。”陈父干脆地说道。

“是啊小李子,我听说共产党……”陈母想说什么,却被老伴打断了。陈父不客气地说:“你就整天信那些道听途说,好好的报纸不看。”陈母生气了,“道听途说怎么了,我整天待在家里给你当保姆,有道听途说还不是你传播的。”说得满桌子的人都开心发笑。

家燕喷出一口饭,惊得满桌子的人或埋首趴下,或起身逃逸,乱作一团。李政恰好坐在家燕对面,属于重灾区,重创者,胸前全是“弹眼”。不过也好,帮了李政一忙,好让他借故提前离开(否则饭后还要陪老爷子过棋瘾呢),回去汇报情况:既有好消息,又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