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极乐昏君的欲望游戏
3830700000051

第51章 被奸臣蒙蔽的僖宗

田令孜是唐朝权力最大的太监之一。他本姓陈,字仲则,入宫后认一个田姓太监为父,从此改换门庭依靠家族的力量一步一步往上爬。他深知没有学问,便在宫廷里没有什么前途,因此博览群书,颇有文采,再加上他的机智过人,很受当权者重用。到懿宗驾崩时,他已做到小马坊使,跻身于权宦之列了。田令孜非常具有战略眼光,他看准了普王可能成为天子,当僖宗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时便成了他政治阴谋压注的宝。他时刻不离普王半步,曲意奉承,饥则亲手调食,寒则亲手加衣,日则形影不离,夜则鼻息相闻。时间不长,普王已离不开这位善解人意的太监了,亲昵地称呼田令孜为“阿父”,所以僖宗一即位就提拔田令孜为枢密使。紧接着田令孜借着与皇帝的亲近关系,运用各种手段排挤掉了有拥立之功的两位神策军统帅刘行深和韩文约,自己当上了左神策军中尉,还安排了较易于自己控制的人做了右神策军中尉。就这样,田令孜控制了小皇帝身边的所有力量。

如果是太平之世的君主,搞一些喜欢的运动也无可厚非,但是僖宗在位时,政局已经非常混乱。懿宗时期担任翰林学士的刘允章在《直谏书》中已用“国有九破”描绘过当时紧迫的局势:“终年聚兵,一破也。蛮夷炽兴,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广造佛寺,五破也。贿赂公行,六破也。长吏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九破也。”对天下苍生的生存状态,他总结了“八苦”、“五去”。八苦是: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债征夺,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也。

五去是:势力侵夺,一去也。奸吏隐欺,二去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为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刘允章还说:“人有五去而无一归,有八苦而无一乐,国有九破而无一成,再加上官吏贪污枉法,使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无处诉,有苦无处申。他们的出路何在呢?”刘允章所说的严峻局面到僖宗朝不仅没有丝毫好转,而且是日益加剧。就在僖宗即位不久,爆发了濮州(今河南濮阳东)人王仙芝、冤句(今山东曹县北)人黄巢领导的大起义。黄巢是盐贩出身,由于唐朝末年食盐专卖,官盐价格昂贵,老百姓有吃不起盐而“淡食”者,所以造成了很多的私盐贩子,他们纷纷组织起来甚至搞武装贩运,这对于黄巢后来领导大规模的起义很有帮助。

僖宗之前的宣宗、懿宗二朝,就已有天下大乱的迹象,僖宗在田令孜等人的蒙蔽下,不思改革,整天悠悠然享受极度奢华的生活,对百姓进行涸泽而渔的压榨,使得种粮者瓜菜果腹、晒盐者常年淡食、织布者衣不蔽体、盖屋者居无片瓦,终于引发了王仙芝和黄巢领导的大起义。王仙芝目光短浅,一直想着唐朝政府的招安,因此他的队伍很快就失败,整个起义军就由黄巢接手领导。

黄巢本是一介书生,博览经书、学富五车,一心想考取功名,但是由于唐朝自上而下的营私舞弊,他连续考了十余年,每次都是名落孙山。经过多次的挫折,黄巢明白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孤寒难进,就愤而题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自此他弃文从武,组织武装,贩卖私盐,成了官府四处缉捕的私盐贩子。后来??巢追随王仙芝竖起了起义大旗,四处贫民争先依附,几个月间就众至数万。王仙芝死后,黄巢领导这支起义军,他看到唐朝北方军镇众多,活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果断采取措施避实就虚,向兵备空虚的南方发展,开始了以培养实力为目标的灵活转战,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广州。黄巢也曾经向唐朝发出过求和的信号,希望保持现状,彼此相安。但是朝臣们看不清形势,认为广州是各国商旅聚集之地,宝货山积,不允许黄巢长期占领广州,拒不答应黄巢的条件,乾符六年(880)九月,黄巢挥师北上,与唐王朝进行决战。面对危机,僖宗不能审时度势、选材任能,宰相王铎不切实估计自己的能力主动请战,唐僖宗不假思索,一口答应。

王铎带了一大群艳丽的姬妾到前线督战,却把正房夫人留在京里。正房夫人打翻了醋坛子,带着几个婢女来到前线问罪。王铎急得手足无措,对幕僚们说:“你们看看,黄巢北上,夫人这时又南下,这可如何是好?”一个幕僚打趣地说:“夫人太厉害,大人不如投降黄巢,避避风头。”引得哄堂大笑。这样的带兵主帅怎能打得好仗!很快王铎的防线就被黄巢突破,紧接着黄巢败高骈、入潼关,一路势如破竹,宦官带领的禁军平时吃喝玩乐、疏于训练,哪是黄巢农民军的对手,起义军一路斩关夺寨很快杀到长安城下。

得到黄巢兵临城下的消息后,百官四处逃窜。田令孜闻讯,来不及召集人马和文武百官,只带着五百神策军保护着僖宗步行出了长安西门,随行的只有福、穆、泽、寿四王及几个妃子。当日下午,农民军前锋入长安,很多朝廷大员并没有来得及走,宰相卢携饮药自尽,黄巢将卢携的尸体从棺材里拖出来,碎尸示众,崔沆等大批高官被杀掉,真是“满街踏尽公卿骨”,其惨象是可想而知的。

唐僖宗一行人逃得太匆忙,连马都没来得及找。路上遇到十几个唐朝骑兵,他们大喊:“黄巢本来是给皇帝清除奸臣的,现在皇帝西迁,关中父老还有什么指望!希望陛下快些回长安。”田令孜急忙命令侍卫将那些兵士杀死,夺得几匹马,让僖宗、后妃和几个权宦骑上,其余的都是步行,连福、穆、泽、寿四王也不例外。僖宗一行拼命逃窜,但是他们从小都生长深宫,平时出门不舆即马,路上累得要死,跑得并不快,尤其是福、穆、泽、寿四王,更是狼狈不堪,在小太监的扶掖下,磕磕绊绊地往前走。田令孜在一边监督,看到哪个兵士或宦官的脚步稍微慢下来,他就冲过去一阵毒打。寿王李杰实在太累了,在一块大石头上躺下来,田令孜喝令李杰追上大队,李杰哀求道:“脚疼痛难忍,请军使为我找匹马吧!”田令孜挥手一鞭打在李杰的背上,喝道:“这深山老林里,哪里来的马,快走!”李杰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一句话也没说,在小太监的扶掖下,跌跌撞撞地朝前走。这是田令孜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寿王就是以后的昭宗,他一即位就把田令孜满门抄斩了。

此时黄巢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抓住最好的机会派兵追赶僖宗君臣。十二月十三日,唐僖宗到达兴元,下令全国兵马勤王收复京城,很快黄巢就被围困在长安及近郊的一块狭小地盘,外无援兵,里无粮草,处于被动。但是随着唐朝的文武百官相继赶来,中央开支巨大,兴元位置偏僻,钱粮储备较少,僖宗朝臣也出现了困难。田令孜趁机劝说僖宗到成都避难,以期更好地控制僖宗,因为四川是田令孜苦心经营的心腹之地,当时的节度使就是陈敬瑄(前文讲到的靠打球赢得的节度使)。僖宗正为艰苦发愁,听说四川物产丰富,就满口答应。历尽千辛万苦,僖宗一行人到了成都,总算有了一个落脚地。

经历了如此的变故,僖宗还是不知悔悟,不听取任何大臣的建议,依然完全信任田令孜,任由他胡作非为。田令孜把各地进贡来的财物分给随他入川的军队,而对真正护卫僖宗的四川军队却没有分毫的赏赐,这使得四川军队极大不满,一位叫迁能的官员聚众起兵,不到一个月部众就达到万人,他们侵入四川西南地区,占据了当地的城镇。陈敬瑄赶紧派兵镇压,直到882年十一月才被镇压下去。这对僖宗的统治有非常恶劣的影响,各地领兵大将们看到皇帝昏庸无道,自己没有必要为皇帝卖命,就各打自己的小算盘,开始经营自治领地。

黄巢军队进入长安后,陶醉于城市的繁盛,在长安大肆掠夺,失去了广大百姓的支持,很快由胜利转为失败,他手下最得力的大将朱温投降唐朝,成为镇压农民军的主力。僖宗依靠王重荣、李克用、朱温和宦官杨复光等人的努力消灭了黄巢,终于回到了已经残破不堪的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