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极乐昏君的欲望游戏
3830700000081

第81章 自我放纵明武宗

明武宗(1491-1521)即朱厚照。孝宗长子,母张氏。武宗是孝宗和皇后张氏的嫡长子,像他这样既为嫡子又是长子的情况在封建礼法社会中是天然的皇位继承人。

翻阅朱厚照同学的历史,会发现他的诸多行为荒诞不经,根本不是一个皇帝所为。但仔细分析他的思想和人生,就会发现问题绝对没这么简单。因为,在他看似荒诞不经、极其后现代行为的背后,藏匿着一些更深刻的东西。著名喜剧家卓别林先生曾说自己“一生都想过浪漫生活”,而且将此作为一生最大的追求。其实,朱厚照的一生,也是追求浪漫生活的一生,不过始终没有真正浪漫起来。因为,很多时候,不是他过生活,而是生活过他。那么,朱厚照对浪漫生活的追求体现在哪里呢?身为皇帝的他为何会有如此追求呢?

朱厚照的出生不论对于国家社稷还是孝宗、张皇后都意义非凡。孝宗和张皇后的感情非常好,一直没有选嫔妃,这在明代皇帝中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朱元璋除马皇后外还有19个妃子。封建社会中,有无皇子关系到皇权的顺利承继和国家的安定,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传宗接代。张皇后婚后4年没有生育,当时朝臣上书请求选置嫔妃,孝宗并不理会。当然,孝宗不选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人认为张皇后是个妒妇,不许孝宗再宠幸其他的女人。几年后,张皇后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朱厚炜,只是不久就夭折了。这样,孝宗就只有武宗这么一个皇子,因此非常宠爱弘治五年(1492)被立为皇太子。一出生便受到赞扬,史载朱厚照孩提时“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性情仁和宽厚,颇有帝王风范。8岁时,在大臣的请求下,朱厚照正式出阁读书,接受严格的教育。朱厚照年少时以聪明见称,前天讲官所授之书次日他便能掩卷背诵。数月之间,他就将宫廷内繁琐的礼节了然于胸。孝宗几次前来问视学业,他率领宫僚趋走迎送,娴于礼节。孝宗和大臣们都相信,眼前的这位皇太子将来会成为一代贤明之君。

据史书记载,朱厚照天生就是个“尤物”,他的生日非常特别,出生年月日时为弘治四年九月廿四日申时,用干支表示是: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申时。如果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读就与地支中的“申、酉、戌、亥”的顺序巧合,在命理上称为“贯如连珠”,主大富大贵,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生辰与此有相似之处。而且当年张皇后梦白龙入腹而生朱厚照,按照传统的说法,白者乃主西方,为兵象。也许是源于这些巧合,朱厚照生来就喜欢习武弄棒,不喜欢读书学习,视练武为乐趣,视读书为畏途

日常生活中,朱厚照最大特征是多动(严重怀疑他有多动症)、好玩,永远也坐不住,而且一玩起来,对其他事情全然不顾,玩就玩个痛痛快快,玩就玩个天昏地暗一塌糊涂。这一点上,他与老爸朱佑堂明显不同。朱佑堂是个生性安慰,喜欢安静的人,而朱厚照却是,干什么都可以,千万不能让他闲下来,千不怕万不怕,就怕老爸让他坐下来搞谈话!

对于宝贝儿子的这一行为特征,朱佑堂心知肚明并深为担忧。这也就有了他的临终托孤。弘治十八年,朱佑堂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这一生,该享的福享乐,该受的罪受了,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事情,唯一不放心的是自己的接班人朱厚照。他把最信任的大臣叫道跟前:“厚照这孩子,智商很高,很聪明,但是个问题少年,最大毛病是贪玩,不喜欢学习,你们要好好劝勉他。”

对于朱佑堂的临终托付,大臣们信誓旦旦,貌似胸有成竹,可是,他们哪里知道,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哪有那么容易。朱厚照同学,之前不爱学习,当了皇帝之后,依然不爱学习。不学习,安心处理朝政也好啊,但是,朱厚照同学根本没把精力放在这里,而是继续想着他心中第一大事:玩。老师给他送来新课本,他下令:撤掉;老师给他布置作业,他说:免了,要不你替我做。就连专门为皇帝设置的“晨读”,他也下令:改掉,而且美其名曰:改革!

对于朱厚照的自我放纵行为,大臣们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们要站出来说话了。因为,在他们身上,背负着朱佑堂临终托孤的责任。如果眼看着朱厚照连年挂科不管,那就是失职,也对不起他的老爸。最初的行动,大臣们采取的是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谓苦口婆心。对此,连朱厚照同学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连连说:好的,我知道了,今后一定改正。

可是,没过三天,朱厚照又不提前通知放了老师的学,继续到“游乐场”找乐去了。这一次,大臣们再也坐不住了,软的不行,来硬的。负责人事和国防工作的两位大臣出面了,他们采取了上书的形式,言辞要求皇上回归正道。他们的用词很严厉,没想到朱厚照同学的用词虽然不严厉,但后果很严重:你们被炒鱿鱼了,赶紧回家吧!从此以后,朝中再也没人敢管朱厚照同学的学习了。爱学不学,反正人家是皇帝,学不学管咱什么事儿!朱厚照呢?自然也就进入“天高任鸟玩,海阔凭鱼跳”的全新境界

对于朱厚照喜欢玩,不爱学习,世人多数认为是性格使然。其实,在他多动性格背后,掩藏的也许是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身在庭院深深的皇宫之中,天天关在高高的大墙之内,日夜听老朽“之乎者也”,日久天长能不烦吗?不烦才怪呢!

武宗的生日也很特别。他的生年月日时为弘治四年九月廿四日申时,用干支表示是这样的:辛亥年丁酉月戊戌日庚申时。如果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读就与地支中的“申、酉、戌、亥”的顺序巧合,在命理上称为“贯如连珠”,主大富大贵,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生辰与此有相似之处。而且当年张皇后梦白龙入腹而生朱厚照,按照传统的说法,白者乃主西方,为兵象。武宗生而好动,自幼贪玩骑射。孝宗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太祖朱元璋一样文武兼备的旷世圣君,所以对武宗骑射游戏颇为纵容,这也养成了武宗日后尚武的习气。孝宗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恐武宗玩物丧志,在病逝前一天,特意把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召至乾清宫暖阁,委以托孤的重任:“东宫聪明,但年尚幼,好逸乐,先生辈常劝之读书,辅为贤主。”

少年时代的朱厚照,据说有不少被士大夫称道的品行:如好学,每逢讲读,“晨起坐讲,席则移时,至午又然”。如知礼,“讲官退,必张拱致敬,作揖送状”。不数日知讲读者姓名,偶以他故不至,必向左右询问:“某先生今日安在耶?”如宽厚,见某学士误束花带,绝不责备,只是私谓左右:“傥在朝班,必以失仪为御史所纠矣。”

弘治十八年五月,明孝宗去世,十五岁的武宗即位,改明年为正德元年,从此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年号正德。

少年天子武宗登临龙廷宝座,凭借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然不用装样子给别人看,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贪玩好动的本性不久就暴露了出来。他废除了尚寝官和文书房侍从皇帝的内官,以减少对自己行动的限制。为皇帝而设的经筵日讲,他更是以各种借口逃脱,根本就没听几次。后来连早朝也不愿上了,为后来世宗、神宗的长期罢朝开了先河。诸位大臣轮番上奏,甚至以请辞相威胁,但小皇帝总摆出一副宽厚仁慈的样子,认真地回答说“知道了”,实际上依旧我行我素,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到了后来,只要朱厚照不作出什么出格的事,大臣们干脆不再管他,可见少年武宗之顽劣。

武宗就是这样一个皇帝:他想打破加在他身上的某些禁锢,想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办事,即使这违背了历朝祖训、社会习惯,也在所不惜。很难想像,武宗一点也不留恋象征权力和地位的金碧辉煌的紫禁城,而喜欢自己营建的两个小天地——豹房和在宣府的镇国府。对前者,他从正德二年(1507)入住一直到正德十五年(1520)驾崩,都住在那里;而对后者,他则亲切地称为“家里”。

武宗不顾朝臣的极力反对而沉湎于玩乐,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八虎”的蛊惑。“八虎”是指八个太监,包括刘瑾、张永、马永成、高凤等人,其中以刘瑾为首。刘瑾为人阴险狡猾,想方设法鼓动武宗玩乐,每天进奉鹰犬狐兔,还偷偷带武宗出去逛,哄着武宗高兴,因此很受武宗的宠信,并逐渐掌握了大权,总以各种名义逼迫别人向他进贡,没有钱财礼品的,就会立刻被他逼死,朝廷中无人不恨,无人不怕,却又只好顺从,人称“立地皇帝”。

正德三年(1508),武宗的心思已是禁城的高墙所挡不住了。他不甘宫内枯燥的生活,索性离开了禁城,住进了皇城西北的豹房新宅。豹房并非是武宗的创建,是贵族豢养虎豹等猛兽以供玩乐的地方,朱厚照的豹房新宅始修于正德二年,至正德七年共添造房屋200余间,耗银24万余两。其实豹房新宅并非养豹之所,又非一般意义上单纯游幸的离宫,实为武宗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地,有人就认为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总部。豹房新宅多构密室,有如迷宫,又建有妓院、校场、佛寺,甚至养了许多动物,武宗曾买来大量猛兽试验,发现豹子最为凶猛,因此多养豹子。武宗每日广招乐妓承应,荒淫无度。正德九年正月十六日,宫中元宵节放烟花,不慎失火,殃及宫中重地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廷三殿之首,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尊贵的地位。武宗见火起,下令扑救,跑到了豹房回头对左右说:“好一棚大烟火啊。”很多人认为这是朱厚照荒唐的象征,他们却忘记朱厚照却有亲自下令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