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极乐昏君的欲望游戏
3830700000087

第87章 多重人格嘉靖帝

其实,嘉靖是个多重人格,我们每个人都是多重人格。他的症状就是选择性精神分裂,而这种选择性有几个原则。一,为我好,骗我,我认可!二,为自己好,说实话,我不认可!

当得知天下人都不想让海瑞死的时候,绝不硬着来。说他刚烈的吕芳没看懂他,敢揭露张三丰血经事件的严嵩也没看懂他,看懂嘉靖的是两个人,一,高拱,他说的那句,皇上还要自己的脸呢,充分说明这个人看似老愤青,其实在看人,用人上是有独到之处的。二,胡宗宪。会、毁堤淹田这么大的事情,你胡宗宪知道了,嘉靖就会不知道?马宁远是你的人,杨金水可是皇上自己的狗。所以,胡宗宪看似报恩给严嵩,实则是看懂了嘉靖送严嵩最后一个人情而已!

一些人说嘉靖几十年不上朝,这个原因不是很简单吗?天下太平,上什么朝?这叫不走形式主义,何况不上朝不一定是不理政,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理政。据明史记载,嘉靖每天有亲自批奏折的习惯,嘉靖皇帝实际上是很有才能的人。他批奏折的效率有名的快,白天送来的奏折基本上晚上就全能批好,想一想,如果嘉靖真不理政了,那嘉靖王朝还能正常运转近50年?那个后来的明熹宗才是真正的不理政,成天玩木匠活,太监专了权他竟然还不知道,比起他的老爷爷嘉靖可差得远了!

嘉靖虽然炼丹,但是控制着整个朝局,白天炼丹,晚上批奏折很不容易的。嘉靖皇帝的一身无论对人还是对已,奉行的都是慎思、慎言、慎行,

明世宗朱厚熜,自幼多病,少年丧父,和好玩正德皇帝不一样,嘉靖皇帝好静,但思虑敏睿,个人性格很复杂,早年因为大礼议的问题和文官政府闹得很厉害,以往的历史研究中对他多有批评,但近几年主流学者纷纷提出嘉靖年间的革新是张居正改革的前奏,嘉靖的历史地位正在提高。嘉靖皇帝对宦官控制得很好,终其身没有宦官没有大的宦官问题。在位期间虽然宠信严嵩,但同样也提拔了张璁、高拱、徐阶、张居正等一大批能干的官员。就算在他的晚年也干了二件好事,一是杀了严嵩,二是没有杀海瑞,这二件事就是???靖朝最完美的结局!反映出嘉靖皇帝超常的决断能力。

史书上都会说嘉靖帝几十年不上朝,宠信“青词宰相”严嵩,奸人当道,国事日非。二十几年不上朝是真,但不上朝并不就是不管事。嘉靖朝的外患严重,北方蒙古侵扰连绵,甚至在嘉靖二十九年包围了北京,朝野震动。而东南沿海又有倭寇肆虐,南北夹击之下,朝廷一片忙乱。嘉靖帝忧而不惧,分别拣选重臣应对南北的侵扰,对地方大员既付以大权又责以重任。官员把事情办好了便升官加赏,毫不吝惜,若是稍有差池,更是毫不手软,直接逮回北京下狱论死。从结果上来看,在嘉靖末期,南北方的纷扰基本停息。严嵩虽然当权二十几年,但只要嘉靖帝出手,一道饬令就让严嵩丢官回家,连亲生儿子都保不住,其他的督抚尚书人等,嘉靖帝更是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嘉靖皇帝御极之后,面对“正德危权”,力挽狂澜,强权政治,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做一位后世称颂的明主圣君。一是大赦天下,抑制宦官,整顿朝纲;二是减轻租银,整顿赋役,赈济灾荒;三是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四是体恤民情,集异纳谏,勤于政务;五是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这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科技空前繁荣,优秀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

经过半生的杀伐纷争,年轻的嘉靖朝国力日见昌隆,政权日趋稳固,弱冠少主也开始步入暮年。嘉靖后期,朱厚璁通过核心集团加强中央集权,控制朝政,并逐渐退出前台,淡化“俗务”,转而虔心学习“道学”、“考据”。不仅在政绩上效法、比超先贤,还欲在“文功”上开创一个新的“文运”时代,作千古彪炳的一代圣君。在对无穷人生宇宙的探求,浩瀚卷帙的考据和生养故土钟祥的不尽思念之中,六十而寿终。

明朝是个在世界文明史上影响很大的王朝,明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体制极为完善的、海外蕃国众多的、中央集权的、统一的、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封建帝国!号称天下咸服、四海称臣!永乐朝时,郑和七下西洋,周游世界,所向无敌!想一想,要统治像明朝这样的世界上最宠大的帝国,皇帝没有威严是行不通的!嘉靖皇帝的一身无论对人还是对已,奉行的都是慎思、慎言、慎行,虽然后期很多年不上朝,但这并不表示他就不过问朝政了,只不过从前台转入了后台,对于每天呈报上来的奏折还是事必恭亲,从不让别人代劳,所以他的皇权从未旁落过,就连大奸臣严嵩表面上把持朝政时期,也对嘉靖皇帝畏惧万分,所以史学家公认嘉靖皇帝是个很懂得掌握权力、很懂得做皇帝的人,所以后人尊他的庙号为明世宗,后来的清朝康煦皇帝、雍正皇帝也十分推崇嘉靖皇帝的慎思、慎言、慎行的做法。

由于早年逝父,嘉靖皇帝的独立处事能力很强,小小年纪不但顺利继了大统,撑了大权,还把父亲追为皇帝,把母亲立为皇太后,谁会相信这些事只是个不满20岁的小孩子干的事?连后来的史学家也不得不公认嘉靖是明朝继朱元璋之后最擅长权术和最懂得使用皇权的皇帝。嘉靖皇帝不但是个很主见、也是个很有骨气的人,据说他还砸碎了太庙中供奉的元世祖忽必烈的牌位,向屡屡犯边的野心勃勃的强悍蒙古北虏说不,他的这种强硬立场影响了他的后代崇祯皇帝,所以崇祯皇帝宁可煤山上吊自杀也没有降清、降顺、迁都苟安。

嘉靖帝倾诉了自己的治国之道:黄河水浊,长江水清,但长江之水灌溉数省两岸之田地,黄河水也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不能只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只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反之,黄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就是自己为什么罢黜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也要治理,治国用人都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