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张雄心语: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枚金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那么,在生命的尽头,无论我们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都可以骄傲地说,这一生,我认真地走过。
站起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里,3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过,在这3个月里,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
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孩子的表现够不够气概?”
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3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禅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吗?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啊!”
张雄心语:
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多一次,就是成功。
成功去南海的和尚
古时候,有一个和尚,决定要到南海去。但他身无分文况且路途遥远,交通又极不方便。但他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困扰,他只有一个信念,我一定要到南海去。
于是,他便沿途化缘,一步一步往南海的方向迈进。路过一个村庄化缘时,他碰到一个比较有钱的人家。当看到这个和尚化缘时,有钱人便问他:“你化缘干什么?”
和尚坚定地回答:“我要去南海!”
有钱人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凭你也想到南海,我想到南海的念头已经有好几年了,但还一直没有准备充分。像你这样贫穷的人,还没到南海,就是不累死也会饿死了。还是趁早找个寺庙安稳度日吧!”
和尚不为所动,固执地说:“我迟早一定要赶到南海。”
几年以后,当和尚从南海返回的途中又到这个有钱人家里化缘时,这个富人还在准备他的南海之行。
张雄心语:
有志者,事竟成。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之中,有许多人一生都在计划、梦想、等待、准备之中,浪费了无数岁月,仍然没有行动。缺乏行动力的人永远只是一个可怜的空想家,他一直都在准备、计划之中,但他明天、明年也许永远不会比今天、今年准备得更充分、更好。
执著的母亲
图尔是1981年普立兹小说奖的得主,而他的得奖作品《傻子聪明》却完成于1969年。
为什么隔了这么久他的作品才得奖呢?因为图尔在1969年完成了他惟一一篇长篇小说《傻子联盟》后四处投稿,却总是一再被退回,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拒绝后,图尔绝望地在32岁那年饮弹自尽,放弃了他的追求。
然而,图尔70多岁的母亲在他死后,却依然相信他的儿子是个天才,不断地拿着《傻子聪明》和出版社联络,希望能找到伯乐,虽然一直面临不断被拒绝和退稿的命运,但始终不改她的信念。
在连续被八九家出版社拒绝后,最后被著名的小说家赏识而介绍到路易斯安纳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
小说一出版就引起轰动,并在隔年获得普立兹小说奖,而这对图尔而言无疑是最高的荣誉和肯定。
张雄心语:
没有不成功的人,只有放弃成功、无法坚持到成功来临的人。有多少人在与成功仅一墙之隔时放弃希望,坐看日落不再进取!他觉得经历了太多的辛苦,他以为已经山穷水尽,他以为成功不会来临,他在成功的前夕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没落下来,他选择了接受失败的结果而放弃了成功的希望。
被拒绝了1855次后
美国电影巨星史泰龙年轻时异常落魄,身上只剩下了100美元,连房子也租不起,只能睡在金龟车里,但他立志要当演员,并非常自信地到纽约的电影公司应聘。
当时纽约有500家电影公司,都因外貌平平及咬字不清而拒绝了他。随后,他又写了“洛基”的剧本,并拿着剧本四处推销,继续接受别人对他的嘲笑和奚落,他一共被拒绝了1855次。
终于有一天,他遇到一个肯拍“洛基”剧本的电影公司老板,但又遭到对方不准他在电影中演出的要求,最后,在史泰龙的一再坚持下才得到了答应。
你能面对1855次的拒绝仍不放弃吗?史泰龙能,他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能成功。
张雄心语:
你是还没有成功,还是已经失败?当自己想放弃梦想的时候,问问自己,被拒绝1855次了吗?
没有绝望
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20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些珍贵的稿子下落不明。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对年过六旬、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谈迁继续奋斗十年后,又一部《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详实精彩。谈迁也因此名留青史、永垂不朽。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类似厄运。
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
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数几张散页外,已经全被他家里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呕心沥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平静地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拿给小学老师批改时,老师对我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好些!’”
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开始了又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成果。
张雄心语:
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是最令人绝望的事情,但只要你能够从头开始,生命中就不存在绝望。
鲨鱼和热带鱼
科学家曾经对鲨鱼做过一项实验,他们把一条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板,把鲨鱼和热带鱼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往鲨鱼那边放一些供它食用的小鱼,但鲨鱼仍不停的往玻璃板上撞,甚至撞的头破血流,试图游到热带鱼那边,可每次当把玻璃板撞裂的时候,实验人员立即就换上一块更厚的。这样反复多次,鲨鱼再也不去撞玻璃板了,安心吃它这边的鱼。实验的最后,工作人员把隔在鲨鱼和热带鱼中间的玻璃板取走,奇怪的是,鲨鱼也并没有游向热带鱼那边,甚至鲨鱼这边的小鱼游到热带鱼那边,鲨鱼都立刻停止追逐。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过去。
张雄心语:
很多人心灵中也有无形的“玻璃”,让他们不敢大胆表明自己的观念,或者在挫折面前也采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态度。一个人要走向成功,就要不断打碎心中的这块“玻璃”,超越无形的障碍!习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读完这个故事后,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自我设限的大象
一个马戏团正在巡回表演,到处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其中一只大象的演出,更令人拍案叫绝。
有一个少年为了想更接近地看看大象,特意跑到马戏团的后台,刚巧没有其它人,于是,他到处找大象栖身的地方。最后,他很奇怪地发现那只大象被一条普通的绳子缚在一根木头旁。
这时候,一位驯兽师经过,便对少年说:“你在这里干什么?”少年好奇地问:“先生,我本来想来看看这只大象,但想不到你们只用一条绳子便能制服这么巨大的象,难道不怕它用力一拉便能逃走吗?”
驯兽师笑一笑便回答他:“你不了解吧!我们从小把这头象养大,当它还小时,我们用大铁链把它锁着,每次它想逃走,只要一拉便痛得动弹不得,久而久之,每次它想到用力拉就会痛的经验,最后便放弃了。所以,现在我们只需要用一条绳子缚着牠,它也不再相信可以逃走了。”
张雄心语: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负面的经验就好像那条大铁链一样,把我们缚着,要忘记过去,努力向前,就必须冲破自我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