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容青史尽成灰·春秋战国卷
383700000072

第72章 田氏怎样得到齐国(2)

田桓子继承爵位的时代,是姜氏齐国历史上最乱的一段时期。这时期的齐国连遭内乱,几任国君被杀,田桓子早期联合晏婴,推翻了崔杼、庆丰等士大夫势力,扶植齐景公登基,田家因此成为齐国贵族中的勋贵之一。之后的齐景公当政期间,是齐国又一段回光返照时期。齐景公任用贤相晏婴,几十年来励精图治,意图重新恢复齐国的霸权地位,齐国的经济、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而齐景公本人,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人,他对于多年以来齐国宗族当道,王室衰微的局面很不满意,因此上台初期,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清理齐国的当道勋贵上,根基甚浅的田桓子,就成了他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打手。公元前532年,齐景公借田桓子之手驱逐了此时齐国把持国家大权的栾、高两大家族,并且迅速平定掉他们的势力,为齐景公立下头功,也踢开了田家夺权之路的第一块绊脚石。其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开始蒸蒸日上。

与蒸蒸日上的政治地位相对应的,还有田家蒸蒸日上的经济实力。齐景公在位时期的春秋时代,是弭兵之会结束后的暂时和平期,中原诸国的战乱大为减少,各国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整顿内政和发展生产上,齐国尤其如此。但是在新兴封建制经济勃兴的局面下,田桓子顺应形势,很快采取了新的发展模式。他采用减轻租税的方式,招募农民前来投奔,特别是在收租子的时候,他特意设计了一套新工具,采取小斗进,大斗出的方式,给老百姓以实惠,这和当时齐国旧贵族的残酷剥削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齐国的老百姓们纷纷投奔到他的门下,一时间"归之如流水",他的这些做法,一方面使田桓子迅速增强了家族的实力,积累了后来颠覆齐国政权的本钱;另一方面大批的老百姓宁可逃亡,也要附身在田桓子的门下,这些老百姓,在当时叫做"隐民",他们的逃亡,使得齐国能够缴纳赋税的老百姓数量大为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以及齐国政府对财政的控制权,从此都大为削弱。

而这时期在位的齐景公,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重树霸权上,他所采用的方式,还是以和平为主,通过和晋国、楚国等大国的"和平对话",以齐国日益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压服对方。公元前530年开始,齐景公首先通过外交手段,和晋国、楚国等国国君接触,参加了公元前529年晋国与楚国举行的平丘会盟。之后开始了对外用兵,相继平灭了周围的莒国、徐国等国家,开始趁楚国实力衰弱的机会,与晋国争夺北方的霸权。公元前502年,齐景公在经过了几十年准备后,终于同晋国开战,齐国以猛虎下山之势,一举拔除了晋国重镇聊城,之后迫使晋国的盟友鲁国与齐国结盟,北方的局势,形成了齐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之后的12年里,齐景公通过扶植晋国权臣傀儡,以及主动进攻的方式,数次发起对晋国的战争,虽然节节胜利,但除了加剧 了晋国内部的分裂外,却始终没有彻底战胜晋国。公元前490年,齐景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