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内向性格能量书
3841400000003

第3章 没有宿命,也不相信宿命(1)

《心理学国际词典》对“内向”的解释是:“..一种主要的人格特质,其特征是专注自我,缺少社交能力,以及较为消极被动。”对“外向”的解释是:“..性格外向的特点是对外部世界感兴趣,具有高度的自信,社交能力强,敢说敢做,追求感觉和崇尚权威。”语言学家将褒义词汇赠与外向,而将中性和贬义词汇全都放在了内向身上,内向的人容易遭到误解。

弗洛伊德带给我们的偏见

在20世纪初期,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阿尔弗雷德与荣格在一起工作,并注意到一个令人困惑的事情。当弗洛伊德与阿尔弗雷德在讨论同一个病例时,俩人的出发点和关注点却完全不一样,由此他们各自发展出了几乎完全相反的理论。荣格比较了他们的工作成果,并加以思考后,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由于弗洛伊德是性格外向的人,他关注的是外部世界的人物、地点和事物,相信心理发展的目标是在外部世界中发现满意的事物。弗洛伊德的许多理论都从与同事的交流讨论中发展而来。这是典型的外向者性格。而阿尔弗雷德是性格内向的人,因此他的理论和研究重点指向的是个体内部的思想活动和情感发生的曲线。“自卑情结”就是阿尔弗雷德提出来的,它影响了后来的很多心理学家。

这三位大师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理论也有了明显的分歧,最终竟然达到交恶的地步,三人停止交往并开始自立门户。就是在那时,弗洛伊德开始将内向用作消极的概念,使得内向这一概念由健康转为不健康,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观念,并一直保持到今天。现在的内向者有诸多不自信,可以说,跟弗洛伊德提出的内向说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他是一个外向者,才把内向者定义为中性词乃至贬义词。

其实荣格的理论可能更为合理一些,荣格猜测我们人类天生就具有某种个性,使我们位于非常内向和非常外向之间的连续体的某一点上。他认识到,如果我们在必要时能在内向和外向这一连续体上自由地移动,那我们就能最好地适应这个社会。这个猜测后来得到了证实,人类确实会表现出“外向内倾”和“内向外倾”两种特质,而这两种特质的人更能适应社会。

内向者必知:如果弗洛伊德是位内向者,那么他也很可能将外向性格视为一种消极的概念,而让外向者遭遇此时内向者的尴尬和误解。或者如果阿尔弗雷德能够获得更大的名声,也一样会让外向者处于窘迫的境地。想一想,在弗洛伊德之前,人类世界应该是不存在内向与外向之争的吧?也许现在很多人认为内向者是有缺陷的原因是受弗洛伊德的观念影响,现在是时候将这个观点扔掉了,内向者也可以放下心不再受其他人异样的眼光了。

荣格分析

内向性和外向性是人格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

内向性和外向性是著名心理学家荣格首先在自己的心理学著作中提出来的,后来逐渐演化成一个描述性格的最为通俗易懂的词语。

荣格首先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提出“内向性”和“外向性”的概念。他根据人们对待外界刺激的觉察或反应的倾向,将其归结为内向和外向两种对立的态度。内向指精神活动的能量指向个人内在的思考和感受;外向指精神活动的能量指向他人以及外部世界。

在荣格看来,每个人类个体都拥有内向和外向两种态度,但只有一种会成为主导,并指导个体的行为和意识,而非主导性的另一态度则通过无意识影响个体的行为。也就是说,每个人其实都有内向、外向两种性格,只是外向者是外向性占主导地位,内向者是内向性占主导地位,两者都可以在内向与外向的连接体上自由移动。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为什么那些取得非凡成功的人,都较一般人更显现出非主导性态度的一面。

性格内向的人为什么常被误解

谁都可能遭到他人的误解,而内向者因为性格的原因,容易被误解的概率可能比其他人要高一些。遇到有人用有色眼镜看自己,内向者要想办法扭转这种不利的境遇,这就需要时刻展示自己积极向上、健康的一面。

确实,在这个世界上,外向者占到75%,内向者只占到剩下的可怜的25%。因此,外向性格成为主导,而内向性格就显得弱势很多。对内向者来说,总是被动地与外向者进行比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很多内向者都不同程度地遭到外部世界的误解,因此会焦虑、苦恼,甚至愈发自卑。

《心理学国际词典》对“内向”的解释是:“..一种主要的人格特质,其特征是专注自我,缺少社交能力,以及较为消极被动。”对“外向”的解释是:“..性格外向的特点是对外部世界感兴趣,具有高度的自信,社交能力强,敢说敢做,追求感觉和崇尚权威。”语言学家将褒义词汇赠与外向,而将中性和贬义词汇全都放在了内向身上,内向的人容易遭到误解。

除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内向者本身的精神特征也容易引发他人对自己的误解。由于不能从外部活动中获得主要的精力,内向者需要私人空间恢复精力,并且在讲话前总是显得深思熟虑、字斟句酌。其实很多人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内向者的真正性格,有些人对他们的行为看不惯,有偏见。很多性格内向的人出于害羞、抱歉的心理,不愿意去了解自己究竟为何变成了这样,或者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导致误解迟迟得不到澄清。

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在一些社交场合,内向者看上去并不积极也不太热衷,实际上,他们通常都是积极的参与者,比如总在思考人们正在谈论的事情,努力跟上人们的谈话节奏。内向者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说,对内向者的固有看法很多都是片面的。

作为容易被误解的内向者,我们看一下爱因斯坦的例子。

在Denis Brian 的《爱因斯坦的一生》一书中,作者谈到19世纪后期德国的学校教育对爱因斯坦来说是何等的艰难。“他很安静且孤僻——是个旁观者。”因为不能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以及他怪异的行为,他竟然被认为有智力缺陷或“智力迟钝”。他从来不会像其他同学一样对问题给出一个敏捷漂亮的回答,而总是犹犹豫豫、吞吞吐吐的。事实上,如果他仍然待在德国的学校,他永远也不会成为显赫的物理学家。幸运的(也有讥讽意味的)是,他的父亲因缺少商业方面的聪明才智而推动整个家庭到了意大利。爱因斯坦的姐姐Maja对他仅仅在六个月内就出现的巨大的变化而感到震惊。“神经质的、退缩的梦想家变成了可爱友善、具有尖刻的幽默感的、好交际的年轻人。是因为意大利的空气,热心的人们,还是他从苦难中的脱逃?”她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后来,当爱因斯坦在瑞士上中学时,最初还担心那里会有像德国一样的令人窒息的环境。但是“Albert非常喜欢那里宽松的环境。在那里,老师与学生自由地讨论有争议的话题,甚至是政治方面的话题——这在德国的中学是难以想象的——并鼓励他们自己设计并操作自己的化学实验,也很少会有什么事故发生”。爱因斯坦在他的生命后期时说道:“不是我是如何的聪明,而是我思考问题的时间更多一些而已。”

性格内向的人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如果环境不适合,内向者就很可能成为常人眼中怪异的人。正因为如此,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容易被人误解。

内向者不如外向者的谬论

有人说,内向者就是不如外向者成功。在大多数人看来,外向者有着先天的优势,他们热情奔放、勇往直前,永远是聚会中的焦点、话题的中心人物、镁光灯下的明星。而内向者恰恰相反,他们孤僻不合群、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自己,更不愿意站在聚光灯下,享受不了众星捧月的感觉。因此,就有了内向者不如外向者的说法,也就让大多数人想当然地认为,内向者与外向者相比毫无优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