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1种类型的父母教子方法的得与失
3842700000029

第29章 持有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态型父母的教子方(2)

崔丽超一直觉得,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是体育比赛。体育比赛只有一个第一,只 有一个冠军,它不能容许许多人并列在冠军台上。而文化知识的学习,并没有那样 的排他性,学校里班级上按各科总分排名次,并不能说明一个孩子的全面的知识素 养。逼着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就为一二分、排头名拼命,结果是窒息孩子内在的广泛 求知欲望,即使真的在考试中连拔头筹,也很难保证各科知识全面加深难度之时会 有真正的优势。相反,低幼时期广泛吸收各种知识,充实丰富头脑,积累思维材料 ,虽然未必在一时的考试中拔取头筹,却有较为发达的大脑和较高的智商,当课程 进入高难阶段时,就会悠然显露出雄厚的实力、占据不可逆转的优势。

(本案例摘自《博士生的父母谈家庭教育》,张绍勤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4月。)2.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孩子的一次次竞赛阎,18岁,是北京大学数学 科学学院学生,1995年获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一等奖,1996年在雷达杯中国青少 年科学英才奖竞赛中,获三等奖,1996年获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并与其 他5名同学一起,组成国家队,在印度孟买举行的第3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 竞赛中获得金牌,面对儿子所取得的成绩,母亲王红的总结是:以平静心态对待孩 子一次次竞赛是她教育儿子成长的成功经验。

教子经验阎小时候是个聪明孩子,王红教他学象琪,他很快就学会了,并且不 久就赢了母亲。找不着对手,他就一个人打棋谱,有时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他 还学过钢琴,会认五线谱,王红不懂五线谱,但为了孩子,她也和孩子一起学,凡 是她能参与的,她都参与,和孩子一起学,她从中鼓励了孩子,也获得了乐趣。

背课文时,她和孩子一起背,有时阎背不上来,她不但不批评他,反而鼓励说 :有进步,大部分都背下来了,要是再努力一下,就能全背下来了。阎听了,也不 觉得有压力;有时,她背不上来,阎就会宽容地笑笑,学着她的口气说,再加把劲 ,就会背下来的。王红参与儿子的学习,儿子也关心她的事。1985年王红考警院, 整天背大量的历史、地理问答题,令她奇怪的是,当她费尽力气背上来那些问答题 时,阎不知什么时候也记住了,他能流利地说出欧洲北部半岛的名称、亚洲南部半 岛的矿产,怎样换算时区等等,王红心里很宽慰,也很感动,儿子无意识的举动给 了她很大的精神力量。

当阎把握不住学习方法时,她就教他不要搞题海战术,从某一类典型题入手, 彻底弄懂,举一反三,会了一道题,就是会了一类题。她还教给他如何节约时间, 当对某一类掌握了时,对这一类的题就不一定每题必做,有些题可以用心看,主要 思考解题的方法,当解题方法有了后,解不解这道就不甚重要了。

王红是被文革耽误的一代,平时既要操持家务,抚育孩子,要做好单位的工作 ,还要业余参加成人高考学习,真是心身交瘁。但她平时压在心里,从不轻易发牢 骚。有时心里委屈,忍不住发泄一两句:整天这么乱糟糟的,还学什么呀,哪有精 力?阎知道妈妈心里累,总是等妈妈平静了,才轻轻地说:妈妈,你应该加劲学习 ,提高文化素质。

像这样的年龄了,还怎么提高?

再过两年,你会觉得现在还很年轻。耽误了的时间,应该补回来嘛。

后来阎还故意当着妈妈的面对别人说,我妈那么忙,还抓紧时间学习。儿子这 么一说,王红心里熨贴了,牢骚也没了。

阎在四年级时考了奥林匹克学校,他的数学才能很快显露出来。不久就被22中 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发现并选中。到了22中,他被吸收到孙维刚老师的数学实验 班。从此,开始了马拉松一样的数学竞赛。开始参加竞赛时,王红和阎都很紧张, 阎在考场里考,她在家里着急,一整天心里七上八下没着落,一会儿觉得阎没复习 好,肯定有的考题超出了准备的范围,有时又觉得阎粗心,有的题会做也丢三拉四 的,得不了高分。一直熬到晚上,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问考得怎么样。但是见了阎又 不能问得太急促,要装出随便的样子问,不能让孩子有过大的精神压力,因为他考 了一天也是很累的。有时当听到阎说考砸了时,心里陡然一翻,火气就不打一处来 ,但是她还得强忍着不发作,只是脸色显得难看,阎这时更敏感,见妈妈脸色不悦 ,也恼火,不吃饭就回到自己房间去。王红还得压住火气动员他出来吃饭。刚开始 ,一到竞赛时,家里简直给搅得空气压抑,没有轻松欢乐而言。阎的竞赛特别多, 今天是这种比赛,明天是那个比赛,王红的心也就整天在半空悬着。

后来王红忽然明白,为什么不能后退一步,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一次次竞赛呢 ?孩子考完后,一切就过去了,这一次考试也就告一段落了,你这些担心、苦恼都 是多余的,对孩子不但没帮助,反而会激化他的畏难和逆反心理。自己整天这个样 子,也影响工作和学习。王红试着改变这种状况。有一次,阎回来脸色又不好看, 王红知道他又考坏了。果然,阎一直等吃完饭才说:妈妈,没考好。听到这话,王 红心里也难过:过去了就不后悔。想一想,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下一次就会考好的 ,参加竞赛,失败是难免的,不必看得过重。

阎很惊讶,妈妈今天怎么了?心里不觉感动起来:妈妈,你放心,下次我一定 考好。

王红笑了,后退一步天地宽,母子两人都好过。此后,王红处处劝自己想得开 些,想得远些,自己经受过那么多的挫折,也算是饱经沧桑,阅历不浅了。怎么在 孩子身上就想不开,看得那么重呢?退一步想,阎在学校里已经是优秀学生了,即 使在奥赛中得不了好名次,在班上还是拔尖的,将来考上重点大学不成问题,这不 就行了吗?还求什么?可是道理是这样,一遇到事,她还是解脱不开,只要阎比赛 回来脸色不好,有时甚至一进门,他什么表示也没有,她凭直觉就知道考没考好, 心里一沉情绪再也提不起来了。而孩子本来情绪就不好,看母亲这个样子,就低头 不语,常常一两天家里的空气缓不过来。

不行,非要改变过来不可,这种心态再不调整,就是患了强迫症,以后不会有 轻松日子过。问题的症结不在孩子,就在自己。人就是这样,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自寻烦恼,自己处处制造套子往里钻,然后自己折磨自己。这种恶性循环非结束 不可。能否控制住这种不良情绪,王红看成是一种意志力的较量。每到阎参加竞赛 以前,她就给自己打预防针,不管考得怎么样,回来一个字也不说。

就这样强行抑制自己,还真的管用。有一次,阎比赛回来,关在自己的屋里三 个多小时没出来。王红知道这一次不但没考好,可能还出了不少的错。但她心里挺 轻松,因为她战胜了自己,没有和孩子一起跌入情绪的低谷中,家里有一个情绪低 落还不那么严重,若是大家都低落,就麻烦了。她也没有去敲儿子的门,让他自己 独自呆一会儿,也许会更好些,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学会自我调整情绪,比一遇 挫折就需要别人开导好,将来到了社会上遇到的事多着呢,靠谁开导,还不得靠自 己,父母也不能跟他一辈子。

最后,阎从屋里走出来:妈妈,我不是不会,你看我解出来了。原来他把自己 关在屋子里解题,多亏没有进去打扰他,如果自己不懂孩子当时的心理,硬是进去 数落他,会出现什么结果呢?王红想来感到庆幸。

王红接过儿子做的题仔细看过后,用严肃的语气说:我同意你的看法,不是不 会,问题在于临场快速思维没有跟上。要不为什么回来就做对了?我看再往深了的 地方找原因。那就是对这一种类型的题掌握得不熟练,稍遇变化,就被卡住了。

你说得有理,真没想到,你并没有学这些数学题,道理却讲得很透彻。阎高兴 地说。

到后来,母子俩都看得淡了,比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与其把它搞得很沉重, 不如当成平常事看,于是家里的气氛活跃了。竞赛为饭桌上增加了一个话题,再也 不让人累心了。有时阎常常在早晨上学时,才淡淡地说:妈妈,昨天我去参加一个 活动。说完好象再没这回事一样,有时王红问上一两句,有时笑笑就过去了。有一 次,阎在竞赛中与他人并列第一,拿回来一枚奖章,也没跟妈妈说。

其实,人的心理承受力弹性很大,有人因为一点小事情就解脱不开,出现心理 问题,有人遇到大灾大难也承受得了。衡量一个人心理承受力的大小,当然有客观 的某些标准,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他的主观方面。有时同样的刺激多了,心灵也会被 磨砺得粗糙一些,不再轻易被刺伤。像阎这样进了数学奥林匹克班,各种比赛多如 牛毛,小小年纪,就成了久经沙场的老兵,如果过分看重每一次考试,那么这一次 次竞赛,就是一道道鬼门关,就会给他带来数不清的烦恼。王红及时调整心态,对 她自己,对孩子都有好处,她自己得到解脱,心情轻松,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工作中 的其他问题。而孩子轻装上阵,对以后的进步和发展更有益。

1995年8月,第3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将在印度孟买举行的消息传来后, 国内开始了马拉松式的选拔赛。先是高中联赛,考了两次,每次3道题,考4个小时 ,决出各省市前六名,再一次比赛,选拔中国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成员,从全国选 出前20名,组成国家集训队。经国家集训队再筛选后,最后留下6名。阎过五关斩 六将,被选为国家队6名成员之一。这一长长的过程,每一次选拔赛都是一道坎, 如果心里放不下,那将要遭受多长时间的煎熬啊。

每次比赛完了,阎打电话总是告诉母亲,又考坏了。王红听了不往心里去,鼓 励儿子:不要多想,争取下次考好,你觉得不好,有可能别人考得还不如你,问题 说不定出在考题偏难上。下一次考完,阎又来电话说没考好,王红说,你起点高, 妈考警院时,有人出考场后,觉得自己考得特好,当时我觉得自己考得不好,但结 果,我的分数却比他们高。

教子经验王红知道,在这种竞赛间隙,讲大道理,说大话都不起作用,只会增 加孩子的思想负担,只有轻松地为他鼓劲才明智。

国际大赛终于来到了。阎和其他5名选手一起,代表中国赴孟买参赛。结果在 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的426名选手之间的激烈角逐中,中国队脱颖而出,夺得了 金牌。回来后,阎仍不满足,说:我们没拿到团体第一,让别的国家拿走了。

阎很看重团队精神,早在这次竞赛的初级阶段--全国高中联赛时,就遇到一个 问题:是否协助孙维刚老师为班上数学小组补课?当时时间很紧,阎正在争取入选 北京市前五名,如果选不上,就失去了下一轮竞赛的资格。王红也犹豫,但很快她 就支持儿子给数学小组的同学讲课,这一讲前前后后共用了80多个小时。在赛前那 么紧张的时候,这80个小时,对于阎来说,是多么珍贵啊。但他却想的是集体的荣 誉。结果,在这次联赛中,全班获得3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

在参加全国选拔赛中,阎从计算机网络里得到一套国外的练习题,他立刻没有 保留地告诉了同学和朋友,所以这次自己得了金牌,他觉得没有什么,没有拿到团 体第一,却使他遗憾不已。(本案例摘自《全国最优秀考生家长访谈录》王建坤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教育专家的分析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 看到,这几位家长以宽松的平常心态对待孩子们的成长、学习,给孩子创造了一种 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样培育出了成功的孩子,因此,父母应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心理需求,以与孩子们心理发展相适应的态度让他们自然发展,是孩子成功的重要 因素。

历代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幼儿专家都认为适时的宽松是孩子获取知识、开拓 智慧的最佳途径。 给孩子松绑吧,将孩子的年幼的心放飞蓝天,智慧之花也就随 之孕育、生长、开放。

1.不必苛求孩子,道路无限宽广平常心来自对孩子的宽容孩子放学平平安安回 到家,这应该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情,做家长的应该高兴地欢迎孩子的归来,而不 应见面就唠叨什么衣服又弄脏了,回来晚了,作业没有做了等等。已经八点了,该 学习了!做完作业再玩!不能老看电视,赶紧学习!你今晚到底学不学习?这些话 已经成为一些家长的口头禅。

专家观点对孩子要宽容,父母对孩子不能只是提出要求、加以督促,同时也 要给以指导和帮助,指导和帮助比督促和批评更重要。如果家长能够在事先及时进 行必要的引导,就完全可以避免事后的批评和指责。同样是让孩子达到家长的要求 ,引导是积极的方法,而批评和指责却是消极的方法。巧妙的引导让孩子轻松而有 兴趣地完成任务,不知不觉地进入家长希望他达到的境地。有些家长平时不给孩子 以必要的指导,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又一味地指责和批评,这只能使他们不知所措 或产生自责心理、从而失去响应成人指令的兴趣。KH*2天下的父母关切自己的孩子 ,因而有时候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原是从美好的愿望出发的,但是动机与效果并 不总是一致的,仅仅有好的愿望,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对于 一个落后的孩子来说,不但会使孩子望而生畏,还会使孩子产生我真笨的自卑感。 只是恨,未必就能让铁变成钢,还需要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平常心铸就孩子的自信心1968年,瑞典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过一 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而后任 意抽出20%的学生,并故意告诉教师这些孩子是未来的人才,有很大的潜力。8个月 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发现那些被称为未来人才的 学生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进步。原来,教师对这些学生不仅抱有期望,而且通过各 种表情、态度、行为方式将这种期望微妙地传达给学生。

这些学生获得信息后更加自觉、自尊、自强,内心充满了奋发的积极性。

罗林塔尔把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意思说教师对学生充满热诚与期望 就会激励自己的教育对象,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实,家庭教育也是如此。

科学发现心理学里有个名词叫暗示,有些事情是可以暗示成功的。有人做过 实验,把智力和能力一样的孩子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总是被老师和家长热情地夸奖 ,而另一组则总是被评价为脑子反应慢,成绩不好等。过了一段时间,结果第一组 的孩子真的个个都表现好,而第二组的孩子们真的各方面都不如第一组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