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1种类型的父母教子方法的得与失
3842700000035

第35章 不能让孩子吃一点‘苦’--溺爱型父母的教子方法(4)

第二天下午,王小川的父亲来到学校,把儿子带到自己的办公室,命令儿子跪 下不许动。待他办事回来,见儿子已坐在地上,顿时怒火万丈,抬起穿着皮鞋的脚 就朝儿子踢去,一下,两下……,接着又是一个耳光,心中怒火才稍微平息了一些 。

可儿子在地下不能动弹了。王小川被踢得昏迷不醒,经医院抢救无效,8岁的 儿子带着亲生父亲所给的致命伤走了,再也没回来。

3岁的胡丹丹是南京第三钢铁厂工人胡庆炎的儿子。父亲对丹丹要求十分严厉 、苛刻,稍有不顺心,便拳脚相加。

1992年11月27日中午,胡庆炎在家中辅导小丹丹背唐诗,年纪幼小的孩子就是 背不出曲项向天歌中的项字。

胡庆炎恼羞成怒,抬手就给了儿子一个耳光,紧接着又一脚朝儿子踢去,小丹 丹摔倒在地,脑部重重地撞在橱柜上。当晚,孩子怀着满腹的委屈,匆匆地离开了 这个世界。

有一位农村的学生叫刘柱,经常遭受父亲的毒打,结果造成神经失常,事情是 这样的。

有一次,刘柱同邻里的伙伴们一起放牛。其他伙伴的父母管得比较松,他们聚 在一起打扑克,他父母亲早就警告他,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打扑克,要玩就好好地 玩。那天他放牛时,发现父亲往另一个方向去了,他估计父亲不会到放牛的地方来 ,他就蹲在旁边看伙伴们打扑克。他看得很认真,没多久,父亲真的来了,还是另 一个伙伴先看到告诉他的。他拔腿就逃,父亲并没有追他。

回到家里,父亲还没有到家,他故作镇静地同母亲说话,父亲突然闯了进来, 一见面,怒容满面,他一看情况不妙,准备逃跑。父亲忙从柴堆中拿起一根木棒向 他劈下,正好打在头顶正中。他当时只觉得头脑里嗡的一声响,像是某种物品爆裂 声那样。接着,头脑里模糊一片,头顶上长出一个大包。

此后,他的反应迟钝,出现了神经失常现象。他有时觉得头脑里嗡嗡地响,害 怕有轻微的脑震荡,但他又不敢向父母说,怕父亲对他更加严厉和责骂。因此,他 有时觉得自己很快就会死去,死神正悄悄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他的心经常颤抖,他 不想就这样去死,他多么向往未来呀……3.暴力家庭酿成的毒杀这件事发生在安徽 南陵家发镇,这是片典型的江南丘陵地,重峦叠嶂,丛林茂密。抗美援朝时,这里 出了个黄继光式的英雄,名叫李家发。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小镇便以家发

冠名。胡春福家就住在家发镇的破张村。

小镇很穷,但胡春福夫妇凭着非凡的勤劳与节俭,打柴耕作,在村里率先盖起 了二层小楼,并开了个小店,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小富户。夫妇俩虽年龄不大(胡 春福40岁,妻子徐美琴38岁),但三个孩子都不小了;大女儿胡胜英20岁,二女儿 胡胜兰17岁,小女儿胡胜美14岁。

1993年仲秋的一个傍晚,小胜美从楼上拿扫帚时,被麻绳绊住,跌下楼来。幸 好当时下雨地潮,小胜美的脑袋把潮湿的土地砸了个窝窝,一点皮未破,一滴血未 流。可小胜美日后的头痛就缘于这次不幸中的万幸。

教子误区小胜美有时莫名其妙地喊头痛。父母知道后,说可能是看电视看的, 两个姐姐则说她撒谎。

小胜美说:是的,我是爱看电视,尤其爱看动画片。但我有时确实感到头痛, 而且头痛的时候就想喊叫,想骂人,可越叫头越痛,而家里人听到我叫就骂我。于 是我只好忍着,再也不跟他们说了。另外,我又怕叫多了父母要带我去医院,因为 我最怕打针。

小胜美说:因为我说实话姐姐们不相信,同学也不相信,于是我懒得说实话了 。我越说实话,她们越骂我、打我。我和她们越来越处不好,于是我干脆就不念书 了。KH*2小胜美辍学后,因为大姐掌店,二姐上学,所以家务活几乎全落到她肩上 。洗衣涮碗,喂猪拔草,小胜美都做得很麻利。可两个姐姐却对她越来越差。她们 常常骂妹妹是孬子。小胜美说:她们吃好的,穿好的,把穿旧的衣服给我穿。父母 要为我做,她们就说,你看她身上的衣服,哪一件不是破的,她不配穿新衣服。事 实上,我身上的衣服本来就是旧的,又都是烧锅时烫过的。她们的东西放在家里从 来不让我碰,碰了就要挨打。特别是二姐,她用拳头砸我胳膊,打得我可疼了。

有一天,二姐看她嘴里在嚼着什么,问她哪儿弄到吃的,小胜美说买的,又问 她从哪儿来的钱,小胜美不作声。于是还没等爸妈开口,两个姐姐便拳脚相加,父 母见状劝喊,可两个姐姐哪里听得进?

对于姐姐,小胜美已不敢奢求半点的手足之情,她恨死姐姐了。后来偶尔听人 家讲老鼠药可以毒人,于是她产生了买鼠药报复姐姐的念头。在她看来,鼠药只能 毒死老鼠,但毒不死人。她听人家说,人被鼠药毒过后,只需一个晚上,第二天就 好了。于是,她认为这是教训姐姐的最好方法。

1999年2月,二姐又打了她。她想反抗,但她想到二姐那毫不留情的拳头,想 到求援后父母的无奈,她还是咬咬牙忍住了,但她内心的克制已达极限。她在傍晚 骑车赶到离家十里山路的小镇,买了两包烈性鼠药,回家后倒进一碗米汤里,结果 二姐果然喝下去了。喝下去就抽搐,被村民送到市里医院,花了6000多元才看好了 ,但家人一直认为是中了邪,在家又是拜神,又是烧香,根本没想到是小胜美投的 毒。

因为不知道是小胜美投毒,所以小胜美教训二姐,以期日后二姐对自己好一点 的目的并没达到,两个姐姐一如既往地苛刻待她,孤独与寂寞依然淹没着小胜美, 看书、看电视成了她获得童趣的惟一方式。

6月1日,小胜美又从家里拿了不少钱,并到小镇上去买《故事会》及一些文艺 杂志,回家后姐姐看见就夺走了。看完后也不给小胜美,而是当着小胜美的面把书 撕掉了。

小胜美心中的最后一片彩云破碎了,消失了,除了再次想到鼠药,脑海中简直 是一片空白。

可她想到二姐服毒后的惨状,又开始犹豫不决,但两个姐姐一边撕书、一边大 笑的情景不时在她脑海浮现,她终于又跨上自行车,买回了14包鼠药。

她回来正赶上要吃晚饭,趁人不注意把毒药全倒进饭锅里。借口冲凉洗澡,她 躲开了饭桌,等她洗完澡,全家人都已中毒了。家人被邻居送进医院抢救,她被警 察带走了。

最初她并不知道,她的仇人都没死,而是最爱她的父亲死了。她说:如果父母 未毒死,两个姐姐毒死了,父母肯定还会打我,都死了,也有都死的好处。过了一 段日子,她好象想开了。她说:我本来并不想毒父母,可当时头脑已被气昏了。要 是清醒一点,我肯定会提醒父母的,因为他们把我养这么大……她进述这悲剧的过 程,如同讲述别人的故事,没有悲痛,没有眼泪,没有内疚之情。她还是个孩子, 如果她提醒父母,父母能袖手旁观吗?绝不会看着两个大女儿中毒!孩子的感情特 征是单纯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孩子没有理解,极少问为什么。

教子误区我们知道感情是基于认识基础上的相对稳定的情绪表现。片面的认识 产生幼稚的感情。孩子的认识基本上都是片面的,这与他们缺乏知识与经验的现实 相对应。因此,孩子们的感情也基本上是幼稚的、纯洁的、天真的。

小胜美生活在崇尚强权的暴力家庭中,她的行为完全是从大人和姐姐们那里学 来的。

她才十四岁,不可能理解她所受到的虐待,也不能预见她行动的后果。她的姐 姐们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责任,也不认为对她有过伤害。她们认为打骂都是正常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胜美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就是很正常的了。但当小胜美实践这 种行为时,成年人反而感到惊异和不可思议。造成小胜美这样的悲剧,父母家教不 当实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育专家的分析从以上的几个案例可以看出,不打不成才,棍棒下面出孝子的 观点是封建糟粕,是没有一丝科学性的,经不住当代文明社会的实践。家庭教育采 取打骂的方式,最终的结果是深深地在潜意识上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正如一位 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人士所言你用自私冷酷和暴力对待孩子,那么你在他心里 播下的只能是仇恨的种子。等他长大了,就会感到世界不公,就会愤怒,就要反抗 。

1.棍棒教育为哪般自古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都奉行不打不成才的训戒,这句 话之所以能延续至今,看来它一定是有一些道理的。把打作为一种教育孩子和惩罚 孩子的手段,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来讲,也无任何不妥之处。只是不能滥用打 .

既然只是为了教训孩子,使他有些惧怕,因而棍棒不可多用。打两三下,作为 警告也就够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响鼓不用重捶敲。反之,打多了,打惯了,把 一个孩子打疲了。那么,孩子对打也就不会有所惧怕了。一旦一个孩子对打失去了 惧怕,那就最好就此住手,另想他法。

但是,遗憾的是,不少父母却执迷不悟,坚持非要给孩子一些惧怕。用他们的 话说就是:我不信我就打不怕你!于是越打越厉害,一次一次地加码。

他们总以为儿子不怕是因为打轻了。打重了,孩子就一定老实了。至于最后丧 失理智,不知轻重,把孩子一棍子打伤或打死的事也不少见,这样的悲剧希望做父 母的记取。

一旦滥用打罚,它既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 威信。

动不动就打,不讲道理!武断!横蛮!不但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而且 打多了,只会使父母子女之间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严重的甚至对抗、对骂和对打。

专家观点孩子有孩子的自尊心,有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意志。因此,要改正孩 子的错误,必须是孩子自己有所反悔,有改过自新的要求和愿望。一味地打,而不 进行说理教育是永远达不到这个目的的。而孩子不读书、不愿读书,打虽为一种惩 罚手段,但更需要启发和激发起孩子读书的欲望、要求和兴趣,更需要作耐心和细 致的启发教育。

不打不成才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有它同样错误的复杂的思想前提,不仔细 地剖析这些前提的荒谬,这种观念就不会自动地从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头脑中消失。

自己的孩子有权随意处置的封建理念专家观点孩子是父母生的,父母有权利 去随意处置自己的孩子。这句话的前半句是真理,后半句则是封建的、陈腐观念的 延续。孩子与父母之间有天然的血缘关系,但并没有天然的人身依附关系。父母照 顾孩子是天职,随意惩处孩子则是父母脑中旧观念在作祟。)孩子从生下那刻起就 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自己发育、自己生长,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父母养育 他,为他的成长创造条件。可在封建社会里,父母之命,子女谁敢违抗?家规家法 ,子女谁不谈之色变?父母对子女的惟一希望就是传宗接代、光耀门庭。孩子的个 性与尊严全被淹没在家族利益的冰水之下。孩子是依附于他的父母,依附于他的家 族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遭祸,株连九族。由于这种人身的依附关系,父 母和家族为家庭利益用惩罚的手段去教训孩子恪守家规,振兴族业。法国大革命时 期,思想家们响亮地发表了人权宣言,宣称法律意义上的人人平等。个人的价值与 尊严开始出现于人类历史之上。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父母养育孩子,但却不能主宰孩子的一切,如学习、交友、婚姻等等,更不能随意 惩处孩子。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逐渐成为现代家庭气氛的基本模式。

专家观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是要培养顺从家族家长愿望的继承人,因而就必 须用棍棒打杀孩子个人的希望。现代家庭教育是要培养出有热情、创造力、独立精 神的现代人,因而就必须彻底抛弃棍棒教育,不打不成才的陈旧观念,改用民主、 平等的方式进行。

不打不成才,成的仅是适应封建或奴隶社会的才,而决不是适合高楼林立、竞争 激烈、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之才。要想成就这样的才,就必须把生存和发展的 主动权交给孩子自己,父母有指导的义务,却绝无随意惩处的权力。随意打骂孩子 是不合时宜的,收获的只能是苦涩之果。

你不打,孩子就不听话孩子的耳朵是长在背上的,你不打他就不听话。这句话 出自宗教教育家之口,是贬低人性,为着传布宗教信条的。我国的传统家教训条中 也有玉不琢不成器等相类似的说法。这些观点认为,孩子身上带有各种恶习,必须 用严厉的纪律及惩罚革除这些恶习,才能使孩子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更深一层地看 ,这种行为背后存在着人性恶的原罪意识。抛开性恶与性善这种形而上学的争论不 说,单单是打果真可以把孩子的行为纳入善的轨道吗?回答是否定的。打孩子是暗 示孩子他的某件事做错了,就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不!但并不能为孩子指明正确 的做法。逻辑学上就不准许用否定的方式来给一件事物或一种关系下定义。当孩子 承受肉体上的痛苦时,他的心灵也在悲愤地向大人呐喊:请告诉我到底什么才是对 的!但许多父母自己也不知道正确的是什么,打完解气就忙自己的活去了。待到孩 子又做错事时,便又是一顿令孩子颤抖和恐惧的拳打脚踢。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 以沉默来忍受,来反抗。

在听话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怎样悲苦的心!他要求发泄,他要求解脱,他要求 逃避。校园暴力事件的增多,学生自杀事件、出走事件的增多,孩子一天到晚小心 翼翼地紧张学习,孩子的撒谎行为与这种无休止无节制的家庭暴力是有直接关系的 。

拳脚底下绝培养不出健康的人格。要不就是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人;要不就 是桀骜不驯、蛮横霸道的人,甚至在孩子心灵深处埋下自虐和虐人的种子。孩子的 才智和热情,孩子的成就和幸福都葬送在父母手中了。凡是真正研究过教育的人, 没有一个不是对体罚孩子抱有极大的反感。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告诫英国的父母们 ,体罚孩子除了收获恭顺和虚伪、痛苦和眼泪以外,什么也捞不到。

不打不成才学习是件苦差事,孩子天生是不爱学习的。这种认识前半句有个如 何理解的问题,后半句则根本就是错误的。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是要在观念上感 触、认知、分析、理解并消化吸收几千年人类所创造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由于个 人经验水平、语言风格、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完成这一内化过程不付出艰辛的 努力是不可能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所赞颂的正是这样一种笃实刻苦的精神。这种艰 苦刻苦又不同于一般的情绪体验,它们的背后就酝酿着极大的快乐。当苦苦思索, 豁然开朗之时;当夜以继日,完成作业之时;当智慧增长,有所成就之时,那背后 的快乐就会喷涌出来,使孩子整个的身心激动不已。学习是苦亦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