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双赢学(青年人生指南)
3843000000043

第43章 携手打天下——与朋友双赢的艺术(4)

这是逃避和软弱的表现,为了可能出现的后果让朋友做出牺牲,而这种后果是起用任何一个人有可能发生的,与这个人是否是你的朋友毫无关系。畏惧人言,让朋友做出牺牲,是软弱的表现。这是对任人唯亲的矫枉过正。

我们要相信每个人的能力,尤其是朋友,当我们有能力去成全朋友时,一定要相信他能承担起重任,并且不负重望。

做人做事要任人唯贤,看这个人的品格和能力,这与此人是谁,和你有什么恩怨、关系无关。对于朋友,我们当然比较了解,他的能力如何,是否适合某项工作或某个职位,然后客观地下结论,这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朋友负责。让真正有能力的朋友到合适的岗位,是对朋友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4.不要提出使朋友为难的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愿意,或不能够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在朋友身上,朋友毕竟是朋友,他也有力所不及的地方,强求只能破坏对己的信任。

提出让朋友为难的要求,不外乎两种结果,一是遭到朋友的拒绝。朋友办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没必要为了别人而让自己为难;二是朋友可能这次满足你的要求,但这是最后的一次,朋友以这次帮忙彻底回报了你全部的友情,友情很可能从此发生转折,转淡或终止。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神,能力都有限,提出朋友能力所不及的要求,是对友情的伤害,你提出这个要求,就伤害了朋友的感情,朋友拒绝你,也会使你对朋友不那么满意。

交朋友时,要作换位处理,即自己试着处在朋友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有的要求,对这个朋友提出来很合适,他也会帮你,而对另一个朋友来说就很为难,不会令你满意。

令朋友为难的要求可能是如下情况:

一、违背朋友的作人准则和处事原则的要求。

二、提出朋友没有能力办到的要求。

三、朋友能够满足你的要求,但两人的交情不够,所以你的要求会令朋友为难。朋友之间的帮助与两人之间的亲密程度有关,处于什么亲密程度提什么样的要求。

朋友之间的交往应该以自然为宜,双方都觉得没有压力,这才是朋友的理想境界。提出朋友为难的要求,说明你对朋友的付出要求高,这本身是对朋友的一种压力。

同时,你的要求令朋友为难,说明你以前的付出还没累积到可以提这个要求的时候。一颗树上结满了李子,李子成熟时味道甘美,可你非得在李子刚刚成型时就要吃,那尝到的滋味肯定是苦涩了。友情也是我们培育的果树,过早的摘取果实,是既费了自己的心血,又尝不到果实的美味,万事不可强求。

5.对朋友只可说服,不可压服

朋友相处,只可说服,不可压服,如果强行采用压服的策略和行为结果只能是好心没好报,而压的最终结果还只能是不服。

两个朋友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时,最难办的是在做决定时,意见不统一。双方都认为自己考虑得很周全,很客观,所以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应该听自己的。事实却不必如此。你考虑的未必周到,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总有好处。没有人敢保证自己一定是对的。

首先,因为强迫朋友服从你的错误决定,使办事不利,利益受损;朋友会为此埋怨你,你自己也会为此而不安,难以对朋友交待。

其次,在朋友正确而自己错误的时候,还强迫朋友服从你的决定,可见你多少有点儿独断专行,听不进不同的意见,朋友对你的好感打折扣,友情倒退。

第三,如果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还需要共同作决定时,因为有了前车之鉴,你就失去了主动权,甚至是发言权。

在很多情况下,并非这个错就是那个对,不同的决定可能最后得到的结果相似,但是因为你压服朋友执行你的决定,而结果失败了,朋友就因此认为:“当时应该听我的,看来我的决定是对的。”无论朋友的决定是否正确,都无法检验了。很可能,执行朋友的决定,也会是同样的结果,但由于你执意自己作主,失败的责任就由你承担了。

假使事情的发展证明你的决定是对的,虽然对于你可能有利一些,但你独断专行的态度仍难以被朋友接受,朋友之间讲的是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不存在谁该听谁的问题,朋友的意见不对,也不能简单地以一句“你说的不对,应该听我的”作结论。要进行入情入理地分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如果真的这么办会有什么结果,从而让朋友主动放弃自己的主张。

靠压服让朋友听自己的,从态度问题上,对朋友不尊重,剥夺了朋友平等参与决定的权利。从心理上来看,你可能担心说服不了朋友,所以干脆省略这个环节,其实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一旦压服代替了说服,很可能会成为以后一个不成文的惯例。你这次可以强迫朋友听你的,那下一次,朋友也可以无视你的意见自己做决定,到时你能说什么呢?

与人相处,我们提倡的是自尊、自立、自强、友好相处,尽量求同存异。可有时候,必须达成一致的意见,只能执行一个决定,这个时候只能说服,不能压服。

你的说服让朋友心服口服,对你信任有加,而你压服的代价只是慢慢失去朋友。权衡之下,说服朋友,让朋友为我们的人格和聪明睿智所折服,不失为让我们赢得朋友朋友赢得我们的一项有效策略。

四、双赢交友,扩张自己的朋友网络

我们交友的目的就是获得朋友,获得友情。我们交友所采用的方式就是真诚,宽容尊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我们这样待人的同时,他人也会赢得我们的友情。这就是双赢交友。

有句民谚说得好:“世界上没有陌生的人,只有尚未认识的朋友。”我们生存的社会是人际关系的联络网。这网络的主体就是朋友。随着我们交际的扩大,我们所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关系也愈来愈复杂。

曾经有位社会学家用了一种“网络图”方法来分析群体成员间的关系。这个网络由多个圆圈及彼此间的联通线组成,每个圆圈代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联通线表示他们间的关系,单箭头联通线表示一方喜欢与另一方接近,但另一方表现冷淡;双箭头联通线表示双方都喜欢互相接近。单箭头联通线所代表的朋友沟通是不理想的。双箭头代表的朋友沟通则是非常成功的,可谓双赢。所以交友应该是成功的,双赢的。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张人际“英特网”,扩张身边的朋友网络。

1.交友的境界

友谊其实是平等论交。平等,可谓是友谊的前提。因为,但凡需要委屈或抹煞一方的情性,友谊都会失衡,而且无法久长。

朋友相交,倾心而已。一对成为挚友的人,欣赏的便是对方的气质和才华。

再者,友谊除了平等的要素以外,也应该远离利害关系。如果要谈权利义务,则不是朋友,至多不过是个伙伴而已!

荷马说,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住在两个肉体上,讲求的是灵交。这倒与中国人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这样的心灵之交,也未免太不沾人间烟火了!境界虽高,诚属不易,也不敷凡人所需。

倒是孔夫子的“友直、友谅、友多闻”更贴近生活,又不至于太过俗滥。

其实,标榜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也许把它当成是交往之道,借以维系长远的友谊,更为切合实际。因为,每一个人都存在着瑕疵和隐私,保持适当距离,当然不易导致交恶的!

再者,交友最好是事前审慎选择,不要交而后择,徒然招致多怨多恨。

交朋友的本领和境界,取决于个人的热忱、胸襟和气度。一个修养棒的人,即使在敌人身上,也会看到优点,更不要说对自己的朋友了。

想要友谊更为诚挚、美好、长久,那么就把过往的以享乐为目的的酒肉朋友、以利害结合的同僚伙伴,更加往上提升,就会剔除掉原来的善变因缘,更为浓郁芳香了。

同情朋友之苦,拔刀相助不难,面对朋友成功,能同喜同乐更是一种境界。

2.我以真诚换友情

真正的朋友讲求的是心灵的沟通。只有真诚,你才能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所以要得到朋友,必须待人真诚,这样才会换得朋友的友情,换得朋友的心。实现友情的双赢。

《韩非子》中说:“巧诈不如拙诚。”巧诈可能一时得逞,但时间一久,就露馅了。相反,拙诚是指诚心地做事,诚心地交友,尽管可能在言行中表现出愚直,但时间长了会赢得大多数人的爱戴。韩非子的这句话是说,与其运用巧妙的方法来欺瞒他人,不如诚心诚意地来对待别人。

真诚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人们相互信赖和友好交往的基石。每个人都喜欢同诚实正派的人打交道,与诚实正派的人交往。因为这样可使朋友有安全感,不必心存疑虑。

为人真诚表现在与朋友交往中,就是以诚相待,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对朋友不可虚情假意,也不可口是心非,切忌对朋友施小心眼,耍小聪明。

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荀巨伯的人,一日得急信,说一位朋友得了重病。朋友远在千里之外,荀巨伯去看他时,赶了好几天的路程。可是到了朋友所住的郡地时,却发现这里被胡人包围了。他只得潜入城里去看望朋友,朋友看到荀巨伯时非常高兴,但又忧虑地说:“谢谢你在这个时候还来看望我。现在城已被胡人包围了,看样子是守不住了。我是一个快死的人,城破不破,对我来说已无所谓了,可你没有必要留在这里,趁现在能想办法,你赶快走吧!”荀巨伯听后责备朋友说:“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大难临头,你却要我扔下你不管,自己去逃命,我怎么能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情呢?”胡人攻破城后,闯进朋友的院落,见到安坐的荀巨伯,大发威风说:“我们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你是何人,竟敢不望风而逃,难道想阻挡大军不成?”荀巨伯说:“你们误会了,我并不是这城里的人,到这里只是来看望一个住在这里的朋友。现在我的朋友病得很严重,危在旦夕,我不能因为你们来,就丢下朋友不管。你们如果要杀的话,就杀我吧!不要杀死我这位已痛苦不堪,无法自救的朋友。”胡人听了这样的话非常惊奇,半晌无语。过了好大一会儿,有一位头领看了看手中的大刀,说道:“看来,我们是一群根本不懂得道义的人了。我们怎么能在这个崇高道义的国家里胡闯乱荡,为所欲为呢?走吧!”胡人竟因此而收兵,一郡得以保全。

且不说荀巨伯对待朋友的义气感化了胡人,保全了朋友住郡的安危,单就荀巨伯对待朋友的真诚本身而言,足以令人感动了。像这样以真诚的言行对待朋友,天下还有谁不愿意与其结交呢?朋友之间的友情怎能不深呢?

在与朋友交往中,以诚待人,就会取得朋友的信赖。那么,以诚待人就应做到言行一致,信守诺言。

孔子经常教育他的学生,要“言必行,行必果”,曾子把老师的话牢记在心。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要进行反省:“给人家办事,我做到诚心尽力了吗?对待朋友,我有没有不诚实,不守信用的地方呢?老师的教诲我认真复习过了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曾子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成了远近闻名的人士。人们办事都喜欢找他帮忙,有时把一些性命攸关的大事也交给他办。因为大家都知道,曾子是最诚实、最讲信用的人,把事情交给他办,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信,人言也,人言则无信者,故从人言。”意思是,信就是人所讲的话,不是人讲的话才会无信。这话虽说的不够全面,但也说明信守诺言的重要性。东汉时期,山东人范式和河南人张劭在太学期间是一对好朋友。学成分别时,两人相约要聚一次,重聚地点是张劭家,并定了具体聚会日期。两年后的这一天,张劭告诉母亲他的同学范式要到他家来,希望母亲准备一些酒饭。张劭的母亲不相信,说两地相距这样远,你肯定他今天一定到?但范式果真这一天来了,张劭的母亲说,范式真是一个守信用的人,与这样的人交朋友,肯定错不了!后来,张劭得重病去世了,下葬的那一天,乡邻们忽然发现远处有一辆车急驰而来,白马素帷,并能听到痛哭的声音,张劭的母亲说:一定是范式来了。范式手执麻绳,牵着灵车为张劭落葬,痛哭说道:“去吧!元伯,生死异路,无法挽回,我和你就此永别吧!”周围的人听到范式的话无不落泪,都说没有见过像范式这样诚心诚意,信守诺言的朋友。

对朋友守信用体现在每一件细小的事情上,朋友托你办一件小事情,这事情又是举手之劳的,你应该尽心尽力去办。譬如,你去外地出差,朋友托你买一件东西,你答应了朋友就应该做到,做不到应向朋友解释清楚没做到的原因,不然就是不守信用,给朋友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守信用还表现在,严格遵守与朋友的约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失约。若经常失约,不仅耽误了别人的时间,打乱了别人的安排,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失去了自己的信誉。战国时期的魏文侯信守约定,很值得人们学习。有一次,魏文侯曾对管理猎场的人说,两天后我要到这里来打猎。两天后的那一天,文侯与臣子们饮酒,正饮了一半,文侯却停下了酒杯,说天不早了,我要出去。臣子们惊讶道,外面正下着雨,我们在这里饮酒非常快乐,你为什么要出去呢?还是别出去了!文侯说,我前两天与管理猎场的人约好了今天要去打猎,不管怎么说,不好失约啊!

包公刚到开封府上任时,开封城外经常出怪事,连续有好几个恶霸在睡梦中被人勒死,而家里人连声音也听不到。官方出高金、精差捕捉,连杀人者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只好将案情报告给包公。包公反复研究、勘察后,发现这些死者,都是刚刚做过一件伤天害理的坏事后而被杀死的。百姓称杀人者为“无名大侠”。一天,有人来密告开封城里有一恶霸,仗着亲戚中有在朝中做大官的,抢了民女,还将姑娘的父亲打伤致死。包拯用计等着那“无名大侠”的到来,双方了解后,包公说:“今后我若有哪件对不起百姓的事,你随时可来取我的头。我也有一事要你答应,日后再有恶霸害人之事,请不要擅自杀人,我一定以国法治他的罪。”无名大侠爽快答道:“只要大人能秉公执法,我决不杀人。若有违背,我会以死来向大人谢罪。”对方击掌为誓,各自归去。后包拯果然定恶霸为死罪。此后,当包公遇到困难时,就想到和无名大侠的誓约,总没辜负那义士的期望。那义士再没出现。三年后,一天清晨,一把匕首把书信插到包公的书桌上。他展开一看,大意是:我守约三年,未杀一人,昨日遇一伙歹人拦路抢劫,不听我劝阻,我一时激愤,杀了四人,留下一活口,绑在大人房后树上。我已违约,请到城隍庙验我尸首。包拯深受感动,叹道:“这真是自古以来少有的义士啊!身怀绝技,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诚待誓约。视生死如鸿毛,守大义如泰山,惊天地,泣鬼神!可惜命归黄泉了。”以后,包公更是以这义士的高尚情操激励自己,一生严明执法,为民除害,从不忘记自己的誓言。

“无名大侠”和包公的这一段故事,非常感人,其原因就是两人信守诺言,从不违约,互相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