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
3843200000020

第20章 对话(2)

弟弟,干劲和钻劲使你勇往直前,希望你在建设共产主义(事业)中把你的光和热发(传)遍到全世界,让人们都知道你的名字,使人们都热爱你和敬佩你。弟弟,希望你实现姐姐的理想。

祝你愉快

姐黄丽乱草

1958年11月7日

当时为了宣传雷锋,几乎每一个和雷锋有联系的人都被部队寻找过,因此,当大家发现这则留言时,就想找到这个名叫黄丽的人,所以当时部队还专门派人到湖南去寻找,但是始终没有找到这个叫黄丽的人。但听说雷锋在湖南农场的时候,有个叫王佩玲的女同志对他很好,而且大雷锋5岁,还送过雷锋笔记本,所以大家就怀疑这个“黄丽”即是“王佩玲”,不过当去询问王佩玲的时候,被她矢口否认了。直到后来戴参谋在整理雷锋的故事时,多次和王佩玲大姐联系,和她通了近百封信,最后王佩玲终于承认那个留言是她写的。她之所以一直没有承认,就是觉得她和雷锋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因为雷锋是个孤儿,缺少家的温暖,所以当时对雷锋照顾的就比较多,但一直是以姐弟相称,雷锋去了辽宁之后就一直没联系过,再后来,自己也结婚了,所以觉得承认和不承认并没有什么区别。

报道中另一个与雷锋有关的女孩叫易秀玲,也是和雷锋一起从湖南来到辽宁的。当时一起来的有几个女同志,她们跟雷锋的关系都很好,那天晚上抢救过水泥之,第二天给雷锋拆洗被子的人中好像就有易秀玲。但是有的书上却说,雷锋临去部队那天,易秀玲给他戴了红花,雷锋也拉着她的手说:“你等着我。这些应该都是杜撰出来的,首先是我们去参军那天,大家换好服装就一起往运兵的卡车那跑,一群小伙孑嘻嘻哈哈的,根本没有谁来戴花,周围倒是确有不少工友出来看,附近的人也来围观,但戴花肯定是没有的,因此雷锋根本不可能在那个时候说“你等着我”的话。而且我们参军以后,雷锋也没有给易秀玲写过一封信,而易秀玲在我们参军半年之后就结婚了。因此说他们两个谈恋爱应该是不确实的。

关于雷锋的第三个爱情传言,其实当时雷锋自己也已经予以否认了。

雷锋担任四班班长期间,我们来到离抚顺大约一百多里外的下石碑山施工,部队驻地附近一个村子的妇女队长二十来岁,长得挺漂亮。她常常领一帮姑娘来我们部队做好事,时间长了,慢慢就熟悉了。

有一天,雷锋在街上碰到了她,这位性格开朗的女孩远远地就问雷锋:

“四班长,你是怎么学习《毛选》的?”并和雷锋站在街上聊了一会,你知道,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比较保守,男的和女的说话都是会引起非议的,他们站在那里聊天,当然会被人误解了,所以就有人把这事告到了连里。

按照部队纪律,战士是不能随便和地方女同志交往的,发生了这种事,尤其是发生在连里重点培养对象雷锋身上,连里更加重视。指导员没有了解情况就把雷锋批评了一通。雷锋当时受了委屈却没有埋怨,他向指导员说:“没有这些事,请领导放心,我不会给部队丢脸的。”

1962年7月29日,雷锋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今天,指导员找我谈话。他说:“雷锋同志,你从3月份离开连队到下石碑山单独执行运输任务,工作很积极,政治责任心强,任务完成得很出色,安全行车四千多公里没发生事故,同时还给人民群众做了很多好事。这很好,要继续发扬……不过,现在有人反映,说你和一位女同志谈情说爱,是否有这么回事呢?你好好谈谈。”

从内心往外说,我没有和哪个女同志谈情说爱。指导员提出这个问题,我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风从何起。首长经常教育我们,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违法乱纪。这些话,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坚决不会明知故犯。

我想:自己年轻,正是增长知识的好时候,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还这样想过:我是在党哺育下长大成人的,我的婚姻问题用不着自己着忙……

现在,有同志说我谈情说爱,没有任何根据,完全是误解。我是个共产党员,对别人的反映和意见不能拒绝,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五的正确,也要虚心接受。现在有的同志还不了解我,冤枉了我,使我受点委屈。这也没什么,干革命就不怕受委屈。“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没有这回事,就不怕人家说。

从这段话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雷锋当时并没有谈什么恋爱。

雷锋精神的根本就在于:它与中华文化中最宝贵的善良、真诚、勤劳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传统一脉相承,它体现了一种对生活、对他人,同时也是对自我的热情和责任感。学雷锋就是学习雷锋身上那种“钉子”精神,刻苦钻研,学好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是要学习雷锋身上那种敬业精神,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干好每一项细小工作,为祖国的事业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是要学习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至于其他的,自有后人评说。

关于雷锋的照片

笔者:共和国成立前和成立后,我国都有一系列的楷模,从战争年代的董存瑞、刘胡兰,到建国初的王进喜、陈永贵,再到和平建设年代的李素丽、徐虎,甚至是革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尽管这些名字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没有一个能像雷锋那样拥有那么多的事迹,拥有那么多的照片,这些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都难以办到的事情,在雷锋这样一个普通的士兵身上怎么就办到了?更何况是在我们最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有人做过统计,依照雷锋现有的照片数量和雷锋在部队的时间,几乎每三天就会照一张照片,这在任务紧、工作重的情况下又是怎么做到的?是不是确实存在传言中的“补拍”现象。作为雷锋的亲密战友,那几年你们都是一起度过的,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乔安山:雷锋确实是比其他的榜样和典型多了不少优秀的事迹和照片,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部队的时候,雷锋已经被作为典型进行了不少宣传,而且还专门编写了一个有关雷锋优秀事迹的资料,许多战友也把自己了解的雷锋做好事的情况整理出来。雷锋牺牲后,连里受抚顺市委委托还专门办了一个“雷锋烈士事迹展”,这对于收集雷锋的遗物和事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毛主席为雷锋题词以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宣传雷锋精神也成了一项政治任务,还成立了专门的雷锋宣传小组,专门负责收集、整理有关雷锋的事迹,雷锋呆过的每一个地方,接触的每一个人,他们几乎都进行过收集整理,像雷锋小时候在湖南的一些情况,基本都是那个时候整理完成的,这些都为全面、丰富地表现雷锋形象提供了充足的资料。

二是雷锋自己写的日记。在几年的时间里,雷锋写下了无数的日记,这些日记后来大多都已经过整理出版,从这些日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有关雷锋的所有重大事件都在他的日记中出现过,像参军、入党、学《毛选》、“误会谈恋爱”等等。有很多人不相信雷锋日记是雷锋写的,觉得高小毕业的雷锋不可能写出那么有哲理的话,这些已经有很多战友做了详细的说明,我也就不用在这里解释了。

三就是照片,这是引起人们怀疑最多的地方。其实有关这些照片,当初负责拍照的张峻和季增都多次解释过,当时为了宣传雷锋,季增和张峻几乎成了雷锋个人的专职摄影员,像他出去作报告一般都会有摄影员跟着,所以有很多照片都是在这些过程中拍的。另外当时一些报社也向连里要一些需要宣传的先进的照片,所以也会专门地“摆拍”一些有代表性的镜头。

不管怎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雷锋的事迹和照片确实是多了些,这也为我们更好地宣传雷锋、宣传雷锋精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我们缅怀雷锋提供了更多的记忆。

“雷锋精神”的随意对话

网友丙辰子

要说雷锋精神,还是要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当中来看更妥当!孤立地脱离那个时代背景来说雷锋精神是不适当的!自己的亲朋好友从那个时代走过,可看得出这是很多人的自觉的行为!已经自然而然的进入道德标准的层面(不是刻意的)!因共产主义者所遵循的就是集体主义观!每个个人所作的一切都要有利于大家——也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思想(换句话说就是其实也包含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观念!

网友依法治国

我可不是从政治角度说的,而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如果大家都能那样互相帮助的话,世界也将变得很美好;反之,现在不是这样的世界,而是每个人不得不时刻防着别人,不觉得很累吗?

我觉得雷锋精神中忠与不忠是个次要问题,但他那种热心帮助别人的精神,就应该值得现代社会学习。

法老的BLOG

雷锋走了,雷锋已经成了上个世纪60年代的神话故事,我会讲给我的孙子听。有一个叫雷锋的人,不是那么冷漠麻木,他心存善意帮助别人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匿名网友

呼吁青年入从我做起,将雷锋重新为我们青年树立新的榜样!以以爱待人、自强好学、时尚新潮、文明礼貌为傲;以穿雷锋系列新潮服装为时尚;让雷锋成为中国之热,成为世界品牌!

饭店可以不可以使用雷锋标志?我觉得完全可以!甚至宾馆、超市、公司、休闲场所,所有只要正规健康合法的场所都可以使用雷锋标志!如此,雷锋的形象、故事、品牌才真正能贯彻人心,深入每个人心中!在宣传了雷锋形象和精神之时,又让雷锋品牌响彻全中国,我们何乐而不为之?难道只是教科书上提一提,心里几年后偶尔想起才是我们学雷锋的方法?

网友S_Jaky

实际上大家心里面都有一种向上的胸怀和良知。只不过缺少一种呐喊的声音来激发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我想我愿意做一名呐喊者,每个人不要看别人怎样就怎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做一个和谐的个人,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加分而不是减分。每个人都和谐了,我们的国家就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