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暗箱
384500000043

第43章 老首长来电(2)

朱主任叫来了男编导开林:“给你一个机会。今晚头条,替你季姐编个十分钟的大特写。”

开林:“我靠,十分钟头条大特写?长这么大还没编过呢!”

朱主任:“别开玩笑。你季姐已经把稿子传好了,你帮着贴贴画面吧。”

开林皮着脸:“工作量咋算?”

朱主任瞪大眼睛:“工作量?给你小子弄了个十分钟头条大特写,你还要工作量?给你两个选择,要工作量,还是要挂名?”

开林笑笑问:“能都要吗?”

朱主任本来想大叫一声“不可能”,但这次他改变了方式,很冷静地拍拍他:“你就别气我了,都要是不可能的。你还是要名吧,十分钟特写,没准就是今年的新闻大奖。想想吧,今年还能出比这更大的事吗?”

开林嘿嘿地笑着,心里也觉得捡了个便宜,开始看稿,边看稿边看采访带。他看了一段,见朱主任还在,就问:“主任,这雨中的画面完全没法用。”

朱主任不屑地:“动动脑子,没让你全用,三个画面就行了。刘省长安慰烈属,刘省长雨中让伞,雨中大写意的送行的队伍。把现场音拿掉,重配哀乐。学着点吧,快编!”

开林一脸敬佩之情,转身仰望着朱主任,简直说不出话来,良久,憋出一句:“主任,以后你家的煤气罐就是我扛了。”

朱主任笑笑:“省省吧,我家是煤气管道,不用扛煤气罐。动动脑筋,不是看了稿子吗?人家季子川的稿子就写了这三个场面。看稿子时,过脑子了吗?”

开林赶紧说:“说实话,刚才没怎么看稿子,尽看画面了。”

朱主任拍拍他:“给你两个小时,赶紧编,编完找季老师把关。”

开林:“是,放心吧,主任。”

朱主任又强调:“必须编干净喽,片子要送张天芳秘书长亲审!”

开林使劲点点头:“放心!”

电视编辑工作是一个技术工作,需要编辑者熟练操作,对镜头画面的切换有一定的经验,懂得基本的画面语言。做得多了,编辑看到的往往只是一堆画面素材。悲与喜,是与非,这些带情感色彩的东西例是其次,重要的是画面的逻辑和叙述的逻辑。开林这类老编导,切画面、贴画面如同摆弄积木。

开林在看素材,看到麦立先扶起孙菲又拽着她喊话的一段画面,心里犯了嘀咕。他们俩?怎么熟人似的?又回放了一下。画面上孙菲飞出去后,麦立先还有一个想去追的动作,但又收回来了。孙菲是刘晚秋的夫人,按理说,她和麦立先认识也正常。刘晚秋不是被一石人骂成内奸、工贼吗?刘晚秋一直积极配合川汇的改制。这么一想,他也就找到了答案,翻过了这一页。

画面看完了,他拿起季子川的稿子看,边看边笑。不愧为季子川,老到!根本不提老一石人来没来,也不提烈士家属仅仅来了五家,市政府组织的学生被写成“老军工企业的第三代人也来了”。除市政府和川汇集团的领导冒雨把抚恤金送到烈士家属的手中外,更重彩华章的一笔在后头。南岭的最高行政官员冒雨送烈士,还折回身来用现场唯一的一把伞亲自为滑倒的烈士家属遮风挡雨。每个细节都有翔实的画面,朴素扎实,打动人心。

王凯的镜头也摇得恰到好处,到烈士家属的队伍时,全推大近景慢摇,走得相当稳,接着大近景摇过一只戴黑纱的手臂,镜头转向了整齐划一的默哀学生。整部片子看不到烈士家属的队伍到底有多长。这就是王凯,这就是季子川,老到的时政新闻记者,在绝不撒谎的原则下驾轻就熟地取我所需。

开林一边佩服一边编片,编这样的片子,那手感,就叫一个顺。

晚上6点30分,刘云波坐在办公室观看“南岭新闻联播”,头条是下午的追悼会。他盯着屏幕,目不转睛地盯着,唯恐漏掉任何一幅画面。正如陈书记所说,追悼会一开,氯气泄漏爆炸事件就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个句号的最后一笔就是这段正在播出的新闻,这十分钟对刘云波意义非同寻常。

画面始终平稳,气氛也恰到好处的肃穆。崔市长致悼词的声音好像也被修正了,又高又稳,没有他常有的尖锐。自己的特写镜头也很工整,自己的表情也比较符合身份和场合,麦立先那身耀眼的西装在片子里并不太突出,两级政府的形象还是得到了强化。再往下看,是雨中握手的中近景,刘晚秋前妻说的话没有在这里出现,自己弯腰低头对烈属说:“刘晚秋同志是为抢救国家财产牺牲的,他是让人敬重的烈士。烈士的家属有什么困难向政府说出来,政府应当帮助你们。”这段话一字不差。自己已经离开,又折回身来让伞,这组镜头拍得相当平稳。整个片子很写实,不惊不乍,朴实无华,但能打动人心。子川的手笔!都说文如其人,说得不错。子川呐,我的心思她全能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