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一个被重视受欢迎的人
3846500000006

第6章 两眼总是向天,脚下挡道

§§§第一节 远视眼1 总是看不清自己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往高处走,人人都想追求成功。但是我们的行动常常会被这样那样的原因、借口所阻碍,或是不得要领地展开行动,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其实,若想成功,你要首先明确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信念,那么,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挡你对成功的向往。

职场透视

赵元3年前毕业于某重点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他如愿地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而班上不少同学则进了其他行业,专业不对口,赵元开始的时候觉得自己相当幸运。但是当他豪情壮志地打算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时,现实却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在公司,他做的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公司核心技术根本就碰不到,而且学校学的东西和工作实际相差很大。一年合同期满,赵元就迫不及待地跳槽做了文秘。但是跳槽后的赵元刚工作一个多月,他的热情和激情又开始消退了,枯燥的文秘工作对他已毫无新鲜感可言。赵元觉得,自己毕业于名牌大学,到现在为止,事业上也没有任何起色,没有房、没有车,如果这样下去,未来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如此思考之后,赵元认为,自己必须找个真正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于是,赵元再次跳了槽。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这次跳槽后过了将近半年,依然如初,他还是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仙人指路

在古希腊帕尔索山上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这是苏格拉底说的,它告诉人们,要学会认识自己,正视自己,正视自己才是人生成功的基础。卢梭称这一碑铭:“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可见,认识自己是至关重要的。认识自己、正视自己,包括认识自己的情感、气质、能力、水平、优缺点、品德修养和处世方式等,能对自己作出较为准确、恰如其分的估量和评价,不掩饰,不溢美。

其实,现在像赵元这样频繁更换工作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这些人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不能正视自己的现状。因为只有自己正视自己,才能根据自己的现状作出合理的职业规划,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当然,话又说回来,真正认识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活了一辈子都不能认识自己,对别人认识得很清楚,把握得很准确,而对自己却不认识,也不能准确把握。也有人感叹自己不了解别人,却认为完全了解自己,这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做到正视自己呢?我们认为,认识自己,首先要自己跳出“庐山”,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分析和审视自己。对是对,错是错,长是长,短是短,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认识不足,才能克服缺点,推动自身进步。具体来讲,正视自己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短处以及性格特征。

一位年轻人成天闷闷不乐,抱怨自己贫困。一天,他去找一位盲人占卦先生,问自己何时才能拥有财富。

先生慢慢悠悠地说:“小伙子,你现在就有很多财富啊!”

“在哪里?”年轻人急切地问。

“在你身上。你的眼睛是财富,你用它能看见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并可以读书学习;你的双手是财富,你可以用它劳动工作,还可以拥抱心爱的人;你的双腿是财富,你可以健步如飞,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还有大脑、心灵……”

“这也是财富?这些人人都有啊!”

“这是财富,小伙子。你拥有的这些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幸运地拥有的,比如说你愿意把眼睛给我吗?我可以给你很多钱。还有,虽然许多人都有这些财富,他们却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心里不但没有对上苍怀有感激之情,还在不停地抱怨上苍对他的不公。当你不幸失去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时,你才能体会到它们的可贵呀!”

正如故事中的小伙子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多“财富”,重要的是我们要正视自己、认识自己,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把自己的弱点收敛起来。具体来讲,正视自己,认识自己,就要认识自己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天赋和能力。在当今分工非常细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每个人都有其擅长的领域,而不是样样精通。根据个人情况,请做个表,列出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你的长处所在。同样,通过列表,你可以找出自己不是很喜欢做的事情和你的弱势。找出你的短处与发现你的长处同等重要,因为你可以基于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作两种选择:一是努力去改正你常犯的错误,提高你的技能;二是放弃那些对你不擅长的技能要求很高的职业。列出你认为自己所具备的很重要的强项和对你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的弱势,然后,再标出那些你认为对你很重要的强、弱势。

第二,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不同职业有不同的性格要求,虽然每个人的性格都不能百分之百地适合某项职业,但却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来培养、发展相应的职业性格。职业心理学研究显示:个人的性格特征从某种程度上决定其工作业绩。例如,严谨型个性的人,比较注重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细节的精确性,愿意按规划和步骤走,工作尽可能做得完美,倾向于严格、努力地工作,以便看到自己出色完成工作的效果。很多人选择了不符合自己性格特征的职业,因此在工作岗位上费了很多力气,但工作却完成得不好。

至于如何正视自己,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愉快地接纳自己。

人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本身常有情感态度,伴有自我评价的感情,即对自己是好感还是恶感,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这取决于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态度是排斥还是接纳。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对自己采取接纳的态度。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君子能自我悦纳,心情开朗,而小人则不能接纳自己,故常自苦、自危、自惭、自卑、自惑乃至自毁。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弱点。我们既要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客观地接受自己的短处,这正是正视自己的前提和基础。切记,许多事情别人能做到,你自己也一定能做到,关键在于你应当充分、准确、客观地认识自己。

其次,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

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一面认识自己的“镜子”。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与他人相处,从他们对自己的态度中可看到自己的形象,为自我评价、认识自己提供基础。但需注意的是,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这面镜子,并非指某个人的某一次评价,而是指对自己有影响的、关系较为密切的人,从一系列的评价中,概括出来的某些经常的、稳固的评价,这才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当然,他人的态度与自己评价并非都是一致的,别人的态度可能由于偏爱或成见,难免会有歪曲和夸张。此时,别人的态度只能作为认识自己的参考。

修炼心法 充分认识你自己

如果有人问你,你了解自己吗,你会怎么回答?你可能会迟疑一会儿,才给出答案。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果断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真正了解自己。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也就是说,自知能使人聪明。一个人只有清醒地认识自我的学识、能力、品行、长处和短处等,才不至于忘乎所以。泰戈尔引用古圣梵典教导晚辈说:“‘认识你自己’-因为认识就是解放。”毋庸置疑,充分认识自己是找到最佳才能区的前提。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学会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最佳才能区。了解自己,正视自己,要了解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哪里,自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己的个性有什么具体的特点-越具体越详细,对自己找到最佳才能区就越有利,也就更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第二节 远视眼2 失败的心态

职场透视

李想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李想一直比较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也非常想和周围的同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是让李想苦恼的是,大家表面上对他很客气,但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时却没人告诉他该如何解决,全靠他自己摸索。况且办公室竞争非常激烈,说话时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办公室“政治漩涡”。将近两年了,李想一直都是胆战心惊地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对于今后的工作,李想很苦恼,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李想向相关的职业咨询专家进行了咨询。咨询专家告诉他:作为一个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一定要有好的心态。首先,不要太理想主义,听到或看到一些负面的东西就想不通,应当正确对待,保持一颗平常心。其次,不要太张扬。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往往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处处比别人强的感觉,说话做事显得高人一等。张扬的背后往往给人的感觉是有攻击性,会让别人产生防御心理;相反,谦逊的态度就比较容易让人接受。此后,李想摆正了自己的心态,他也很快融入了团队,跟大家相处好起来。

仙人指路

著名文学巨匠狄更斯曾说:“拥有好心态,比拥有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这句让世人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阐释了一个真理,即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心态是一个人内心想法和意识的体现。好心态是积极的、乐观的、自信的、包容的、豁达的,就像潺潺流水,清澈喜人,充满了生机和自在;不良的心态是消极的、悲观的、懦弱的、狭隘的、偏激的,如被风尘覆盖的死水般难起涟漪!

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他所处的环境,而是决定于他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否懂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洗涤自己的心灵,以便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正所谓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而行为方式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做一项每小时10元的工作。”

第三个工人则高兴地说:“你问我呀,我可以高兴地告诉你,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告诉我们那三个砌砖工人后来的际遇,但是其结果我们是可以想象的,最可能的结果是:前两位继续砌着他们的砖,不会去追求更大的成就,因为他们没有远见,不重视自己的工作。而那位认为自己在建造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的人则不一样,他不会永远是个砌砖的工人,他还会继续向前发展,也许他已经变成了工头和承包商,甚至变成了很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师,因为他善于思考,他当前的说法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他想更上一层楼。

砌砖工是这样,其他人也是这样。当我们对现状感到不满时,若是有人问你:“你能够明确说出你想要的东西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容易。对生活的态度可以决定你的情绪,同样也可以决定你的命运。

在桌上有半杯水,一种人认为杯是半满的,他每天坚持向玻璃杯内注一滴水,终于有一天水溢了出来;而另一种人认为杯是半空的,他每天对着玻璃杯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终于有一天水被蒸发干了。同样是半杯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相径庭的结果呢?因为心态在作祟!

面对那半杯水,第一种人坚信:“只要我坚持、我努力,成功定会属于我!”正是因为他满怀信心,积极地面对困难,最后他成了成功者;第二种人认为:“半空的杯子,无论如何努力都只是徒劳。”于是他失去了斗志,失去了信心,原有的锐气也渐渐被消磨殆尽,最后他成了失败者。

人的一生都在为理想而奋斗、拼搏,而奋斗、拼搏的过程中总会有种种不如意。能否跨过这些不如意,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个人只有勇敢地对困难说“不”,并且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战胜它,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成功者正是抱着这种积极的心态,以“我的最高原则是:无论对任何困难都不屈服”的韧劲,面对挫折,泰然处之;而失败者则对未来感到失望,感到迷茫,感到无所适从。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玫琳凯把她一辈子积蓄下来的5000美元作为全部资本,创办了玫琳凯化妆品公司。

为了支持母亲实现“狂热”的理想,她的两个儿子也“跳往助之”,辞去了较好的工作,加入到母亲创办的公司中来,他们宁愿只拿250美元的月薪。玫琳凯知道,这是背水一战,是在进行一次人生中的大冒险,弄不好,不仅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的积蓄将血本无归,而且还可能耽误两个儿子的美好前程。

在创建公司后的第一次展销会上,她隆重推出了一系列功效奇特的护肤品,按照原来的计划,这次活动会引起轰动,一举成功。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整个展销会下来,她的公司只卖出去15美元的护肤品。

在残酷的事实面前,玫琳凯不禁失声痛哭,而在哭过之后,她反复地问自己:“玫琳凯,你究竟错在哪里?”

经过认真地分析,玫琳凯及时调整了自己的不良心态,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最后她终于悟出了一点:在展销会上,她的公司从来没有主动请别人来订货,也没有向外发订单,而是希望女人们自己上门来买东西……难怪在展销会上落到如此的后果。

玫琳凯很快从第一次失败中站了起来。在总结教训、强抓管理的同时,她加强了销售队伍的建设。后来,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发展到5000人规模,并成为一家国际性的公司,拥有一支20万人的推销队伍,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玫琳凯也被人们称为美国化妆品行业的“皇后”!

从玫琳凯的例子可见,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同时,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心态如何了。

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这些话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也控制着个人的行动和思想。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支配的。积极的心态能使你充满力量,去获得财富、成功、幸福和健康,攀登到人生的顶峰;而消极的心态却把一切让你生活得有意义的东西剥夺得一干二净,在人生的整个航程中处于“晕船”状态,对将来总感到失望。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人的一生不可能总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和困难是难免的,你不可能一直处于顺境,也不可能一直处于辉煌,当你的人生走到了“山”的顶峰必然会走下坡路,要做到坦然面对,将心态放平稳,对我们才是最重要的。

修炼心法 心态决定命运

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持有积极心态的人,即使身陷困境,也能以愉悦和创造性的态度走出困境,并获得累累硕果,在自己的成功簿上记上厚重的一笔。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不要让你的心态使你成为一个失败者。在被玫瑰刺过之后,再一次面对玫瑰时,你要看到柄上的花,而不要只看到茎上的刺,只有这样,你才能花香满怀,而不至于空手而归。也就是说,心态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决定着人生的输赢。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抱有好心态的人,并由那些有好心态并不懈努力的人所保持。所以要想改变命运,要想不断取得成功,就要选择好心态,守住好心态。

§§§第三节 远视眼3 忽视身边的人脉

职场透视

李雨毕业时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到什么大企业或者国家机关去工作,尽管他有几个这样的机会。李雨认为:“我想趁着年轻多闯荡闯荡,我认为投资自己很重要!学校学到的知识还不足以帮助我成就大事。”

李雨是如何对自己投资的呢?他的投资包含了进修与人脉两项。毕业后他在上海一家最高级的休闲俱乐部做了7年,一度做到市场总监,举办过数十场的大型休闲运动赛事,招待过阿加西、张德培等世界运动名将。

俱乐部多是达官贵人的会聚之所,在那里可以接触到很多优秀和成功的人。李雨从一个小专员开始,只有1000多元的薪水,他却舍得请客吃饭、多结交朋友,向各类优秀的人学习,吸取他人的长处,他觉得这交际费花得很值。李雨的专业是市场营销,除了参加培训课外,深耕人脉的作用很快便“发酵”般扩散开来,各方人士大力赞助并参与他所举办的活动。不过3年,他便跻身“年薪百万”一族,并有了自己的事业。

仙人指路

常常有人抱怨,想创一番自己的事业,却没有合适的主攻方向,缺乏必要的资金力量,幻想能得到贵人的帮助。其实,庞大的资源往往就在身边,那就是无数的“人”。只要善于把握、打理、培植你的人脉,就能聚集人气,进而铸造财气,有了这样的臂助,资金、技术、渠道还不是唾手可得,何愁大事不成?李雨发现了这一点,并坚持了下来,最终取得了成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好好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并且善于利用人际关系网,才能更好地把事情办好,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因为人际关系可以带给你全新的知识与经验,人际关系可以帮你成就大事。当你准备起程的时候,有人会帮你系紧鞋带;当你遇到风雨的时候,有人会为你撑开雨伞;当你接近目标的时候,有人会在最后推你一把……其实这些都是你平时的人际关系的积累。心中无剑,手中无剑,以无招胜有招。运用你的人际关系-借力登高,将成就你一生的事业。

卡耐基在研究成功学时得出过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成功,有85%取决于人脉建构与经营的状况。每个人都生活在盘根错节的人脉网络中,要想生活充满乐趣、事业一马平川,谁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与扶持。它仿佛一条看得见的经脉,又仿佛一张透明的蜘蛛网,用“人脉网络”四个字来形容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交际关系最为传神。无论是“关系”“路子”,还是“交情”“人缘”,都不及“人脉网络”来得生动形象、意味深长。

曾国藩的发迹,离不开其恩师军机大臣穆彰阿的提携。而穆彰阿之所以能够提携曾国藩,和曾国藩善于利用各种关系是分不开的。

曾国藩在道光末年中进士,是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高徒,被授以“检讨”官职。一天,穆彰阿对他说:“明日上朝,我决定正式向皇帝推荐你,你要有个准备,把四书五经多加背诵,皇上或许要试你的才学。”曾国藩听了受宠若惊,躬身作揖说:“多谢恩师栽培。”第二天,穆彰阿上朝向咸丰皇帝保奏了自己的这个得意门生,请求皇上重用。咸丰皇帝听了,问道:“你说这个门生才堪重用,不知他有什么超人才能?”这一问倒把穆彰阿问住了,惶急中他脱口而出:“曾国藩的超人才能,是善于留神,过目不忘。”

两天后,咸丰皇帝命太监传旨给穆彰阿,让曾国藩在中和殿候见。很明显,这是要试试曾国藩的才学。穆彰阿大喜过望,忙叫来曾国藩,要他好好准备。

第二天天未亮,曾国藩随太监来到中和殿。太监命他等着,便关上殿门走了。曾国藩环顾大殿,才见到大殿四壁挂着大清历代先皇的圣训,由于心神不定,他也无心细看。

后来,太监终于来了,对他说:“皇上今日没空,命你明日再来。”曾国藩怏怏不乐地走出皇宫,才发觉太阳当空,已是晌午时分了。他急忙到军机大臣府,把情况禀告了恩师。

穆彰阿听了,沉思良久,突然问:“你说大殿四壁挂着历代先皇的圣训,你记住了多少?”曾国藩摇摇头说:“当时我心慌意乱,只留意殿外动静,哪有心思去细看字幅。”

穆彰阿喊道:“糟了!这定是皇帝为试你‘善于留神,过目不忘’的才能而刻意安排的。皇上必定会马上再召你,这怎么办呢?”听恩师一说,曾国藩发怵了,跪倒在地,连呼“恩师救我”。

这时候,一个家丁进来禀报说:“皇宫总管太监王公公前来求见。”穆彰阿说:“请王公公在正厅相见。”回过头来对曾国藩说:“天助我们也,救星来了,你且回避。”

穆彰阿在正厅热情接待了皇宫总管太监王公公,请他坐上座,这使王公公受宠若惊。主宾坐定后,王公公不好意思地说:“小的前来,为的是日前求大人为我外甥谋个知县差使的事,可有眉目?”穆彰阿说:“区区小事,何劳王公公前来。我已为你办好了,不日即可到任。”

老太监感激不尽,说:“大人如有要小的效劳的事,尽管吩咐。”

穆彰阿说:“对了,我要撰写一份大清历代先皇功绩录,烦你将中和殿上所挂历代先皇的圣训,今日抄好送来,晚上我撰写时要用,你能办得吗?”

总管太监笑道:“这点小事,哪有办不得的。”果然,王公公在天黑前,再次登门,送来了中和殿上所挂的大清历代先皇圣训的抄录。曾国藩彻夜诵读,背得滚瓜烂熟。

果然,第二天一早,圣旨到,传曾国藩面见圣上。这天,咸丰皇帝在保和殿召见了曾国藩。咸丰皇帝问道:“昨天在中和殿上,你一定看见了所挂的大清历代先皇的圣训,你可曾留意先皇的圣训都说了些什么?”曾国藩跪奏,将圣训背诵如流。咸丰皇帝又惊又喜,心想:“果真是个善于留神、过目不忘的奇才也,此人理当重用。”几日后,圣旨下来,将曾国藩擢升为吏部侍郎。从此,曾国藩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终于成为朝廷中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

人脉与人际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这样说,没有人脉资源落地生根的人际关系是空泛的、毫无任何意义的人际关系,而人脉资源的开花结果则依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曾国藩的发迹是因为他很好地利用了穆彰阿这条人脉,而穆彰阿之所以能帮助曾国藩是因为他很好地利用了总管太监这条人脉,这些都是人脉的力量。

作为职场人士,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发。对于个人来说,专业是利刃,人脉是秘密武器,如果光有专业,没有人脉,个人竞争力只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若加上人脉,个人竞争力将是一分耕耘,数倍收获。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门票。一个人能否成功,不一定在于你知道什么,从很大程度讲,而是在于你认识谁,有没有人帮你做事。

既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和企业有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好这种超级人脉呢?以下是很多人脉高手的经验之谈:

不轻易树敌

无论谁,即使地位再高,也会在交往的过程中把对方视作朋友,如此做事才可能顺利。此外,还要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不能永远都用同一种方式说话。应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方式。否则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得罪人。有了这样的意识,遇到人就会自动将他们分类,形成自己的一套待人处事逻辑。

结交成功者和事业伙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之所以要结交成功的人士,就是这些成功的人比我们优秀,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他们的优秀品质时时刻刻都能使我们的缺点暴露出来,他们可以成为我们很好的学习榜样,他们成功的事例能不断地激励我们。如果我们和这些成功者关系非常好的话,这些人还会伸出友谊之手在关键时刻教我们一招或者拉我们一把。

多参加活动,多表现自己

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联谊会、沙龙聚会、庆典会等,你若有时间要尽可能地参加。有些人本能地厌恶或害怕参加闹闹哄哄的聚会,认为这些活动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自然,你若是想做一个独善其身的人,这些活动的确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而如果你想扩展你的职业和事业,这些活动对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你需要做的是,分辨出哪些该参加,哪些该拒绝。一旦决定参加,你就要肩负一项任务,那就是你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活动?你必须从这次活动中有所收获,那就是有利于丰富你的人脉资源。

修炼心法 人脉不可忽视

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潜在的财富。表面上看来,它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没有它,就很难聚敛财富。即使你拥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还具有雄辩的口才,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地促成一次生意商谈。此时,如果有一位关键人物协助你,为你开开金口,相信定会给你带来好运!人脉资源越丰富,赚钱的门路也就越多;你的人脉档次越高,你的钱就来得越快、越多,这已经是有目共睹不争的事实!当然,人脉如同金钱一般,也需要管理、储蓄和增值,当然还要投入。

职场生存,我们要善于经营自己的人脉,提升人脉竞争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守信用的形象;

2.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3.乐于与别人分享;

4.多些创意与细心;

5.把握每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

§§§第四节 远视眼4 找不到北

职场透视

徐先生,32岁,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北京工作,现在在一家业内知名的企业任销售经理。工作还挺顺利,但是徐先生一直都不喜欢自己的职业。

徐先生大学本是工科出身,毕业时是因为一时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且迫于生存的压力才不得不做了销售。后来也一直是形势所迫,干销售走到今天。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徐先生很希望可以安静地做些事情,可越来越多的应酬、出差,频繁的商业交往,让他对现在工作的热情和耐心变得越来越少。徐先生觉得很累,很疲惫,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老了好多!虽然有不同的机会在他面前,但无论怎么选择都需要放弃很多,他不知道放弃以前的积累是不是值得!他现在的职位、收入都很不错,在业内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而且和公司的成员配合得十分默契。但是,从心底他又希望将来能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为专家、顾问那样的人,现在有几家咨询类的公司邀请他加入。但放弃做销售,一切就要从头做起,这样他又觉得不甘心。

走到这样的人生十字路口,他觉得很迷茫!

仙人指路

其实,案例中徐先生迷茫的核心正在于自己没有目标。他要想摆脱目前的状态,必须先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是职业规划的重点,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其实不仅仅是职场如此,人生也是一样。目标与成功密不可分,因为成功是由一个个目标组成的,大的目标又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组成的;因为目标是成功路上的路标,能引导你走向成功,所以要想成功地做一件事,在成功之前,先要树立目标。

在非洲西撒哈拉沙漠里,有一个名叫比塞尔的小村落,不为人知,与世隔绝,当地的人也没有一个走出过村庄。

据说,不是他们不愿意离开这块风景秀丽但贫瘠落后的土地,比塞尔人曾多次试图走出沙漠,但每一次都又绕回了原地。

后来,有一个叫肯莱文的欧洲青年,来到了比塞尔,他建议他们走出沙漠。当地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跟随着肯莱文,一直向着北斗星的方向走,用3天时间走出了沙漠。

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导航工具,而且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原来,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如果一个人凭着感觉往前走,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会是一把卷尺般的形状,只能回到起点。

比塞尔村周围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比塞尔人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多年以后,比塞尔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明珠。比塞尔人在村子中央的小广场上,设立了一个阿古特尔的铜像,铜像的基座上镌刻着一句话: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

如果一艘轮船在大海中失去了方向,就会在海上打转,直到把燃料用完,仍然到达不了岸边。事实上,它所用掉的燃料,已足以使它来往于大海两岸好几次。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明确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的轮船。可见,目标多么重要,一个确立了目标的人,在与人竞争时,就等于赢了一半。确立目标是成功的起点,所以,你首先必须认识“确立目标”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周朝人,干着小差事,一直没有碰上被提拔做官的机会。

当他年事已高、白发苍苍时,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有一天便在路旁哭泣起来。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泣呢?”

他抹了一把鼻涕回答:“我一直没有遇到提拔任用的机会,伤心啊!自己年纪这么高了,已经错过了大好时机,所以哭泣。”

路人又问:“你为什么一次都没有被提拔呢?”

他停住哭泣说出原因:“我年轻时,学习做文官,文官方面的修养已经具备,刚要准备做官时,国君却喜欢任用老年人。后来,用老年人的君主死了,新君主又喜欢用武将,我就改学武官,当武官的标准基本达到时,这位君主又死了。少主刚刚即位,却喜欢年轻人,可我的年龄又老了。所以,我一次都没有遇到被提拔任用做官的机会啊!”

这位周朝老人的命运,令人同情,他努力一生,也未跻上官阶。一生遇到三个机遇又都与他无缘。终于“年老白首,泣涕于途”。尽管他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勤勤奋奋地努力,但他却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他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一贯地坚持自己的人生方向。

哈佛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商业大学。1979年,该校对应届毕业生作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有关“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条件等方面都差不多的年轻人。25年之后,统计结果出来了:

3%有清晰的长期目标,他们25年都没改变,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

10%有清晰的短期目标,他们大多生活在社会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点是,不断按照短期目标前进,最后他们成了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如主管、工程师、律师、医生等;

60%目标模糊,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的27%没有目标,他们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生活常常不如意或失业。

耶鲁大学也做过一个类似的目标调查:

1953年,有人对耶鲁大学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题目是:“你毕业之后的目标是什么?”统计结果是:3%有明确目标,97%基本没有明确目标。20年后,对他们再进行跟踪调查,结果使人吃惊:20年前调查中的3%有清晰目标的人,拥有的财富总和,要比其他97%的人所拥有的财富总和还多。谁会想到,20年前仅仅是目标的差异,可20年过后却形成了如此大的差距。

两个调查共同反映出什么问题呢?那就是-目标就像分水岭一样,轻而易举地把资质相似的人分为了少数的卓越和多数的平庸。

梦想能导向目标,人因为有梦想而伟大,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是没有灵魂的。目标比努力更重要,人生要有目标,职场要有目标,没有目标,所有的努力都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修炼心法 如何确定你的主导职业定位

为了更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可以尝试下面这种方法。

拿出一张纸,仔细思考以下问题,并将要点记录在纸上:

1.你在大学时投入最多精力的是哪些方面?

2.你毕业后第一个工作是什么,你从中获取了什么?

3.你开始工作时的长期目标是什么,有无改变,为什么?

4.你后来换过工作没有,为什么?

5.工作中哪些情况你最喜欢,哪些最不喜欢?

6.你是否回绝过调动或提升,为什么?

根据上面这六个问题,确定你的主导职业定位。

§§§第五节 远视眼5 一心想升职,竞争力没过关

职场透视

王跃是计算机专业毕业,4年来一直在杭州一家大型IT企业做销售工作,目前担任销售部经理助理,可以说是一个衣食无忧的白领阶层。但王跃是个事业心极重的人,做一个小小的白领并不是他的梦想。担任经理助理4年来,他一直在自学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希望有一天能成为独当一面的管理者。不久前,公司要调销售部经理去其他部门,因为这家公司经常会把经理助理提拔为经理,所以,王跃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凭着自己在公司的资历和能力,那个位子非他莫属。但最后他却输给了一个刚毕业的MBA。这让王跃很气愤,凭什么一个刚进公司的新人就能担任部门经理而自己兢兢业业为公司卖命了4年却得不到重用?

仙人指路

从王跃的职业目标上来看,他希望成为一个管理者,而计算机出身的他不具备专业的知识,毕业后又一直在从事销售工作,虽然平时他在看管理方面的书,但和专业人士相比还是缺乏职业竞争力的。这就是说,王跃的自身竞争力还不足以让他得到那个他想要的职位。职场如战场,求职要跟其他求职者竞争,粥少僧多时竞争更激烈;上班之后也要跟同事竞争、新人要与“老”人竞争,晋升要竞争、调职要竞争、加薪要竞争;销售要与敌手竞争、技术也要竞争;老板要跟同行竞争,这几乎是一个无所不争的地方。

那么,在职场竞争中如何才能胜出呢?当然必须拥有能够超越对手的竞争力,但所谓竞争力到底有哪几项呢?一般员工和主管级人员,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可能不同,当然竞争的项目也不相同,对一般员工而言,最主要的竞争力有以下几项:专业技能、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创新能力、抗压能力。

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指执行该职务所需的技能,例如程序设计或保险精算、生化科技或IC设计,各行各业,都有其专业。某些专业已有证照制度(例如财会师或律师执照等),某些管理技术(如项目管理)也形成了认证的制度。初入职场,最容易崭露头角的就是靠专业技术,必须用心钻研,做哪一行,就要做哪一行的专家。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就是要求一个人不仅要学习宽泛的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竞争力的高低,也正因为如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组织,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多、更快。一个组织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它就必须不断地有所创新,而创新则来自于知识,知识则来源于人。所以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真正持久的优势就是怎样去学习,就是怎样使得自己的企业能够学习得比对手更快。”

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分为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口头语言,所以,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的、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真才实学,如果再有优异的表达力,更容易赢得肯定。在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书面表达能力,包括简报及技术报告的撰写,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除了接受训练及观察外,最有效的方法是勇敢练习,不怕丢脸,这样就能很快地改善表达自己想法的胆识与技巧,更能够说服别人。

沟通能力

表面上来看,沟通能力似乎就是一种能说会道的能力,实际上它包罗了从穿衣打扮到言谈举止等一切行为的能力,一个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并给对方留下“我最棒”“我能行”的深刻印象。现在职场竞争对一个人的沟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谈判能力。

团队精神

现代化的企业已经很难单打独斗,而必须靠团队合作,因此企业最欢迎的人才,必须是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保证组织高效率地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创新能力

创新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任职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具体来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而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等特征。遗传素质是形成人类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前提,它潜在决定着个体创新能力未来发展的类型、速度和水平;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和提高的重要条件,环境优劣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实践是人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实践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尺度标准。在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创新能力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有创新能力的职员越来越受企业的欢迎。

抗压能力

职场上的压力,常对员工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在生理方面,可能致病或职业伤害,而心理上的焦虑、忧虑、急躁、挫折、沮丧等症状,对精神也有伤害。事实上人需要适度的压力才能激发上进的斗志,不过如果压力超过负荷,则必定会影响工作的品质与绩效,为了工作而损伤身心健康很不值得。人类先天的抗压能力有大有小,不过还是可以通过修炼而提高,首先最好是找出压力源(可能是问题主管、问题部属、困难任务、自己的问题等),从根本上解决,也可以找主管或知己亲友协商,分享你的困难或挫折,说不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其次要找到缓压方式,也许是游山玩水,也许是唱歌跳舞,也许只是静坐听音乐,无论什么方式,对自己有效的才是“对”的缓压法。

修炼心法 不做缺乏职场竞争力的五类人

情商低下的人。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在未来的社会里,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做人有时比做事更重要。

心理脆弱的人。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竞争的压力,心理脆弱的人一定挑不起企业的重担,只有积极锻炼强健的身心才能在未来成为赢家。

目光短浅的人。有句话说得好:“你能看多远,便能走多远。”同样,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地规划设计,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及早发现自己的职业锚(职业定位),并尽可能匹配自己的工作。

不善学习的人。在当今学习型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学习能力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关键在学习能力的“较量”,所以我们要做“学而知之”的人,学而不知或不知如何学的人是早晚会被淘汰的。

技能单一的人。要想避免在职场中成为“积压物资”,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学几招,一专多能,所以复合型人才很受欢迎。

§§§第六节 远视眼6 好高骛远,一事无成

职场透视

毕业前,李新找工作的目标,就是比别的同学要高,他想找很理想的工作,不仅职位要高,而且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还要是世界500强企业。但是,他来北京一个多月,简历投出200多份,有回音的只有几份,面试后却杳无音信。面对着强手如林的职场和眼花缭乱的招工单位,李新茫然了。眼看从家里带来的钱已经花掉一半多了,李新真的有点儿着急了。当初那么令大家羡慕、父母骄傲的专业就这样被冷落了吗?回家还是留京漂泊,他进退两难。

仙人指路

有的人生活在空想中,就如陶醉在蜂蜜旁的苍蝇,早已回天乏力了。他们一度追求伟大、毫不顾及渺小,这让他们不得不在垂暮之年大倒苦水;对昔日的大梦想、高追求也只能付诸无尽的叹息。例子中的李新就犯了这个毛病。西方有一则寓言:

有一个猎人在森林里打猎,他很想成为一个捕猎高手。一天,他发现了一只小野兔,野兔好像受了伤,猎人轻而易举地就捕获了这只野兔,野兔可怜兮兮地对猎人说:“我只是一只很小的野兔,我并不能实现你的捕猎梦想,你还是放了我吧!你应该捕获一些大的猎物。”

猎人觉得野兔说得很有道理,他放了野兔,并且牢牢记住了野兔的话。几天里,有很多小松鼠、小野猪从他身边经过,他看都不看一眼,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猎人没有等到大猎物,也错过了很多小猎物,他的食物也吃完了,由于饥饿而病倒,成为捕猎高手的梦想也最终成了泡影。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好高骛远,好大喜功,把握住现实的才最重要。君不见泰山不让土壤,故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方成其深。小,无妨,量多即大;弱,无妨,量多则强。没有一步步的脚踏实地,何来漫漫千里之途?

电视剧《马大帅》中的范德彪就是一个喜欢好高骛远的人。他本来只是一名进城务工的农民,在一家小吃部给人家打工当厨师。可是他却不甘心在小吃部里当厨师,非要到维多利亚娱乐广场去当什么保镖,结果往往因为没有保护住单位和单位经理以及其他的人,反而让人家打得遍体鳞伤。例如,有一次坏人来娱乐广场砸场子,把吴总经理也给打了,作为保镖的范德彪不得不硬着头皮冲了上去,结果他被打得钻到了桌子底下去,可是即使这样,范德彪还是没有承认自己失败了,竟然说是坏人没有按照套路打,还说自己是当地第一镖。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那个阿Q,在挨打方面范德彪和阿Q有着极其相似之处。

范德彪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他总是过高地估量自己,不能量力而行,总想要做人上人,可是自己又没有那个能力,所以只能靠吹嘘自己,使自己在精神上能够得到小小的满足。比如,他为了还清外甥女小翠的财礼钱,回到了农村,跟乡亲们吹嘘自己在城里怎么怎么发了财,他用借来的钱向乡亲们显示自己的经济财力。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亲们信以为真,认为这个开原第一镖真的很有钱。

当然,最后范德彪为自己的好高骛远付出了代价,最终落得个无家可归的下场,只得拉驴给人家换煤气罐,这时他才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本事。

好高骛远的人总是看不起眼前的小小机遇,甘愿花一生的时间等待一个并不现实的幻想,在这个过程中,也错失了很多良机。所以我们要活得现实一点儿,把握好身边的每一个小机会,自己的理想才不至于化为泡影。人们历来重视理想,拿破仑曾经说过:“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有理想固然是值得夸奖的,但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一只有理想的蚂蚁,它的理想是把自己变成最优秀的蚂蚁;一头有理想的狮子,它的理想是把自己变成最优秀的狮子。如果蚂蚁想变成狮子,那便是好高骛远、痴心妄想了。

与好高骛远相反,不少人重视量变对质变的必要作用,所以他们在无数看似微小的行动背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1965年,藤田田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毕业之后随即在一家大电器公司打工,6年后,他就凭借自己的积累和毅力,创立了自己的事业,经营麦当劳生意。

当时,麦当劳是闻名全球的连锁快餐公司,要取得特许经营资格是需要具备相当财力和特殊资格的。藤田田当时只是一个才出校门几年、毫无家庭资本支持的打工一族,根本不具备麦当劳总部所要求的75万美元现款和一家中等规模以上银行信用支持的条件。藤田田看准了美国连锁快餐文化在日本的巨大发展潜力,决意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日本创立麦当劳事业,于是绞尽脑汁东挪西借起来。

事与愿违的是,5个月下来他只借到4万美元。然而,藤田田却偏有对困难说不的勇气和锐气,偏要迎难而上,他决定去贷款。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的早晨,藤田田西装革履满怀信心地跨进了住友银行总裁办公室的大门,以极其诚恳的态度,向对方表明了他的创业计划和求助心愿。

在耐心细致地听完藤田田的表述之后,银行总裁告诉他:“你先回去吧,让我再考虑考虑。”

藤田田听后,恳切地对总裁说了一句:“先生可否让我告诉你我那5万美元存款的来历呢?那是我6年来按月存款的收获。6年里,我每月坚持存下工资奖金,雷打不动,从未间断。6年里,我无数次面对过紧张或手痒难耐的尴尬局面,我都咬紧牙关,克制欲望,硬挺了过来。有时候,碰到意外事故需要额外用钱,我也照存不误,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四处告贷,以增加存款。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在跨出大学门槛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愿,要以10年为期,存够10万美元,然后自创事业,出人头地。我坚信,在小事情上过得硬的人才干得成大事情。现在机会来了,我一定要提早开创自己的事业。”

听完藤田田的讲述,总裁很感动。送走藤田田后,总裁立即驱车前往藤田田所说的那家银行,亲自了解藤田田存钱的情况。

柜台小姐对总裁说:“哦,是问藤田田先生啊,他可是我接触过的最有毅力、最有礼貌的一个年轻人。6年来,他真正做到了风雨无阻地准时来我这里存钱,老实说,这么严谨的人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完柜台小姐介绍后,总裁决定贷款给藤田田。当藤田田问他:“请问,你为什么决定支持我呢?”总裁感慨万千地说道:“我今年已经58岁了,再有两年就要退休了,论年龄我是你的两倍,论收入我是你的40倍,可是,直到今天我的存款却还没有你多……我可是大手大脚惯了。光说这一点,我就自愧不如,敬佩有加了。我敢保证,你会很有出息的,年轻人,好好干吧!”

藤田田的成功在于他的坚持,他的脚踏实地,总裁正是看上了藤田田的脚踏实地、一分一分积累的那种精神。伟大是平凡的升华,成绩是点滴的积累。不少司空见惯的小事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伟大的哲理;乍看起来毫无价值的琐事中潜藏着宝贵的知识、巨大的价值。一个不把小事看得微不足道的人,一个能练就一双洞察细微事物慧眼的人,一个能一丝不苟处理好微小问题的人,才能迸发出为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热情与力量,才能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伟大的成就。反之,“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的人,如何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目标呢?

做任何事,都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而应该脚踏实地,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扫一屋”做起。“一屋”关乎“天下”,小事关乎大事,小事连着大局,于细微处见精神。有些“小事”虽小,但就是因为“小事”上的疏忽,最终酿成了“大祸”。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能得到最大的回报。从眼前的一点一滴做起,不畏艰险,积沙成塔,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梦想。

修炼心法 小事是悄悄来临的机遇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

有人说主动承担打扫卫生、整理办公室、泡茶水等具体琐事,是大学毕业生走上岗位的第一课、必修课,不无道理。往往就是这类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小事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

通常,领导之所以不放手让你单独做大事,是因为他还不能肯定你是否具备这样的实力。有时候,一些精明的主管在提拔你之前往往会用几件小事来考察你的工作作风、办事能力以及是否有眼光。这其中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人生无小事,每做一件事情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素养、品行、学识进行一次修炼,千万不要因为小或者低微就鄙视它,放弃将使你失去一次修炼的机会,也减少了一次提高的可能。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他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时写了自己的传记。他是一个牙买加黑人,开始时的第一份工作是进一个大公司当清洁工,因为在这种大公司里牙买加黑人只有一个工作可以做:清洁工。他做每一件事都很认真,很快他就找到一种拖地板的姿势,能把地板拖得又快又好,人还不容易累。老板看见了,观察一段时间后就断定这个人是个人才,然后很快就破例地对他进行了提升。这就是鲍威尔人生的第一个经验: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自我诊断 你适合做管理工作吗?

管理能力是每一个职业经理人必备的重要能力,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培养、积累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那么,你知道你的管理潜力如何吗?你适合做管理工作吗?不妨做一做下面这个小测试:

1.能严格制约自己的行动?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2.对工作的成果非常敏感?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3.习惯于行动之前制订计划?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4.实现目标是解决问题的继续?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5.能经常收集他人的各种反映?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6.有经常记录自己行动的习惯?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7.临睡前思考、筹划明天要做的事情?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8.能每天检查自己当天的行动效率?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9.经常严格查对预定目标和实际成绩?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10.今天预先安排的工作绝不拖到明天?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11.经常因为效率上的考虑而更改计划?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12.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有目的地行动?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13.对事物上的联系、指令常常是一丝不苟?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14.能经常思考对策,扫除实现目标中的障碍?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15.习惯于在掌握有关信息基础上制订目标和计划?

肯定得1分,否定得0分。

自测结果

0~5分:管理能力很差。但你具有较高的艺术创造力,适合从事与艺术有关的具体工作。

6~9分:管理能力较差。这可能与你言行自由、不服约束有关。

10~12分:管理能力一般,对你的专业方面的事务性管理尚可。但管理方法经常受到情绪的干扰是最大的遗憾。

13~14分:管理能力较强。能稳重、扎实地做好工作,很少出现有损组织发展的失误。

15分:管理能力很强。擅长有计划地工作和学习,尤其适合管理大型组织。

行走职场胜经五闭紧嘴巴,不惹是非

如果你是个不能坚守秘密的人,最好不要听太多秘密。假使自己知道了太多秘密,不想向同事透露,但又禁不住内心那份冲动,不妨找个毫无关系的外人倾诉,这样既能减轻自己的压力,又不会惹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