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重案追踪
384900000133

第133章 杜雨寒之死 (3)

华斯艺术学院获奖的话剧《忏魂》的剧本并非由参赛师生创作的,而是由一名叫杜雨寒的女学生创作的,她还是原本话剧的女主角,但可惜在三个月前她在学校礼堂的舞台上自杀了,如果没有她创作的剧本,他们根本不可能获奖,但是学校居然对她的贡献只字未提,还无耻地将她的作品据为己有。而且她的死很可能是现在的女主角杨玲用了某种卑鄙的手段逼死的。以上报料内容真实可靠,记者朋友,如果你能在采访的时候将此事披露,相信杜雨寒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对您无比感激。

最后在署名上则写着"热心人"三个字。

以上就是信的全部内容,信的全部内容都是通过打印机打出来的,纸张也是非常普通的A4纸。据记者所说,他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当时把这事说了出来,但没有想到居然会是真的,而且最后所有的媒体记者都被校方赶了出来,之后学校的副校长找到了所有媒体的主编,最终将这件不光彩的事平息了下来。

如果单从匿名信的内容来看,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毕竟杜雨寒创作话剧剧本的事又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而校方也只是不希望因为她的死对话剧参赛起到负面的影响,所以才会将她的名字从参赛名单中隐去。唯一比较吸引人的内容就是"杜雨寒的死很可能是杨玲用了某种卑鄙手段造成的",而且也正因为这封匿名信的出现,让校方在记者会上颜面尽失,更何况华斯艺术学院又是一所私立院校,一旦出现这种不利于学校的新闻,自然会影响来年的生源,也难怪事后校方会找媒体平息事件。

可以说匿名信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影响力却是非常大的,虽然事后校方用尽一切方法将这件事平息,但是能摆平媒体,可未必能摆平学校全体的学生,这种事难免不会被传出去,由此可见,写匿名信的人不只是单纯地在揭露事件的真相,更像是故意想把事件搞得满城风雨。

"先是匿名信,接着是记者搅局,紧接着杨玲遇害,几件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并不像是巧合,更像是有人早已计划好似的,如果是,那么我之前大胆的假设就没有错,杨玲的遇害和杜雨寒的自杀有一定的联系,可是这个联系的点到底是什么呢?"孟少辉紧锁着眉头,思考着,"不可否认,杜雨寒在自杀前的经济来源是一个非常大的疑点,再有就是她自杀时怀有身孕也非常地奇怪,到底还有哪里是我忽略的呢?"

与此同时,负责调查杨玲遇害前的通话记录的侦查员的调查也有了眉目。

在杨玲遇害前,也就是晚上的22点16分的时候,有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呼入过杨玲的手机,通话时间大约有三分钟,这一点和王志的口供完全吻合,只不过由于这个手机号码是个新号码,而且在和杨玲通话过后就一直处于关机的状态,所以无法继续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