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怎样用脑赚钱
3851400000012

第12章 智能创造财富--财富来源于聪明的大脑(6)

雅可卡又大搞宣传战,竭力掀起全国的宣传热潮。他组织了野马车大赛,从纽约到迪尔伯恩,野马车飞驶急奔如野马奔腾,安全快速地跑完全程,新闻界一片赞美之词。雅可卡还邀请各大报纸的编辑,借给每位编辑一部野马车,请他们对野马车给予评价,以此掀起野马车的宣传声势。在全美的15个飞机场展览野马车,在全国200多家假日饭店的过厅都陈列野马车。在密执安大学橄榄球比赛场,竖起巨大的野马车的广告宣传牌。

1964年4月17日,野马车轰动全国。全国各地的福特承销店顾客盈门,一些陈列品也被急于买车的顾客高价买走。上市一周,光顾福特代理店的购车者参观者超过400万人。这是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的情景。一年后的4月17日,野马车销售出418812部。雅可卡创下了公司售车的第一个纪录。野马车为福特公司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

野马车的成功证明了雅可卡天才的推销能力和杰出的研制开发的组织能力。雅可卡再次被提升,成为公司客车与卡车集团的副总裁,身兼要职。

1967年,雅可卡亲自主持了豪华跑车美洲豹和侯爵车的设计。1968年,又主持了马克二型和马克三型新车设计。几种型号的汽车销售都获得了成功。在兴旺的一年,为福特公司赚取10亿美元的利润。雅可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呕心沥血为福特公司培育出来一批汽车骄子,给福特公司带来显赫的声誉和亿万财富。

雅可卡以非凡的业绩,成为全美人人皆知的天才人物。

1970年12月10日,福特公司的独裁者亨利·福特,亲自来到雅可卡的办公室:我考虑过了,我要送你一件最有价值的圣诞礼物。从今天开始,你就是福特公司总裁了。我祝贺你。

44岁的雅可卡感到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意味着自己已跻身于美国最高实业界。已经掌握了拥有50万职员的汽车公司的领导权。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地大展宏图了。他怎能不欣喜若狂呢?他的才能,他的业绩征服了亨利·福特,征服了公司的众多员工。

然而巨大的成功招致嫉妒。福特对雅可卡威望日增深感不安,他不愿意在自己的王国里,有一个功高盖主的总裁与自己分庭抗礼。他不能容忍福特公司改名易姓。思来想去,对自己王位构成威胁的人,只能解雇。

雅可卡惊呆了,整个舆论界都感到震惊。为雅可卡鸣不平的呼声四起。

然而雅可卡坚韧不拔光明磊落的性格,使他以理智和智慧支配了自己,他不愿向命运屈服。

他拒绝了福特提出的条件:只要不受聘其它公司,答应给他100万退休金。

他一一回绝了一些公司、大学的聘请。毅然接受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真诚邀请。是克莱斯勒公司的热情,感动了雅可卡。他看到,自己为福特立下了汗马功劳,而福特仅仅为了维持个人地位,竟卸磨杀驴,自己落得个悲惨结局。而克莱斯勒的董事长,为了拯救公司,甘愿放弃自己的权力。他感谢克莱斯勒给他的机会,他要向福特雪恨,他下决心与克莱斯勒共命运。不管多么困难他也要让公司东山再起,起死回生。

1978年11月2日,雅可卡毅然决然加入克莱斯勒公司。原公司董事长里卡多提前辞职。1979年9月,雅可卡成为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兼最高行政负责人。他又开始了新的艰苦卓绝的奋斗。

他上任后规定:在公司起死回生以前,自己的年薪为1美元!他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全力去拼搏。

雅可卡提出了经营战略四要素,用以改变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四要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人。要改变困境必须得拥有一批优秀的人才。原克莱斯勒公司人员合格者实在不多。他首先在高级职员中进行了3次大清理。3年中,35名副总裁,被刷掉了33个。使公司领导权统一起来形成内聚力,清除了各个小独立王国。

与此同时,他不得不在自己熟悉的福特旧人身上打主意。他首先请来了格林沃尔德,这位原是福特委内瑞拉子公司总经理,机敏有头脑注重实干,雅可卡派他去最关键的财务部门。他很快发现克莱斯勒公司的弊端,其中每年的保修费竟高达3.5亿美元。他又请来了能料知三四年以后市场上最需要什么样子汽车的斯珀利奇,让他担任主管生产计划的副总经理;他启用被克莱斯勒埋没的人才,使他们英雄有用武之地。能者上,庸者下,任人唯贤,论功行赏。雅可卡很快建立起一个无以伦比的人才宝库.形成了决策通畅的管理系统,为他大展宏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第二个战略要素是产品。在雅可卡主持下,公司先后推出:前轮驱动、省油的K型车,又设计出四种型号,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使公司一举转亏为盈;推出道奇400新型敞篷车,卖掉了2.3万辆;道奇600新颖豪华,H型客货两用车,当年卖出14.8万辆。强有力的产品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使公司摆脱困境,焕发出活力。

第三个战略要素是成本。雅可卡在裁人减薪,减少劳务成本的基础上,改善库存管理,改变采购办法。他大胆引进无库存生产的管理技术,采用基本部件一体化、车型品种多样化的产品策略,将产品零配件以7万多种减少为不到1万种。使公司的年库存额由21亿美元降至12亿美元。

经营战略要素之四是广告。在福特公司时,雅可卡就不惜巨资搞产品宣传大战。为了改变克莱斯勒的形象,他改聘一流的凯一埃广告公司作自己的广告代理商。他亲自审定了几条广告词。每段30秒,电视台每天播出60余次,连续播出5年。

经过3年的艰苦拼搏,1982年末,雅可卡实现了当年在国会申请贷款时许下的承诺。1983年,一年赚纯利润9.25亿美元,这是克莱斯勒公司第一次获得的高利润。1983年春,他已经有能力发行新股票。2600万股不到1小时就被抢购一空。1983年7月13日,克莱斯勒公司提前7年还清了全部贷款,人们惊呆了。

在雅可卡被福特解雇5周年之际,克莱斯勒公司获得了新生,千疮百孔的克莱斯勒已经是一个充满活力焕发青春的企业。

雅可卡能使破钢烂铁变成黄金,能使一群乌合之众变成精明强干的人才。这位具有超人魔法的企业巨子创造出了轰轰烈烈的事业,写出了一篇颇为壮观的实业史诗。

6.刘永好的希望之路

一个穷家孩子,在川西平原的辽阔大地上,做了一场梦:他一下子变成了巨人,挥动锄头铁锹,正在修筑一条大道。乡亲们来帮忙了,你一锄我一铲,用了三千三百三十三天,一条平坦笔直宽阔的康庄大道筑成了,车来人往,欢声笑语,肥猪鲜鱼,金瓜硕果……这孩子笑了,急匆匆奔向母亲,连声高叫:

妈妈,妈妈,我做了一个梦,一个美梦!

妈妈也笑了:乖娃娃,做了好梦,你将来一定会发大财的……

那时节,说发财是要犯禁的--资本主义尾巴,资产阶级思想,封资修的流毒、帝修反的侵蚀……但做梦却不犯法,谁知道我脑子里想的啥呢?

故事发生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却是一片荒凉。城市居民一月口粮定量27斤,还有30%~50%的粗粮搭配;猪肉定量半斤,菜油定量4两;布票一年一丈四尺,棉花票一年一斤。香烟要凭票,火柴要凭票,买锅要凭票,买碗要凭票,连买针线、扣子、发卡等小物件也要凭票……本文主人公所在的成都市新津县顺江乡古家村,其情景更加令人发悚:田是烂泥田,路是泥泞路,没一家工厂,没一家商店,没有电,没有车,人们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真可谓地地道道的穷乡僻壤!一个劳动日才值0.27元,包含了多少艰辛,多少忧虑,多少哀怨啊!

如今的0.27元,许多人是不屑一顾的,而当时,却是各家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心血和汗水,全天不停地劳动的全部价值。

当年古家村一户村民在春节时,破门楣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借新帐,还老帐,帐帐不清;吃一斤,少一斤,斤斤少少。

横批是:何日能富?

人们见了,心里发怵,鼻子发酸,欲哭无泪,欲喊无声,好一幅无可奈何之状!

不甘贫困落后的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在奋斗,在为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苦苦挣扎。

新津县穷苦的知识分子刘大镛、郑康致夫妇,好容易把四个儿子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永好拉扯长大,培养成人:其间,多少个日日夜夜,风风雨雨,瓜菜半年粮,一碗粥供给六人喝,历尽千辛万苦,才把四个儿子送上小学、中学,最后齐刷刷地拿到了大学文凭。

刘大镛满脸皱纹舒展开了,郑康致一扫往日的忧虑,舒心地笑了--终于实现了望子成龙的梦想,儿子们端上铁饭碗了!

可是,不安份的四条龙,偏偏不端铁饭碗,令人难以理解地要穿农袍端泥饭碗.

1982年,一个星期天,古家村刘家院一颗麻柳树下,正在召开一个决定刘家命运(可以说是古家村命运)的四方会议,刘氏四兄弟各抒己见,慷慨陈词。现名陈育新(幼时叫永美,因家贫曾过继陈家,故改名)的老三将自己多年的抱负向兄弟们倾吐了,在这户普通的农民家庭里,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最后,兄弟四人作出了一生中最艰难的选择--全部辞职回乡,当新型农民,搞科技兴农,创办属于农村、更属于自己的乡村企业。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从城市向农村的战略大转移。当时大哥刘永言在成都906厂计算机室工作,二哥刘永行从事电子设备设计维修工作,老三陈育新在县农业局当干部,老四刘永好在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当教师。

辞职回乡的举动,在十年前无法被人理解,却透出刘氏兄弟的睿智与果断,因为他们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隐隐感觉到,改变家乡面貌的历史性机遇已经来临,抓住机遇,冒点风险,值得!这就是他们作出决策的思想准备。

决心下了,决策作了,就看行动了。

没有红头文件,这件事可行吗?他们去找县领导。县委书记说:好兄弟,有胆识,行得通,大胆干!还鼓励他们:一年内带富一批乡邻!

没有起步资金,怎么办呢?他们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卖掉了家中三部自行车、四块手表,东拼西凑,聚攒了1000元钱,办起了一个育新良种场。新事业开张了!

然而,成功与失败同行,困难与坦途共生。养鹌鹑由于温度失控,一箱快孵出的幼鹌鹑成了肉饼--一腔心血几乎泡汤。

乐至县一个专业户来场订了10万只北京白雏鸡,可是运走2万只后才发现汇票是假的。

找到他时,他竟扑通一声跪在地下,哭着说都怪我昧了良心,带来报应--前天一场大火,把那两万只鸡娃连同房屋一起烧掉了,我真对不住你们……说完连连叩头。

面对遭遇了天灾的农民,还能说啥呢?刘永好只能把没运走的8万只鸡苗卖了弥补损失,总不能等着全死掉呀!

成都市浆洗街有个鸡鸭市场,刘永好兄弟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装好雏鸡,蹬三个多小时自行车,跑80里路程,赶到集市用土喇叭扯起嗓子叫卖。几千只小鸡卖完,天黑尽了,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骑车回家。一二十天下来。四兄弟瘦了十多斤,但8万只鸡娃全部卖完,加上其他收入,竟有了10万元利润。

就这样,希望的事业在刘永好兄弟的汗水与劳碌中,牢牢地奠下了基础。

兄弟四人身怀技艺,各显神通。他们把大学所获得的知识和自己灵通的头脑结合起来,在良种场里调配饲料、优选良种;用鹌鹑粪便养猪,用猪粪养鱼,用鱼粉养鹌鹑这种生态循环成了他们事业的增殖途径,他们以低廉的价格和优良的鹌鹑品种赢得了市场,到1988年,育新场已拥有鹌鹑15万只,成了养殖大户。

在他们的带动下,新津县创立了以专业化分工为特色的鹌鹑养殖业。如今,该县已养有鹌鹑350万只,年产值1.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鹌鹑王国,最大的鹌鹑生产基地。

刘氏兄弟这时看到,一批洋饲料涌入了中国农村,仅泰国正大一家财团,在大陆每年从饲料上赚走人民币就达6亿元之巨。

四川是养猪大省,年出栏生猪7千万头之多,相当于美国养猪总量。洋饲料的出现,引发了一场饲养革命.农民看见饲料虽贵却灵验,投资少、猪生长快,红肤细肉,油光发亮,卖相也好,且省力、干净、轻松,都争相购买。但民族饲料工业却受到重创,刘永好等四人心中惴惴不安。

外国人能干的事,我们中国人就不能干么?刘永好果断决定:我们自己生产高档颗粒饲料!

他们首先用200多万元创办了希望饲料科研所,聘请了30多位专家教授任兼职研究员,又与留学海外的中华学子建立联系,恳请他们提供国际新的饲料研究信息。

他们先后到美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波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学习,引进新科技,还邀请国内外专家前来讲学,进行学术交流。

一座希望饲料生产厂在新津建起来了,他们从省里买回50多吨进口氨基酸,投入到科研与生产之中。又投入上百万元试验费,广采精选,反复论证,挑选出33个配方进行试验……1988年,他们将研制的希望牌新饲料送到农户试喂、观察。结果令人振奋--产品质量可与洋饲料媲美!次年,他们开始向颗粒饲料的工业化进军,买了一台颗粒机,自己安装调试。一个月后投产,日产100吨,即刻投放到市场,打破了洋饲料垄断的局面。

1990年,希望饲料产销量达4000多吨,雄居西南三省首位。于是,一场国产饲料与洋饲料的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当希望饲料面世时,泰国正大饲料正在四川农村走俏。这种比饼干还昂贵的洋饲料,由于养猪效果好,农民排队抢购仍供不应求。希望的出现,质优价廉,每吨比正大低60元,农民纷纷转向希望,正大开始感到威胁,于是……降价20元!正大沉不住气了。

也降20元!刘永好也采取了行动。

有奖销售。抽奖!抽奖!正大又出新招。

希望大奖销售,奖幅奖面更大!刘永好步步逼进,寸土不让。

被逼到墙脚的正大,横下一条心:每吨再降100元!希望穷追不舍:每吨再降120元!

几个回合下来,正大亏损严重,而希望由于成本低,资金自有,无银行利息负担,虽几经降价,却尚有微利。

于是,正大派人同希望言和。

这一年,成都正大销量为4万多吨而希望却达6万余吨,正大败下阵来。

1992年,在首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希望牌1号乳猪饲料获金奖,而正大在华最大合资企业上海大江饲料公司生产的乳猪饲料则获银奖。

希望为民族饲料工业争了光。

1993年1月,希望集团投资1000万元,在上海嘉定马陆镇建立了上海希望饲料公司,这是全上海六千多家私营企业中最大的一个。它刚落脚,就提出标语:一流产品、一流服务、奋起拼搏,争夺第一!

此刻,泰国正大上海大江公司门前也出现口号:产品一流,迎接挑战!

刘永好下了决心:凡有正大的地方,一定要有希望,没有正大之处,希望也要去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