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采芹紧抿的嘴再也抿不住了,她在孙天欢一声又一声的追问中,嘴刚张开一道缝,就有一股憋在肚子的酸水,像是受压的喷壶,哗地喷射出来,糊在了孙天欢的胸膛上。
孙天欢不知缘故,把乌采芹推开半步,问她:你……不舒服吗?
从呕吐中缓过气来的乌采芹,把孙天欢顶了一头,怨喜地说:你装傻吗?
怨喜的一句装傻,把孙天欢像尊石雕一样,焊死在芦苇地里了。
他不敢再看乌采芹,抬起头来,发现秋日的夜空,是那么纯净,有几绺薄云,缓缓地飘移着,有灿烂的星光,正在云缝里闪烁。
乌采芹怯声地问孙天欢:你害怕了?
孙天欢没有出声。
乌采芹就还说:我不叫你害怕。
孙天欢依然抬头看着高远的天空,抿着嘴不出声。
乌采芹就又说:是我愿意的,你害怕啥呀?
怎么才能不叫孙天欢害怕呢?乌采芹在发现她怀上孙天欢的种子后,已经想好了主意,她为自己做好了嫁衣,也为孙天欢定制好了礼服,她甚至不与孙天欢商量,就在她吐了孙天欢一胸膛的那个秋夜后,自己把自己穿戴起来,大红的袄儿、大红的裙子,大红的花儿插在头发上,自己一个人进了坡头村,进了孙天欢的家,把孙天欢也穿戴起来,拉着孙天欢的胳膊,招招摇摇地走出家来,在坡头村的街巷上,款款地走着,见人先鞠一个躬,然后再给两颗喜糖,就这么把自己嫁给了孙天欢。
是夜,村里的小伙女子来耍房,大家要孙天欢和乌采芹交代他们相好的秘密,孙天欢闭口不说,乌采芹说了。
乌采芹很坦率地说:我喜欢有文化的人。
问的人不说话了,乌采芹却还说:我家孙天欢穿着中山装多好看呀!
乌采芹话跟话地就还说:以后,我就养一个孙天欢那样的娃娃。
满意得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嘴,说出自己心里秘密的乌采芹,可是不知道孙天欢也还满意?好像是,孙天欢觉得他的婚姻来得太容易了吧,所以就不怎么珍惜。他原来只是好端一副读书人的架子,身懒嘴馋,不事农事。乌采芹自己梳头,把自己委身在他的炕头上,他就更是身懒,更是嘴馋,更是不愿意下地务弄庄稼了。乌采芹不和孙天欢计较,即便是在她生下他俩偷情得来的娃儿,虚弱地坐着月子,孙天欢依然不改他的毛病,依然故我地身懒着,嘴馋着,而乌采芹又还是,尽量地袒护着他,娇宠着他,仿佛他也是她生育出来的小娃儿一般。
孙天乐是孙天欢的长兄,他看不惯孙天欢的做派,逮住一个机会说他了:你就不能改一改自己?
孙天欢望着他的长兄,很是有些不解地说:我改……改啥呀?
孙天乐的老婆万秀娥不好说孙天欢,但她作为长嫂,说一说乌采芹是可以的。万秀娥找寻着机会,找到了就说她了:自己的男人,你那么惯他?
乌采芹毫不含糊地说:我愿意!
3
周瑜打黄盖,愿打者打,愿挨者挨,便是亲兄热弟的孙天乐,闺门妯娌的万秀娥又岂能奈何?他们很快地分门立户,盘灶另过了。
夫妻俩钻在被窝里说的话,后来也传得坡头村尽人皆知。孙天欢太能折腾了,斯斯文文的一个人,熬过了一个大白天,到了晚上,就变得像个土匪一般,把乌采芹就不当个人待,仿佛她就只是一个供他发泄欲望的工具,很粗暴地扯下乌采芹的裤子,掰着乌采芹的肩膀,把她粗暴地放展在炕头上,举起手来,在她的私处啪啪两巴掌,这便虎势地骑上去,就是一场震天撼地的折腾……他把自己折腾得呼哧气喘,再看他身子下边的乌采芹,死死地闭着眼睛,死死地咬着牙,一脸烈女受刑时的样子,说不清楚痛苦还是受活,孙天欢看不过眼,他问乌采芹了。
孙天欢气喘咻咻地问:受活吗你?
乌采芹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受活。
孙天欢依然气喘咻咻地问:受活?你咋不呻唤?
乌采芹就还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孙天欢日人哩!
只是微弱的他俩才能听见的话,不知怎么传了个满世界,有那么一段时间,能和孙天欢开玩笑的人,与他碰了面,便都要阴阳怪气地呻唤一声:“孙天欢日人哩!”不能和孙天欢开玩笑的人,则旁敲侧击地也要呻唤一下:“孙天欢日人哩!”你呻唤一嗓子,他呻唤一嗓子,把孙天欢呻唤得脸红心燥,晚上回家,就更匪势地折磨乌采芹,而乌采芹俨然又是烈女受刑般的样子,死死地闭着眼睛,死死地咬着牙,死死地不呻唤不说话。拉得一手胡琴,吼得一嗓子秦腔的孙天欢,想起传统的秦腔戏里,夫妻们相称,可没有现在人们那么肉麻的“爱人”一说,情急之中,都是脱口而出的两个字,冤家!
这太形象了,不是冤家不聚首,夫妻可不就是一对冤家吗。
孙天欢想到这一层,他心里释然了,而且一夜一夜地复制,他和乌采芹一起努力,在他们折腾的热炕头上添了一儿、添了一女,自然地,又在锅灶上也添了两只碗……儿女们的到来,影响了孙天欢和乌采芹在热炕上冤家对头似的折腾,但却浇灭不了孙天欢腹腔里燃烧着的火焰,他怀疑自己就不是个人,而是一只装满了燃油的大皮囊,随便什么时候,遇着火星儿,就会燃烧起来。
有使孙天欢压制自己不燃烧的方法吗?
别人也许捉摸不出来,配合着孙天欢折腾了几年的乌采芹,探摸出一个规律来了。她发现,孙天欢只要操起胡琴,往家门口的苦楝树下一坐,摇头晃脑地扯着,哼哼呀呀地唱着,他腹腔里燃烧着的火苗儿就会弱下来……除此而外,还有书,也能使孙天欢腹腔里的火苗儿弱下来。这很好啊!乌采芹是乐见孙天欢扯胡琴吼秦腔,也乐见孙天欢手中一本书,凝神凝目地读。她所以引诱孙天欢上她的身子,未婚先有子,嫁给她,让他匪势地折磨她,可不都是因为孙天欢扯得了胡琴,吼得了秦腔,读得了砖头厚的书。
这可都是文明人才有的东西哩!
孙天欢都有了,别的人有吗?原谅乌采芹的眼界小,她生活在坡头村里,千百号的人马,可不就马头上的犄角,她亲亲的孙天欢一个吗!
儿子孙飞龙吊在乌采芹的乳头上,像摘一颗熟透了的大石榴,刚把他的嘴摘下来,女儿孙飞雁的嘴巴就又吊在乌采芹的乳头上了……孙天欢不能在乌采芹的身体上淋漓尽致地施展手脚,而且呢,扯胡琴、吼秦腔、读书也不能消除他心头上的烦,腹腔里的火就又滚翻起来了,到他按捺不住时,还要恶狠狠地对着含辛茹苦为他拉扯一儿一女的乌采芹吼叫了。
孙天欢吼叫最多的一句是:烦死了,乡村!
连珠炮般吼叫的另一句话就是:烦死了,土地!
吼叫在乌采芹耳朵边的这两句话,像他逼迫乌采芹在他俩折腾时呻唤出的那句“孙天欢日人哩”的话一样,很快也传得坡头村尽人皆知。那句话的效果,犹如喜剧台词,逗弄起众人调笑的热情,而不会产生别的什么影响。但这两句话是不同的,他孙天欢烦乡村?他孙天欢烦土地?这让坡头村的人,是不能理解他了,集体无意识地,大家会想这样的问题:
孙天欢凭什么烦乡村?孙天欢凭什么烦土地?
孙天欢不是在乡村出生的?
孙天欢不是土地喂养出来的?
有了这许多的不理解,坡头村人就想起游方道士给孙天欢算的那个卦了。县长……啊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坡头村的乡邻们,把孙天欢很是嘲笑了一些日子,很是冷落了一些日子。这些日子一过,也许是因为村子的无趣,村子的寂寞,就也不知是谁起的头,来拿孙天欢逗乐儿了。见了孙天欢的面,都要没头没脑、莫名其妙地冲着他嘲讽一嗓子:
县长好!
县长吉祥!
县长还日人吗!
孙天欢心知肚明,坡头村的乡邻是在嘲弄他,但他又能奈何谁呢?与人大吵大闹吗?这可不是他的长项,而且也还有失他斯文的身份。孙天欢没有办法,别人嘲讽他,他听见了,就都装着没听见,像身边的风似的,让那不绝于耳的嘲讽飞过去。但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甚至年复一年,孙天欢感觉得到,他耳朵眼儿里,被坡头村人的嘲笑,都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恰在这个时候,胞兄孙天乐逮住他,也以嘲讽的口气来劝说他了。
孙天乐之所以也来嘲讽孙天欢,绝对不是他的原本意思。
我相信,从一个母亲乳头上吊大的兄弟,胞兄孙天乐也在旁听见了坡头村人对孙天欢的嘲讽,他也是听得烦了,不能再听了,才以同样嘲讽的口气来说孙天欢了。
孙天乐嘲讽孙天欢的地方还就在他们家门前的苦楝树下。其时,已是秋尽时分,秋收已毕,秋种已过,就只剩下秋的尾巴,来做最后的秋藏工作了。苦楝树下,堆着两家分来的玉米棒子,他们兄弟妯娌,各自坐在自己家的玉米堆前,剥着玉米棒子上的皮囊,留下内中比较柔韧的几绺,然后再一个一个地编成串儿,挂到苦楝树的横杈上。
胞兄孙天乐是一个勤劳的庄稼汉子,妻子万秀娥妇随夫唱,天生一个勤劳的庄稼女子,两口儿齐心协力,把分配给他家的玉米棒子,好像没怎么收拾,就已很快地剥下厚厚的皮囊,一个往一个的手里送,一个接过来往玉米串儿里编,一串一串,编得又紧又密,灿亮金黄,先是整齐地横陈在苦楝树下,然后又挂到靠他家一侧的苦楝树杈上,这就又整齐地竖排在空中,依然灿亮金黄,让人看了,满眼的欢喜。孙天欢就不一样了,他虽然成了家,有了儿,有了女,依然懒于劳动,不好动手,像他在苦楝树下,和乌采芹收拾玉米棒子,剥不了几个玉米皮囊,就要操起他的胡琴,扯一扯,再吼几句秦腔。一大堆的玉米棒子,差不多就只有乌采芹一双手来收拾了,而在她的身边,还缠绕着帮不了忙,却都会添乱的儿子孙飞龙、女儿孙飞雁,活儿就做得慢,做得很不利索……胞兄孙天乐实在是看不过眼,他把自己家的玉米棒子都收拾停当后,看着胞弟孙天欢堆在脚下的一大堆玉米棒子,而他却又不怎么上心,一次次放下手上的活,坐到苦楝树的根上,扯起胡琴唱秦腔,胞兄孙天乐忍无可忍,他要开口说话了。
孙天乐说:你真把你当县长呀?
孙天欢没理胞兄孙天乐的话,他扯着他的胡琴,好像有了胞兄孙天乐的叫板,他扯得胡琴上的两只弦,更是投入,更有感觉。
孙天乐说:你不是县长!你什么都不是,你还说厌烦乡村,你还说你厌烦土地,我看你别的啥都甭厌烦,你就厌烦……就厌烦你自己去吧!
孙天欢扯着胡琴,从西皮二流的板路,突然滑到了高亢的尖板上,刚扯了一段过门,他就唱出秦腔的戏词儿来了:
叫兄弟你莫把主意改变,
耐着心听兄弟苦口良言。
只要你树雄心来把书念,
为兄弟纵受苦也是心甘。
关中西府的乡村,谁听不懂秦腔呢?在那种独一无二的艺术环境里,便是三岁的孩娃儿,也听得懂几出秦腔戏来。孙天乐半老不老,他不比胞弟孙天欢那么痴迷秦腔,但也深得秦腔的韵味的。孙天乐听出来孙天欢唱的是《打柴劝弟》一折,家里的老人,离开他们兄弟早,临终给兄长的他有过嘱托,要他照顾弟弟。胞弟孙天欢好读书,他也决定供养孙天欢读书的,然而大形势使然,孙天欢没有读书的机会,他回了坡头村,作为胞兄的他又能怎么办呢?没有别的办法,胞兄孙天乐就只剩下一个希望,希望腹腔里装下的墨水儿,可以滋润孙天欢的心智,使他成为一个比自己更出色的庄稼汉。
唉!唉!唉!
孙天乐听得懂胞弟孙天欢几句《打柴劝弟》的唱,他叹着气,手在自己额头上击了三掌,用眼睛瞪着收拾完自家玉米棒子的万秀娥,腾出手来帮助弟媳乌采芹剥起了玉米棒子的皮囊。关中西府的民间,有长嫂比母的说法,长兄孙天乐拿胞弟孙天欢都没有办法,可以比母的长嫂自然更没有办法,她能做到的,也许就只能帮助他们做些农活了。
孙天欢好像并不买长兄嫂的账,他们帮他家收拾玉米棒子,而他一声谢也不给,依然忘情地扯着胡琴,依然忘情地唱着秦腔折子戏《打柴劝弟》,唱到动情处,他不知是为什么,眼角还涌出晶晶莹莹的泪珠来,但他没有停止扯胡琴,没有停止嘴里的吼唱。
孙天欢最后唱的是戏里胞弟的两句词儿:
假若是劝不成才学又浅,
我何必累哥哥常把柴担。
4
破罐子破摔吗?
好像还不能这么说孙天欢,虽然他身懒嘴馋,但他也不是一只破罐子呀。他只是读了些书,读出毛病来了,自视有点清高,烦死了乡村,烦死了土地,除此之外,他有许多人所没有的优势哩。譬如他胡琴拉得好,秦腔唱得好,心里高兴时,编一段快板词,说出来也是叫人佩服的呢。
当年,他在坡头村随便编说的一段快板词,我到今天都还记得:
打竹板,说快板,
今天不把别的说,
只说咱的五大伯,
大伯今年六十多,
从小是个双失目,
什么东西看不着,
拄根拐杖满街走,
忽然想着上茅房,
闻着气味往前摸,
一摸摸进厨房门,
……
这么搞笑的快板,孙天欢是弹着他的胡琴弦子来说的,他说的时候,就在他家门前的苦楝树下。因为有他,苦楝树下就几乎是坡头村独一无二的娱乐场,什么时候都有人群聚集在下面,来听孙天欢扯胡琴、唱秦腔,岂料他突然地说出一段快板,大家没有不乐的理由。说出来更有别一番风韵,坡头村人尽管被农活压得直不起腰,听了他的快板,忍不住都要撂下手头的活儿,直起身子,撩起衣襟,抹着脸,跟着他快板的节奏,开心地笑一笑的。
底下,有和乌采芹走得近的女人,会不无羡慕地恭维她一声。
连她的嫂子万秀娥也说乌采芹,天欢那货,大概不能叫你手上有多少彩,但会叫你脸上多挂彩的。
乌采芹装不住话,她把妯娌间翻的话,回家来说给了孙天欢。
孙天欢听见了,没咋搭腔,但他听得懂手上的彩是什么,脸上的彩是什么。前者所指就是一个“钱”字,后者所指就是一个“乐”字。
这可有点小看孙天欢了!别人因为他快乐,而他心里是不快乐的。听了乌采芹给他传来的话,他没有高兴起来,而是又提着他的胡琴,从家门里走出来,走到苦楝树下,仰头把苦楝树看了好一阵子,然后一步一退,一步一退,退出苦楝树的阴影,退到坡头村的村口上,又死盯着苦楝树,死盯了好长时间,最后慢慢地转过身子,走出了坡头。
孙天欢这次走出坡头村,很长时间都没有回来。
苦楝树下没了孙天欢,坡头村人还要到树下聚集,不过,这样的聚集是沉闷的,自然也很单调,这让大家不免想起孙天欢,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一日复一日地沉闷着……
一日复一日地单调着……
坡头村的人甚至都要胡想乱猜了,猜想身无分文的孙天欢,仅手提一把胡琴,在外面吃什么?喝什么?一母同胞的长兄孙天乐,还打发万秀娥问乌采芹,问她可知孙天欢的下落?这样的问题,初听是平淡的,不敢深想,深想便使人心惊肉跳!
赶着年的脚步,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把坡头村严严实实地捂在了厚厚的积雪下面……坡头村一会儿响起一声猪挨刀子的惨叫,一会儿响起羊挨刀子的惨叫,家家户户蒸年馍,擀年面,就等着年初一时大嚼大咽了。
让人心惊肉跳的孙天欢,赶在这个时候,顶了一头一身的雪花回村里来了。
那把大家熟悉的胡琴还在他的手上提着,头发特别地长,脸却刮得特别地净,从大雪弥漫的街巷口上,一步一步地走了进来,走到了苦楝树下……这成了他一个习惯,走的时候,他在苦楝树下,就停了停,回来了,又自然地停了停,仰头把苦楝树看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