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些习惯是必需的
3861900000013

第13章 成就事业的良好工作习惯(5)

一位员工不管你个人有多么强大,你的成就有多么辉煌,只有保持你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这一切才会有现实的意义。企业就是靠这些员工的团队合作优势赢得利益的。

具有长远目标的人知道任重道远,他会清醒地意识到,光凭一己之力太有限了,要想实现大目标,需要的是众志成城和齐心协力——即要加强团队协作。无数的事例已经证明,任何以牺牲组织和他人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最终必定为组织和他人所抛弃。

就连动物与动物之间也懂得这一道理。一天,三只饥饿的小狗遇到

了一匹大斑马。小狗们望着高大的斑马无计可施,但聪明的小狗还是想出了合作制服斑马的办法。它们是这样将一匹大斑马制服的:第一只小狗咬住斑马的鼻子,第二只小狗咬住斑马的屁股,第三只小狗则咬斑马的腿,持续攻击一段时间之后,斑马终于倒下了。

三条小狗能够吃掉一匹大斑马,其秘诀在于: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分工明确,使人各司其职,提高效率;善于合作,能产生巨大威力,使任务更容易完成。

美国历史学家埃德温·赖肖尔赞扬日本人比多数西方人具有更多的集体倾向,而且在互助合作的团体生活中形成了这方面的高超技巧。

关于这一点,天空中飞翔的雁阵也可以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秋天,当雁阵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飞过蓝天白云时,不知你是否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大雁为什么要整齐地列阵远翔呢?莫非,它们要向我们人类展示自己的飞行艺术?

实际上大雁并非要向我们表演它们的飞行技巧,它们之所以采用人字阵或一字斜型的阵式飞行,是它们在长期适应中所形成的最省力的群体飞翔形式。当雁群以上述形式飞行时,后一只大雁的一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翅膀扇动时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自己的飞行省力。当飞行一段时间、一段距离后,大雁们左右交换位置,是为了使另一侧羽翼也能借助空气动力以减缓疲劳。

由于大雁既具有惊人的个体飞翔能力,又富有令人叹服的团队精神,因而,它们的两翼似乎有了灵性,使它们能够以轻松自如的风姿在空中飞翔。由此,可以想到员工的团队精神。大凡胸怀大志并取得成功的人多善于从自己的同伴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从同行那里获得无穷的前进动力。

比尔·盖茨再三对微软的员工强调:“如果有一个天才,但其团体精神比较差,这样的人微软坚决不要。微软需要的不是某个人鹤立鸡群,而是携手前进。”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就是融入团队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因此要时刻告诉自己:我不是万能的,我离不开他人的帮助。而要想成功地融入团队,就必须要有理解、宽容

的待人态度,要设身处地理解团队中的其他成员,要与人为善,宽容大度;要配合默契,热情有度;要真诚待人,以此来赢得他人的信任、尊重和友谊。

工作中无小事

在军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战场上无小事。意思是,在战场说,每一位军官和士兵都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责任心,始终具有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对战场上出现的任何一个变化、每一件小事迅速做出准确的反应和决断。而“战场上无小事”同样适用于企业,适用于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因为,在工作中也没有小事。一个人小事做不好,工作粗枝大叶,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况且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机会实在少而又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是做一些具体小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这就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想做小事的人,一种是做不好小事的人。大事做不好,小事不想做,是第一种人的写照,他们认为自己有水平,有能力,对一般的事弃而不做,不加理会。第二种人愿意做小事,但意识里将小事做好的要求和标准下降,敷衍应付,漫不经心。这两种人到最后是一件事都不能做好。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过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单位情况、加强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会、增强自己的

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大事是由众多的小事积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事。从小事开始,逐渐锻炼意志,增长智慧,日后才能做大事,而眼高手低者,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通过小事,可以折射出你的综合素质,以及你区别于他人的特点。从干小事中见精神,得认可,“以小见大”,赢得人们的信任了,你才能得到干大事的机会。

有太多的人,总是对事物的细节不屑一顾,过于自信,殊不知,我们普通人,大量的日子都是在做一些小事,假如每个人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要做好每一件小事,首先要在理念上对小事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大事是由若干小事构成的,世上无小事,对每一件小事,都要当成一件大事来做。只有认真、踏实、勤奋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我们做事的原则。

一个人只有在经过了“做小事”并“做好小事”的“炼狱”之后,才有可能到达“成大器”的“天堂”。一个人的成才是这样,一个企业的成功也是这样。为什么想干大事的人很多,干成大事的人却很少,原因也许正在这里。

不少青年人不能“成大器”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正是因为不能正确处理“做小事”与“成大器”之间的关系。

汤姆是有“汽车王国”之称的福特公司的一名职员。20岁时进入该公司工作,刚进入公司时他一直在基层工作,从最基层打杂开始,哪里有零活他就到哪里去。经过5年的磨炼,他几乎去过生产汽车的所有部门。在这5年时间当中,他虚心好学,从最基本、最小的事做起。经过5年他已经掌握了整个汽车的装配过程。经过奋斗,他开始崭露头角,很快就晋升为领班。在这么大的公司中成为一名领班的确不容易。他成功的法宝就是从小事做起。

如打杂是小事,但汤姆却能在工作中学到许多平时无法学到的东西,他总是利用做每一件小事的机会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中培养了自己的处事经验、技术经验,对公司的各部门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从事的是打杂的小事,但他从这些小事中成长起来了,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

普通员工。小事为他以后成大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因此,对于年轻员工来说,脑子里要有两个概念:第一,“做小事”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成才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第二,年轻员工要在“做小事”并“做好小事”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做大事”的能力。

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也不大可能一开始就给每个年轻员工一件“大事”去做。这就是说,“做小事”是“成大器”不可逾越的阶段。对每一个具体的工作而言,所谓“大事”可能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具体的小事。养成将一件一件具体事情做好的习惯,正是“成大器”的开端。你现在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能成为将来所要成就的大事的一个分子的时候,“大事”与“小事”将得到统一,“小事”也就成了“大事”。如果连这些具体的小事情都做不好,所谓“成大器”就根本无从谈起。

有人在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愿意做一点儿小事,但后来可能会以种种理由而放弃,或者嫌小事太小,或者嫌小事太多。有人说,我讨厌做小事,我希望做喜欢做的事。兴趣是事业的向导,如果你对现在所从事的工作确实没有兴趣,我们希望这样的年轻人,最好换一份工作。当然,这是要在择业时就解决的问题。如果当前的工作确实是你的选择,你也希望能够在工作上有所成就,除了从“做小事”并“做好小事”开始之外,你将别无选择。

如果一位员工能够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做小事”,通过深入实际、刻苦钻研、寻找规律来不断丰富自己,从而“做好小事”,你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成功就可能在不期然间叩响你的房门。还有一点,“做小事”容易出成绩,更能展现你的才干,你就更容易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

其次,还要做事做到位,做小事做透,把小事做细。如果粗枝大叶地去做一件小事,那是不可能做好的。将小事做细,就是将小事做到位、做透彻。将小事做细一是要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见细节的实质,才能将事情做细。一件小事中会有无数个细节问题,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将事做成功。善于观察和分析小事中的细节,从细节

上做文章,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事情做不到位,事情就不会完;事情做不透,事情会再来。只有将事做到位、做透,才能彻底将事做完。因此,要将小事做好,就要努力把小事做细,让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气,拿牛刀杀鸡,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就像武术中没有绝招一样,工作中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策划市场等,也不会有什么绝招。所谓的绝招,是用细节的功夫堆砌出来的。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所以,我们只能从基层做起,不能眼高手低,心浮气躁。

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世界旅馆业大王希尔顿就是一个注重“小事”的人。希尔顿要求他的员工:“大家牢记,万万不可把我们心里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饭店本身遭到何等的困难,希尔顿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顾客的阳光。”正是这小小的永远的微笑,让希尔顿饭店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

其实,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士兵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队列训练、战术操练、巡逻、擦拭枪械等小事;饭店的服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顾客微笑、回答顾客的提问、打扫房间、整理床单等小事;你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报表、绘制图纸之类的小事。我们每天的工作可能就是重复地做一些小事,但是,我们不能对此感到厌倦、懈怠或者是应付,因为这是你的工作,而工作中无小事。要想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就必须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

“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是很多演员的座右铭,体现的也就是“工作中无小事”的本质,作为任何岗位上的员工,都要完成好工作中自己的角色。

“工作中无小事”体现出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诚实的态度,一种完善的执行能力。责任感是不容易获得的,原因在于它是由许多小事构成的。比如,为多睡一会儿而迟到,为了吃午饭而早退,随便扔掉尚可以使用的办公用品等等,你是否克服了这些小毛病而获得了责任感呢?责任感虽是简单的,但都是无价的。要将责任感植于内心,让

它成为我们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体现在日常行为和工作中。没有责任感的工作者,不是优秀的工作者,工作就意味着责任。

“工作中无小事”归根到底说的是一种工作态度,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一个人轻视他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得很粗陋,那么他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工作琐碎、辛苦,那么他在工作中也就无法发挥他内在的特长。要把自己做的工作看成创造事业的要素和发展人格的工具,而不要把工作单纯地当做获取衣食住行的工具,是生活的代价和不可避免的劳碌,这样才会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木桶原理”讲的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最差的那块木板。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就是只有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小事做好,才能为公司的总体工作和大事奉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

“无限的爱”日用品和化妆品连锁超市DM在德国遍地皆是。这家企业的老板名叫格茨·维尔纳,现已拥有1370家连锁店、两万名员工,2002年的销售额高达26亿欧元。维尔纳也是同行业中最富有的,2003年年初时他的个人财产已达到9.5亿欧元。

30年前,格茨·维尔纳白手起家创建了DM连锁店。他有自己的一套注重细节的经营理念,有时还会因为注重细节做出一些特别“古怪”的事情。

有一次维尔纳走进一家DM分店时,他要求分店经理拿扫帚来。这家分店的经理把扫帚递给维尔纳,非常疑惑地说:“维尔纳先生,我不明白您要它做什么?”维尔纳指着地下的灯光说:“您看,灯光的亮点聚在地上,什么作用也没有。”于是,维尔纳用扫帚柄拨了一下上面的灯,让灯光照在货架上。

把灯光照在正确的位置上,维尔纳先生给他的员工做出了表率。这让他的员工很受启发,也让他的员工深刻地体会到了工作中无小事这个道理。

当然,“做小事”是一回事,“做好小事”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你带着一种消极的心态对待“做小事”,敷衍小事,浅尝辄止,则有可能连“做小事”的机会都将丧失。小事做起来是枯燥的,它需要有坚持下去的

信念和毅力。做“百年老店”体现在具体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就是要一个一个抠细节。考验一个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他能否把事情的细节做深、做透、做好,因为细节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但细节却见水平、出专家,有时候甚至定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