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紧张感,是因为我们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和恐惧,总担心有什么灾难会突然降临到我们头上,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就是说,现实要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有时并不是你所遭遇的环境使你受到挫折,而是由于你自己的想象。一个人心里所想的,就是他将要成为的。
有许多事情,往往总是会超出人们的意料,超出人们的支配能力。试想:谁能料到自己何时遭祸、何时得福呢?谁又能料到自己何时健在、何时病倒呢?关键问题是:面对飞来横祸或莫名的病痛,你是从容平静、清心自然、乐观向上,还是慌恐惊悸、忧郁烦恼、悲观失望?
一位哲人曾说过:“你来到人世间,要想活得潇洒,活得自在,活得快乐,应该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怀。”有了乐观的情怀,面对任何危难就都不会恐惧、不会忧郁、不会烦恼了。
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和埃德·迪纳已经证明,物质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快乐的标准,人们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快乐。
1924年的一天,意大利著名的心理医生让·肯特设在那不勒斯城的诊所里来了一位病人。他对让·肯特医生说:“大夫,我内心充满忧伤,许多年来我尽力回避任何人,不愿和他人打交道,吃饭没胃口,睡觉靠安眠药,我怀疑我得了自闭症或其他什么心理疾病,我非常希望您能给我一些帮助。”
让·肯特医生一听,忙对他说:“现在奥地利最富盛名的喜剧表演大师马可尼正在我们这里演出,他的表演简直让人笑破了肚皮,自从他来这儿演出,我这儿已经三天没有病人光顾了。我觉得他们肯定是被马可尼逗得都忘了自己的病痛。现在马可尼还没有走,我建议您去看看他的演出,那样的话您肯定会马上快乐起来。”
不料那位病人听了让·肯特医生的话后,脸上掠过一丝无奈,他说:“大夫,我就是马可尼。”让·肯特医生怔住了,两个人互相对视着,心灵都被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不久让·肯特关闭诊所去了法国,马可尼回国后淡出了舞台。
1957年让·肯特医生带着一个意大利康复旅行团去奥地利旅行,行程中最重要的一站是去参观马可尼位于维也纳郊外的私人城堡,那时接待他们的马可尼虽然已经84岁了,但精神矍铄,风趣幽默。他说:“各位客人来到这儿,如果打算向我学习那就错了,因为人是最笨的动物。你们应该向我家里的其他成员——巴迪、赖斯、莫莉学习。巴迪是我的狗,不管它遭受过怎样惨烈的欺凌和虐待,总能很快就把痛苦和委屈抛到九霄云外,而只顾尽情地享受眼前的生命。它把找到的每一根骨头都看做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赖斯是我的猫,它从不知忧愁是什么滋味,因为情绪一紧张,它就会马上去睡一觉,从梦乡中醒来以后,它的焦虑已经无影无踪了;莫莉是我的鸟儿,它最懂得享受生命,它从不会因为忙而放弃娱乐,即使眼前的食物再丰盛,它也会在津津有味地享用过程中不时地飞上枝头唱两声。各位朋友,你们这次不虚此行。不过我要警告那位带队的老家伙,不要再劝他的病人去看马可尼的演出。”
住坚果就无法将手抽出来了。而猴子有一种习性,就是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所以它们最终就成了猎人的猎物。
猴子被捉的悲剧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怎样松开手。人生的成败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往往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敢地取舍。
对善于享受简单和快乐的人来说,人生的艺术,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
卸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生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我们居住的空间不断扩大,使我们的视野不断开阔,可是我们却常常会有一种挤压感,一种身居哪里都被压缩得喘不过气来的挤压。不合时宜的感觉处处为难我们,迷乱了我们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一天天变化的人,一天天变化的社会环境,让我们觉得有些措手不及,我们渴望轻松和快乐,可是却往往找不到通向轻松和快乐的通道,只有沉重的感觉如影相随地跟着我们。有资料表明,年轻人中有自杀倾向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极度空虚,于是,男人酗酒、吸毒,在酒精和毒品中寻求刺激,女人则沉迷于整容、瘦身、购物,甚至放纵于性欲的陷阱中。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被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头晕眼花。著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句名言:“承受生命之重。”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不堪承受生命之重,因为他们被占有物质财富——好房、名车、高收入、高开销等欲望折磨得疲惫不堪。其实,物质财富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重要。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在令人难以察觉的绝望状态下生活的。这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国家,情况尤其严重。美国另一份天赋。
漫长的人生路上,他铭记放飞气球的教训,放弃了其他的东西,一心一意地关注着经济,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钟情的经济学的研究。1984年,他被里根总统任命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一位重量级人物。格林斯潘当年如果没有从世界著名的米利亚音乐学院退学,美国可能会多一个平凡的音乐家,可是却失去了一个经济奇才。
有时候,机会太多可以使人不被局限,可以更好地去选择与发展,可有时候也会令人眼花缭乱,不但使自己不容易安于一个固定的点或线,而且往往由于选择太多而迷失了方向。所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在行进的过程中,我们能清醒地知道何时当行,何时当止,何者当取,何者当舍,这样才能节省体力、心智与时间,向着成功快步迈进。
人生是短暂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好好把握、爱护、珍惜,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安于命运的安排,还是向命运抗争,都必须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弃之,千万不可明知此路不通还要固执地“坚持到底”,一头撞到墙头上,碰得头破血流,自食苦果。因为短暂的人生经不起太多的挫折坎坷,也经不起对未来太多的盘算和忧虑,执著地对待生活,紧紧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过紧,死不放手。
詹姆思在野外旅行时,被毒蛇咬伤了脚。他疼痛难忍,可是医院离得很远,他只好毫不犹豫地用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巨痛艰难地走到医院。虽然缺少了一个脚趾,但他有效地阻止了毒素在身体里的蔓延,以短暂的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在人生某个特定的时刻,你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取更长远的利益。即使遭受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人最大的愚笨有时就在于只想拥有,却不知道如何放弃。对于人生而言,如能抓住一半,已是很不错了。生命这条船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扬帆而不在中途搁浅和沉没,就必须轻载,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决果断地放下。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猎人经常制作一些笼子捕猎猴子,笼子里装着果实,笼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但如果猴子抓尼亚的名字和格氏试剂的论述。但是,你可知道这位伟大的发明者曾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吗?
1897年5月6日,维克多·格林尼亚出生在法国瑟儿堡的一个有名望的资本家家庭。他的父亲经营一家船舶制造厂,有着万贯资财。在格林尼亚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的优裕,加上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使得他在瑟儿堡整天游荡,盛气凌人。他没有理想,没有志气,根本不把学业放在心上,整天梦想着能当上一位王公贵人。由于他长相英俊,瑟儿堡年轻美丽的姑娘,都愿意和他谈情说爱。
然而,在一次午宴上,一位刚从巴黎来瑟儿堡的波多丽女伯爵竟然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我的视线!”这句话如同针扎一般刺着了他的心,一开始他为这句话而自卑、疯狂、偏执,不久他就醒悟了,开始悔恨过去,产生了羞愧和苦涩之感。从此他发奋学习,发誓要追回过去浪费掉的时间,而每当灵魂和肉体麻木的时候,他就用这句话来刺痛自己。后来,他离开了家庭,并留下一封信,上面写道:“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些成就来的。”
维克多·格林尼亚来到里昂,拜路易·波韦尔为师,经过两年刻苦学习,终于补上了过去所落下的全部课程。后来他又进入里昂大学插班就读。在读大学期间,他的刻苦赢得了有机化学权威菲利普·巴尔的器重,在巴尔的指导下,他把老师所有著名的化学实验重新做了一遍,并准确地纠正了巴尔的一些错误和疏忽之处。终于,在这些大量的平凡实验中格氏试剂诞生了。
格林尼亚一旦打开了科学的大门,他的科研成果就像泉水般地涌了出来。基于他的伟大贡献,191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此时,他突然收到波多丽女伯爵的贺信,信中只有一句话:“我永远敬爱你。”
当一个人的尊严受到了侵犯时,也许他仍旧沉寂无声,可一旦爆发,那种力量便使人惊骇。奇迹的出现并非不能,因为人性的力量是无法想象的。
愚蠢的人遭受一点批评就会气急败坏,而聪明的人却急切地希望从那些责备他们、反对他们、阻碍他们的人那里学到更多的经验教训,当你发怒或失意时,学会克制自己的冲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下去,你就可以让自己的心态在良性的循环中健康发展,你的身心也自然而然地永远保持轻松和愉快。
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有他人无法分担的伤痛,生命的意义就是承受一个接着一个的伤害,而你还健康地活着,你能够承受任何人给予的任何伤害,这是最重要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一种资本,那些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人生千疮百孔,每个人总有多多少少的不如意之处,这一切都得努力靠自身去承受。
面对他人对我们的侮辱,你可以强忍下来,也可以反击回去,也可以用屈辱来激励自己,带着具有潜力的愤怒来开创自己伟大的事业。将挫折化为伟大的志向,并进而完成自己的梦想。法国著名的女作家乔治·桑就曾经说过:“不要去报复自己所受到的屈辱,而应当把它们看成自己前进的动力,让屈辱激励自己。”
当别人忽略或冷淡你,他们是在告诉你如何对待他们。面对别人的轻视和怠慢,我们不应回避和退缩,可以放低姿态,露出坦诚的笑脸,主动表示友好,这样做无疑是实用的,因为在退避三舍与锋芒毕露之间有一块中间地带,可以使我们愤怒的情绪得到缓冲,当然也许这样做会使你感到委屈,而且对方对你的牺牲也不一定欣赏,那么你可以像但丁说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当你迎着太阳走的时候,身后总会有阴影,就让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去嘲讽吧。你,用不着回头。
把烦恼关在门外
很多人尽管生活中并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挫折和创伤,但一颗心却总是被烦恼紧紧缠裹着,这些烦恼说起来也许都是那么微不足道,比如爱人没有把衣服洗干净,孩子考试没有考第一名,烦上司今天表扬的是张三而不是他李四,自己买的彩票总也中不了奖……人生短暂,我们用无比宝贵的时间去愁一些本不该在意的小事,值得吗?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那些应该做的事情上。
英国历史上有一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天和朋友一起散步,每走过一道门,他都小心翼翼地把它关好。朋友说:“你用不着关这些门呀。”他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关闭我身后的门。当我关门时,过去的事也被关在后面了,然后重新开始,向前迈进。”
烦恼也是一样,只要我们把它们挡在时间的大门之外,那么它们就永远不会进入我们的心灵来骚扰我们了。无论多么糟糕的事情,一天之后,便会成为过去。所以,何必太在意呢?烦恼很多时候是自找的,就穿鞋、走路这样的小事而言,很多人也要在上边花脑筋。什么事都要顾忌,难免给心灵戴上了沉重的枷锁,轻松不起来。
许多人在生活的过程中,习惯给自己增加压力,他们总是把问题看得很严重,做错了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也要反复问自己:“我以后怎么见人?别人会怎么看我?”其实,除了你自己之外,有谁更在乎呢?快乐或失意,一会儿便成往事。对什么事情都联想到一生一世的人,遇到一点小麻烦也要自己吓唬自己:“我这辈子怎么办?”其实烦恼对我们来说,向来是飘忽的,想到它时它便存在,忽略它时,它便杳无踪影,而忽略烦恼的关键是:你必须自己为自己卸下枷锁。抛弃对过去的烦恼和对未来的忧虑,能帮助你享受现在每一天的快乐。
在烦恼的时候,你只要用希望来代替失望,用勇敢来代替沮丧,用乐观来代替悲观,用宁静来代替烦躁,用愉快来代替烦闷就够了。那样的话,烦恼在你的心灵中就无处生存了。很多人总是会情不自禁地羡慕别人的生活方式,以为那就是最快乐的享受。其实,不切实际地改变自己,不仅什么都得不到,反而会丧失简单和快乐,会增添许多大大小小的麻烦和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