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计划成功了,父母很遗憾地同意他退学。戴尔组建了自己的公司,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在很短的时间内,他良好的业绩引起投资家的关注。第二年,公司顺利地发行了股票,他拥有了1800万美元的资金,那年他才23岁。
10年后,戴尔创下了类似于比尔·盖茨般的神话。他拥有的资产达43亿美元,他现在已经成为美国戴尔公司的总裁。
比尔·盖茨曾经亲自飞赴他的住所向他祝贺,比尔·盖茨对他说:“我们都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且对这一行业富有激情。”
比尔·盖茨和迈克尔·戴尔是新经济时代的两个创业的“神话”:他们都中途退学,都成为世界上顶尖的大富豪。也许他们的传奇经历并没有普遍意义,但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点:做你真正喜欢的事,而且你可以从你的事业中获得许多乐趣——财富、名誉、成就感等。
每项奇迹开始时总是始于一种伟大的想法。或许没有人知道今天的一个想法将会走多远,但是我们不要怀疑,只要沉下心来,努力去做,让心中的杂音寂静,你就会听见它们就在不远处,而且伸手可及。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奇的发源地。”被称为石油巨子的保罗·盖蒂就是凭着极强的自信,一次次把自己推到事业的巅峰的。
当人们问及盖蒂成功的秘诀时,他说:“一个人的成功,关键是应该坚信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主见。对成功充满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而不要迷信权威。”接着他深有感触地谈了自己因缺乏自信而犯的三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发生在盖蒂年轻的时候,他在俄克拉荷马州买了一块自认为相当不错的地皮,根据他的经验,下面会有相当丰富的石油。他请来一位地质学专家,专家考察后在报告中肯定地说:“这块地根本产不出一滴油,最好将其卖掉。”盖蒂听信了专家的话,把地皮卖掉了。然而没过多久,那块地上竟打出了高产油井,事实证明那是个石油高产区。
第二个让盖蒂痛心的失误发生在1931年,那时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影响还在继续,全国的经济不景气,股票的价格降到了极低的水平。盖蒂认为美国的经济基础是好的,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恢复,股票价格会大幅上升。于是他买下了墨西哥石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股票,随后几天股市出现了一些下跌,盖蒂自信下跌已经接近最低点。然而他的同事们已经被大萧条弄怕了,他们竭力劝说他将手中的股票抛售出去。大伙的一致意见使盖蒂动摇了,最终抛出了墨西哥石油公司的股票。事实最终证明,盖蒂先前的判断是正确的,在以后的几年中,这家石油公司财源滚滚。事后盖蒂不无后悔地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失去了自信,你也就失去了一切。”
最倒霉的一次是在1932年。那时盖蒂意识到中东原油的巨大潜力,于是派出谈判代表到巴格达,同伊拉克政府反复交涉后,他们打算买下一块很有前景的地皮的开采特许权,价格只有几十万美元。就在此时,世界市场上的原油价格忽然波动,于是大家普遍认为,这个时候在中东进行投资是不明智的。盖蒂再一次被大家的意见所左右,推翻了自己原来的判断,命令在巴格达的手下人中止谈判。结果十多年以后,当盖蒂决定再次进军中东的时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为了得到那块地皮的开采特许权,他竟多付出了一千多万美元的代价。
缺乏自信而导致失败的教训是深刻的,也是弥足珍贵的。在以后的岁月,里盖蒂“一意孤行”,最终成为美国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换一个方向试试
生活中,我们在一条路上不断地走,总觉得自己已经把路走绝了,再也不能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再不会有更大的成就了。殊不知,路的旁边也是路。当我们只沿着那条老路一直往前走时,当然有把路走烦、走厌、走绝的时候、但如果你试着往旁边跨几步,可能就会发现无数条路,而且条条都是全新的并最终引领你走向成功。
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生活的路上走得不好,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有一条鱼在很小的时候便被捕上了岸,渔人看它太小,而且很美丽,便把它当成礼物送给了女儿。小女孩把它放在一个鱼缸里养起来,每天它游来游去总会碰到鱼缸的内壁,心里便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
后来鱼越长越大,在鱼缸里转身都困难了,女孩便给它换了更大的鱼缸,它又可以游来游去了。可是每次碰到鱼缸的内壁,它畅快的心情便会黯淡下来。它有些讨厌这种原地转圈的生活了,索性静静地悬浮在水中,不游也不动,甚至连食物也不怎么吃了。
女孩看它很可怜,便把它放回了大海。它在海中不停地游着,心中却一直快乐不起来。一天它遇见了另一条鱼,那条鱼问它:“你看起来好像闷闷不乐啊!”它叹了口气说:“啊,这个鱼缸太大了,我怎么也游不到它的边!”
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四壁,即使给你一片大海,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敞开心灵的栅栏,向所有的人开放,于是你将能获得整个世界。我们要时刻抓住生活中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一生。没有变化的生活,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有些人总以为自己的生活不可改变,而从不试图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
这就是说,一条路走不顺畅,可以硬着头皮走下去,也可以放弃原路,另辟新路。换一种方式思维,往往能使人豁然开朗,步入新境,能使人感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今天,皮尔·卡丹这个名字已紧密地与时装业联系在一起,殊不知,他当初是涉足于剧院业经营的,尽管他雄心勃勃、苦心经营,却也难逃剧院倒闭的厄运。当他发现自己对舞台服饰有独特的审美能力时,便毅然转向戏剧服饰设计,并获得成功,他本人也成为世界一流的服装大师。
遇到失败了,应当转换一下自己的思路:一扇窗子关闭了,另一扇窗子为我开启;过去所有一切的结束,正是一个新目标的出发点;这条道路不适合我,所以上帝指示我向另外一条道路前进。
英国人笛福,一生经商,却一无所获,到60岁时仍然不见起色,在一次经商途中被推向荒岛,差点丧命,这使他心力交瘁,无心经商,遂将经历写成了著名的《鲁宾逊漂流记》,一举成名。若他一味拘于原来的商业经营,就不会有后来风靡世界的知名度。
生活中我们难免有走错路的时候,一时的失败也算不了什么,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审时度势,正确地转变前进的方向,避免陷入绝境,切不可一条道走到黑。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毛毛虫在一个花盆边围成一个圆圈爬行,离花盆不远处放有食物。毛毛虫一个随一个爬了六七个小时,最后又累又饿而死。
如果有一个毛毛虫能破除尾随的习惯向其他方向爬行觅食,就可以避免惨剧的发生。人生也是一样,应善于另辟蹊径。
数学家欧拉为探求12次方程的计算方法,夜以继日地工作,结果算瞎了双眼。而数学家高斯只用了1个小时就找到了这种计算方法。大家惊叹不已,高斯说:“一切都不用奇怪,要是我不改变计算方法,我的眼也会瞎的。”
因此,人们应当以“毛毛虫思路”为鉴,激发求异思维。在竭尽全力拼搏之后却仍旧不能如愿以偿时,应该这样想:上天告诉我,你转入另外一条发展道路上,一定能取得成功,应该认为另外一条新的道路已展现在你的眼前了。不要失望,不要气馁,振作起来!沿着这条新的道路向前走。
不要被暂时的失败击倒
很多人整天抱怨条件比人差:运气没有别人好,没有出生在好的家庭里……其实,这些都不足以阻碍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关键还在于你的想法,是你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而成功和失败是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从不失败只是一个神话。只要你的人生有过成功,失败就并不可怕。
英国人哈罗德?埃文斯曾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对我来说,一个人是否会在失败中沉沦,主要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把握自己的失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经历过失败,因而失败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你想要取得成功,就必得以失败为阶梯。换言之,成功包含着失败。关于失败,我想说唯一的一句话就是:失败是有价值的。因此,面对失败,正确的做法就是:首先要勇于正视失败,然后找出失败的真正的原因,树立战胜失败的信心,以坚强的意志鼓励自己一步步走出败局,走向辉煌。
透过自己的失败,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局限,了解到自己的不成熟之处;透过别人的失败,我们同样可以受到启发,学到许多真知,从而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失败,说到底只是一种为迎接新挑战而付出的学费,有时我们在别人失败的地方,向前跨出一步,就成功了,而也有的时候,我们从别人的失败之处,稍一侧身,就成功了,因此,成功与失败的距离其实并没有多远,只要我们把别人的失败也当做自己的失败来汲取经验教训,何愁成功不向你招手!
一夜之间,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烧毁了美丽的“森林庄园”,刚刚从祖父那里继承了这座庄园的保罗·迪克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他经受不住打击,闭门不出,茶饭不思,眼睛熬出了血丝。
一个多月过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一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
保罗在外祖母的说服下,一个人走出了庄园。他没有目的地在街上闲逛,在一条街道的拐弯处,他看到一家店铺的门前人头攒动。原来是家庭主妇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忽然让保罗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保罗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的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结果,木炭被抢购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然后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初具规模了。几年以后,“森林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别让眼睛老去,这样才不会让心灵荒芜。当苦难向我们袭来,当我们被忧愁压得无暇喘息,不要惧怕,伸出手,拨开心
头上的那团阴云,轻轻地,像拨开水面上的一块块浮冰。这个时候天上的太阳,自然就会亮亮地照进你的心田。
我们每一个人头脑中都应该充满积极和勇敢,绝不让挫折将自己击倒。对我们而言,挫折不过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攀登高峰时必须经历的有益训练。
走向失败的人,每逢挫折时总是武断地认为“我是个百无一能的废物”,而不去积极开启就在眼前的一扇新的窗子,结果错失良机。因而,走向失败的人,其实是因为丧失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故而人生道路越走越窄。
彼得·丹尼尔小学四年级时,常遭班主任菲利浦太太的责骂:“彼得,你功课不好,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彼得直到26岁时仍大字识不了几个,有次一位朋友念了一篇《思考才能致富》的文章给他听,彼得深受震动,此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成功后他买下了他当年打架闹事的街道,并且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做《利浦太太,你错了》。
与此相似,发表《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达尔文还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在别人的眼里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罗丹的父亲曾抱怨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也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则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理,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在申请到瑞士联邦技术学院深造时也被拒绝。而他死后,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他的大脑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在生活的道路上,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阴云密布。然而心灵是脆弱的,偶尔的风吹雨淋,也会使自己觉得碰上了世界末日。可是,当你在风雨的摇曳中稳稳地站定之后,看到的阳光依旧是那样的灿烂,每一天依旧充满着希望。
因此,当你得到别人给你的“低度评估”时,你能否证明给他看:他错了!暂时的低落并不能说明什么,将来总有一天你会大鹏展翅,击水三千里。实际上,人生的竞赛并不亚于一场马拉松赛跑,长跑中更加关键的是耐力,那些跻身第一排的起跑者,往往并不是最先到达终点的人。
海明威说过:“一个人可以被击败,却不可能被战胜。”他还有一句名言是:“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是的,只要我们选择坚强,即便失败一千次,我们还可以一千零一次爬起来,最后成功一定非我们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