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这是自1975年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以来,又一学员登上了如此高的门槛。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八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八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个别学员甚至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同样会毫无结果,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再说即使他缺,也用不着他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巧是你去推销的那个时候。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并且没有费多大的劲。一位记者在采访乔治·赫伯的时候,他说:“当时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本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是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有些笨重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如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
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乔治·赫伯特的故事在世界各大网站公布之后,一些读者纷纷搜索布鲁金斯学会,他们发现在该学会的网页上贴着这么一句格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在等待中突围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突然走入了困境,想做事情却无事可做,想说话却找不到合适的人进行诉说,想改变自身所处的这一境地而又改变不了,想思想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就会觉得异常苦闷,其实,很多时候孤独和寂寞是完全可以调整为一种享受的。
耐得住孤独、寂寞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积累,而耐不住孤独、寂寞则是对宝贵人生的挥霍。正如闻名于世、为千百万观众和崇拜者的重重包围中的意大利电影明星索菲娅·罗兰所说的:“在寂寞中,我正视自己的真实感情,正视我真实的自己。我品尝新思想,修正旧错误。我在寂寞中犹如置身在装有不失真的镜子的房屋里。”这位艺术家认为,形单影只,常给她以同自己灵魂坦率对话和真诚交往的绝好机会。孤寂是她的灵魂的过滤器,它使罗兰恢复了青春,也滋养了她的内心世界。所以她说:“我孤独时,我从不寂寞。我和我的思维作伴,我和我的书本作伴。”耐得住寂寞是人生的一种自我超越,是人格完善的一种机缘,可以利用寂寞做一次短暂的小憩,抖落满身的尘埃,把整个心沉浸在轻松悠闲的宁静中去,留下一份清纯和潇洒,再做新的抉择。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心弦才会轻轻地弹奏,人与环境才会自然地交流。只有真正孤独的时候,人才会还原到毫无雕饰、毫无遮掩的最原始的状态;只有真正孤独的时候,人的精神才是真正放松和舒展的时间。
麦克深夜开车出了车祸,连人带车飞出了道路:车子坏了,他的腿也伤得无法动弹,偏偏手机又没了电,连呼救都做不到。可是孤独无援的麦克并没有绝望,他先检查了身体,发现没有生命危险,又再一次检查手机,确定的确是无法实施呼救后,为了避免没有效果的盲动使伤口出血过多带来真正的危险,他就靠在车子的后座上睡了一觉。这样他独自在寒冷的秋雨和荒野的黑暗中待了8小时,最终盼到了曙光和营救人员。等待在这样的突发事件中竟成了救命的武器,因为如果他因急躁而拼命挣扎求救的话,他很可能会导致伤口流血过多而等不到救援者的到来就失去了生命。
在困境面前,如果你一时找不到突破的办法,那么不要急躁,冷静下来,也许在等待的过程中,你突然有所发现,有所顿悟,于是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了,等待并不全都意味着束手就擒,有时等待正是一种智慧的自救。
约翰在野外探险时,在黑漆漆的山洞里迷失了方向,被黑暗吞没的恐慌追赶着他在洞内没有目标地狂跑,结果离洞口越来越远,最后困死洞中。救援人员后来分析,他最初迷路的地点离洞口其实只有十米左右,如果当时他待在原地,让慌乱的心冷静下来,他就完全能感觉到光明在不远处跳跃。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当你遭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种种暂时的黑暗时,并不一定要立即采取对抗行动。在你尚未找到穿越黑暗的方向和途径时,先屏住呼吸在黑暗中等待一下,这也许是一种更有效的进取。
一位技艺高超的走钢丝演员准备给观众带来一场没有保险带保护的表演,而且钢丝的高度提高到十六米。海报贴出后,立即引来大批观众。他们都想知道这位演员如何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从容自若地在钢丝上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