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
386300000018

第18章 囧人囧事(6)

还有什么家长会的通知单,期末发下的操行评语,老师突然心血来潮要和家长互通有无的小纸条……

总之,上了学以后,我们的生活里时时处处都充满了家长签字。

然而与此同时--

考试了就难免会考不好,犯错误了就难免会犯得大,朗读作业更难免会忘了读。到头来就是难免孩子们会怕挨骂,从而不方便给家长签字。

于是在童年的时候,对我们来说,有一门功课非常非常要紧,那就是--如何模仿家长签字。

一般来说,家长签字的内容比较单一,无非是"阅"、"已阅"、"已读五遍",或者是家长的大名。也幸好内容比较单一,这才让我们的模仿工作的难度大大降低。基本来讲,只要能炉火纯青地练熟"阅"这一个字,就可以应付掉至少一半以上的情况。

还记得班里有强悍的同学,可以同时模仿父母的不同字体,还可以替其他同学签名。于是经常看见早读检查朗读作业或者卷子上家长签字的时候,半个组的同学,书上和卷子上都写着一模一样的字迹。

和这样的强人不同,我属于手爪子比较笨的典型,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毕业,整整六年里,连一个"阅"字都没能练熟。

有一次上课看书被抓之后,老师写了张纸条带回去让我给家长签字。我壮着胆子在纸条上写了一个"阅"字,老师看后觉得不对劲,又给我家长写了张纸条。大意为:昨天因小白在课上阅读课外书籍,老师写了一张纸条要她带给家长签字,今天纸条上签了"阅"字,请问是不是家长所签。

我晚上拿着那张纸条愁眉苦脸地想了半天,心一横,又哆哆嗦嗦签了一个"阅"字。这下老师就算是傻子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直接一个电话打到我妈单位,结果可想而知……

小时候因此深恨老师,觉得她怎么这样小心眼,小小的事情非要找家长告状,害我挨骂。直到长大以后,有一次翻开小时候的课本,看到上面歪歪扭扭的"已读五遍"之类的,拙劣到只要长了眼睛就一眼能看清是怎么回事的签名。

心里突然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生病

我是一个童年时代"热爱"生病的小孩,而且几乎可以打包票,曾经有和我有一样"爱好"的小朋友,肯定不在少数。

在童年时单纯的认知里,生病≠损害身体+影响体质+引发后遗症。生病=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有好吃的+可以看电视+可以获得父母的宠爱+可以睡懒觉……

所以小时候,每当发现自己生病了,第一反应从来都是欣喜若狂,然后冷静下来,收敛起满脸的喜色,可怜兮兮拉着来叫我起床的妈妈的衣服:妈,我难受……通常这时候妈妈就会摸摸我的头,看看我的脸色,然后一脸和颜悦色地说:别起来了,再睡一会儿。我再次可怜兮兮地点头,妈妈走出我的房间,关上门,我努力压抑想要一跃而起在床上翻几个跟头的欲望。

既然有了妈妈的口谕,我自然就继续躺下去心安理得地沉沉大睡,睡得那个香那个甜,以至于这么多年来我都觉得没有什么是比睡回笼觉更让人觉得幸福的事。

再次醒来的时候妈妈通常都已经准备好早餐了,比平时要丰富得多。吃完了饭还有水果啊蛋糕啊零食啊,为了让我吃药还会有点蜜饯糖果什么的。然后我就会又撒娇又耍赖地要求到客厅的沙发上躺着,一边看着电视,零食放在茶几上,我一边看一边吃,想到同学们现在都坐在教室里上课交作业,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快乐。

病号饭总是很美好的,我可以恬不知耻地提出各种要求。比如:妈,西红柿炒鸡蛋要多放糖……妈,我要喝八宝粥……妈,我想吃带鱼……只要别提出过于人神共愤的要求,基本上就都可以得到满足。

下午没有好看的电视节目时我就躺在床上看漫画,机器猫、尼罗河、故事大王。妈妈一会儿过来送点吃的喝的,一会儿过来摸摸我的头,扑棱扑棱我脑袋,一会儿开个黄桃罐头给我,我顿时觉得生活美好无比,得意得简直要大笑出来。晚上黄金时间的电视剧我也可以看了,不会电视剧主题曲刚一响起来就被他们轰回屋子里去做作业,还可以躺在沙发上最舒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