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
386300000026

第26章 小说动漫(2)

我们开始不厌其烦地伤春悲秋,不厌其烦地放大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并且用自以为优美细腻的语言把它们悄悄记录下来。于是多年之后,我们中的多少人因为重读了自己当年无病呻吟的日记,被雷得口吐鲜血。

其实,可能每个孩子,在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都有过那么一段情窦初开的岁月。那时候,有着满腔的热情,那热情不一定是针对某一个人的,而是针对自己的青春岁月,针对自己不知所云又无可排遣的寂寞。所以,琼瑶其实从来不是重点也不是真相,只是当孩子们跨过了只会吃喝玩闹的懵懂岁月,总要有那么一段时间,做出种种傻事,写下种种让自己日后想要一头撞死的傻话。那段时间无药可救,可当那时间过去,一切也会不药而医。

琼瑶小说

我对琼瑶小说的感情,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纯情篇,叛逆篇。

小学时终于在学校旁边的租书小店里发现琼瑶作品,激情澎湃直眉瞪眼地扑过去,直接抄走了从小看得熟得不能再熟的六个梦,由这开始的,是我的纯情阶段。

梅花烙热播的时候,我与时俱进地租来了小说,半夜里蒙着头窝在被子里一口气看完。合上书我擦擦眼睛边上的眼泪,心里满足地想:真好看呀!!那是我小小人生里第一次看到对爱情描写得如此直接、细腻又热烈的小说,我深深地被男女主角的爱情和悲惨命运感动着,我也深切同情着可怜的公主,同情着书里的所有我可以同情的人。

鬼丈夫是我在上课的时候偷偷看完的。那是语文课,我把语文书打开支在桌子上,挡住我的脸,还有我强忍眼泪憋红的眼睛。看到乐梅抱着牌位成亲,看到奇轩要扎瞎自己的眼睛,我恨不得马上趴在桌子上痛哭一场。

梅花烙和鬼丈夫这两本书是我义无反顾跌入琼瑶小说大坑的最大催化,那段时间我处心积虑用一切手段搜罗着琼瑶小说。租书店里的,旧书摊上的,同学手上的,只要被我看到了,总要想出办法来弄到手,不然就寝食难安。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碧云天这一本,尤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课后英语提高班,全区学校里因为得罪了老师被推荐进入这个班"课后进修"的倒霉孩子们齐聚一堂。某一天我发现有一个同学在上课时偷偷看一本琼瑶小说--碧云天。那天的课我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一直在琢磨该怎么找这位素昧平生的同学借书,可惜到最后也没有借来。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遗憾,以及对这本书的深切情结。

而直到多年后,已经进化到琼瑶叛逆期的我终于如愿以偿读到这本小说以后,我才深刻领略到了,那时没有借到书,对于尚且年幼的我来说究竟是多么的幸运。

之后就是一段昏天黑地的逮什么看什么的时光。能被我搜来的琼瑶小说基本都搜来了,从电视上热播的到名不见经传的,那段时间我连做梦梦见的都是淡黄色底、红色书脊的小说封面。于是至今还记得,书的封面翻过来,写着几行小字,是对琼瑶的介绍。而那篇介绍的最后一句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赚尽亿万中国人的爱和泪。

我想我对这句话的记忆应该一字不差。

追着梅花三弄的脚步,我看了短篇小说集白狐。梅花烙和水云间的故事,原型都在这本短篇集里。鬼丈夫的原型禁门,就像鬼丈夫一样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带着对雪珂的回忆我翻到了单行本小说雪珂,终于弄明白了这原来是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故事,而不是什么小蝌蚪,啊不对,小雨点找妈妈。

带着对大街小巷反复播放的在水一方、青青河边草等歌曲的热爱,我看了在水一方、青青河边草的同名小说,被小双的可怜、青青的坚强深深感动,同时深刻明白了赌博会害死人这个道理。

带着对古诗词的热爱,以及对爱情小说囫囵吞枣的热情,我一一拜读了以古诗词名句命名的"几度夕阳红"、"聚散两依依"、"心有千千结"等作品。

看庭院深深的时候,大半夜缩在被子里发抖,觉得后背一阵阵的发凉,却还要硬着头皮看下去。那废墟,那瞎子,那鬼魂……简直不惶多让聊斋。而直到不知道多少年以后我才突然福至心灵地想明白。庄园?火灾?家庭教师?瞎子?爱情?不被爱的女主人?--我靠,掀桌,这不就是盗版的简·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