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
386300000061

第61章 斗转星移(5)

记得有一度流行过音乐贺年卡,贺卡一打开,就有音乐声响起,贺卡上还带着小小的灯,红色或者绿色。音乐响起就亮,不响就灭。据说那种贺卡是装电池的,但电池不能换,所以收到那种贺卡,我都不敢听太久,生怕耗尽了电池里的电。

还有一度流行过立体贺卡,把贺卡打开,里面就有立体的图案跳出来。煞是可爱。

还流行过漆了金银粉的卡,夜光的闪卡,以及大卡带小卡的套装,多种多样,一言难尽。

写贺卡

贺卡这个东西,并不是买回来,送出去,就万事大吉的。

总有那么几个好朋友,或者"特殊的朋友",需要我们非常认真非常慎重地写些东西给他们。于是,写贺卡的笔,又突然变得重要起来。

最开始,我们都是老老实实用钢笔来写,后来,就出了彩色的圆珠笔。可圆珠笔的字太没有质感,于是,又出了各种水彩笔。

有金粉笔,银粉笔,粗的,细的,写在纸上就像是镀了一层金或者银,灯光下尤其好看。

后来又很奢侈地出了一种把各种颜色混在同一支笔里的笔,写着写着自然就转换了颜色,又漂亮又自然。

还有那种写出来效果像油漆喷彩一样的笔,往往一支笔就要十几块钱。

有时候,对待很重要的朋友,写一张贺年卡,我们就要换好多种笔。

写好贺词以后,还有信封。最开始的贺年卡,都是用普通的白色信封装着,到后来,做贺卡的厂家也越发聪明,连信封都设计得别具一格。以至于信封好看与否已经变成了我们选购贺卡的重要衡量标准。

信封上通常我们都用英文写着TO:×××,后面再写上FROM:×××。有时候,落款还要署上:YOURS ×××。都是英语课落下的毛病。

信封上我们也会贴上好看的贴纸,做装饰用。总之,我们越来越不厌其烦花工夫花时间把要送出手的贺年卡打扮得花团锦簇。

谁如果收到了这样惊心打造的贺卡,喜悦将溢于言表,甚至会拿出来和同学们一同欣赏。

就这样,我们一边忙着送贺卡,一边忙着收贺卡,一边忙着期待,一边忙着炫耀,窗外的天气越来越冷,路灯亮起得越来越早,雪后的空气越来越清新。

新年,也越来越近。

新年联欢会

新年联欢会,从来都是在每一年的12月31日举行。

新年联欢会,从来都是我们衷心喜爱和期盼的。

距离我最后一次参加那样简陋而简单的联欢会,其实已经过去了好多年,可直到如今回想起来,心里的某个地方还是会觉得暖暖的,装满了将要溢出的温暖和喜悦。

那天下午只有两节课,最后一节课我们要拿来布置教室。一般是老师坐镇,班长和劳动委员指挥,全班同学撸胳膊挽袖子干得不亦乐乎。如果说还有集体劳动是让我们心甘情愿的,也就是每年的这一天。

首先我们要把所有的桌椅都搬到教室四周,围成一个圈,把教室中间的位置空出来,然后我们要在天花板上挂满各种装饰。小时候最常见的是用彩色的玻璃纸做成拉花,两端系在吊灯上,教室里横七竖八地系上好多条,最后在正中央的地方挂盏灯笼,或者一个巨大的同样是玻璃纸做成的花篮。

教室的前后两块黑板上,都写上了"新年快乐"之类的字,玻璃窗上也被我们贴上窗花或者装饰品。黑板上挂着小小的成串的彩色小灯,一亮一灭,学了物理之后我们还专门讨论过那种彩灯是"串联还是并联"。

布置教室的工夫,大家其实就开始撒欢,抽空就跑到其他班去溜达一圈。爱美的女生甚至跑去换套衣服。要表演节目的小演员们当然不参加劳动,而在做最后的排练。

教室布置好,天也黑了下来。冬天时天黑得格外早,学校里灯火闪亮,从窗口望去,几栋教学楼,每个窗口都透着灯光,能从灯光里看到那些教室里张灯结彩。

学校的广播先响,校长和教导主任致辞,难得地不繁文缛节,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空气里都透着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