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中生如何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3863600000043

第43章 学好高中地理的有效方法与技巧(1)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学习地理的过程是一个归纳地理规律的过程,即采取分类、整理、比较、推理的方法,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获得新知的过程。

——〔中〕许志华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六大自然基础学科之一。它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进行的改造山河、开发海洋、远征南极、踏上月球、探测宇宙等,都涉及到地理学科的知识。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同样离不开地理知识。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学生,都应确立这样的思想,即不但要学习其他各科知识,也要学好地理知识。

一、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

1.地理名称的记忆法

(1)要把握名称的空间位置

学习地理名称,不要靠机械地背,而要与它的空间位置联系起来,把抽象的名称与直观的地图结合起来。这样学习,效果明显。

(2)要把握地理名称的实际意义和特点

有些地理名称本身就反映着地理意义和特点。因此,学习地名时一定要联系它的地理意义和特点。如记吐鲁番盆地时就要想到它的炎热;记贝加尔湖时,就要想到它的渊源;记长江三峡时就要想到它的险峻;记青藏高原时就想到它的高大。这样记忆,就可以把“死”的名称学活。

(3)要把地理名称编码记忆

如可这样编码:四季花开——长春;冰河解冻——开封;双喜临门——重庆;风平浪静——四平。再如,也可这样编码:冰城——哈尔滨;春城——昆明;花城——广州;钢城——鞍山;泉城——济南;雾都——重庆,等等,经过编码记忆,记得快,记得牢。

2.地理分布的学习法

地理分布是指地理事实的分布,如山脉的分布,水源的分布,温度带的分布,风带的分布,地震区的分布等。学习地理分布一般要掌握如下两种学习方法。

(1)左图右书法

即在看地理书时,一定要结合看地图,要在地图上把文字知识落实下来,最后达到看地图时可反映出有关文字知识,看有关文字知识时可画出有关地图。这种学习方法称为左图右书法。

(2)寻规导据法

学习时,一定要根据一定规律,寻找它的内在联系。这种方法称为寻规导据法。如在学我国山脉的分布时一定要与其走向相联系;在学温度带分布时一定要与其纬度状况相联系;在学有色金属分布时一定要与其岩浆活动状况、板块结构状况相联系;学习地震分布时一定要与其板块结构状况相联系。

3.地理术语的把握法

地理术语也叫地理语言,它反映了地理事物的最一般的共同特点。如果地理语言不清,势必要造成学习地理的思维混乱。

一是一定要弄清地理术语的地理涵义。只有弄清其涵义,才能真正理解术语。

二是要区别开易混的地理术语。如地形与地势、经线与经度、天气与气候、节气与季节、降雨与降水等,如果区别不开,使用就要出错。

4.地理数据的把握法

地理数据也叫地理数字。它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数量关系。把握好地理数据,是学好地理的重要表现。

一是要把握好定量数据。如山高、海深、河长、温差、降雨量、国家面积。

二是要把握好顺序数据。如在某种区域内,哪座山最高,哪条河最长,哪个平原最大等等。

三是要把握好比率数据。比率数据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间比例关系的数据。如陆地表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29%;某地区工业生产总值比去年增长12%,等等。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握好这种数据,就无法区别和掌握同类地理事物的差异。

5.地理景观的把握法

地理景观,泛指地球表面的自然景色。这种知识也属于地理的基本知识。地理景观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纯属自然风景,称为自然景观;另一种是人造自然景观,属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晶,是一种人造自然风景。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就属于人造自然景观。这种景观也叫社会景观或叫文化景观。学习地理景观,一般要注意如下两种方法:

(1)直接观察法

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山脉、河流、天气、植物等)来取得感性知识和陶冶性情的方法。

(2)借助法

是指借助图片、插图、幻灯、电影电视、标本、模型等来间接感知,从而加深认识和记忆的方法。

二、提高运用地图能力的方法

地图是学好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任何一个学生如果不会使用地图或者说在学习中不具备使用地图的能力,要想学好地图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则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运用地图的能力呢?具体说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

①从地图中理解分析和掌握地理概念的能力;②从地图中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演变并掌握其规律的能力;③从地图上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对比阐明地理特征或成因的能力;④分析地图,对某一地理事物进行评价的能力;⑤绘制地理略图、示意图、百分比图、模式图等的能力。

为了提高自己运用地图的能力,首先一定要养成经常读图、用图的习惯;其次,要牢固掌握所学过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理特征及地理原理等,因为这些又是读图、析图和绘图的基础。

下面是一些通过读图、析图、提高运用地图能力的具体方法:

1.直观读图法

各种地理图表中,有些图表的内容是较浅显易懂的,直观读图法多适用于学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如在讲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时,可先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年降水量最大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小的地方——新疆的托克逊,尔后在这两点间画一直线,再循着这条线从东南向西北方向观察颜色的变化,便可知道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纵向联系读图法

学习地理知识也和学习其他知识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用联系方法读地图,方可知道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如中国气候特点之一的气候复杂多样,同学们只要在读好“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中国干湿地区图”和“中国地形图”的基础上,把影响气候的诸因素联系起来,便可得出结论:“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海远近差别极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地形类型齐全,分布错综复杂。”这是造成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又如利用地图学习世界气候类型,理解亚洲主要山脉、高原与河流走向之间的关系等皆可用纵向联系读图法。

3.横向对比读图法

学习地理时,特别是进行横向比较时,往往需借助地图,这样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及其成因等。如在学习南美洲的地势地形时,可与北美洲的地势地形相比较。通过读图便知道,北美洲和南美洲相似之处都是由三大地形组成;而南美洲不同于北美洲,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山脉,东部的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北美洲则是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这样通过观察、比较,加深了对南、北美洲地势地形的认识。

4.划块分割读图法

在中国地理的学习中,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划分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以后学习气候、河流、矿产等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分区地理等各知识点。而“中国政区图”中各省地理位置的分布似乎比较乱,名称也较多,较难记忆,这样就成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为了提高读图效果,可以运用一种分块记忆方法。

第一,准备两张空白的“中国政区填充图”,在学习的过程中做练习用。

第二,先按地图册上的“中国政区图”,在预先准备好的其中一张填充图上填写一遍。这样,对我国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三,开始仔细阅读地图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块学习与记忆。第一块,东北三省:由北向南依次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第二块,中部两市四省:先找出北京、天津两市,然后从河北省开始,由北向南,依次为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第三块,两岛两“特”及沿海五省一市一区:两岛为台湾省和海南省,两“特”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沿海五省一市一区由北向南依次为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块,在第二块与第三块的中间,由北向南夹着安徽省和江西省。第五块,西北及北部四省三区:由山西省往西画一条直线,从东往西依次穿过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再加上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块,西南三省一市一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和西藏自治区。

第四,练习与巩固。按这样的分块方法与步骤反复操练记忆,并且在另一张预先准备好的空白填充图上用铅笔试填。不要看已填好的图,自我检验学习的效果如何。如果出现差错,按上面的方法与步骤再次反复练习。六块内容一起记忆有困难的话,可先练习第一至第四块内容,然后再练习第五至第六块内容。

5.旅行读图法

学生都喜欢旅游,可以结合旅游来读图。比如让孩子制定旅游计划:第一站去什么地方;第二站去什么地方,走什么铁路,经过什么城市等等。这样不知不觉就会在地图上学到许多知识。当然,如果条件许可,应该真正带领学生出去走一走,那样会开阔他们的视野,对地理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6.读图分析法

教材中有些图从表面上看并不能激发起学生兴趣,但只要仔细地分析阅读效果就大不一样。例如,“世界人口问题”,如果只讲文字叙述部分,印象就不深。而课文中八幅插图,虽没有文字旁白,但通过观察、思考可得出下列结论:“粮食短缺、住房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用水紧张、资源枯竭、教育卫生条件下降和交通拥挤是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图”的形象看出“字”的含义来。

三、地理高考的能力要求与试题特点

1.记忆重要的地理名称、分布和重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