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24节气与中医保健
3866700000022

第22章 夏天气的中医保健(9)

制法:①将面粉放入盒内,加绿豆粉,用酵面水适量,试酸碱度合适后,分成剂子,制成糕块。②将生糕放入蒸笼内,盖上盖,放入沸水锅中,蒸15分钟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12)牛乳饼

配方:牛乳50毫升、面粉250克、白糖30克、素油250克。

制作:①将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白糖、牛乳拌匀,揉成面团。若牛乳不够,再加适量清水,揉成面团,分成剂子,擀成直径3厘米、厚1厘米的薄饼。②将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八成熟时,下入饼煎炸,至两面金黄色熟透即成。

脾胃虚寒作泻、有痰湿积饮者慎食。

功效:补虚损,益脾胃。适用于虚弱劳损、反胃噎嗝、消渴、便秘等症。

(13)豇豆粥

配方:豇豆100克、粳米250克。

制作:①将豇豆洗净,去蒂,去筋,切成3厘米长的节。②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

③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后,再改用文火熬煮待粳米熟后,加入豇豆,烧沸后,再煮5~8分钟即可食用。早晚食用。

禁忌:气滞便结者忌食。

功效:健脾补肾。适用于脾胃虚弱、泻痢、呃逆、消渴、遗精、白带白浊、小便频数等症。

(14)藕丝羹

配方:嫩鲜藕500克、鸡蛋清3个、京糕100克、蜜枣100克、青梅100克、白糖200克、湿玉米粉25克。

制作:

①将鲜嫩藕洗净泥土,削皮,切成3厘米长的细丝,放入开水锅焯一下,捞出;京糕、蜜枣、青梅等均切成与藕同样的细丝。②把鸡蛋清放在碗内,加入相当鸡蛋清份量一半的水,用筷子调匀,倒在大盘内,放到屉中,用武火蒸5分钟,即成为蛋羹,然后把各种丝分为五条摆在蛋羹上,两端为藕丝,中间为京糕、蜜枣、青梅丝。③把炒锅放在武火上,放入开水200毫升,再倒入白糖,水开锅后,加入湿玉米粉,勾成白色甜汁,浇到菜上即可。

功效:补心益脾,止血安神。适用于心脾不足的心悸怔忪、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神疲肢倦等症。

(15)冰糖莲子

配方:干莲子300克、冰糖200克、白糖200克、京糕25克、桂花适量、碱3克。

制作:①在锅内放入碱,加开水少许,将莲子倒入锅内,用竹刷把莲子刷净,见亮光为止,接着用清水冲洗4~5次,将莲子洗净,然后捞起放入碗中,用湿布盖上,把莲子切去两头,用牙签捅去莲子芯,再用温水冲洗2~3次,倒入碗中,加开水以没过莲子为宜,上屉蒸50分钟左右,再用开水冲洗2次(不用时放入冰箱)。②把铜锅放在火上,注入清水750克,水开后,放入冰糖、白糖。开锅时撇去沫子,然后用净白布将糖水过滤。将莲子倒入海碗。将京糕切成小丁,撒在莲子上,加入桂花,将过滤好的糖汁浇入即成。

功效:清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宁的心烦失眠,以及心火上炎的口舌生疮等症。

(16)苡仁冬瓜羹

配方:苡仁100克、冬瓜500克。

制作:①将冬瓜洗净,去皮,去瓤,切2厘米见方的小块,用果汁机榨取汁液。②将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冬瓜汁液放入苡仁锅内,置武火上烧沸后,转用文火煎熬2小时即成。

功效:清热解暑,健脾利尿。适用于暑疖痱毒、膀胱湿热、小便短黄、小便不利等症。

禁忌:妊妇慎食。

(17)百合藕羹

配方:百合100克、藕300克、蜂蜜150克。

制作:①将百合挑选干净,放入锅内;藕去皮,切成薄片,也放入锅内,加水适量。②将盛有百合、藕片的锅置武火上烧沸后,再转用文火煎熬30分钟,滤出煎液,如此3次,滤去渣,合并3次煎液,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拌匀。③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再转用文火煎熬成羹。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适用于肺痨久咳、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等症。

6、夏天6节气因人而异的饮食进补

夏天6节气湿热,但对于不同的人产生的影响却有所不同,所以,其时节饮食进补须因人而异,老人须温补,中年人须壮补,青年人须养补,女性须滋补,而儿童则不能乱补。适于不同的人顺应夏天6节气的饮食进补方案择优介绍如下。

(1)老年人的饮食进补

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膳食安排得当,对推迟衰老有一定作用,一般要求食物多样化,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低糖少盐食物。

盛夏时节,老人可经常吃一些清热降暑,调养肠胃的药粥和菜肴,将对老年人安度盛夏大有裨益。

①苡仁扁豆粥原料:薏苡仁50克,炒扁豆50克,粳米100克。

制作:加适量水同煮为粥。

功效:健脾益胃、消暑止渴,是最为理想的夏令进补之粥。

②芹菜粥原料:鲜芹菜150克、大米100克。

制作:芹菜连根洗净,切碎大米淘净,加适量水同煮为粥。

功效:降压、平肝、镇静、利尿,适于高血压病、头痛头晕及失眠者的夏日进补。

③清蒸乌骨鸡原料:乌骨鸡(重800克左右)1只,姜、葱各10克,精盐8克,黄酒15克。

制作:将鸡宰杀去内脏肠杂及毛,保留肫、肝和鸡血,切块放进砂锅内,加清水400毫升及调味品,盖严砂锅盖,放入蒸笼中用旺火蒸煮半小时即成。

功效:补益身体的营养佳肴。

④猪肚莲子芡实粥原料:猪肚1个,莲子50克,芡实30克。

制作:加水适量,文火煎至莲子熟烂,加入大米100克同煮,加食盐少许,则味道鲜美。

功效:健脾胃、增食欲,不温不燥,不失为夏日进补第一方。尤其对脾胃素虚,纳食饮佳的老人更为适用。

⑤冬瓜子粥原料:冬瓜子100克。

制作:打碎,加水适量煮20~30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适量水与冰糖。

功效:通利小便、清热除烦,化痰止咳,可治疗暑季心胸烦闷,咳嗽有痰、小便赤黄等症。

(2)中年人的饮食进补人到中年,机体各组织器官均呈不同程度的萎缩或减弱,相继出现与衰老有关的特征变化,因此,夏天六节气中年人饮食进补既要顺应时节特点又要结合中年人身体实际情况,使之和谐恰到好处。

①藿香粥原料:藿香20克,粳米100克。

制作:取藿香洗净,放进小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出汁,滤去药渣,将药汁倒入即将煮熟的粥中即可。

功效:化湿醒脾。

②酸梅藕原料:乌梅100克,嫩藕(切片)500克,白糖150克。

制作:先取乌梅加水适量煮沸片刻,再加入嫩藕片煮熟,最后加白糖溶解搅匀即成。

功效:清热凉血,生津解暑。

③荷叶冬瓜汤原料:冬瓜(连皮)500克,鲜嫩荷叶1张。

制作:取冬瓜切成块状放入锅内,再取鲜荷叶1张,撕成数片投入,加水1000毫升,煎煮至冬瓜熟烂,捞出荷叶,加盐少许搅溶。

功效:治夏暑口渴、心烦。

④薄荷莲子汤原料:莲子150克,薄荷油数滴,桂花5克,冰糖300克。

制作:取莲子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加冰糖300克及桂花,溶解后滴入薄荷油数滴即成。

功效:养心安神、健脾养胃。

(3)青年人的饮食进补

青年人爱好活动,体力消耗较多,在营养方面如对蛋白质、钙、维生素的需要量较高,宜多食一些粗纤维的植物,但少吃甜食,下面是几例顺应夏天六节气的青年人饮食进补方案。

①六节气的芝麻面原料:芝麻15克,香油10克,挂面150克。

制作:将黑芝麻挑选干净,除去泥沙,用锅炒黄,出香味,研成细泥,放入香油调匀。将锅内加入清水,置武火上烧开,下入挂面,煮4~5分钟,熟透;用筷夹入碗中,拌入作料和黑芝麻泥即成。

功效:滋补肝肾,润肠通便。

②参麦甲鱼原料:党参20克,浮小麦20克,茯苓10克,活甲鱼1只约500~1000克,瘦火腿100克,鸡蛋1只,葱节、生姜、食盐、鸡汤、绍酒各适量。

制作:将甲鱼宰杀、去内脏,洗净。将锅置火上,放入清水。

和团鱼,烧沸后,用文火炖约半小时捞出,剔去甲骨,切成约2厘米见方的块,摆放碗内。

将火腿切成小片,盖在鱼肉上面,与调料(味精暂不用)共同兑入适量的鸡汤,注入大瓷碗内。将浮小麦、茯苓用纱布包后,放入汤中,党参切成薄片,放在上面,盖上盖,上笼蒸2~3小时即成。将甲鱼出笼后,拣去葱、姜,滗出原汤,把甲鱼扣入碗中,剩全鸡汤倒在手勺里,加入调料,烧开后撇去浮沫,再打一只鸡蛋在汤内,略煮后,浇在甲鱼上面即成。

功效:滋阴,益气,补虚。适用于夏天炎热时节清补之用。

③豆蔻馒头原料:白豆蔻6克,面粉500克,酵面30克。

制作:将白豆寇除去杂质,粉碎成细末。将面粉放入盆中,加水和酵面,揉匀成团,待其发酵后(掌握好发酵程度)加入适量碱水,撒入白豆蔻粉后,开始揉面,将碱液、药粉均匀揉成面团,按量切块,每块生坯约50克。将面坯放入笼内摆好,间隔距离合适,盖上蒸笼,武火大汽蒸15分钟即成。

功效:芳香化湿,行气健胃。

(4)儿童的饮食进补儿童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因此,儿童应多作食物补养,但不能乱补,以免使机体阴阳失调而影响健康。顺应夏天六节气的儿童饮食进补方案如下:

①鲫鱼陈皮枸杞菜原料:活鲫鱼1条,鲜枸杞菜100克,陈皮3克,盐少许。

制作:将鲫鱼去鳞剖腹去内脏,洗净,与陈皮、生姜同入锅,加适量水煮开。鲜枸札菜洗净,放入锅内,与鲫鱼同煮。水沸后改小火炖之,至鱼熟汤浓,加盐调味即可。趁热分2次吃完。婴幼儿喝汤。

功效:清热解毒、理气开胃。

②百部蒸豆腐原料:百部8克,紫苏叶8克,豆腐250克,冰糖25克。

制作:先将豆腐放入一大碗内,再将百部、杏仁、紫苏叶研成粗末,均匀撒在豆腐上,加少量清水,放锅内隔水蒸约30分钟。用筷子或刀刮去药渣。加入冰糖再蒸5分钟即可。

功效:润肺止咳。

③薄荷黄芩冰糖饮原料:薄荷6克,黄芩3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薄荷、黄芩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冰糖适量调味。功效:清凉润喉,消炎去肿。

④百合杏仁赤豆粥原料: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百合、杏仁、赤小豆、粳米淘洗干净,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滋阴润肺。

⑤红枣乌梅饮原料:红枣10枚,乌梅10克,五味子5克,清茶少许。

制作:用沸水浸泡。

功效:益气养血,生津止渴、消除烦热。

(5)女性的饮食进补

女性生理特点,决定饮食和男性有所区别,适合女性,顺应夏天六节气的饮食进补应遵循益精养血,滋肾养肝,补中益气的原则,下面是几个夏天六节气女性的进补方案。

①艾叶生姜煲鸡蛋原料:艾叶10克,姜炭10克,鸡蛋1~2只。

制作:水适量共煮,鸡蛋煮熟后剥去蛋壳,放入再炖20分钟,吃蛋喝汤。

功效:补益气血、温经散寒、止痛止血。

②马鞭草炖猪蹄原料:猪蹄2只,马鞭草30克,黄酒30克。

制作:猪蹄洗净切块。炒锅加热后入生油,烧热后炒马鞭草30克,加黄酒30克,稍炒几下,起锅装入陶瓷罐内,把猪蹄放入加水适量,隔水用文火炖至猪蹄烂熟。

功效:活血散瘀、通经止痛。

③北芪乌骨鸡原料:乌骨鸡1只,黄芪100克。

制作:乌骨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后把黄芪切片,置于鸡腹内,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改用文火炖,直至鸡烂熟后调味即可。

功效:温养脾胃、补虚益气。

八、夏天6节气的调摄养生

夏天,天阳下济,地热上蒸,是人体各部机能最活跃,也是消耗最大的时期,此时人情绪极易烦躁,因此需要注意顺乎自然规律,进行调摄养生。要主动调节情志,保持心境宁静,忌怒,忌大喜大悲,同时要养阳防病,不可过分食凉,以防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1、夏天6节气的精神调养夏日炎炎,高温逼人,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等。这是因为气候的炎热加剧了人们的心理紧张,促使机体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兴奋性过高。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

因此,请牢记夏天精神养生6方法:

一是心静自然,二是笑口常开,三是自我调摄,四是养心怡情,五是制怒平和,六是坚定信念。

在精神调养上,中医学认为“冬天要藏”,“春天要生”,而“夏天则要放”,即精神要充沛、饱满、情绪外向,因为只有神气充足,人体的机能才能旺盛而协调,若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机能遭到破坏。“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但夏日炎炎,往往令人心烦,而烦则更热,心静自然凉,故宁心静神尤为重要。

人的精神活动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心藏脉,脉含神”血脉充盈,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旺盛;血脉亏损,心血不足,则常常会导致失眠、多梦、健忘、眩晕,以致精神不振等。因此,夏天的精神调养,应符合自然界“生长”的规律,主动调节情志,保持恬静愉快心境,切忌发怒。要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对外界事物要抱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加强精神修养,保持心情舒畅。

2、夏天6节气的养生之道

(1)盛夏天节应注重养阳气

养护阳气是盛夏养生的重要原则,下面介绍一些养护阳气的方法:

一是饮食清凉勿过冷,以护脾胃阳气。夏天过食寒凉饮食物,将损伤肠胃的阳气,轻则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口淡无味;重则产生腹痛、腹泻。因此,夏天要少食冷饮,少食冰镇啤酒和瓜果,喝水以温开水为宜,以防止阳气受损。

二是保暖避寒,以护肺卫阳气。有些人露天乘凉过夜,整天不离电风扇。过于贪凉,寒凉之气从人体皮肤、毛孔、腠理而入,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乘虚入侵。

三是多运动出汗,以护心阳。夏天坚持运动,有助于心阳的散发,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瘀滞,从而达到防止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四是舒畅情志,宁心安神,以防肝阳郁结。夏天气候炎热,有时闷热潮湿,易使人心情烦躁、失眠。烦则伤心,愈烦愈热,愈热愈烦,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肝气郁结,或郁而化火,致使血压升高,甚至发生中风(脑卒中)、心绞痛等。因此,要宁心安神,并可通过喝茶聊天、赏花下棋、运动等方式达到畅情悦志。

五是节房事,以护肾阳。夏天应节制房事,而且注意卫生,认真清洗外阴等。

(2)夏日晚睡早起要午休夏天作息,一般地说,宜晚些入睡,早点儿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夏天由于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的特点,因此,更需要午休。午睡不仅能补充必需的睡眠时间,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得到休息,为下午的活动储备新的能量,而且可增强机体防护功能,有效地防止中暑。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1小时以内。

(3)夏日忌贪凉夏日里烈日炎炎,闷热异常,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体内的水分难以蒸发,感到特别难受。因为夏天皮肤毛孔疏松,容易出汗,稍不注意容易受凉。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凉过夜或阴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夏天常常有些人(尤其在南方)习惯在夜间席地而睡或者夜卧在过道、树下、墙根等处。有的人睡觉时,爱吹穿堂风,当时觉得舒服痛快,但醒来常常感觉浑身肌肉、关节酸痛,精神疲倦,或者产生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人在大汗淋漓时当风而卧,极易发生如面神经麻痹、末梢神经炎和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故晚间在外乘凉,特别是在农历六月的盛夏,体内阴气较前阶段更盛,尤其不可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