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无比智慧
3868200000009

第9章 德行·操守(3)

世间万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理由,也都是值得去珍惜的,哪怕只是一片小小的菜叶,也值得我们去好好地珍惜。因为,一个人越懂得珍惜那些常人看来不值得珍惜的东西,他便越懂得珍惜自己、珍惜人生。所以,只有真正懂得珍惜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弘一法师可以说是懂得珍惜的典范,他甚至做到了对一菜一饭都珍惜至极。在我们每次吃饭的时候,可曾想到这每一粒米、每一颗饭都是大自然阳光雨露的馈赠?因此,我们实在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

雪峰、岩头、钦山三位禅师结伴而行,有一天经过一条河流,正商量到哪里去化缘、讲法,突然看到河中有一片碧绿新鲜的菜叶,缓缓从上游漂来。

三个人议论开来。

钦山说:“你们看!河中有菜叶漂流,可见上游有人居住,我们向上游走,就会有人家了。”

岩头说:“这么好的一片菜叶,竟让它流走,实在可惜!”雪峰说:“如此不惜福的村民,不值得教化,我们还是到别的村庄去吧!”

三人谈得正热闹,一个人匆匆从上游那边跑来,问道:“师父!你们看到水中的一片菜叶了吗?我刚刚洗菜时,不小心把它洗掉了,我一定要找到它,不然实在太可惜了。”

雪峰等三人听后,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就到他家去讲法吧!”

的确,一片菜叶能值多少钱?但我们若对万事万物都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那么,我们便永远都不会懂得珍惜。要知道,哪怕只是一片小小的菜叶,那也是自然界的馈赠,也值得我们珍惜。

人世间,唯有惜福的人才有福。一花一木,一饭一菜,一点一滴,都要珍惜惜福所实现的,不只是物质上的价值,更是心灵上的价值。

因为惜福,我们才能懂得要尊重每一个事物,尊重一朵花的恣意开放,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立与自由。因为惜福,所以才能知道人与物、人与人,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相遇,一切皆是缘,惜缘就是惜福。

人生欲壑难填,惜福让我们懂得勤俭节约,更加珍惜自己当下拥有的,少一些攀比,就不会放纵自己的欲望,就能学会知足常乐,让心灵保持一种从容而优裕的境界。用感恩的心去感受富足,包容一切、感激一切,不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幸福既来之不易,又是十分短暂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人就会格外珍惜幸福。有福分固然重要,但不知爱惜,最后终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佛·光·小·语

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

惜福让我们懂得勤俭节约,更加珍惜自己当下拥有的,少一些攀比,就不会放纵自己的欲望,就能学会知足常乐,让心灵保持一种从容而优裕的境界。

知足常乐,宁静淡泊以致远

知足可以让我们对内发现自己心底的快乐因素,对外发现人间真爱与秀美自然。

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单可尽我形寿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从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别的珍贵之物,但我大半都转送别人。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弘一大师

弘一法师的被面,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还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弘一法师总是说,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可以使用。事能知足心常惬,弘一法师正是以他的那颗容易满足的心,获得了常人难以获得的坦然和宁静。

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就如同宇宙中的黑洞一般,是无法填满的。如果任其膨胀,必将后患无穷。

有一个人,偶然在地上捡到一张大钞,他得到这笔意外之财以后,总是低着头走路,希望还能有这样的运气。

久而久之,低头走路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若干年后,据他自己统计,总共拾到纽扣近四万颗,针四万多根,钱则仅有几百块。可是他却成了一个严重驼背的人,而且在过去的岁月中,他没能好好地去欣赏落日的绮丽、幼童的欢颜、大地的鸟语花香,把青春都荒废在低头看路上了。

人有了贪欲就永远都不会满足,当然也就无从获得快乐,要想真正地享受人生的乐趣,我们就应该做到知足常乐,因为知足是根,常乐是果,知足弥深,常乐的果才会丰硕而甜美,也只有知足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开心快乐。

有一张名字叫做《知足常乐》的画,上面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骑高头大马的人昂首走在前面,一个骑毛驴的人悠闲地走在中间,走在后面的是满头大汗推着小木车的老汉,上面还有这么几行诗:世上纷纷说不平,他骑骏马我骑驴。回头看到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知足常乐是一种看待事物发展的心情,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的追求态度。《大学》曰“止于至善”,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而达到最理想的境地和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知足常乐,知前乐后,方能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方向,碌碌无为,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知足之人可以从纷纭世事中解放出来,独享个人妙趣融融的空间,对内发现自己内心的快乐因素,对外发现人间真爱与秀美自然,把烦恼与压力抛到九霄云外,感染自身及周围的人群,促进人际关系的逐步亲近平和。知足常乐,对事,坦然面对,欣然接受;对情,琴瑟合鸣,相濡以沫;对物,能透过下里巴人的作品,品出阳春白雪的高雅。做到知足常乐,待人处世中便充满和谐、平静、适意、真诚。知足常乐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都在忙于追求、拼搏而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知足常乐,这种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避风的港口。真正做到知足常乐,人生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些达观。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可谓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含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矣”表达着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更多的时候,知足常乐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知足常乐,是一种人性的本真,正如在孩童时代,我们会为拥有自己梦想得到的东西而喜上眉梢、笑逐颜开。无论行至何方、所处何位,知足常乐永远都是真情切意的延续。

佛·光·小·语

事能知足心常惬。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齿。

知足常乐,是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方向,碌碌无为,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悯物悲天,世间万物皆自由

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理解和顿悟。

1924年,兵荒马乱的时代,弘一法师搭褡于宁波七塔寺。他的挚友夏尊邀他到白马湖小住,他所带的铺盖只是一床破席,衲衣为枕;洗脸的毛巾虽破旧但洁白。夏先生要替他换掉这些所携之物,弘一法师婉言坚拒。

他淡然地说:“还可以用,好好的,不需换了。”

夏先生带来的饭菜咸了些,弘一法师微笑着说:“这样蛮好的,咸有咸的滋味嘛!”

夏先生说:“你在这里安心住好了,每天我会差人送饭来的。”

“不必了,出家人化缘是本分。”弘一法师还是婉拒。

“那么,下雨天就让人送饭来吧!”夏先生还是请求说。

“不用了,我到你家去好了,下雨天也不要紧,我有木屐,可走潮地,这可是我的法宝呢!”

后来,夏尊先生说到弘一法师,总是赞叹不已:“在他心目中,凡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看成是宝,很是珍惜。小旅店、大统舱、破席子、旧毛巾,白菜也好,萝卜也好,走路也好,木屐也好,他都觉得好得不得了。人家说,这太苦了,他却说这是一种享受,是真正的享乐!”

弘一法师的前半生在俗,一身正气凛然,生命可谓灿烂辉煌。他自号“二一老人”以自谦自勉,这“二一”取意古诗“一事无成人渐老”以及吴梅村的诗句“一钱不值何消说”。他的后半生出家为僧,修行境界清疏阔达,看破红尘,放下万缘,六根清净,甘守枯寂,过着一种苦行僧式的清苦生活。

弘一法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真正懂得并且做到了悯物的人,他对任何一件事物都是珍惜至极,并且时刻怀有着一种博大的悲天悯物的情怀。悯物的本质一方面是珍惜,而另一方面则是对自由的一种尊重。万事万物在大自然界原本都是应该享有自由的,这与佛教中的“放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佛法的世界里,世间万物都是拥有生命的,所谓大千世界一花一草皆有佛性,大自然原本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一草一木皆为生命。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存在即为合理,即使我们人类成为自然界的最高生命体,但我们依然不能去主宰大自然,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也要依赖大自然而生存。

佛说一切事物都是有其佛性的,这便将所有的事物都放在了一个平等的台阶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本着一颗悲悯之心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而悲悯的前提便是平等,也就是同情。何为同情?顾名思义,同情即是同样的感情,只有当我们将自身与其他事物放在了同一高度,我们才能感他物之所感、痛他物之所痛,才能拥有与其他事物一样的感情。

千万不要认为没有生命的事物就不值得去悲悯和珍惜,一个人如何对待生命以外的东西直接关系到他如何对待生命本身。因此,悯物之心的第一步便是学会去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

长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我们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我们原本就是与周围的事物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对它们进行关怀,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身。

佛·光·小·语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同情即是同样的感情,只有当我们将自身与其他事物放在了同一高度,我们才能感他物之所感、痛他物之所痛。

淤泥莲花,不随世俗而流转

做人应如莲,拥有一颗无尘的心,即使身处淤泥,也要用自己的坚毅换来一方的祥和。

弘一大师曾在他的一把扇子的扇面上画了一朵白莲,然后题词解释道:

只缘尘世爱清姿,莲座现身月上时。

菩萨尽多真面目,凡间能有几人知?

由此可见弘一大师对于莲花的推崇与热爱。

南宋诗人周敦颐在他的《爱莲说》一文中对莲花大加赞赏,称其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将莲花喻为花之君子。而莲花也确实具有许多高洁的特质:

其根如玉,不着诸色,

其茎虚空,不见五蕴,

其叶如碧,清自中生。

其丝如缕,绵延不断。

其花庄,其香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

莲子更是一片苦心如佛心,教人心生清凉。

佛是人,人人都是佛,只因执著妄想,迷失自我,如陷淤泥。但若性如古莲子,千年之后,仍旧能够生叶开花,香馥如故。

弘一法师在尘世时,因爱老法师“月上时”的髯随风飘的清姿,毅然出家,做了和尚。“只缘尘世爱清姿,莲座现身月上时”之句,是他出家过程的真实写照,而“菩萨尽多真面目,凡间能有几人知”则是弘一大师修行多年的体会。

赵朴初很喜欢这首偈,认为它充分反映了弘一法师“出污泥而不染”的境界。他在《佛教常识答问》里说,近代中国佛教自清末杨仁山居士倡导以来,以律学名家,戒行精严,缁素皈仰,薄海同饮者,当推弘一大师为第一人。

在弘一法师的时代,中国正处于战乱之中,佛法在当时相当凋敝,尤其是律宗,由于律宗对于修行者的言行举止的要求甚为严格,因此当时很少有人在此方面涉足,就更不用说获得较高的建树了。而弘一法师则正是在这种佛法凋敝、混乱的状况下,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要求极严的律宗,就如同一朵开在战乱社会中的出尘清莲。

莲花没有选择在最干净的地方开花,而且选择了在淤泥中扎下根来,选择了最需要它的地方。关于莲花为何扎根于淤泥,还有着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

佛祖东行普视人间,俯视大地发现淤泥乃为世间最肮脏之所,于是佛祖便问:“谁愿意扎根于淤泥之中?”座下的莲花答曰:“我愿意。”佛祖又问:“你如何去降伏淤泥?”莲花回答道:“出淤泥而不染地去感化。”

莲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不厌弃那些丑恶的事物,反而是因此而存在,并且不但保持自身的高洁,还对那些丑恶的事物进行感化和改造。做人也应如是。

但愿这世间人人都有一颗莲花一般纯洁的心,正如身披袈裟的喇嘛所赞誉的:这其实是一颗无尘的心,它要用自己的坚毅换来一方的祥和,让每个生命都拥有洗尽欲念后的纯真,并给予每个生命圣洁的启示、吉祥如意的祝福。

佛·光·小·语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

莲花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不厌弃那些丑恶的事物,反而是因此而存在,并且不但保持自身的高洁,还对那些丑恶的事物进行感化和改造。做人也应如是。

宠辱不惊,闲看花开复花落

对事对物,对功名对利禄,失之而不忧,得之而不喜,正是谓宠辱不惊。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若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甚至得意忘形。人生在世,真正能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能有几人?

古今中外,无论是官场、商场,抑或情场,都仿佛人生的剧场,将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演绎得一清二楚。诸葛亮有一句名言:“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意在鞭策我们应不因荣辱而保持道义,所谓得意失意皆不忘形,宠辱而不惊,便是此意。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常与江南金山寺的佛印禅师谈禅论道。一日,苏东坡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指人生所遇到的“嗔、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因其能侵扰人心情绪,故称之为风。

佛印禅师看后,批了两个字后叫书童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却见上面写着“放屁”二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与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禅师呵呵一笑说:“言说八风吹不动,为何一屁打过江?”苏东坡闻言惭愧不已,明白自己修为尚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