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工作中,扔掉你不喜欢的“标签”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世界上最难攻破的不是那些坚固的城堡和雄伟的城墙,而是自己的心,这“心墙”阻挡了阳光的照射,禁锢了生命的盛放。
大家都做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是你怎样去做。生活,最终取决于你做事的方式。——戴安娜·玛·菲尔斯滕贝格
EQ关键词 满腔热忱
“工作”这个词可以有许多种解释:被雇佣、职业、任务、劳动、苦役,等等。如果我们每天坚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工作就不会是苦役,而变成了一件轻松愉悦的事。如果你喜欢你的工作,那么每一天就都是假日。只有那些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才不知道该如何去工作态度是衡量一个员工是否敬业的重要标准,假如一个员工连基本的工作态度——热爱本职工作、积极主动、有责任心、干事不拖拉都没有的话,他又如何能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从中获得成长的机会呢?
一项调查显示:43%的经理认为工作态度不好最容易被解雇。任何一个在职场的人都不想让老板炒了自己的鱿鱼。但是现实中,总有5%~10%的人会遭到解雇,伤心地离开公司。那么,是什么让你失去了这个工作机会?是什么让你的公司对你作出这种无情的决定?是绩效考核不达标?工作态度不端正?影响团队的建设?与公司文化不符?还是经常违反公司的规定?在你接到公司要和你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尽力了?所以,无论是从公司还是员工的立场来看,懒惰、拖延等消极的工作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它们不仅会使工作平庸,有损公司的利益,而且还会使员工遭到解雇。
事实上,没有平凡的工作岗位,只有平庸的工作态度。也许你曾因自己职位的低微而有过怀才不遇的嗟叹;也许你曾因为自己岗位工作内容的烦琐而失掉了工作的热情,觉得整日在办公室中度日如年;也许你曾因为自觉前途无望而逃避现有的工作责任,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当你看过下面这位法国老人对待工作的感人态度后,或许你就可以发现工作的真谛,更加珍惜自己眼前的工作机会,充满热忱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哈佛大学教授安东尼·罗宾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有一次,他去巴黎参加研讨会,开会的地点不在他下榻的饭店。他仔细地看了一遍地图,发觉自己仍然不知道该如何前往会场所在的旅馆,于是他便走到大厅的服务台,请教当班的服务人员。
那位身穿燕尾服、头戴高帽的服务人员,是位五六十岁的老先生,脸上有着法国人少见的灿烂笑容,他仪态优雅地摊开地图,仔细地写下路径指示,并带罗宾博士走到门口,对着马路仔细讲解前往会场的方向。
他的热忱及笑容让人如沐春风,他的服务态度彻底改变了安东尼原来觉得“法式服务”冷漠的看法。
在致谢道别之际,老先生微笑有礼地回应:“不客气,祝您很顺利地找到会场。”接着他补了一句:“我相信您一定会很满意那家饭店的服务,因为那儿的服务员是我的徒弟!”
“太棒了!”安东尼·罗宾笑了起来,“没想到您还有徒弟!”
老先生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是啊,25年了,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5年,培养出了无数的徒弟,而且我敢保证我的徒弟每一个都是优秀的服务员。”他的言语间流露出发自内心的骄傲。
“什么?都25年了,您一直站在旅馆的大厅啊?”安东尼不禁停下脚步,向他请教对这份平凡的工作乐此不疲的秘密。
老先生回答说:“我总认为,能在别人生命中发挥正面的影响力,是件很过瘾的事情。你想想看,每年有多少外地旅客来到巴黎观光,如果我的服务能帮助他们减少‘人生地不熟’的胆怯,而让大家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因此有个很愉快的假期的话,这不是很令人开心吗?这让我感觉到自己成为每个人假期中的一部分,好像自己也跟着大家度了假一样的愉快。”
“我的工作是如此的重要,许多外国观光客就因为我而对巴黎有了好感。”他继续说,“所以我私下里认为,自己真正的职业,其实是——‘巴黎市地下公关局长’!”老人眨了眨眼,爽朗地笑了。
安东尼·罗宾被老人的回答深深地震撼了,他从老人平静朴实的言语中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很多人能够脱离平庸,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秘密所在。所以,高情商的人才告诉我们,没有平凡的工作岗位,只有平庸的工作态度,如果你总是抱怨自己职位卑微,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看不到其中蕴含的机遇,那么你永远也走不出平庸的人生。
§§§第二节 征服自我,与幸福邂逅
把握自己的人生,不要让人生把握你。——托妮·莫里森
EQ关键词 打破心墙
这天,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先生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一位上高中的女孩打来的。女孩在电话里跟罗伯特教授谈了自己的学业、人际关系,也谈了自己和父母亲的关系。总之,她的谈话中心只有一个——“我真的什么都不行!”她很压抑,也很痛苦。
“真是这样吗?”罗伯特教授问。
“是的。我和同学关系非常不好,大家都不喜欢我。我的学习成绩很一般,老师对我视而不见。妈妈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无法满足她的愿望。我喜欢的男孩不再喜欢我了,我的生活里没有阳光……”女孩好像对什么都失去了希望。
“那你为什么要打这个电话?”罗伯特教授追问。
“不知道,也许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吧!”女孩继续说着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不会和人打交道,不会聊天,不想上学,幼稚乏味,什么都不懂……罗伯特教授很纳闷:一个女孩为什么要把自己说得如此不堪呢?
经过进一步的交谈,罗伯特教授了解到女孩的父母都是老师,因而对她的要求很高,而很多要求都是她无法实现的。在家的时候,父母经常指出她的不足,对她加以指责。慢慢地,女孩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经过一番交谈,罗伯特教授终于明白了她的问题所在——缺乏鼓励!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鼓励和肯定,生活在被否定的环境中,那结果就会是自我否定,认为自己真的什么都不行!这样如何能快乐得起来呢?
在电话里,罗伯特教授帮着那位女孩找到了她的许多优点——有上进心、是个懂事的孩子、说话声音很好听、很有礼貌、语言表达能力强、做事情认真、能够和人沟通……“你看看,我们才聊了一会儿,我就发现你有这么多的优点,你怎么还能说自己什么都不行呢?”罗伯特教授说。
“这些能算优点吗?没有人这样说过呀!”女孩惊讶地说。
“从今天开始,请把你的优点写下来,至少要写满10条。然后,每天大声念几遍,你的自信心会慢慢回来。要是发现有了新的优点,别忘了一定要加上去呀!”
女孩高兴地答应着,轻松地放下了电话。
一位哲人说出了一个极容易被忽视的秘密:“世界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情商研究专家告诉你,心中有“牢笼”,是你在与自己为敌,试问,这样的人生如何能开放,怎么可能幸福?要想取得骄人的成绩,关键在于冲出“心理牢笼”,不再与自己为敌。
我们的放不开,我们的不能原谅,我们的任性或者我们没有缘由的执著,这一切最终到底对谁造成了影响?阻止了谁的幸福?答案是我们自己。
一个苦者找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
他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苦者说:“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
和尚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
苦者被烫得马上松开了手。
和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苦者认为是那些“放不下”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他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他创造了那些“放不下”。人人都准备着与敌人作战,很多时刻,人们都认为只有别人才是自己的敌人,胜利或失败都可以看作是人生不可躲避的运程,但其实,很多时候敌人是我们自己:自己层次的局限性,自己视野的狭隘性,自己见识的短浅性……
有一个女孩子穿着干净的鞋子,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走在泥泞的路上,为了保持鞋子干净,她走走停停,特意挑比较高和硬的地面。可是一不小心,她还是踩到了烂泥里,干净的鞋子霎时脏了一大片。她懊恼极了,于是便不管不顾,两只鞋随意踩在泥路上,走得非常快。
女孩是不是在想,既然脏了,那么就让它更脏好了;既然坏了,那么就毁了它吧……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多少都隐藏了一些“自毁”的倾向,这种内在情绪的冲动常常会驱使一个人做出不利于自己发展的事情,无意中,自己就给自己树敌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经济窘迫、错失爱情、事业不顺等,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有些人整天长吁短叹,认为自己无可救药,就此颓废不振,结果一切变得更加暗淡和闭塞,人生变得悲凉。而爱自己的人,则会一笑置之,从头开始,坚持不懈,生活越来越精彩,因为他们不想与自己为敌。
一个人在他25岁时因为被人陷害,在牢房里待了10年。后来沉冤昭雪,他终于走出了监狱。出狱后,他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反复控诉、咒骂:“我真不幸,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竟遭受冤屈,在监狱度过了本应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监狱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狭窄得连转身都困难,唯一的细小窗口里几乎看不到阳光;冬天寒冷难忍,夏天蚊虫叮咬……真不明白,上帝为什么不惩罚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即使将他千刀万剐,也难解我心头之恨啊!”
75岁那年,在贫病交加中,他终于卧床不起。弥留之际,牧师来到他的床边:“可怜的孩子,去天堂之前,忏悔你在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吧……”
牧师的话音刚落,病床上的他声嘶力竭地叫喊起来:“我没有什么需要忏悔,我需要的是诅咒,诅咒那些造成我不幸命运的人……”
牧师问:“您因受冤屈在监狱待了多少年?离开监狱后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恶狠狠地将数字告诉了牧师。
牧师长叹了一口气:“可怜的人,你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对你的不幸,我真的感到万分同情和悲痛!他人囚禁了你区区10年,而当你走出监牢本应获取永久自由的时候,你却用心底里的仇恨、抱怨、诅咒又囚禁了自己整整40年!”
故事中的这个可怜人从他被送去坐牢的时候就与自己为敌了,50年的痛苦生活,他一直认为别人在陷害自己,全世界都对不住自己,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这悲惨落魄的一生中,他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自我设限让他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上了一把锁,就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给自己画了个圈圈住自己。其实那个人不止在监狱里呆了10年,他人生的后50年里,他一直用他的心给自己的四周砌了一道坚硬的墙壁。
很多东西不是牢不可破的,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样恐怖。只要你摒弃固有的想法,尝试着重新开始,你就能摆脱以前的忧虑和消极心理。世界上最难攻破的不是那些坚固的城堡和雄伟的城墙,而是自己的“心墙”,这“心墙”阻挡了阳光的照射,禁锢了生命的盛放。
别跟自己过不去,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它会促使我们从容地走自己选择的路,做自己的事。这既是对自己的爱护,也是对生命的珍惜。没事的时候听点音乐,放松自己;烦躁的时候做点运动,放纵自己;得意的时候加点平静,修炼自己;悲伤的时候来点忘记,淡化自己……
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一个人痛苦,不是因为他拥有太少,而是因为他欲望太多。人的苦恼,不在于获得多少或是拥有多少,而是想得到更多。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生活中的许多不如意,并不是来自你的能力不强,恰恰是因为你的愿望不切实际。任何事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很多事就可能变得极其荒谬。所以我们应时常反省自己,让内心保存一份悠然自得。这样,我们就不会再跟自己过不去,也不会再责备和怨恨自己。因为,我们尽力了。
凡事别跟自己过不去,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著追求,学会享受生活,才能做到更加珍惜生活,积极创造生活。这样,生活才会有奇迹出现。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不要再与自己为敌,当幸福向你伸出双手的时候,你不要把自己的手藏在背后,不敢和幸福击掌。
§§§第三节 好运气是实力与机遇的必然结果
运气会造访大多数人,关键是你有没有捕捉它。——保罗·纽曼
EQ关键词 善心善行
2010年11月24日,2010广州亚运110米栏决赛在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在万众瞩目的男子110米栏决赛里,中国飞人刘翔以13秒09摘得金牌,实现了亚运会110米栏三连冠,他的成绩同时也刷新了亚运会纪录。
刘翔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为中国摘得一枚金牌,从此他成了亚洲人的偶像。但是在2008年,刘翔因伤退赛。这时候有人冷嘲热讽:“这次他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吧。”刘翔退赛的确让很多人失望,甚至有观众当场要求退票,因为他们辛苦排队购票,就是为了见证刘翔的这一分多钟。
不过刘翔并没有让人失望太久。亚运会上,他在领奖完毕之后,兴奋地将手中的鲜花、身上的上衣和长裤都扔向了观众席——他终于用事实证明了自己不是靠好运气来取胜的。
运气是我们做事情成功的一个因素,但是将它视为决定性的因素,未免有点本末倒置了。毫无疑问,任何人成功都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没有实力的人,机会来临亦是枉然。如果你一定要做一个“幸运论者”,那首先要放弃自己以往对幸运的误解——幸运不是偶然的不可捉摸的极小概率,而是一种好的运气,最重要的是,这种运气不是别人带来给你的,而是对你自己好的灵魂、好的情感和好的行为的一种合理的配置。
好的灵魂是要相信本性,好的情感是要有一个善心,好的行为是你做出了符合宇宙本性的行为,只要这三者有效结合,那么幸运就会不请自来。
证明这种理论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我们一生中的所作所为,有善有恶,不好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而好的行为也自然会带来好的结果。当一个人干了好事或干了坏事之后,心里就会留下一种影像。干坏事的人一天到晚不得安宁,干好事的人心安理得。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这种行为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他自身的思维里。当我们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就种下了善的或恶的种子。
此外,善恶的行为还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当我们伤害一个人,对方往往不是受到伤害就完事了,他会怀恨在心,甚至等待机会报复,一旦因缘成熟,内心的种子跟客观条件产生感应,恶果就成熟了,厄运也更容易发生。
我们总是抱怨自己不够幸运,而事实上,我们只要顺乎自然本性,做人该做的事情,幸运自然就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