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3875500000005

第5章 优生的5大关键(5)

肝脏病主要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5种类型。病毒性肝炎目前流行甚广,主要是乙型肝炎。孕妇并发率为非孕妇的6倍,而急性重型肝炎为非孕妇的66倍,是孕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1)怀孕对肝炎的影响

怀孕后肝脏负担加重,非常容易感染病毒性肝炎,如原有肝病可使病情恶化,加之孕期需要营养物质增加,怀孕和分娩的负担加重,故孕期患肝炎后很容易转变为慢性。

(2)肝炎对怀孕的影响

①对母体的影响。怀孕早期妊娠反应加重,怀孕晚期并发妊高征者可达30%,妊高征引起的子宫胎盘严重缺血或肝炎病毒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均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散播性血管内凝血(DIC)。肝炎使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减退,分娩时容易发生产后出血,甚至出血不止而死亡。

②对胎儿的影响。怀孕早期可使胎儿畸形率增加2倍,怀孕晚期早产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明显升高。黄疸型肝炎的早产率高达40%~90%。

③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为重要途径,可通过子宫内经胎盘传播,分娩时经软产道接触母血或羊水传播,产后接触母亲唾液或汗液,以及母乳喂养时通过乳汁等传播,故怀孕晚期患急性肝炎的孕妇,约70%的婴儿发生感染;怀孕中期婴儿感染率为25%;怀孕早期婴儿无感染。围生期感染的婴儿85%~90%将转为慢性病毒携带者。

(3)肝炎患者如何对待怀孕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育龄妇女必须避孕,待肝炎痊愈后至少半年,最好2年后怀孕。若已怀孕,孕早期以做人工流产为宜。怀孕中、晚期一般不主张终止妊娠,因为手术、麻醉均可增加肝脏负担,应立即到条件好的医院进行保肝治疗,由产科和传染科医生共同监护。但在各种治疗无效,病情继续进展时,也应考虑终止妊娠。

(4)预防措施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在围生期的传播,对控制肝炎流行有重要意义。

①提高保健意识。肝炎流行地区的孕妇应注意加强营养,按孕期营养标准进食,增强体质,减少及杜绝对肝炎病毒的易患性。

②加强围生期保健。重视孕期监护,怀孕早期、中期及晚期反复检查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提高肝炎病毒的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

③乙肝免疫预防。目前世界各国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或核心相关抗原(HBeAg)阳性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多采用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相结合的方法,以切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④主动免疫法。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7天内、1个月、6个月各接种1次疫苗,每次30微克。

⑤被动免疫法。新生儿出生后立刻肌注或24小时内肌注高效价免疫球蛋白1.5毫升,出生后1个月、3个月再各注射0.16毫升,用于乙肝急性期或恢复期(不论e抗原+或-)孕妇所生婴儿。

⑥联合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0.5毫升,于出生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乙肝疫苗0.5毫升(10微克)与HBIG同时或出生后7日内另侧肌注。此后1个月、6个月各注射1次。保护率85%~93%,是目前推荐使用的方法。

(5)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积极进行护肝治疗。注意休息,保证营养,补充蛋白质、葡萄糖及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1,遵医嘱选用护肝药物。孕期密切监护,警惕病情恶化。

②用药要谨慎。避免应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如四环素、镇静药及麻醉药。

③预防感染。产时严格消毒,并用广谱抗生素,因感染可诱发肝性脑病甚至直接致死。

④防止产后出血。观察凝血功能变化,早发现异常、早治疗,以免发生不易控制的出血。

⑤产褥期。严密观察病情及肝功能变化,给予积极治疗,防止转为慢性,产妇不应哺乳,以防母婴感染。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缺陷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通常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诱发的。医学资料分析表明,夫妻双方均患糖尿病时,其子女患病率为5%~10%。但实际上,夫妻双方均患糖尿病的机会是很少的。因此,一般患糖尿病的妇女是可以怀孕的,但是,怀孕对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对怀孕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究竟能否怀孕或怀孕后有什么后果应该及时请教医生。

(1)怀孕与糖尿病的关系

①心血管系统。糖尿病晚期对心血管系统及肾脏都有严重影响。因此,怀孕后常使病情加重,并且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比正常孕妇高4倍)、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期剥离。

②胎儿和羊水。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其胎儿有先天畸形的机会比正常孕妇多10倍,所以应在血糖控制到理想水平后再怀孕为好。此外,糖尿病孕妇的胎儿比正常孕妇分娩的胎儿要大,往往超过4000克,称为“巨大儿”。这样就容易发生难产,或有可能在怀孕最后2~3周胎儿死在宫内,故需要提前引产。即使顺产,也容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和呼吸困难。羊水过多的发生率较高,羊水量骤增可引起孕妇心、肺功能失调。

③加重病情。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新陈代谢复杂,故对糖尿病的控制也较困难,发生酸中毒的机会比非妊娠期增加2~3倍,直接危害母子安危。

④防卫能力下降。糖尿病患者,白细胞的多种功能有缺陷,所以,其吞噬、杀菌作用明显下降,抗感染能力差,孕期、产时生殖泌尿系统极容易感染,严重者会发展为败血症。

⑤产时并发症多。糖尿病孕妇由于不能充分地利用糖,能量不足。因此,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使产程进展缓慢,导致滞产,且容易发生产后大出血。

(2)糖尿病孕妇的注意事项

①适当控制饮食。孕妇除了满足自身营养外,还要提供胎儿所需营养,故不应过分限制热量,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146~167千焦的热量为宜。主食为300~400克,蛋白质每天每千克需要1.5~2克,全天食物可分成4~6次进食,晚上睡前要有一次,以保证血糖稳定。原则上轻者可适当控制糖类的低盐饮食,保持尿糖阴性或阳性,血糖6.1~7.7毫摩尔/升,能从事日常活动而无饥饿感,并给予维生素、钙及铁剂。重症者尚需药物治疗。

②孕期不宜口服降糖药。由于目前常用的碘脲类降糖药如甲碘丁脲等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增生,分泌过多胰岛素,致使胎儿出生后发生低血糖有时还会危及生命。此外,这类药物还可引起肢体和骨骼畸形和唇裂、腭裂。

③正确使用胰岛素。怀孕期间饮食控制血糖不够理想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需要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能通过胎盘,故对胎儿是安全的。用药量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来说,早晨用1次或早晚各1次。怀孕前半期,由于胎儿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这要由孕妇不断提供,往往使空腹血糖低于妊娠前水平,此时胰岛素用量应减少30%左右;后半期,由于胎盘胰岛素酶增加,促使胰岛素分解,加之胎盘雌激素、泌乳素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胰岛素用量应较孕前增加约2/3。但在临产或产后,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又显著下降。所以,要根据妊娠不同时期的特点,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量,以便控制病情。

④加强产前检查。每1~2周做一次产前检查。其内容包括眼底、肾功能、心血管系统以及B型超声波、胎盘功能、胎儿生长情况等项目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医生认为有必要终止妊娠时,孕妇应该积极配合引产,终止妊娠。

⑤提前住院待产。一般在预产期前4周左右住院,以便更好控制病情,防止胎死宫内及胎儿过大导致的难产,可以从容考虑如何选择分娩方式。

膀胱炎、肾盂肾炎

膀胱炎的机理表现为:女性尿道较短,尿道口距阴道口、肛门较近,细菌容易进入膀胱,引起膀胱炎,也有的波及肾盂引起肾盂肾炎。膀胱炎容易复发,特别是在孕期,阴道分泌物增多,就更容易复发了。患过膀胱炎的人,孕前一定要到医院检查,确定治愈后方可怀孕。膀胱炎的症状主要有尿频、尿急、尿痛、残尿感染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引起肾盂肾炎。平时应注意勤换内裤,以保持外阴清洁,大便后由前向后擦,可预防膀胱炎发生。

急性肾盂肾炎是妇女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孕期发病率高,如果治疗不彻底,往往形成慢性肾盂肾炎,甚至发展为肾衰竭。本病多在怀孕5个月以后发病,多见双侧或右侧。该病对母婴影响较为严重,应引起高度警惕。

(1)孕妇易患肾盂肾炎的原因

首先,孕期雌孕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特别是孕激素,抑制输尿管及肾盂的平滑肌,使其扩张,蠕动减弱;其次,膨大的子宫压迫盆腔段输尿管,使尿流不畅。因子宫常向右侧旋转,故右侧输尿管扩张及扭曲更为明显。此外,孕中期后,盆腔淤血明显,增大的子宫将膀胱向上推移,容易产生排尿不畅,而且孕妇尿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有利于细菌生长。

由于尿液引流不通畅,又因女性尿道短,尿道口与肛门靠近,所以很容易感染,细菌沿尿路上行,或经血液循环及淋巴管引起感染。也有细菌由邻近肾脏的组织直接蔓延引起,孕期或产后导尿,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多见。

(2)对怀孕的影响

该病对孕妇及胎儿均有较大危害,高热可引起流产或早产。如果在怀孕早期发病,高热可使胎儿神经管发育障碍而致畸形,无脑儿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孕妇。孕妇则可因高热而衰竭,约有3%可能发生中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3)预防和治疗

原来患有肾盂肾炎的妇女应彻底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计划怀孕。怀孕后应注意外阴部清洁,每天清洗,大便后应由前向后擦。平时多饮水可起到冲洗尿路作用。多进食营养丰富和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定时产前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地进行治疗。

卧床休息时,可左右轮流侧卧,以减少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

遵照医嘱用药,切不可因症状有好转而自行停药。对个别严重病例,反复发作难以控制时,权衡利弊,以终止妊娠为宜。

子宫肌瘤

患子宫肌瘤的孕妇本身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大多数也能自然分娩。但由于黏膜下肌瘤妨碍受精卵着床,反复引起流产,就必须先施手术把肌瘤摘除后,再考虑怀孕。

妊娠后发现患有子宫肌瘤,若不影响妊娠的继续,不必处理,但要严格观察子宫肌瘤的变化情况。如果子宫肌瘤生长的部位严重妨碍分娩,如阻碍胎儿头部娩出,那么就应采取剖宫产,并且可以同时摘除肌瘤。

带下病

狭义的带下,是指女子阴道的分泌而言,古有“十女九带”之说。它有生理性带下与病理性带下之分。生理性带下正如王孟英所言:“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病理性带下,指阴道内分泌物异常增多,或色、质、味发生改变,或伴有某些症状,即所谓带下病。

(1)病理性白带

如果白带量很多,颜色及性状发生改变,甚至有很重的腥臭味,这就不正常了。医学上称为病理性白带。

病理性白带增多可以根据白带的色、质、量及伴有症状等特点来初步推测其病因。妇女可以根据白带的性状进行自我观察,以便及早发现病理性白带,及时检查、治疗。为了便于白带的自我观察,建议不要穿颜色深的内裤,特别是深红色、紫色内裤,而应穿浅色或白色内裤,这样不仅能反映白带的量,还能显示出白带的颜色变化。常见的几种病理性白带性状特点主要如下:

①蛋清样或白色水样白带。此种白带与正常阴道分泌物较难区别,但白带量很多时,常提示子宫颈糜烂、卵巢功能失调;在应用口服避孕药等性激素类药物后,也会出现这类情况。此外,凡能使盆腔及子宫充血的情况如子宫后倾、盆腔肿瘤、盆腔充血症,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肺结核、贫血、糖尿病,或是身体虚弱的妇女也可以出现这种白带增多。

②血水样白带。也称洗肉水样白带,有恶臭味,量很多,往往是由于病变组织的坏死或变性所致,常发生于子宫黏膜下肌瘤脱出阴道合并感染者,或晚期子宫颈癌、子宫体癌有宫腔积脓者,少数也可因输卵管癌所引起。

③乳白色豆渣性白带。这种白带量不一定很多,呈白色厚糊状或凝乳状,是真菌性阴道炎所特有的一种白带。常伴有严重的外阴瘙痒或灼痛感。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或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一些有手足癣的患者也会并发。

④血性白带。一般常见的原因为重度子宫糜烂、子宫颈息肉、老年性阴道炎及恶性子宫肿瘤(如子宫颈癌、子宫体癌等),有时阴道异物刺激也可出现血性白带,并伴有恶臭。

⑤黄色或黄绿色稀薄脓性白带。这种白带大多为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伴有臭味和外阴瘙痒,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异物感染、慢性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腔积脓患者。

病理性白带,即所谓带下病,古籍分别甚多,有白带、黄带、赤带、赤白带、青带、黑带、五色带、白崩、白浊和白淫等。临床上以白带、黄带、赤带、赤白带为最多见,青带、黑带、五色带则往往是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特有症状。

中医学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因带下病的特征是带下最多,带下为阴湿之物,故带下病多属湿邪为患,脾肾内虚和冲任二脉失于固约是主要病机。脾主运化水湿,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下注任带可发为带下病;而肾为水脏,主五液,开窍于二阴主封藏,又与任脉相系,任主诸阴,其脉起于脉中,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寒湿内聚伤及任脉发为带下之疾;或肾阳虚关窍不固,精液下滑,也可造成带下病;若肾阴亏耗,阴虚火动,封藏失职,津液下夺伤及任脉也能成为带下病。

(2)带下病的预防

①注意调理饮食。饮食不节可造成脾虚而致带下,如过食辛辣(姜、椒之类)、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或饮烈性酒类,脾经湿热蕴结损伤任、带二脉,以致黄色秽浊之液下注;相反,若过食生冷,损伤脾胃,不能化湿,水湿之气也陷而为带。

②节欲益肾。房事不节,纵欲无度,是产生肾虚带下的重要原因,故本病的预防首先应节制性生活。一般以每周1~2次为度。

③调摄情志。赤带的产生与肝郁火旺关系密切,而导致肝郁的最主要因素是情志不舒,女子的特点与男子相比,心胸较窄,多好计较小事,邻里的语言、公婆的表情、丈夫的态度等,都可引起女子的情绪变化。明白了情志不舒可以致病的道理后,应胸怀宽阔,识大局,顾大体,以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肝郁而导致火旺的因素即可以消除。

④夫妇同治。原因是有的带下病是因滴虫、真菌性阴道炎所致,丈夫的生殖器及尿道中存留的滴虫及真菌,可以通过性交而进入女子阴道,从而引起滴虫、真菌性带下病,故除夫妇的内衣均应常洗换外,每次性交前,双方应先将生殖器官用肥皂水洗净后,方可行事。

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