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心态好情绪决定你的一生
3881200000022

第22章 掌控好情绪,一生不焦虑(1)

不要忘记保持理智

虽然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有时情感会让人冲动。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理智,尤其在特殊时期,更要保持理智。

虽然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有时情感会让人冲动,“冲动是魔鬼”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不管我们遇到了什么情况,我们都要保持理智。

下面这个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在一个湖边,有一群年轻人正在聚会。忽然听到有人大喊救命,原来一个女孩不小心掉在湖里了。但这群年轻人中,只有一个人会游泳,只见那个人慢慢地脱下衣服,静静地盯着溺水者。其他人不解,便催促他赶紧下水救人,但他始终一动不动。不一会儿,溺水者的呼救声渐渐弱了,挣扎的幅度也慢慢变小了,那人还是站在一旁一动不动,终于,溺水者的声音完全听不见了,挣扎也几乎停止了。

这个时候,那个人一个猛子扎进水中,迅速游向溺水者,并成功将她拖到岸上。经过十几分钟的抢救,女孩清醒了过来。

事后其他人质问年轻人,为什么刚才不马上救人,如果时间再拖久一点儿,女孩就没命了。

年轻人回答:“落水之后,溺水者因为恐惧和本能,理智会丧失,力气也会大得惊人,无论抓住什么,绝不会放手,如果贸然靠近溺水者,其结果必然是两个人抱着一块死。正确的做法是,等溺水者意识丧失,开始下沉的时候再去施救,这个时候,溺水者的身体缺氧情况不是很严重,只要措施得当,时机把握得好,就肯定能救活。”

故事中的这个年轻人说得很对,做得也很对,表现得也十分理智。现在,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这个年轻人恰巧是溺水女孩的男友,那么他还会如此理性和冷静吗?

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在水中挣扎呼救,年轻人一定非常希望马上把她救上来,早点儿让她摆脱恐惧和绝望。也许,她在水中起浮时,还能看得见自己,这个时候她多么期盼自己能够在她身边啊,想想往日的甜蜜温柔,该怎么办呢?是马上跳下水,还是静静等一会儿?马上跳下水,不但救不了她,还会让两个人都丧命;等一会儿呢,虽然能救她,但等待最是折磨人。于心何忍?到底是该服从理智?还是该感情用事?两者都是爱,只是如何取舍的问题。

这就是理性和情感的交战,也是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情形。理智不是不近人情的冷漠,而是在最恰当的时间做最恰当的事。

你为什么而焦虑

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有时是制动器,有时是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

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智动物,二者不可缺一。真正的生活必定是融知、情、意为一体的。只有理智做线,情感涂色,我们的人生画图才会完美。

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有时是制动器,有时是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

赵国有两个有名的大臣:一个是蔺相如,他几次奉命出使他国,立下赫赫功劳,深得国君的赏识与重用,被封为丞相;另一个是老将军廉颇,廉颇一生打了很多胜仗,因此他很少把别人放在眼中,居功自傲。他看到蔺相如官位在自己之上,对此不服,屡次故意挑衅,而蔺相如总是以国家大局为重,不予计较。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门,正好遇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迎面过来,蔺相如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他的仆人不解地问:“为什么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他有什么好怕的!”蔺相如对仆人说:“廉将军和秦国的君王比,谁厉害?”仆人说:“当然是秦国的君王厉害!”蔺相如说:“秦国的君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不敢进攻我们,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个人闹不和,秦国必会乘机来攻打我们。”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才觉悟到:原来自己为了争一口气,竟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国家。

这个故事有一个专门的成语,叫作“负荆请罪”,假如蔺相如意气用事,缺乏理智,和廉颇明争暗斗,那么他们不但会两败俱伤,还会给赵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

一次,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洛克菲勒的办公室,直奔他的写字台,并以拳头猛击台面,大发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绝对的理由恨你!”

接着那位不速之客恣意谩骂长达10分钟之久。办公室所有职员都感到无比气愤,以为洛克菲勒一定会拿起墨水瓶向他掷去,或是吩咐保安员将他赶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并没有这样做。

他停下手中的活,用和善的眼神注视着这位攻击者,那人越暴躁,他便显得越和善!

这个人被弄得莫名其妙,那股怒气也就渐渐地平息下来。因为一个人在发怒时,遭不到“响应”,他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于是,那位不速之客咽了一口气。他本是做好了“反击”准备的,并想好了洛克菲勒将要怎样回击他,他再用想好的话语去反驳。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开口,所以他竟不知如何是好了。

末了,他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几下,但仍然得不到回应,他只得悻悻然离去。而洛克菲勒呢?就像根本没发生过任何事一样,重新拿起笔,继续着他的工作。

当有人怒气冲冲地对你大加指责时,你可像洛克菲勒一样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不能因对方的不理智而乱了方寸。

贪婪的人难以获得平静

贪欲是永无止境的,只有自己适时地控制自己的贪念,有满足之心,一个人才能活得轻松、快乐。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认为现代人物欲太盛,他说:“10岁被点心、20岁被恋人、30岁被快乐、40岁被野心、50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

人心不能清静,是因为物欲太盛。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除了生存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自我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任它随心所欲,那么就会负重前行。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句话不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更是宝贵的人生经验。古往今来,被难填的欲壑所葬送的贪婪者,多得不计其数。

有一则寓言也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这个道理:

从前,有个特别贪财的国王,有一天,他跟神说:“请教给我点金术吧,让我伸手所能摸到的都变成金子,我要使我的王宫到处都金碧辉煌。”

神说:“好吧。”

第二天,国王刚一起床,他伸手摸到衣服,结果衣服就变成了金子,他高兴得不得了。然后他吃早餐,伸手摸到的牛奶、面包都变成了金子,他这时觉得有点儿不舒服了,因为这样他就吃不成早餐,得饿肚子了。他每天上午都要去王宫里的大花园散步,当他走进花园时,看到一朵红玫瑰开得非常娇艳,他情不自禁地上前抚摸了一下,玫瑰立刻也变成了金子,他感到有点儿遗憾。

这一天,他只要一伸手,所触摸的任何物品都变成金子了,后来,他越来越恐惧,吓得不敢再伸手了,他已经饿了一天了。到了晚上,他最喜欢的小女儿来拜见他,他拼命地喊着不让女儿过来,可是天真活泼的女儿仍然像往常一样径直地跑到父亲身边,伸出双臂来拥抱他,结果他的女儿变成了一尊金像。

这时,国王大哭起来,他再也不想要这个点金术了,他跑到神那里,向神祈求道:“神啊,请宽恕我吧,我再也不贪恋金子了,请你把我心爱的女儿还给我吧!”

神说:“那好吧,你去河里把你的手洗干净,然后拥抱你的女儿就可以了。”

国王马上跑到河边拼命地搓洗双手,然后去拥抱心爱的女儿,这时,女儿又变回来了。

不只是人有贪心,就连动物也有,所以,人们便利用动物的贪心来对付它们,可见贪心足以害了自己。

在某地区有一种猴子,非常喜欢偷食农民的玉米。当地的农民根据这些猴子的特性,发明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

白天时,农民把一只葫芦型的细颈瓶子固定好,系在大树上,再在瓶子中放入猴子最喜欢吃的玉米,然后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见到瓶子中的玉米十分高兴,就把爪子伸进瓶子里去抓玉米。这瓶子的妙处就在于猴子的爪子刚刚能够伸进去,等它抓着一把玉米时,爪子就怎么也抽不出来了。因为贪婪的猴子绝不可能放下已经到手的玉米,就这样,它的爪子也就一直抽不出来,只好死死地守在瓶子旁边。

第二天早晨,农民抓住它们的时候,它们依然不会放开爪子,直到把手里的玉米放入嘴里。

不管猴子有多狡猾,有多聪明,但终因它们始终改不了贪婪的习性,最终被农民制伏。农民正是利用了它们这一弱点才将它们制伏的。然而,我们人类又比猴子聪明多少呢?假如把玉米换成金钱、美女、权力时,上当的恐怕就是人而不是猴子了吧?

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如果我们无视法律和道德,那结果必定会连自己能得到的那份都得不到了,而且最后还会背上被人唾弃的骂名。

从前,有一个专做老红木家具生意的古董商,一次,他在一处偏僻的小山村里,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十分珍贵的老式红木旧柜子。他惊喜万分,但过后不久,古董商开始动了心思。

他先是与柜子的主人闲扯聊天,然后又假装不经意间看到柜子。随后,古董商开价500元人民币准备购买。

山里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他把古董商看得直发毛。最后,山里人同意了,古董商的一颗“怦怦”乱跳的心也稳了下来。

但古董商马上又开始后悔了。原来,当他看到山里人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时,他就觉得自己吃亏了,并寻思道:“根本就不应该出500元,也许300元就足够了。”但是,已经说好了的事,也不能反悔。于是,古董商不死心地围着房前屋后细细搜寻。

真巧,他居然找到了一把脏兮兮的红木椅子!他对主人说:“这个柜子实在太破了,拿回去也修不好,只能当柴火烧。”

山里人喃喃道:“要不,你就别要了。”

古董商非常大度地一挥手:“说出的话,怎能随便收回去!这样吧,你干脆把那把椅子也送给我算了。”

山里人本来就觉得柜子卖得贵了些,听他这样说,当然连忙点头答应。

古董商笑道:“那我明天早上再来取这些‘柴火’吧。”

第二天一早,当古董商来装运柜子和椅子时,他看到门前堆着一堆柴火。山里人走出来说:“你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我已经替你把柴火劈好了。”

“后来呢?”有人问古董商。

古董商非常平静地从书架上取出一根木头,用右手做了一个“八”字形。原来,除了500元木头款外,他还支付了300元的劈柴费。停了一会儿,古董商非常认真地说:“其实,这800元应该算学费,因为从此我知道了过分贪婪将意味着什么。”

一个人贪婪与否、欲望的多少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人品和事业的成败。要清楚,贪欲是永无止境的,只有自己适时地控制自己的贪念,有满足之心,一个人才能活得轻松、快乐。

沉住气,方能成大器

生活中,只有冷静沉着,沉得住气,才能理性地思考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为。

如果你沉不住气,那么本来能办得到的事,结果也许办不成了;相反,本来没有多大希望办成的事,如果你沉住气,冷静思考分析,那么事情就有可能办成。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曾经说过,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为你渐渐带来好处。很多时候,我们眼看就要成功了,却往往沉不住气,丧失最后的恒心与毅志,缺乏忍耐与执著,最后痛憾人生。

沉得住气是一种修养,有这种修养的人往往能镇定自若地控制局面,让局势转危为安。而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沉着冷静,沉得住气呢?常常见到一些沉不住气的人,在头脑发热的情况下盲目行事,从而遗憾终生。

世界第二号网球明星,美国男子网球运动员麦肯罗,身体素质好,球技精湛。他在比赛中奔跑迅速,步伐敏捷。重扣轻吊,变幻莫测,直线球、大角球更是鬼神难测。凭着他超人的体质,卓越的球艺,在历次比赛中,无论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他都能成功地控制局势,赢得胜利,多次登上冠军的宝座。然而遗憾的是,麦肯罗球风恶劣,缺少最基本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