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不被生活牵着鼻子走
时间长度是有限的,只有把握好时间的宽度,才能有不一样的人生。能镇定且平静地注视一个人的眼睛,甚至在极端恼怒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一点脾气,这会让人产生一种其他东西所无法给予的力量。人们会感觉到,你总是自己的主人,你随时随地都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会给你品格的全面塑造带来一种尊严感和力量感。
紧驱他的四轮车到别的星球上去的人,比在泥泞的道上追踪蜗牛行迹的人,更容易达到他的目标!
——爱默生
一个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学校的老师发现一个奇观:同学们都在埋头写作业,不过,是暑假应该完成的作业。显然,大家都拖延到了最后几天。拖延就是迷信“明天”和“等会儿”,在无止境的自我安慰中度过一个又一个今天。
“明天,明天,还有明天”,一些人总是在这样的自我安慰中度过一个又一个今天,殊不知,时间不停息地奔赴终点,当你把今天应该完成的事拖到明天去做时,这个“明天”就足以把你送进坟墓了。
深夜,一个危重病人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分钟,死神如期来到了他的身边。他对死神说:“再给我一分钟好吗?”
死神回答:“你要一分钟干什么?”
他说:“我想利用这一分钟看一看天,看一看地。我想利用这一分钟想一想我的朋友和我的亲人。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还可以看到一朵绽开的花。”
死神说:“你的想法不错,但我不能答应。我曾留了足够的时间让你去做这一切,你却没有像现在这样去珍惜,你看一下这份账单:在60年的生命中,你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剩下的30多年里你经常拖延时间;你曾经感叹时间太慢的次数达到了10000次,平均每天一次;上学时,你拖延完成家庭作业;成人后,你抽烟、喝酒、看电视,虚度光阴……”
“我把你的时间明细账罗列如下:做事拖延的时间从青年到老年共耗去了36500个小时,折合1520天;做事有头无尾、马马虎虎,使得事情不断要重做,浪费了大约300多天;因为无所事事,你经常发呆;你经常埋怨、责怪别人,找借口、找理由、推卸责任;你利用工作时间和同事聊天,把工作丢到一旁毫无顾忌;工作时间呼呼大睡,或者和无聊的人煲电话粥;你参加了无数次无所用心、懒散昏睡的会议,这使你睡眠时间远远超过了20年;你也组织了许多类似的无聊会议,使更多的人和你一样睡眠超标;还有……”
死神的话还没有说完,这个危重病人就断了气。死神叹了口气说:“如果你活着的时候能节约一分钟的话,你就能听完我给你记下的账单了。哎,真可惜,世人怎么都是这样,总是等不到我动手就后悔死了。”
情商研究专家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当拖延成为你的习惯时,死神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你可以给自己时间,但生命却不会给你时间,正如中国古代诗人李商隐所吟诵的“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遗佳期更后期”。
人为什么会被“拖延”的恶魔所纠缠,很大原因在于当认识到目标的艰巨时所采取的一种逃避心理,能以后再面对的就以后再面对,只要今天舒服就行,拖延就这样成了逃避“今天”的法宝。
有些事情你的确想做,绝非别人要求你做,尽管你想,但却总是在拖延。你不去做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却想着将来某个时间去做,这样你就可以避免马上采取行动,同时你还可以安慰自己并没有真正放弃。你会跟自己说:“我知道我要做这件事,可是我也许会做不好或不愿意现在就做。应该准备好再做,所以我当然可以心安理得。”每当你需要完成某项艰苦的工作时,你都会求助于这种所谓的“拖延法宝”,这个法宝成了你最容易,也是最好的逃避方式。
拖延自己前行的脚步,往往有三分之一的原因是自我欺骗,另外三分之二是逃避现实。之所以坚持自己这样的拖延行为,还因为你自己从中得到了一些“好处”:通过拖延,你显然可以不去做那些令自己感到头疼的事,有些事情你害怕去做,有些事情你想做又害怕行动。
欺骗自己的各种理由让你心安理得,让你觉得自己还是个实干家,只不过是慢一点的实干家。只要能一拖再拖,你就可以永远保持现状,无须力求改进,也不必承担任何随之而来的风险。
你厌倦生活,你抱怨说是其他人或一些琐事让你情绪消沉,这样你便轻松摆脱责任,并且将自己的懈怠推卸给客观环境。
你通过拖延时间,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如果做得不好,你会说:“我时间不够!”
你找借口不做任何没把握的事情,以避免失败,这样你觉得自己还真不是个低能的人……
就这样,拖延成了你用来逃避的通行证,你和社会上千万人一样像草木般活着,遇到任何困难都不当机立断,任其耽误下去。
人的本质都是懦弱的,从这一点上说,拖延和犹豫是人类最合乎人情的弱点,也正因为它合乎人情,没有明显的危害,所以无形中耽误了许多事情,因此而引起的烦恼实在比明显的罪恶还要厉害。你拖延得了一时,却拖延不过一世,今天你利用拖延这张牌避免了危险和失败,但这样做又能达到怎样的目的呢?在你避免可能遭到失败的同时,你也失去了取得成功的机会。
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如果哪天你把一天的时间记录一下,会惊讶地发现:拖延耗掉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很多情况下,拖延是因为人的惰性在作怪,每当自己要付出劳动或作出抉择时,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与安慰,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有的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而有的人却深陷于“思想斗争”的泥潭,自己被主动性和惰性拉来拉去,不知所措,无法定夺……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浪费了。其实拖延就是纵容惰性,也就是给了惰性机会,如果形成习惯,它会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养成一种办事拖拉的工作作风。
适当的谨慎是必要的,但谨慎过头就是优柔寡断,更何况很多像早上起床这样的事是没必要作任何考虑的,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不去拖延,而不是想尽一切借口去拖延。绝不能让“我是不是可以等一等”这样的念头控制自己。
爱默生曾说:“紧驱他的四轮车到别的星球上去的人,比在泥泞的道上追踪蜗牛行迹的人,更容易达到他的目标!”马上行动吧,从一开始就着手准备,而不是在最后的关头草草了事,让心中留着遗憾和不甘。
§§§第二节 做一个不想“如果”只想“如何”的人
思考的危机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危机。
——柏拉图
面对问题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一味退缩,“我不行,我找不到好方法”;另一种人却是迎难而上,坚信如果有一千个问题,必有一千零一个方法。后一种人永远不会被问题难倒,他们总能找到适当的方法。
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我们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很大,比如“我将来究竟要做什么”“人类社会会向何种方向发展”;有的很小,比如“给朋友送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和爸爸之间的误会怎么消解”,等等。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都是同样重要的问题,它们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愿意去探索,你可能成为一个哲学家、政治家,或者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一个知心的朋友。当然更多的情况是,也许我们努力了,但还是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内心有极大的挫败感,造成我们在下一次面对同样的问题的时候,依旧得过且过:成绩不好,不是我愿意的;爸爸不理解,那就不和他说话好了……慢慢地,我们就学会了找借口,或者是成为一个总是以“如果”开头的发言者。
人生中真的有那么多不解之谜吗?未必如此,有一个秘密你可能不知道,那就是“方法总比困难多”。
一位名叫雪莉的小姐被美国全国汽车公司制造的一辆卡车撞倒,司机踩了刹车,卡车把雪莉小姐卷入车下,导致雪莉小姐被迫截去了四肢,骨盆也被碾碎。全国汽车公司的辩护律师马格雷先生在法庭上巧妙地利用了各种证据,推翻了当时几名目击者的证词,雪莉小姐因此败诉。
伤心绝望的雪莉小姐向珍妮弗·帕克小姐求援。珍妮弗通过调查掌握了该汽车公司的产品近年来的15次车祸情况——原因完全相同,该汽车的制动系统有问题,急刹车时,车子后部会打转,把受害者卷入车底。
珍妮弗对马格雷说:“卡车制动装置有问题,你隐瞒了它。我希望汽车公司拿出200万美元来给那位姑娘,否则,我们将会继续提出控告。”
马格雷回答道:“好吧,不过我明天要去伦敦,一个星期后回来,届时我们研究一下,做出适当安排。”
一个星期后,马格雷却没有露面。珍妮弗感到自己是上当了,但又不知道为什么上当。后来,她的目光扫到了日历上——珍妮弗恍然大悟,诉讼时效马上就到期了。珍妮弗怒气冲冲地给马格雷打了个电话,马格雷在电话中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小姐,诉讼时效今天过期,谁也不能控告我们了!希望你下一次变得聪明些!”
珍妮弗几乎要被气疯了,她问秘书:“准备好这份案卷要多少时间?”
秘书回答:“需要三四个小时。现在是下午一点钟,即使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草拟好文件,再找到一家律师事务所,由他们草拟出一份新文件交到法院,那也来不及了。”
“时间!时间!该死的时间!”珍妮弗急得在屋中团团转。突然,一道灵光在她的脑海中闪现——全国汽车公司在美国各地都有分公司,为什么不把起诉地点往西移呢?隔一个时区就差一个小时啊!
位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在西十区,与纽约时间相差整整五个小时!对,就在夏威夷起诉!
珍妮弗赢得了至关重要的几个小时,她以雄辩的事实、催人泪下的语言,赢得了陪审团成员们的支持。陪审团一致裁决:珍妮弗胜诉,全国汽车公司赔偿雪莉小姐600万美元损失费!
“时间!时间!该死的时间!”很多人也曾在生活中发出过类似的感慨,不过珍妮弗在感慨之后,马上想的是如何去行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不容易,但方法总是有的。如果我们没有找到,那只能说明我们还不够有经验,或者不够灵活,或者不够有勇气。
有一个穷人与一个富人都想去遥远的地方旅行,最后贫穷的那个去了又回来了,却发现那个有钱人还在原地没有动。原来,富者一想到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要准备太多太多的东西,越想越困难,最终不能行动了;而贫者则是说做就做,不去想如果,只问自己何时行动。
柏拉图说:“思考的危机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危机。”同样,思考的失败,也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挫败。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会遇到许多取舍不定的问题;相反,正确的思考能发挥巨大作用,可以决定一个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要相信自己的大脑,要信任你的智慧。任何问题都不会有山穷水尽之时,在能补救之前不要绝望,而要冷静地寻找对策。
§§§第三节 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人和兽的区别:人有理性,兽无理性。人的爱不只是生理上一时的冲动,而是能在他们的精神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子。
——谢觉哉
心理专家形容某些幼稚的行为举动,常会用“冲动”来说明。也有些不负责任的人,在做了错事之后不敢承担责任,用“一时冲动”来替自己辩解。人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所作为,必须学会克制住冲动的魔鬼,否则会一发不可收拾,后果也许令我们难以承受。
我们平时无论工作、生活中都要尽力保持理性,用理智代替冲动。客观的分析才会有助于找到问题的答案与真相,在冲动情绪下则只会丧失敏锐的判断力,最终做出令我们抱憾的决定。
古代有个尤翁,他开了个典当铺。有一年年底,他忽然听到门外一片喧闹。他出门一看,原来门外有位穷邻居在闹事。站柜台的伙计对尤翁说:“他将衣服压了钱,空手来取,不给他,他就破口大骂,有这样不讲理的人吗?”
门外那个穷邻居仍然气势汹汹,不仅不肯离开,反而坐在当铺门口。
尤翁见此情景,从容地对那个穷邻居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这样做不过是为了度过这个年关。这种小事,值得一争吗?”于是,他命店员找出邻居的典当之物,共有衣服、蚊帐四五件。
尤翁指着棉袄说:“这件衣服抗寒不能少。”又指着长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的东西不急用,就留在这里吧。”
那位穷邻居拿到两件衣服,不好意思再闹下去,只好离开了。
当天夜里,这个穷汉竟然死在别人的家里。
原来,此人同一家人打了一年多的官司,因为负债过多,不想活了,于是就先服了毒药。他知道尤翁家富有,想在临死之前敲诈一笔,结果尤翁没吃他那一套,没傻乎乎地当了他的发泄对象,他于是就转移到了另外一家。
事后有人问尤翁,为什么能够事先知情而容忍他。尤翁回答说:“凡无理挑衅的人,一定有所倚仗。如果在小事上不忍耐,那么灾祸立刻就会到来了。”
人们听了这话都很佩服尤翁。
控制自己的冲动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理智与感情的斗争。当谨慎之人察觉到情绪冲动时,会即刻控制并使其消退,避免因热血沸腾而鲁莽行事。冲动中爆发的结果可能会令人名誉扫地,甚至可能丢掉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