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Hold住职场:稳准狠
3884300000022

第22章 修炼强大内心,塑造有魄力的气场(1)

吸纳正向精神,为自己注入高能量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有魅力的人,人人都爱和他交友。和有魅力的人相处总是愉快的,他好像雨后的太阳,能驱除昏暗,人人都乐于为他做事。”气场是一种无形的能量场,它具有极性,不仅有正负之分,而且还有颜色的差别。

喜欢抱怨的人,他们的气场是灰色的,并且会吸引负性能量。而挑剔的人,他们的气场就像一只刺猬,让人无法靠近。而那些正向能量强的人自然拥有好气场,他们或者慷慨大方,或者乐观开朗,就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你。与他们在一起,你总能感到如沐春风。

所以,在生活中,变挑剔为赞美,变悲观为乐观,吸纳正向精神,为自己注入高能量,这样生活处处都会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

琳达是一个自私而又贪婪的中年女人。她的身边没有朋友,所以常常会因为孤单而发牢骚。有一次,她对邻居说:“现在的人都是以貌取人的,可是我没有精致的外貌,也没有迷人的身材,自然不会有人愿意理我。我准备做一次整形手术,要从头到脚改变自己,这样我的朋友就会多起来。那些自私的家伙,会因为忽视了一个美女而感到难过的。你觉得怎么样,我的邻居?”

听了她的话,好心的邻居给她提了建议:“亲爱的琳达,其实你根本不用从头到脚改变自己,你只要改变一个地方,那么你的生活就会有趣很多。”

“什么地方?”琳达好奇地问。

“你那颗不快乐的心。”邻居平静地回答。

乐观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之一,因为它表示你拥有健康的心灵。即使在最黑暗的天空中,乐观的人也能或多或少地看见一丝亮光。当乌云布满了天空,悲观的人会担心即将来临的暴风雨,而乐观的人知道透过云层就是太阳,阳光很快会普照大地。具有这种性格的人,他们的眼里总是闪烁着快乐的光芒,永远朝气蓬勃,有无穷无尽的能量。

还有一种强大的正向能量就是感恩。懂得感恩的人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这种人的气场散发着圣洁的光芒,会不由得感染周围的人。

约翰是麦当劳的一名普通员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做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相同的汉堡。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工作没有什么新意,但约翰仍然非常快乐。他总是微笑着面对他的顾客,并且会对他们说:“来,尝尝麦当劳最好吃的汉堡!”约翰这种真挚的快乐感染了很多人。

好奇的人忍不住问约翰:“为什么这样一种毫无变化的工作会让你感到快乐?是什么让你充满热情?”

约翰回答:“每当我做出一个汉堡,就知道一定会有人因为它的美味而感到快乐,那我也就感受到了我的作品带来的成功,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我每天都会感谢上天给我这么好的一份工作!”

由于约翰热情工作的缘故,这家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最后终于传到了麦当劳公司高管的耳朵里。后来,约翰得到了总公司的一个重要职位,乐观而感恩的心态让他的事业再次向上攀登。

喜欢抱怨的人把精力全集中在对生活的不满之处,而像约翰这样的人总是用感恩的心看待周围的一切,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生命中美好的一面。这份感激,就是一种正向能量,当约翰每次加强这种信念的时候,这种正向能量就更加强烈地加载在他的身上。

乐观、感恩、坚强、勤奋、踏实、激情……这些正向能量都能够为你注入高能量,不知不觉地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状态,也改变你的气场。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除了自我修炼外,我们也要多接触气场健康向上的人,从他们那里吸取正向精神,源源不断地为自己注入高能量!

把握好时代气场

历史上无数伟大的人物总是出现在同一个时代,他们仿佛是约好的一般,在几百年时间里相继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创造出令后世瞠目结舌的伟大成就。

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之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各种思潮争奇斗艳,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世。无独有偶,13世纪末到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早期欧洲的学术生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从意大利兴起,在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会出现在同一个时代?究竟是这些思想家造就了这些时代的伟大气场,还是时代的气场成就了这些大师?正如中国人的气运观所讲:“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伟大的历史人物与他们的时代是相互作用的。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气场,谁具有与之相应的气场,谁把握了时代的气场,谁就能站到时代的巅峰。马云曾经说过:“我决不跟任何人交换这个时代!”

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个企业领袖,马云的成功离不开时代的恩赐,他是时代的宠儿,他是这个时代的骄子,所以,他“决不跟任何人交换这个时代”。是的,如果换成其他时代,可能无法成就今天的马云。

1995年,马云在美国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搞过传统行业的马云,一直觉得自己收获不大,突然看到互联网这么一块“新大陆”,马云终于“冲动”了。这一年,他辞去了大学老师的公职,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开始创业,“中国黄页”在他手下诞生了。

很多年轻人都觉得马云真有远见,1995年就看到了互联网的前景。但马云说:“我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我没有看到,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弄个事情干干再说。”运气还不错的马云就碰上了互联网,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进去以后叫盲人骑瞎马,后来发现会骑马的人都掉了下来,我这样不会骑马的人就扛到了现在。”

1997年,已经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的马云,被国家对外经贸部“招安”进了北京。响应国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马云要帮助国有企业与互联网接轨。

在国家部委干了两年多,马云再次出走,这次他决定回杭州老家自己干。马云创业之初也想为大客户服务,但美好的愿望不能取代残酷的现实,大企业对网络好像不太感兴趣。倒是市场的反应表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对把产品通过互联网卖到国外更加感兴趣。

马云决定顺应市场,放弃大企业,专门服务小企业。1999年,马云在杭州创立了专攻中小企业B2B服务的“阿里巴巴”。走到这时,马云才算正式上了路。

这之后,马云赢来了事业上的“春天”:又上《福布斯》,又拿到了几千万美元的投资。马云快速地扩展,请来大批的国际团队和MBA,结果,2000~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阿里巴巴集团的国际化经营团队也未能幸免。

马云决心请这些MBA下课,用自己的队伍,用自己的土办法,最后坚持本土化。必须首先实现本地化,国际化是不靠谱的。

成功度过互联网冬天的马云,开始带领着阿里巴巴集团飞速发展。

2003年,马云创建淘宝网,开始抢占国际大鳄eBay的C2C中国市场。随后,马云只用了3年时间,成为中国C2C的霸主。马云将阿里巴巴集团成功地打造成了一个电子商务的“庞然大物”。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香港上市,有将近5000名员工成为百万富翁,马云亲手培养出世界上最大的百万富翁群,他兑现了自己创业时“苟富贵,毋相忘”的诺言。

“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正在到来!”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如此预言。事实正是如此,比尔·盖茨在把微软塑造成一个IT帝国之后,成功隐退,但他带领微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乔布斯带领着苹果公司走向了新的辉煌,也书写了电子时代的崭新篇章……不知不觉间,历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改写……

“决不与任何人交换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你看到气场的脉搏了吗?你知道该如何把握它来成就自己的成功吗?就像大海里的弄潮儿,只有抓住机会才能冲在海浪的最前端。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只有把握好时代气场,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大的成功!

来吧,像奥巴马那样去成功

奥巴马与克林顿相比,年仅47岁,只有3年联邦参议员的浅薄政治资历。然而,这位看似不可能胜利的候选者却创造了奇迹,击败了竞争对手,成为美国建国232年来的首位黑人总统!

奥巴马呼风唤雨的秘诀是什么呢?秘诀就是他的个人魅力。他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塑造了自己的强大气场,从而赢得了选举的最后胜利。

奥巴马英俊潇洒,口才出众,名校毕业,很多人把他与肯尼迪总统相提并论:两人同样年轻英俊,同样哈佛毕业,同样参议员出身,同样一讲成名,同样口才卓绝。奥巴马也得到了肯尼迪家族的认可,甚至肯尼迪的女儿都表示:“等了半辈子才等到和父亲如此相似的人。”在确认自己赢得竞选时,奥巴马在芝加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奥巴马强大的语言气场为他再次征服了许多选民。

奥巴马说:“今天晚上,我想到了安妮在美国过去一百年间的种种经历:心痛和希望,挣扎和进步,那些我们被告知我们办不到的年代,以及我们现在这个年代。现在,我们坚信美国式信念——是的,”是的,我们能!

我们能!

“在那个年代,妇女的声音被压制,她们的希望被剥夺。但安妮活到了今天,看到妇女们站起来了,可以大声发表意见了,有选举权了。是的,我们能!”

“安妮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农田荒芜,绝望笼罩美国大地。她看到了美国以新政、新的就业机会以及崭新的共同追求战胜了恐慌。是的,我们能!”

“二战时期,炸弹袭击我们的海港,全世界受到独裁专制的威胁,安妮见证了一代美国人的英雄本色,他们捍卫了民主。是的,我们能!”

“安妮经历了蒙哥马利公交车事件、伯明翰黑人暴动事件、塞尔马血腥周末事件。来自亚特兰大的一位牧师告诉人们:我们终将胜利。是的,我们能!”

“人类登上了月球、柏林墙倒下了,科学和想象把世界连在一块儿。今年,在这次选举中,安妮的手指轻触电子屏幕,投下自己的一票。她在美国生活了106年,其间有最美好的时光,也有最黑暗的时刻,她知道美国能够变革。是的,我们能!”

当晚,在芝加哥共有百万民众听奥巴马的演讲,他们欢呼、掌声不断。奥巴马无疑成为这些选民心中的唯一主角,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富于自信和力量的气场。

奥巴马最爱读的书是爱默生的《自立》,并且十分推崇书中的观点:“信赖你自己”。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正是奥巴马强大气场的来源。这种自信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州参议员成为了美国总统,在政治舞台上散发着自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