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心术
3884500000017

第17章 办公室潜规则——你的前程取决于对规则的正确解读(2)

在职场中,职场环境不同,职场内的人际关系也错综复杂,偶尔的一句发言、一个建议,就可能触碰到了领导的逆鳞,导致事倍功半,乃至前功尽弃。只有时刻管好自己的嘴,不乱说话,在说话之前深思熟虑,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规矩,才能在“地位效应”的职场中持续前行。

§§§第三节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摆脱多劳少得的“帕雷托定律”

【职场聚焦】

如果你想要彻底摆脱工作中那种“多劳而少得”的状态,就要学会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者帕雷托提出了著名的“二八法则”,对于付出与回报的关系,“二八法则”里说: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你所付出的20%的努力。换言之,我们五分之四的努力——也就是付出的大部分努力,几乎是白白浪费的。

为了使你的辛苦都收到实效,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合理的工作方法。比尔·盖茨认为:那些高效率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时,首先都用分清主次的办法来统筹做事。

把要做的事情分成不同的等级和类别:首先是重要而又紧迫的事,其次是重要的但不紧迫的事,再次是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最后是既不重要不又不紧迫的事。为了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我们应该用80%的精力去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精力做其他事情。

年轻人在二十岁左右走向社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要去学习什么样的经验,然后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能有多大的回报。但是时间久了,按部就班的工作和越来越重的负担慢慢压抑了他们的心志,他们所得到的最直接的工作经验就是手脚灵活、动作娴熟,成了大机器上无数合格的小螺丝中的一个。

如果要彻底摆脱这种“多劳而少得”的状态,我们就要学会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有位律师名叫海威希。他刚踏上社会的时候,在鹏萨所城一家贸易信托公司里当小职员。后来他移居到俄克拉荷马州,进入谢尔石油公司做事。

不久,发生了经济危机,海威希和许多职员被解雇了。他受过的训练和经验都不够,没有办法担任书记以外的工作。他只好接受了他所能从事的唯一一份工作——以每小时四美分的代价,在石油管理工程里挖壕沟。

后来海威希被谢尔石油公司重新雇用,他的工作是在会计部门办理有关投资的文书工作。但是他对于会计工作一窍不通,这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学习。海威希认为自己到俄克拉荷马法律会计学校的夜间会计科上课,是他所做过的最明智的一件事。

经过三年的学习以后,他的薪水也翻倍了。于是他马上进入杜尔沙大学夜间的法律系上课,四年内修完全部学分,得到了学位,并且通过律师鉴定考试而成为合格的开业律师。

但是他仍不满足,研究高等会计三年以后,又学了一项公共演讲课程。这些连续的教育,使海威希的薪水比挖壕沟的时候增多了十二倍。

海威希做的事情,任何一个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人都可以做到。

海威希的成功,源于他对自己前进的方向的正确选择和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如果当初他只把目光放在挖沟的多快好省上,即便得到了工头的赏识,也不过多挣几个糊口的钱罢了;而他后来一系列的选择和行为,却带来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

心理学专家支招:如何有效管理时间?

1.分清主次,有计划地做事

对一天的工作,要先进行整理,看看哪些是既重要又紧急的,哪些是重要而不紧急的,哪些是不重要而紧急的,哪些是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分清事情的主次,决定该先做哪件事,后做哪件事,做到有的放矢,从容不迫。

2.正确处理突如其来的杂事

对待突然插过来的无关紧要的电话、突然出现在桌上的文件等杂事小事,要敢于说“NO”,或者暂时放到一边,别打乱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计划。

3.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做事

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把几件事情的发生地点都圈在同一个区域内,尽可能搭顺风车;也可以利用别人提供的顺便机会,搭客户A的车去见客户B,尽可能少走弯路,减少无谓的时间消耗。

4.专事专办

在做一些重要而棘手的事时,专门设立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要避免打扰,更不能改变初衷去做别的事。

5.事情总要一件一件地做

先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然后再去做下一件事,这样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6.充分利用时间

要充分利用时间,使每一分钟都有所收益。还要学会与浪费时间的人划清界限,有些人总是整天无所事事,如果参与他们的无聊闲谈,就休想成为一名有效利用时间的高手。如果有人找来,希望和你聊上一阵,可以直截了当地拒绝他,让他明白现在不是闲聊的时间。

7.明确结束时间

你还要继续工作30分钟?1个小时?还是3个小时?如果你不知道结束工作需要的具体时间的话,就不能够全力以赴地工作。你要知道自己还要坚持多久,这样才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地工作,并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8.消除分散注意力的影响

切断网络,关上门,挂上“请勿打扰”的标语,排除一切可能干扰你工作的外在因素,直到你可以集中注意力工作。关掉一切在接下来一到两个小时内你电脑可能会发出的任何提示。

职场小“诡计”:发掘你的下一步行动

不要把你自己限制在一个无限的计划列表中。在你的计划表中写下下一个你要完成的行动。尝试从刚才的逻辑性工作转到创造性工作,或者从社会性工作转为个人性工作。因为通过不断的变换、做不同的工作,可以刺激你大脑不同的区域,使你更有效率地工作。

§§§第四节 行动力比抱怨更有效——抱怨情绪轮回的“恶富集效应”

【职场聚焦】

职场中,总是有人抱怨自己像蜜蜂一样辛苦,薪水却少得像别人盘中掉下的面包渣,工作又累又繁琐,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可是,抱怨能解决问题吗?抱怨能使你摆脱现状吗?抱怨能使你的工作、学业、生意越来越好吗?如果你抱怨之前总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养成抱怨的习惯之后,就会总把眼光放到外界去找借口,这样下去,你的人生哪里还有什么精彩可言?

一对苍蝇如果是在适宜的环境中被喂养,那么它们一年总共能繁殖的后代能以14厘米的厚度将整个地球覆盖!

这一结果令许多人感到吃惊,但事实确实如此。这一结果早已为科学所证实,这便是“恶富集效应”。“恶富集”,就是坏事物聚集在一起会急剧增长。

“恶富集效应”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各个行业当中。如果哪个产品突然间火了起来,那么很多见钱眼开的企业就会群起而上。最“有效”的方法是假冒,一切都是照搬不误;稍微讲究一点的则是仿冒,贴上你的牌子,卖我的货,反正趁着热销的风潮,肯定有市场,肯定能捞到钱。“恶富集效应”或许能带来可观的效益,但是肯定会鼻青脸肿地出来,结果还是失败。

这种现象在职场中也不例外,抱怨便是恶富集的传染源。某媒体曾报道,随着职场生存压力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抱怨大军”的行列中。一份关于职场人抱怨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近九成职场人每天都会发出抱怨。其中,65.7%人每天抱怨1~5次,13.8%的人每天抱怨6~10次,4.8%的人每天抱怨20次以上。抱怨体现在方方面面:抱怨老板用人不公,抱怨公司薪水太低,抱怨同事不好合作,抱怨客户不好对付……

所谓抱怨,事实上是在表达和宣泄内心的不满。抱怨的目的并不是只为了让对方感知到这种不满,而是希望对方在体察到抱怨者的消极抵触情绪后,能提供某些帮助和疏导,或者改善原有的行为方式,营造和谐的相处氛围。因此,我们要学会聪明和理性地“抱怨”,以便于问题的及时解决。

李玲手上的一个企划案,需要另一个部门的配合执行,可是偏偏她的搭档因为嫌附加工作量太多,不愿意去做,还责怪李玲没事找事。李玲起初找了本部门的一个同事抱怨:“都是为工作,我们行,她怎么就不行?”她发现自己的怒火越来越大,看见另一个部门的人就来气。

可是后来,李玲意识到要沟通,“抱怨毕竟只是发泄,解决不了问题。既然是为工作,那就是对事不对人,我得找她去沟通。”当她把自己的意图跟工作中的搭档说明之后,对方也欣然接受了加班加点,“如果我抱怨下去,就会影响我跟她继续合作的情绪。”

工作中总归会遇到人际的麻烦,李玲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找对方谈,而不是跟其他人说。因为不去和引发你负面感受的人谈,反而去找另一个人说,就等于制造了“三角问题”——你和某人有疙瘩,却和另一个人讨论这个问题,而不是直接找当事人解决。

当我们无休止地抱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比抱怨更好的解决方式呢?

如果一直抱怨下去,你会把自己的问题隐藏起来,结果你成为问题重重的员工,上司只能痛下决心让你离职;你会失去那些本来和你很好的朋友,因为你的抱怨让他们很烦……这之后,你的抱怨更加严重,你的心境变得糟糕极了。

心理学专家支招:如何摆脱抱怨情绪?

1.把抱怨化作建设性的意见

把抱怨化作建设性的意见,从领导的角度着想,并且以领导能够接受的方式主动地提出,领导应该是非常欢迎的。对于因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疲劳、工作压力大、得不到信任等原因引起的抱怨,可先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看看是不是工作方法上出了问题,是不是自己沟通能力不够好,有没有找到缓解压力的办法。对于像是看不到公司和个人的发展前景、对当前的工作没有兴趣这类原因引起的抱怨,可以另作考虑,然后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2.换只手戴手表

如果察觉到自己在抱怨,就将自己平时戴的手表、手链或戒指等换到另一只手上,直到可以做到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达21天为止,这会让您戒掉抱怨的习惯。

3.忙中偷闲笑一笑

放一本平时喜欢的漫画图书在办公室抽屉里,累了就看看,让自己笑一笑,心情就能得到放松。还可以讲给同事听,把快乐散播出去。

4.不要见人就抱怨

只对有办法解决问题的人抱怨,是最重要的原则。

向毫无裁定权的人抱怨,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为了发泄情绪。而这只能使你得到更多人的厌烦。直接去找你可能见到的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工作人员,然后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假使这个方案仍不管用,你可以将抱怨的强度提高,向更高层次的人抱怨。

5.控制你的情绪

如果你怒气冲冲地向上司表示你对他的安排或做法不满,很可能把他也给惹火了。所以即使感到不公、不满、委屈,也应当尽量先使自己心平气和下来再说。也许你已积聚了许多不满的情绪,但不能在此时一股脑儿地抖落出来,而应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过于情绪化将无法清晰透彻地说明你的理由,而且还使得领导误以为你是对他本人而不是对他的安排不满,如此你就应该另寻出路了。

6.选择好抱怨的时机

“在我找上级阐明自己的不同意见时,先向秘书了解一下这位头头的心情如何是很重要的。”国外人际关系专家这样建议。

当上司和同事正烦时,你去找他抱怨,岂不是给他烦中添烦、火上浇油吗?即使你的抱怨很正当很合理,别人也会对你反感、排斥。让同事听见你抱怨领导其实并不好。如果失误在上司,同事对此都不好表态,怎能安慰你呢?如果是你自己造成的,他们也不忍心再说你的不是。眼看你与上司的关系陷入僵局,一些同事为了避嫌,反而会疏远了你,使你变得孤立起来。更糟的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把你的话经过添枝加叶后反映到上司那儿,从而加深你与上司之间的裂痕。

7.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当你对领导和同事抱怨后,最好还能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来弱化对方可能产生的不愉快。当然,通常你所考虑的方法,领导往往也考虑到了。因此,如果你不能提供一个即刻奏效的办法,至少应提出一些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看法,这样领导会真切地感受到你是在为他着想。

8.对事不对人

你可以抱怨,但你抱怨后,要让领导和同事切实感到,你被所抱怨的人或事伤害了,而不是要攻击或贬低对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别人通过一些事实证明自己错了是件很尴尬的事情。让上司在下属面前承认自己错了就更不容易,因此在抱怨后,你最好还能说些理解对方的话。切记,你抱怨的目的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非让别人对你产生敌意。

9.别耽误工作

即使你受到了极大的委屈,也不可把这些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对的,等上司给自己一个“说法”。正常工作被打断了,影响了工作的进度,其他同事对你产生不满,更高一层的上司也会对你形成坏印象,而上司更有理由说你是如何的不对了。要改变这么多人对你的看法很难,今后你的处境将更为不妙。

职场小“诡计”:注意抱怨的场合

美国的罗宾森教授曾说:“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当众说他错了,他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甚至会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看法。不是那种看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抱怨时,要多利用非正式场合,少使用正式场合,尽量与上司和同事私下交谈,避免公开提意见和表示不满。这样做不仅能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即使提出的意见出现失误,也不会有损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利于维护上司的尊严,不至于使别人陷入被动和难堪。

§§§第五节 三年后的生活怎样,取决于你现在的选择

第五节 三年后的生活怎样,取决于你现在的选择——频繁跳槽要付出代价的“自我选择效应”

【职场聚焦】

跳槽、转行不是说跳就跳、说转就转,需要在这之前做好各种准备。准备充分,就容易成功;准备不够,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耽误职业发展。此外,跳槽、转行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同样是你,同样的准备,跳槽时间不同,收获也将有很大的差别。

一次,某大学举行博士生入学考试。有一名迟到的考生冲着保安气愤地撕掉了准考证,然后走了。实际上,学校规定必须在八点半前进入考场,迟到了,是你个人的选择,谁让你不放弃睡懒觉的毛病,谁让你不选择守时的好习惯呢?这种不好的结果,只能怪自己,而不能埋怨别人。

人生中的选择太多了,学会选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像上述故事中的考生,他选择了睡懒觉,就只能放弃考博士的机会。其实,人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作出慎重的选择。入学、找工作、交友、婚恋等等,都要进行选择。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说的就是选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