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心术
3884500000020

第20章 办公室潜规则——你的前程取决于对规则的正确解读(5)

王菲儿的确有几分姿色,尖下巴、卷翘的睫毛配上那足以激发无限联想的眼睛,绝对妩媚。如此养眼的样子,自然也是老板的“红人儿”。带上这样的女秘书出入生意场,无疑能为老板挣回几分面子,特别是王菲儿时不时地撒娇献媚,当谈判陷入僵局时,推推搡搡间娇嗔几句,说不定生意就谈成了。先天的优势使王菲儿在公司里出足风头。谁料,就在她洋洋得意之时,却狠狠地栽了一个跟头。

一次,王菲儿应邀与老板共同参加一个客户的宴请,席上准备谈新产品的宣传策略。不巧,老板人不在国内,只能由王菲儿代为出席。老板特意交代她与要与策划主管一起出席。“这样的事我见多了,一个人定能搞定。”王菲儿暗想。在她看来,应酬之事无非敬敬酒、换换名片,再加几句捧场的话。于是,她自作主张,没有通知策划主管,独自一人出席宴会。当王菲儿身着一袭缀着亮片的低领鱼尾裙,抹着鲜艳的口红出现在宴会大厅时,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对方老总是何等厉害的角色,眼见只来了一位“交际花”式的人物,分明没有把他们看在眼里。一杯杯酒劝下肚,王菲儿早已云里雾里,说起话来口无遮拦,无所顾忌。至于洽谈业务,那就更不能跟对方站在同一平台上对话了。一笔大单就这样泡了汤,老板对王菲儿的评价急剧下降,不但给予她公开点名批评和扣除奖金的处罚,而且再也不带她出席业务洽谈宴席了。巨大的落差使王菲儿自觉无趣,不久就灰溜溜地辞职了。

与王菲儿一样,江真也有着姣好的容貌、曼妙的身段,然而,同是行走职场,江真与王菲儿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过硬的业务能力,一路拼杀,江真终于闯进了这家知名企业。

面对新的挑战,江真决心大干一场。可是,令江真困惑的是,自己与老板的沟通总像隔着什么屏障,想说清很难,很多话题难以展开。江真加班加点作出来的方案,每次交到老板那里便杳无音信了。一来二去,江真渐渐摸出点门道来了。毕竟这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大企业,江真作为一个新人还没有完全赢得老板的信任,如果没有机会充分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如此不温不火,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将局面打开。机会很快就来了。一次公司晚宴,江真盛装出席,她举止优雅,顾盼生辉中流露出迷人的娇俏,使多年来例行公事般的聚会,顿时有了“聚焦点”。

江真径直走到老板面前,搭话之余,也谈了一些对公司目前项目的见解,她的靓丽、大方以及合适的谈吐,给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自我展示确实对江真的职业生涯起到了推动作用,没过多久,江真所做的企划方案就在公司董事会上被老板大大表扬了一番。

由此,江真领悟到:在工作中,除了业务能力外,“综合能力”也相当重要。自此,她将业务能力和美貌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日渐获得上司、同事及客户的赏识,一步一步走向事业的巅峰。

有着美丽外表的女性,在职场上会给人留下深刻而良好的第一印象。然而,一旦人们发现这个人实际上比较肤浅,对她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她的娇嗔甚至会被理解为轻浮,由此,最终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真正尊重。王菲儿的失败教训与江真的成功经验,值得职场中所有爱美的女性回味。

心理学专家支招:如何内外兼修?

爱美是人的天性,以貌取人的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不少公司人力资源部选人也不例外。其实,容貌作为“敲门砖”,会在求职时有一些影响。不可否认,在同等学历和优秀的背景下,美女找工作相对比较容易;而在某些特定的行业和职位上,美女凭借外貌上的先天优势,也容易赢得更多的机会。但真正进入职场后,容貌和能力相比,后者才更重要。

1.能干之人不管美丑都受关注

虽然国产版《丑女无敌》和舶来版《丑女贝蒂》里的女主角都有“眼镜加牙箍”的雷人造型,不过,她们在办公室里都是能干之人,有着值得自己骄傲的地方,所以她们虽然身为丑女,一样可以受到关注。

2.貌美见疑,才高招嫉

貌美见疑,才高招嫉。美女出众的外貌也易惹“花瓶”之嫌,招来同性的敌意和别人对其工作能力的怀疑;美女和丑女如在同一部门共事,出于人们同情的天性和同性的某些天生敌意,美女要想获得高人气,坦诚相待的同时还要随时注意掩盖锋芒,往往需要比丑女付出更多。丑女让人放心,没人惦记,也没人提防。所以,当丑女与美女四目相对时,才发现原来彼此都有难以表露的心声。

3.容貌不能在职场中起到左右沉浮的作用

在职场中,容貌不能起到左右沉浮的作用,职场成功关乎智慧、能力、机遇等诸多因素。细细追究,美女与丑女的PK结果,倒不见得很离谱。而如今,国产版“丑女”林无敌从电视上一路走红到生活,丑女俨然已经从职场上的一个生存类型变身为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了。

职场小“诡计”:能力比美貌更重要

长相的好坏差别真的很大,特别是女孩子,这是客观事实。长得好的人,总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不仅在工作上是这样,在感情上也是这样。

但一个人要想成功的话,决定因素应该还是能力。没有能力,哪怕长得再美,也很难把一件事情做得特别成功。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很容易得到很多东西。正因为这样,美女就很难像正常人那样刻苦和努力,也不珍惜已经到手的东西,这也是美女最容易犯的错误。

§§§第十节 速度决定竞争成败——快鱼吃慢鱼的“快鱼法则”

【职场聚焦】

同样一件事,第一个人用一小时做好,第二个人用半小时做好,那后者就是“快鱼”。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快鱼”的紧迫感,摒弃懈怠和推脱的态度与行为,那么企业也将会实现飞速发展。

自然界有一个基本规律: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处于食物链上层的动物,一般而言,不是大个头一类,就是运动敏捷、速度很快的一类。比如,狮子、老虎体形很大,在走兽里,它们几乎是想吃谁就吃谁。但是,狼和豹却不大买狮子和老虎的账,因为它们都跑得很快,狮子、老虎吃不了它们。而在捕食的过程中,狼、豹却毫不逊色于狮子、老虎,所以狼和豹也能列到走兽食物链上游的“高位”。海洋生物更是如此。鲸鱼无疑是个头最大的,但是,最可怕的却是鲨鱼,因为除了凶狠,它们捕食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其实,人类社会也是往往如此。在古龙的武侠小说里有一句话:“江湖上,谁的刀快,谁就有理!”这话说得非常有意思。“快”有两种含义,一是锋利,一是速度。“削铁如泥”的快刀无疑占有优势,而出刀的速度奇快似乎更为重要。假如我们用军事术语来描绘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可以认为,在任何竞争中获胜的秘诀都是“兵贵神速”。另外,我们还可以先行作这么一个设定:在消化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人与人的差异并不大。那么,在此前提下,谁能更快地拥有知识,就意味着谁能胜出。用武功来形容,那就是“拳无不破,唯快不破”。

“速度决定竞争成败”,当今市场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这就是“快鱼法则”。这个法则是美国思科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总结出来的,他在谈到新经济的规律时说:“现代竞争已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几乎所有的经营型、服务型企业都在用尽全身解数抢占市场、扩大销量。事实上,市场先机稍纵即逝,因此速度就成为了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此时市场的成败,就不能仅仅以“大鱼”、“小鱼”来论,而要看“快”与“慢”了。

例如,加拿大将枫叶旗定为国旗的决议在议会通过的第三天,日本生产的枫叶小国旗和玩具就出现在加拿大市场,销售异常火爆,而加拿大的厂商却坐失良机。

其实,“快鱼法则”不只体现在市场竞争中,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它仍然表现出重要性。同样一件事,第一个人用一小时做好,第二个人用半小时做好,那后者就是“快鱼”,他就能在有效工作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他就是优胜者。从整体上来讲,如果我们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快鱼”的紧迫感,摒弃丝毫的懈怠和推托的态度与行为,多一些责任,少一些借口,那么最终都能取得骄人的成绩,我们的企业也就会实现飞速的发展,获得更大的成功。

有两个大学生,都是名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高材生。这一天,刚刚一起毕业的两个同学竟一起到了同一家跨国公司面试。在面试的过程中,两人的自我感觉都还好,都认为自己能够胜出。面试单位的人事主管也认为,这两个人的专业水平不相伯仲。但是问题在于,适合他们的职位只有一个,不适合的职位,两人却又都表示不愿接受。

这就难为了这位人事主管,他实在是难以取舍。

最后,人事主管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让两个大学生到市场上去调查一种健身器材的市场前景,只不过这种健身器材根本就子虚乌有,是他自己杜撰出来的。但是,在作这种医疗器械的性能和特点说明时,他却是言之凿凿,并很肯定地说自己以及很多同事——比如说他的秘书——全都亲身体验过,效果非常好。最后,他强调说:“第一个写出调查报告的人,马上可以来上班。”

两个大学生告辞后,这个人事主管很得意于自己的试题,在办公室里浮想联翩——究竟谁能第一个证实试题本身的虚无呢?正在此时,秘书敲门进来,说:“这是十分钟前从您办公室里出来的一个大学生的答卷。”人事主管接过来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字——“经调查证实,此医疗器械并不存在!”人事主管大吃一惊,连忙把那个在办公室外等待的大学生叫进来,问他是怎么猜到试题答案的。

“我并不是猜到的。我是通过询问您的秘书,您的秘书告诉我,她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健身器材,更没有‘亲身体验’过。”这个大学生回答道。

“好!恭喜你找到了答案!”人事主管高兴地说,“明天你就可以上班了!”

一周之后,这个人事主管的秘书接到了另一个大学生的电话,向她咨询那种“健身器材”究系何物。秘书向他解释之后,说道:“很抱歉,你晚了一步!”

心理学专家支招:如何在职场中提高工作效率?

1.全心投入工作

当你工作时,一定要全心投入,不要浪费时间,不要把工作场所当成社交场合。如果你能长期实践,就能使你的生产力加倍。

2.工作步调快

养成一种紧迫感,一次专心做一件事,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之后,立刻进入下一件工作。养成这个习惯后,你会惊讶地发现,一天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居然是如此的惊人。

3.专注于高附加值的工作

工作时数的多寡不见得与工作成果成正比。精明的老板或是上司关心的是你的工作数量及工作品质,工作时数并非重点。因此聪明的员工会想办法找出对达成工作目标及绩效标准有帮助的活动,然后投入最多的时间与心力在这些事情上面。投入的时间愈多,每分钟的生产力就愈高,工作绩效也就愈高,自然会赢得老板及上司的赏识与重用。

4.熟练工作

找出最有价值的工作项目后,接着要想办法,通过不断学习、应用、练习,熟练所有工作流程与技巧,累积工作经验。你的工作愈纯熟,工作所需的时间就愈短;你的技能愈熟练,生产力就提升得愈快。

5.集中处理

一个有技巧的工作者,会把许多性质相近的工作或是活动——例如,收发E-MAIL、写信、填写工作报表、填写备忘录等等——集中在同一个时段来处理,这样会比一件一件分开在不同的时段处理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同时也能提高效率与效能。

6.简化工作

尽量简化工作流程,将许多分开的工作步骤加以整合,变成单一任务,以减少工作的复杂度。另外,可以运用授权或是外包的方式,避免把时间花费在低价值的工作上。

7.比别人工作时间长一些

早一点起床,早点去上班,避开交通高峰;中午晚一点出去用餐,继续工作,避开排队用餐的人潮;晚上稍微留晚一些,直到交通高峰时间已过,再下班回家。如此一天可以比一般人多出2至3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而且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步调。善用这些多出来的时间,可以使你的生产力加倍,进而使你的收入加倍。

职场小“诡计”:安排工作有良方

1.完成期限提前两天

首先是制订工作的整体计划。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负责的大小项目作统筹安排,计划好什么时候完成哪个步骤,什么时候整体完工。通常,给自己定的最后期限要比公司的期限提前两天,以免各种可能的意外发生。

2.工作中,请勿打扰

常常听见有人抱怨“计划赶不上变化”,却很少有人寻找各种“意外”发生的原因。有时,别人随便打扰你,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时间不该打扰你,尤其是你一贯给大家留下的是随叫随到的“老好人”的印象。当然,除了礼貌又真诚地对同事说“不”,在职场上,我们还需要学会巧妙地向老板表明立场。如果老板突然让你接手另一个大项目,你可以回答:“我现在正忙着你交给我的那个XX计划,如果再接这个新项目,恐怕就不能按时完成那个了。您更希望我先做完哪个?”

3.保持办公室的整洁

一个有条理的办公环境,可以帮助我们节约时间,还可以让我们专注做事、减轻压力。面对一个实在的物体,你可以问问自己:我一年内用过它吗?如果房子失火了我会抢救它吗?根据问题的答案,确定是要把它送人、丢掉还是保存起来。同样的道理,你也可以这样清理你的电脑,检查你的文件是否需要删除、分派、处理、标明日期和归档。

4.把黄金时间预留给重要工作

绝大多数的人在一整天的时间内有四五个小时处于自己的最佳状态。在这段黄金时间内,你要集中精力完成高价值或者有重要意义的事,作出关系重大的决定,参与解决问题或集体讨论,进行复杂细致的思考。至于低谷时间,不妨就顺应身体需要,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5.工作90分钟后休息15分钟

生活中常听到有人因为晚下班而抱怨公司、抱怨别人,但同时也有很多晚上8点下班的人,每天上午的11点之前基本上什么工作也没有动手去做。他们越加班,越觉得事情做不完;越觉得事情做不完,工作时间就拖得越长。这样的恶性循环会让人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引发各种疾病。所以,我们要调整好作息,学会时间分配法,这样才能使有限的精力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一个人能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所以每工作90分钟,就要休息15分钟。

§§§第十一节 不要成为绯闻的主角——正确应对“流言的心理效应”

【职场聚焦】